学会拒绝孩子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算了,不过,就只有今天,下不为例”。“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就是”。“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不许再这样耍赖喽”。你是否也是这样的“好好父母”?“好好父母”的确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兴。说一句“算了,下不为例”,落得轻松,不必费很多口舌跟孩子讲道理,也不必费尽心思让他停止哭泣。“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总是这么想。
  可往往事与愿违,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就更不容易罢休了。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越发“贪婪”,变本加厉。
  最初孩子对父母提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家长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父母,这一招最能试探出家长拒绝的极限。如果父母非常坚决,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赖也没有用,那么下次他就不会再如此了;相反,如果家长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不能答应,必须要坚定。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来外出玩耍,你必须让他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扭转局面的办法不难,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和孩子订立私下协议
  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家长可事先跟孩子订立私下协议,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告诉孩子做人必须守信用。家长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两个人都要说到做到,谁反悔了,谁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孩子必须清楚地答应他同意这个协议。
  孩子违反协议的三条对策
  孩子坚持要违反协议时,你必须告诉他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谁都不喜欢。眼睛看着孩子,表情严肃、平静,不要笑,让孩子觉得无可乘之机。拒绝孩子时,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不说任何话,直接离开孩子,让他自己静一静。如果遇到入园的时候,你正赶着上班,这时可以二话不说,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然后离开幼儿园。如果孩子坚持不吃饭,或吃零食,你必须坚持不给他零食,同时允许他不吃饭。
  拒绝孩子的当时,不要跟孩子争辩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家长们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这些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家长付出自己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家长暂时的轻松。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无数隐患。
  除了协议的方法外,对于一些临时状况,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不予理睬 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因此,父母可以视而不见,让孩子闹腾。当孩子闹够了,见父母还是不理睬自己,就会感到这样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慢慢地就能改掉自己任性的坏习惯。
  耐心劝导 当孩子平静下来,不再提及自己的非分要求时,家长可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简洁地对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答应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千万不能向孩子妥协。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就必定会有第二次的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发任性。
  适当地“惩罚” 当孩子乱发脾气之后,即使孩子已经平静下来,并主动“讨好”家长,家长也要刻意对他保持“冷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行很让家长“不高兴”,然后向孩子说明道理,让孩子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任性或乱发脾气。
  父母的妥协与放任,也往往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比如孩子练钢琴练到一半,就央求妈妈让他玩一会儿。本来妈妈不许的,但是经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只好说:“好吧,去玩一会儿,下次不许这样。”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最后父母也懒得去管。孩子也许就从此干脆不练琴了。
  事事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认为父母怕自己。于是,他想怎样便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恶性循环下去,你就等着有一天他真正无视你的存在,不把你当一回事吧。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家长一味“妥协”,孩子的未来不堪设想。
其他文献
随着早期教育的流行,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养育。即使在国家还没有把学前教育全部纳入义务教育、家长要承担大量教育成本的情况下,也有很多家长把家庭消费的很大比重花在了孩子的养育上。  这些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呢?在此,我们就请专家和有经验的家长来指点迷津,启迪智慧,以期家长们能够根据家庭的经济能力,认清市场上各类教育产品的优劣,制定合理的支出计划。
期刊
目前,学前家长的教育支出的确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其中不乏很多非理性的成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究竟家长把钱都花到哪些地方了呢?如何才能更好地花钱呢?  家长要花哪些钱  保教费 保教费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最基本投资,据统计,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园际之间保教费存在较大差异。以西安为例,因幼儿园核定级别和办园性质不同保教费有所差异,城镇每月从500元至2000元不等,农村
期刊
为考验5岁女儿的应变能力,母亲故意将其丢弃街头,使得孩子号啕大哭,满街找妈妈长达十多分钟。这是在重庆九龙坡区杨石路上演的一幕,母亲的做法引来路人议论纷纷。  一个5岁孩子突然被母亲抛弃在街头,其恐惧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她除了号啕大哭,似乎也不能一下子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5岁孩子的应变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考验”,而是培养。如果没有培养,如何考验?盲目粗暴的“考验”只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严
期刊
幼升小是孩子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也是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升学前的适应准备,是家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幼升小的变化易让孩子焦虑  在生活上,幼儿园是下午3点才上课,午睡时间充足,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宝宝食堂”就餐。而小学2点半就要上课,而且上课时间也相对要长,吃饭则各自回家或者在托班,如果不适应,就会因睡眠不足
期刊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可能缺乏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下面就来看看会埋没聪明儿童的四个教育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对此,研究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孩子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
期刊
3-3.5岁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方法  A 说出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自家的住址、熟悉的朋友的姓名,说对5项。  B 熟练玩包剪锤游戏,能够随父母口令出手,准确且快。  3.5-4岁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方法  A 分清自己和熟悉的人的性别,从外貌、服装、声音区别,也注意到第二性征的不同,分清5个人。  B 玩过家家,分清参与的人物关系。  C 会玩丢手帕,懂规则,守规则。  D 到较暗的熟悉的屋子取东西
期刊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的背后是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客人夸奖,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那么,“坏孩子”就是“骂出来”的。老话常说“乌鸦嘴,坏事说多了就成真”,许多孩子最亲最近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有的妈妈满不在乎地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太淘气了,无法无天,谁也拿
期刊
“喂,你能把声音降低几个分贝吗?每天这样‘河东狮吼’,家里就乱成一锅粥了!”老公经常这样连提醒带指责地说我。唉,谁让我们摊上这么一个小错天天犯的儿子呢?  儿子丁冬今年已经六岁了,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就是这么一个“精灵鬼”每天在家里“花样百出”,今天打碎了杯子,明天划坏了地板,后天又会把家里翻个底朝天。即使我有特别好的耐心,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发火。  可事情却因为我的一次生病而发生了转机。那段时
期刊
当我们的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他们拥有数十亿的神经元和巨大的学习潜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这些神经元没有被链接就会渐渐消失。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刺激这些神经元,使其保持活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是成功的关键。父母的关爱是造成孩子的智力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区别的根本原因。聪明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感觉更轻松,成长得更快乐,充分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和支
期刊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发激烈,孩子需要学习的本领也就越来越多了。如果在幼儿阶段没有充足准备,进入了小学就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父母不妨做一个小小的对照,这些本领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吗?  学会自制  在许多爸妈看来,幼儿园里孩子们很自由,其实这是老师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让孩子自由融入集体的轻松氛围。在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着老师的口令排队;什么时候午餐,什么时候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