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的散文

来源 :博南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怡,原名李新,文学爱好者。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为母亲黄河的治理工作奋斗三十余年。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多年来在《黄河报》、《郑州晚报》、《郑州广播电视报》、《新绿洲》、《主人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
  
  姥姥家院外的老榆树
  
  随母亲回到舅舅家,才发现院外那棵老榆树没有了。
  说它老,是因为当年连高寿的老外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谁栽下的,好像姥姥家的小院修好之前它就立在那里了。
  小时候跟母亲住姥姥家,总是与一大群表兄弟妹在昂然挺立的大榆树下看它披葱挂绿,围着它嘻嘻哈哈哈的捉迷藏,儿时,姥姥家老榆树是我的乐园。
  老榆树的根像几条粗麻绳,拧得紧紧的,弯弯曲曲,硬是撑起一棵大树。有俩根裸露出来,很像姥爷手上暴起的青筋,隆的很高,似乎能看得清血液的流动。我们一伙孩子坐在上面当马骑,嘴里还念叨着:咕嘟,咕嘟,吧哒,吧哒,骑上大马,去北京了…,,
  春天,春风吹着老榆树,榆钱儿开始慢慢地长,等到铜钱那么大的时候,表弟狗剩会像猴子一样爬上去,大把大把地捋榆钱。树下的小伙伴们争着抢着往嘴里塞,嘴里的绿沫染污了白衣衫。狗剩在树上看到小伙伴在树下抢吃榆钱,会说:“留一把给桃花。”桃花是村支书的孙女,娇小秀美,有一双大眼睛,黑亮黑亮,狗剩常护着她。
  我们吃够再捋些榆钱,脱下上衣兜了拿回家。妗们会在清水里洗净,捞在筐子里凉干,搀和些高梁或玉米面,蒸成榆钱窝窝就是全家的饭食了。
  夏天,老榆树高高地撑着一把绿伞,把姥姥家的大半个小院遮起来。中午饭后,我随姥姥、母亲一起坐在树下乘凉。这时,妗子表嫂们就会偎过来在树下闲聊做针线。我会半躺在姥姥怀里,听风吹榆叶的响声,那种声音极细,不像杨树叶子哗哗只响让人心烦。听榆叶说话烦了就听妗们嫂们的家常里短,树下俨然是个课堂,那些女人是乡村生活的主角:谁家的姑娘纳花锈鞋垫给未来的女婿了,谁家的汉子给寡妇妗子打水吃等都是她们的谈资,他们或讥笑或褒贬,说话全无遮拦。
  记忆深刻的就是对老榆树动刀子了。那是国家最困难的60年代,家家断粮缺食。一次秋季,我随妈妈带着幼小的妹妹来到姥姥家,姥姥拿不出纯粮食的事物招待我们。榆树叶早就吃光了,姥姥就对妈妈说:“榆树皮能吃,还吃这老榆树吧。”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跑到院外看看老榆树,它很安静。
  当时,我抚摸着它的树干,只见妈妈拿起菜刀向它剜去,树干流出米粒大的液汁,我用手去摸它,粘粘的,粘得让我伤心。妈妈好像很有经验,一条条竖着剥,妈的嘴里还不停的嘟囔:“榆树呀,你别恨俺,俺不吃你,俺家人就得挨饿。”只听吱啦一声揭下来一片,接着树身上露出一片白骨……那天的饭桌上就是用老榆树的皮碾压后掺上野菜做的菜团子。
  我以为老榆树没了皮会死的,心里很难过。但它很顽强,拨过皮的地方虽然干黑了、裂纹了,姥姥说它的内里还有水脉。留下榆树皮的地方逐年增厚,记得后来结了一层厚厚的结,隆起来好像要把拨过皮的地方淹没似的。经过60年代那场灾难,它的元气大伤,断枝残臂处仍无法愈合,终年流着黄黄的液汁,每次来我都看要抱着它的树干听听,我好像能听到老榆树在呻吟。
  后来灾荒逃离了村庄,姥姥一个大家族伴着榆树弥合创伤的呻吟也慢慢复苏了,随着生活的改变,人们对老榆树的恩赐也渐渐遗忘了。我儿时的表弟表妹也都出落成俊美强壮的大姑娘小伙子。狗剩始终钟情的桃花,因她父亲是村支书,我老舅是老实的庄稼汉,门不当户不对,桃花远嫁他乡,再也吃不到那老榆树的榆钱了。记得1975年回姥姥家时,听妗子说桃花与丈夫性情不合,忧郁成疾去世了。那时老榆树还在,但它已是浑身创伤,被虫蛀的躯体流下长长的污水,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它没了,捋榆钱吃榆树皮的日子也不会再有了,但老榆树苍老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是永远抹不掉了……
  
  奶奶煮的腊八粥
  
  记得儿时,在山东老家,奶奶总是在腊月初七晚上拣豆子、剥花生,焙芝麻,预备好几样鲜果片和冰糖、青红丝,我看着她把干果、杂粮、干菜逐一淘洗发泡,然后捞出放在箩筐里风晾。腊八节这天,日头还没有冒红,奶奶就早早起身,抱柴点火,添水放料的忙活起来。
  奶奶熬粥很有耐性,她先把最耐火的几样干果、杂粮下锅,用小火不急不躁地熬煮,待它们胀裂了口儿,再加入比较易烂的其它几样干果、杂粮,一直熬到张口开花,才把发泡好的干菜加进去,用文火慢悠悠地细煮。这时候,浓浓的香味儿飘散开来,我俩不用妈妈喊,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匆匆地用水摸一把脸,来不及擦干就馋得走到大锅前,一遍遍催问。最后,奶奶放入梨片、山楂片、桔子瓣儿和少许冰糖、青红丝,赶紧熄了灶火,用那暗红的余火再焖上一会儿。这样,一锅热气腾腾、醇香诱人的腊八粥才算熬透。
  奶奶揭开了锅,我看到那锅里,红中透白,白里带黄,黄中润绿,浓稠稠、亮晶晶。小小院落弥漫着那股子甜丝丝、香喷喷的味儿,性急的我们手捧着蓝花海碗,踮起脚尖,你叫我嚷地催促奶奶赶紧盛粥。奶奶直了直酸痛的腰,笑嘻嘻地说:“别猴急呀,佛神、祖宗还没敬拜,吃不得!”于是奶奶便拿起勺子盛上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摆在院子里那张供桌上,敬奉过佛祖神位,跪拜过祖宗先人,才给早已唾液潜溢的我们盛起一碗,我们姊妹俩才美滋滋地吃起来。
  腊八粥香醇热切,甜柔美气,我们顾不上烫嘴,稀溜儿稀溜儿抿上两小口,那滋味甭提了。太奶奶拄着拐棍儿走过来,瘪着嘴儿念叨开了:“孩儿们,光顾自己吃,怎么忘了那些不说话的生灵呢?”太奶奶说的“哑巴生灵”,我们心中知道,爷爷会端起粥,先到栏里圈里,给那些鸡、鸭、牛、羊、猪、狗们喂上一些腊八粥,再到不远处的麦田、果园、菜地,给果树、麦苗、青菜抹上一些粥汁儿,口里念念有词:“牛羊鸡鸭吃腊八,膘肥体壮顶呱呱;果树庄稼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其实煮腊八,吃腊八,图的就是个吉祥,祈盼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后来离开家,我已不可能回家和亲人一起过腊八。当年奶奶煮的腊八粥,集四野之精华,赐万物以祥瑞,它那清灵甘爽、香甜润腑的美味,总在我梦中萦绕,让我久久回味。在许多冬春交替之际,我复制着我熟悉了大半辈子的老家腊八的风俗,特别是成家后,总是在腊七的晚上,学着当年奶奶的样子,准备大枣,花生、红小豆、江米,桂圆、莲子、百合等原料,亲手熬制一锅“腊八粥”,尽管锅里也飘出一阵阵香气,但不是奶奶煮的腊八粥的味道。
  熬好腊八粥,我就先给去世的奶奶爷爷盛一碗,愿她们在天有灵,能接到我的祝福;然后再打电话给父母,问他们熬腊八粥没有?祝他们身体康健长寿;最后给孩子老公和自己盛上,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全家阖美平安。
  看着儿子老公幸福地喝着腊八粥,当年我与妹妹围着锅台催奶奶盛粥的情景就会 重现。腊八有多样不同的版本诠释:有的说是古人年终祭祀八神的庆典,又有说是佛祖受奉饮粥,成道菩提树下的日子,再有一说就是该日为孔子敬奉祖先之仪;林林总总的传说,不论故事真假,总是一念这善,传承了华夏民族善生追远的虔敬之心,此时我会强忍着对亲人锥心的思念,尽情地丰富我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
  如今,大街上早餐点熬制的也有类似腊八粥的稀饭,粥中星星点点的红小豆、花生、红枣、芋头、杏仁、瓜子、桂园、以及大米、小米等等,也已不拘泥于八样之数了,其实所有的心思,只在完成一种多样、多式、多怀念的迎春辞旧的道传延续。
  多少年来,我们丰食美味不缺,却始终有一份心底的无奈缺憾,牵系着我年年岁岁地回望北方天边流浪的那片云。在日趋文明的生活里,在饮食文化的多样繁复中,“腊八粥”已是一种铭心的记忆,现在的腊八粥对于我有实质的陌生感,曾让我有过小小的犹豫,但我却另有一种渴念欲在强烈地呼唤~我不能忘怀的是太奶奶、奶奶、是母亲,是她们存活过的历史,而我,是她们血脉的延续
  
  窗外那群鸽子
  
  在明亮的办公大楼里办公,办公之余,我的目光透过一扇透明的玻璃幕墙看到那些栖居在我们院里的鸽子,那是汽车班的班长养育的心爱之物~那些灰的、黑的或白色的鸽子是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高贵的精灵。记不得什么时候,我曾在一本纸页都泛黄的书中,看到一个叫普劳图斯的人说过这样一句格言:“没有羽毛是难以飞翔的,我的双翼就没有羽毛。”那些天,我总在默默思索这句话,觉得里边含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忧伤和悲悯,一个能带着悲悯情怀看事物的人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和我一样坐在窗前,宽阔的天空也许有飞禽正在经过。无论当时他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里栖居,不管他是年轻还是白发苍苍,他的心灵一定为空中的飞鸟震撼过。
  大多数日子里,我的目光只要透过长窗往外看,就会发现天空中时常有几只悠然飞翔的鸽子,时间长了,就成为我们院里的一景,更成为我生活中一个熟悉的亲切的场景了。我多年栖居在这个城市里,每天在嘈杂的街道上看喧嚣的车辆飞奔,那热闹却是无以言喻的冷冰冰的感觉,有时让人会惊异城市为什么会有这样令自己心神疲惫的感受。但只要回到办公室,拉开窗帘,看到对面楼顶上的鸽子,看到它们安详栖地居在离我不远的楼顶上,我就感动,沉迷,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沉迷。栖居也是一个叫我迷恋的词语,看栖居的鸽子们安详的散步、飞起或落下,这就让我倍感亲切
  我的目光透过玻璃幕墙,看下面街道上的人群匆忙地涌动,像一条纷乱的河流,下面的人显得很渺小,总是让我想起滚滚红尘这个词。在高处这个房间里,我仿佛是山顶的一个隐者,可以用俯视的眼光远远地看着这个我自己也置身其中的世界,使我乐于从另外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想一些和现实无关的东西,比如,一句着玄妙意味的诗或者一句警句般的话。
  鸽子们栖居在我的对面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鸽子们是很近的一个山头的居住者,是我最亲密的邻居,我很想熟悉和了解它们,可要真实地接近它们却有着无法跨越的障碍。这在这座城市里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楼洞里住着的邻居互相不知道名字,很多人从生到死都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只是在楼梯上相遇的时候偶尔点头相识而笑;在互联网上一晚上对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说的话比与邻居十年间的交谈多得多。
  因为巨大透明的玻璃幕墙,我的办公室介于明亮和黑暗交汇错综的反差之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视觉效果。往外看,景物清晰明亮,而从外面往里看,却无法看到我在做什么。从鸽子对我存在的毫无感觉的行为里能验证这一点。对面的楼顶很高,很少有人出现,这里便是鸽子的领地。虽然它们栖居在城市里,命运掌握在人的手中,但我想,一般情况下,它们还能自由地飞翔,自在的在这里度过它们一生的日子,虽然这种自由是相对的,远没有它们在远离人烟的高山之颠上的自由,尽管在那里时常有饥饿和天敌相伴,但这是我个人的想法。理想与现实总是隔着难以跨越的距离。
  鸽子们很多时候是站在对面的楼顶边沿,背后就是深远澄澈的天空,从我这个角度看,它们像一排剪纸的影子,乍一看,黑黑的,很质感,只是它们在不安静的走动,像动画。它们走动的时候,头向前一伸一伸的,很有节奏。偶尔翅膀会乍起来煽动着,露出翅膀下的毛色,灰色鸽子翅膀下和肚腹上颜色大多有些杂,掺着白色和黑色的羽毛,这黑白反差很大的羽毛在煽动的时候就会突然纷乱起来,像一个人不经意张开的隐秘内心,令人突然陷入瞬间而至的惊奇。然后鸽子身子重新平衡下来,然后又开始走动,不厌其烦。
  鸽子在天空飞翔时,有时候是鼓动羽翼向上,很奋力的样子。我说“向上”这个词多少有些矫饰的意味,但我总觉能从鸽子翅膀很频繁很有力的煽动中得到力量,那是一种明亮爽朗的感觉。在清朗的天空上,它们盘旋着绕过楼群,挡在楼群的背后,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不一会,又从楼群的那一头重新出现。一大片的鸽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使原本空荡荡的天空变得很生动充盈。我记得小时候,我的外祖父喜欢养鸽子,他养的鸽群里有两只飞的很好,能在天空中反转,耍斤斗。我住在外祖母家,夜里做梦梦到鸽群围着我飞,清晨一觉醒来,枕头边总是放着两个白白的小小的煮熟的鸽子蛋,那是外祖母放的……那久远的往事遥远得像一个若有若无的梦,其中那些美好的细节总让我怀想……
  鸽子们张开翅膀很平稳的滑翔着向下,却似乎含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惬意,多少有些游戏和得意洋洋的成分,它们先落在对面的楼顶,那附近有它们的巢穴,小车班长给它们安的家一几个很好看的小木箱。我想,这个时候,它们大概是最愉快的,有回家的感觉,然后我就跟着愉快起来,它们翅膀张开,保持不动、像放风筝,腿很努力的伸开,在我的角度看,它们的脚变得很长,纤细,然后,脚先落在楼顶上,翅膀煽动几下,平衡下来,又开始走动。
  走动、起飞、滑翔落下,这是栖居在城市里的鸽子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状态,它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安宁地栖居着。让我的心灵平静而又愉快。暴风雨来临的日子,它们早早地躲到窝里,那木箱子上有主人细心做出的雨搭,即是暴雨也淋不到,在暴雨中,我也许对这一种安稳的感觉体会的更深刻一些:在夏季滂沱的大雨中,我透过长窗凝视街头,看见有许多人依旧匆匆地走,裸露在雨中。对面的鸽子偶尔会把白色、灰色、黑色的小脑袋伸出来看看,又缩回去,我似乎听到它们咕咕的叫声,那声音应该是细小的、平静的,很超然的。这叫我油然想起小时候读《斯巴达克斯》时记住的一个细节:在暴雨纷飞的夜,一个人躺在被窝里,听到门外匆匆来去的踏踏的马蹄声,想到这样的夜晚还有人辛苦地在路上,内心却感到格外的温暖。其实,这种感觉我也有过,雨雪天躲在被窝里读读轻松的小说确实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特别是听到外面还有人纷乱的声响的时候,这样说不是因为缺乏同情心,每个人都曾被别人做过参照。在很多时候,行走在雨雪纷飞的路上,固然会有凄凉的感觉,但是,也有时会感受到一种躲在被窝里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愉悦。生活就是这样,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完全相同的感受,关键看心境和人生的态度。然而,鸽子们这样安静的呆在巢里,远离暴风雨的侵袭,却叫我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馨,虽然有时我也会为它们偏离自己本来的生活习性而悲哀。
  有一天早晨,我来的早,拉开窗帘,打开窗子,一股格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直袭肺腑。闪烁的光线像一条条橘红色的河流从天空中毫无遮拦地抵达我的眼睛,我看到满天的鸽子在橘红色的天空上飞来飞去,它们分外努力的煽动着翅膀,在微风中闪烁着,密集地布满天空,这就是我朝夕相伴的栖居在城市里的鸽子吗?这飞翔的鸽子,像一群奇异的精灵,自由的、兴奋的、热烈的在早晨张扬袒露着有关它们的亘古传说和平时内敛着的秘密,这些秘密和城市的喧嚣无关,是属于天籁和自然深处的,它们本身就是飞翔的高贵的飞禽,即使我对它们如此熟悉,还是无法知晓关于它们的所有秘密……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随湖北旅游团一行600多人,对广府进行了短暂的游览,时间虽短,感触颇多。  广府是邯郸市的一张旅游名片,有古城、水城、太极城之美誉。古城墙长达九里十三步,城外水域有四万六千多亩,而杨禄禅、武禹襄两位太极大师均出自广府。太极拳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出了邯郸市区约半个多小时,车队停了下来,抬头一看,雄伟的广府古城已矗立在我们面前,左边的空地上,有许多的外国朋友在学练太极拳,而右
期刊
第一段  (一)预备势  两腿直立,两脚并拢。右臂屈肘右手握枪把端,使枪身直立于右前方,枪尖向上;左手臂下垂贴于左腿外侧,手心向内。目平视前方(图1)。  (二)并步前点枪  1、左手变成掌,由左侧向上举起,经额前上方向右握枪杆中段,手心向里。目随视左手(图2)。  2、两腿伸直,两脚跟提起。同时左手持枪向下滑推至右手上端握牢,右手持枪向前上推送,两手使枪尖向前下方点出,枪头高与膝部平,两臂伸直。
期刊
推荐者张宝银的话:这里,笔者推荐一篇山西省青年作家王秀琴女士的“创作谈”。她谈的是创作之艰辛,而所创作的是镖师生涯。过去的镖行,纯属武术范畴。但即使是过去的镖行,也决不是单纯血腥的打斗厮杀,而是涉及到人情、学识、伦理、道德、交际、谋略、感情、友谊、血性、正义等等。笔者向贵刊推荐并希望贵刊刊发王秀琴女士之“创作谈”,此其想法之一也。王秀琴女士的长篇小说“《大清镖师》”,讲述的是晚清著名镖师左二把凭道
期刊
原谱:  此歌予七人皆知其句。后予七人同往拜武当山夫子李不见。道经玉虚宫,在太和山元高之地见玉虚子张三丰也。此张松溪、张翠山师也。身长七尺有余,美髯如戟,寒暑为箬笠,日能行千里。远自洪武初年至太和山修炼。予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月余后归。自此不绝其往拜。玉虚子所传,惟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之别名也,又名长拳。十三式名目并论说列之于后:提手上势,白鹅晾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捶,如
期刊
整理者:早在四十多年前的国际空手道和跆拳道搏击大赛的会场上,有一位经常踢断对方手臂和肋骨的人,他就是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创会副主席、I-WSD黑带八段的百娃博士,功天之王李小龙先生当年很是欣赏他那又快又狠的脚踢法,称赞他为“无影腿”。如何练成育娃博士那又快又狠的脚踢法呢?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共同来努力。要想学好脚踢技术,就必须先要了解有关脚踢技术的基本概况,这些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脚踢部位与名
期刊
小时候,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什么玩具,我就自己做。  每次做陀螺,我都要做上大、中、小两套,然后一个一个地测试,一个一个地筛选。对那些不会转动的,或转动得不够平稳均匀的,或需要不断地施以鞭打才会转动的陀螺,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淘汰,丢进火塘。只挑选那些转动得最好的,留着玩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那些轻轻的一鞭子下去,就能不停地旋转,并且旋转得时间最长的陀螺,才是最好的
期刊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读研究生的李路,因参加校武术队后,被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吸引。毕业后的他曾在一家IT公司任职,但一年后他做出了离职创办武馆的决定。  为什么要放弃薪酬不菲的工作?创办武馆的自信来自哪里?带着这些疑问,我对李路进行了采访。  赵丛君:大学毕业后,您曾在某lT公司任职,是什么让您辞职开武馆的?  李路:我从小就十分喜爱舞刀弄枪,自己经常做一些小兵器,但真正开始练
期刊
秋凉了    开始转凉的秋天  起风了,霜未落  一条河流开始下降  越来越薄的  还有渐渐变凉的大地  她看着那些曾经游鱼一样的孩子  钻进了母亲温暖的怀里  像一段不能掩藏的往事  一条河流,或者我们所爱着的大地  最终要露出  被春天深爱过的身体    哀歌    他在秋天走了三十多个来回  他的脚步已变得软弱,变得沉默  他的身影陌如苍生  他开始习惯在秋风中倾听  听自己伪善的言词  听
期刊
编者:陈耀庭,浙江杭州市人,生于1937年,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是原苏联工程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已退休),为我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化工专家。陈先生酷爱太极拳,曾请益于多位名师,追随太极拳大家刘晚苍先生达二十余年之久,于太极拳学领悟尤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刚回国,刘晚苍(人称刘三爷)传奇的功夫,早已闻名遐迩,只是无缘相
期刊
笔者曾撰《戴氏心意拳史研究杂谈》一文(《搏击》2006年第10期),在文中,笔者结合民国二十四年祁县高降衡所著《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中内容和民国二十二年祁县范铁僧的《六合心意拳谱》中的序言,得出戴龙邦不可能会心意拳。之后,笔者又进一步撰文《戴龙邦与心意拳无关》,发表于《精武》2007年第二期。  关于戴龙邦其人,民国二十三年的《戴龙邦先生志略》(见《山西国术体育旬刊》1934年第1卷第7-8期合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