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是教师走上讲台的基石,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路径。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听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在对教师听课的积极性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不能不对教师听课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消极听课”“无用论”的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听课目前在许多学校教师的眼里,是一种形式,是一项老师必须完成的“作业”。我认为出现这种“负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技能不具备”“考核太简单”等三个方面,其表现在“我凭什么听?”“该怎么去听?”“听有什么用?”等言行上。要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认为教师个人和学校方面急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每位教师要提高认识,找准角色定位,杜绝“消极听课”的现象
每位要教师转变观念,明白听课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本质功能和价值意义,从思想上解放自我,提升对听评课的全新认识,怀着一颗谦逊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
听课也是一种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无论讲课教师水平、资历如何,一堂课总会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实在没有可取之处,了解了别人的失败也是一种提高。我们都知道,教师亲自带班上课和坐在别人的教室里听他人上课,其体会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上课看看书,不容易发现什么问题,不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你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的课,目睹活生生的课堂,你就自然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这里既可以领略别人成功的妙处,又强吸收别人失误的教训。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听课者首先要认准自己所担当的角色,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或批评家。以学生的身份,带着学习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去感知教师课堂上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去感知教师巧妙的设计、独到的方法、严密的结构;去感悟讲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引导与激励、组织合作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听评课技能,避免“高耗低效”现象
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如果没有技能,就无法进行学习活动。听课既然是一种学习行为,那它必有一定的技能。但有一些教师根本就不明白“听什么”“听谁的课”“怎样听”的问题。他们坐在课堂,不知听什么好。就是心里明白有些地方较好,但也说不出好在何处?发现有些地方,总因找不到相关理论依据来论证。所以,学校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教师的听评课技能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或座谈的形式,加强听评课方法的指导,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听课、评课的方法,使其迅速掌握听课的技能。当教师具备一定的技能时,教师们就可以从讲课者的课堂中找到亮点,找到乐趣,找到听评课的真正价值。这种活动,既能实现“高效听课”的最终目的,也能避免“高耗低效”的“负现象”。
那么,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去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听课的效率呢?
我认为听课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二是专心致志,全身心地仔细观察师生行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听课。三是要做好详细听课记录。四是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五是要把推门听课与集中性听课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带着教学需求去听课,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带着实用标尺去听课,带着欣赏眼光去听课,带着同伴去听课。在听课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应考性,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更多地注重观察方法的技术性。听课者还要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自己上该怎样进行?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
三、学校要转变观念,切实进一步改进对教师听课的有关制度,遏制“听课无用论”现象
大部分学校现行的听课评价制度上,存在着忽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上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过分强调听课活动的社会性功能和对教师听课行为的表面监控功能,将听课数量的多少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参数,导致了听课活动的效益目标异化成任务目标的奇怪现象。因此,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听课任务,没有目的和计划,盲目地去听课,甚至想尽方法去应付检查,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教案。部分教师虽然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去听课,但缺乏总结性和实效性。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学校应转变观念,为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切实进一步改进对教师听课的评价制度,将对听课数量的考核转变为对于质量的监控上,将听课考核的侧重点在听课所取得的收获上(如听课时的亮点、建议的听课后记,听课感悟等)。同时,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在听课问题上由追求简单的任务目标向追求高层次的功能目标,由被动应付和外灌式听课向主动参与和内化式听课转变。还积极组织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推门听课活动、教师反思会、教研课题或小课题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学校全体教师打造一个积极参与、积极进取的教研氛围。
听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做到每次听课都有所得。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听课实践中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实效,学会听课,从而更好地发挥听课的功能和作用,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平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听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在对教师听课的积极性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不能不对教师听课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消极听课”“无用论”的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听课目前在许多学校教师的眼里,是一种形式,是一项老师必须完成的“作业”。我认为出现这种“负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技能不具备”“考核太简单”等三个方面,其表现在“我凭什么听?”“该怎么去听?”“听有什么用?”等言行上。要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认为教师个人和学校方面急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每位教师要提高认识,找准角色定位,杜绝“消极听课”的现象
每位要教师转变观念,明白听课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本质功能和价值意义,从思想上解放自我,提升对听评课的全新认识,怀着一颗谦逊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
听课也是一种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无论讲课教师水平、资历如何,一堂课总会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实在没有可取之处,了解了别人的失败也是一种提高。我们都知道,教师亲自带班上课和坐在别人的教室里听他人上课,其体会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上课看看书,不容易发现什么问题,不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你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的课,目睹活生生的课堂,你就自然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这里既可以领略别人成功的妙处,又强吸收别人失误的教训。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听课者首先要认准自己所担当的角色,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或批评家。以学生的身份,带着学习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去感知教师课堂上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去感知教师巧妙的设计、独到的方法、严密的结构;去感悟讲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引导与激励、组织合作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听评课技能,避免“高耗低效”现象
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如果没有技能,就无法进行学习活动。听课既然是一种学习行为,那它必有一定的技能。但有一些教师根本就不明白“听什么”“听谁的课”“怎样听”的问题。他们坐在课堂,不知听什么好。就是心里明白有些地方较好,但也说不出好在何处?发现有些地方,总因找不到相关理论依据来论证。所以,学校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教师的听评课技能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或座谈的形式,加强听评课方法的指导,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听课、评课的方法,使其迅速掌握听课的技能。当教师具备一定的技能时,教师们就可以从讲课者的课堂中找到亮点,找到乐趣,找到听评课的真正价值。这种活动,既能实现“高效听课”的最终目的,也能避免“高耗低效”的“负现象”。
那么,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去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听课的效率呢?
我认为听课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二是专心致志,全身心地仔细观察师生行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听课。三是要做好详细听课记录。四是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五是要把推门听课与集中性听课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带着教学需求去听课,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带着实用标尺去听课,带着欣赏眼光去听课,带着同伴去听课。在听课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应考性,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更多地注重观察方法的技术性。听课者还要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自己上该怎样进行?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
三、学校要转变观念,切实进一步改进对教师听课的有关制度,遏制“听课无用论”现象
大部分学校现行的听课评价制度上,存在着忽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上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过分强调听课活动的社会性功能和对教师听课行为的表面监控功能,将听课数量的多少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参数,导致了听课活动的效益目标异化成任务目标的奇怪现象。因此,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听课任务,没有目的和计划,盲目地去听课,甚至想尽方法去应付检查,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教案。部分教师虽然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去听课,但缺乏总结性和实效性。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学校应转变观念,为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切实进一步改进对教师听课的评价制度,将对听课数量的考核转变为对于质量的监控上,将听课考核的侧重点在听课所取得的收获上(如听课时的亮点、建议的听课后记,听课感悟等)。同时,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在听课问题上由追求简单的任务目标向追求高层次的功能目标,由被动应付和外灌式听课向主动参与和内化式听课转变。还积极组织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推门听课活动、教师反思会、教研课题或小课题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学校全体教师打造一个积极参与、积极进取的教研氛围。
听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做到每次听课都有所得。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听课实践中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实效,学会听课,从而更好地发挥听课的功能和作用,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