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灵自治引行为自治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wjd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灵自治,一般是指从人的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意识的觉醒,这应该是班主任最高的治班育人智慧。面对学生相对自我、自主管理能力弱、存在着矛盾冲突、不易形成凝聚力、尚未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诸多疑难困惑,班主任该采用何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去建设一个学生能自治自主的班集体,是我始终深入思考的问题。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是一套可以快速改变人类行为和心灵的特定模式,为班级管理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探索将NLP技术应用于班级管理之中,通过目标管理、团队建设、时间管理、教练技术等这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技术手段,以心灵自治引导学生的行为自治,有效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我意识到这很有可能会成为现代班级管理的有效方略。
  一、“目标管理”凝聚班集体
  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是班级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带的班级,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个性突出,自我中心,班集体很难形成合力。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我困于缺乏着力点,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引导费时吃力,面对眼前的状况,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成了我治班育人的一把利器。
  以往班级管理的手段多数是通过班会活动,教师告诉学生团队对个人与集体有多重要,但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到团队的组建过程、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人与集体目标缺失会给团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班级管理效果自然不佳。根据NLP“目标管理”技术的操作程序,我改变了主题班会模式,以NLP各种体验式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齐眉棍”“不倒翁”“两人三足”等通过听、说、看、悟的体验活动,逐步渗透团队合作的“五要素”,即共同的目標、一致的承诺、相互的担当、良好的沟通和互补的技能等。学生在这些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深刻感悟到团队的重要性,班级强大的凝聚力逐渐形成,各项工作越来越畅通无阻。
  我还发现,班级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的制定常常存有很大差异,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SMART原则和具体可操作的“每天六件事”,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进而将个人目标凝聚为班级团队目标,在形成班级向心力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据此,我引导学生制定“具体明确的、能够衡量的、可以达到的、平衡关联的、设定期限的”个人目标,并结合自己的个人目标将每天所需要做的六件重要事情逐一完成,同时形成自我评价表。
  运用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SMART原则和具体可操作的“每天六件事”,学生不仅能知道班级团队的重要性和班级目标的确立方法,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保障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达成师生目标合一,凝心聚力,班级呈现出理想局面。
  二、“时间管理”促进自主管理
  一般班主任都会追求班级的自主管理,渴望像魏书生老师带班一样,班主任连续多日不在场,班级都保持良好运转状态。自主管理在本质上是对组织基层充分授权,从而激发基层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注重人潜能的发挥和成员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统一,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对班级建设及学生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主管理如何落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NLP“时间管理” 技术手段,为班级自主管理的真正实现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可操作的路径。
  班级自主管理的最大障碍是学生缺乏时间的自主管理。据我观察,学生由于受到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多重影响,时间观念特别淡薄,缺少时间管理意识和具体的方法以及坚定的意志,导致自己对时间的管理是低效的、无计划的和缺乏方略的,这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都是非常不利的。
  NLP“时间管理”技术手段,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即将事件按照紧急与重要的程度进行划分,利用坐标形式形成“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针对学生时间自主管理的缺失现状,我依据“四象限法”的基本操作步骤,耐心引导学生列举与整理出每一天的事件,依次按照四象限中的要求进行归类,结合自己成长发展的目标进行微调,从而将每一天的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的行为模式。
  日后,我将“列举与整理出每一天的事件,依次按照四象限中的要求进行归类,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微调,从而将每一天的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件事固定在每日班级晨会的时间进行,逐渐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日复一日,便成为了学生目标管理的行为习惯。
  看到学生行为的诸多变化,让我不断印证了NLP“时间管理”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快速辨别时间管理的核心——事件管理提供前提,让学生能够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做出适时调整,提升时间使用率,充分调动学生心灵深处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最终实现时间管理上的行为自治。
  三、“教练技术”解决矛盾冲突
  我刚接手的班级,学生在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很大差距,情绪上也多有躁动,动不动就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冲突,让我焦虑不安,束手无策。我仔细剖析这些矛盾冲突,发现学生往往只是因为一句话就情绪失控了,有时一个眼神也会使其恶语相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引来大打出手,有时是一个玩笑开过了头,追逐打闹误伤了人而激愤起来……虽然孩子间并不怎么记仇,冲突一般都是一时的,可是此起彼伏地发生,就会显得班里很乱。谁当班主任也都会不甘心自己带出一个乱班来的。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成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
  观察分析表明,学生面对矛盾冲突时,往往采取的手段不科学、不理智,冲突发生后主动承担后果的意识不强,对于发生的事实真相察觉不清,日后在处理同样问题时依旧会不知所措,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而我又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导致效果总是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要去追溯学生矛盾冲突的本源,并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冲突的方法才行。在NLP“教练技术”中,我找到一些答案,如“肯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所产生的良性改变,要比批判、否定、矫正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要好得多”,这为我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指明了方向,我从中领悟到,要通过改善矛盾冲突双方的心智模式,来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和提升管理效率。该技术能有效地引领人的行为呈现出三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觉察事实;二是承担责任;三是优化行为。   青春的躁动需要用爱引导、用爱抚平,但也需要辅之以科学的技术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青春的记忆美好而鲜活。我开始尝试利用NLP“教练技术”,引导学生阐述事实,询问感受,找出事实发生的真相,如何在冲突中减少影响或危害,日后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如何选择。通过一步步地询问,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内省力,使他们认识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有用、有效地解决矛盾冲突。当学生再次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快速察觉事实,承担责任,优化行为。
  两年来,我运用NLP“教练技术”解决了许多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缔造了温馨、和谐、有爱的班级氛围。通过“教练技术”,我发现学生比较有效地明白了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正确的应对措施,班级内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自然地缓解了,人际氛围也渐渐和谐起来。
  四、“理解层次”引领积极人生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具有明显的学科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则更侧重于对人思想的改造、人格的塑造。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多沉湎于理论灌输,收效始终不是很理想。而NLP“理解层次”技术手段,则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新的可操作方略。
  NLP“理解层次” 技术手段,将大脑处理事情分为六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灵性(精神层面)、自我认同(自我意识)、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情绪)和环境。其中,环境、行为和能力为理解的下三层,由意识主导,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而信念、自我认同和灵性是理解的上三层,由潜意识主导,我们很少刻意去思考。学生在看待人和事件的过程中,往往受能力、行为(情绪)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忽略了信念、自我认同和灵性对人和事件的重要作用。
  在面对学生专业学习困难时,我从环境、行为和能力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班级他人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态度、准备的充分度和专业学习的能力水平以及悟性,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在学生面对家庭关系不和谐而困扰时,从环境和行为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分析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和自己能为父母所做的事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有效解决了学生家庭成员之间和亲子之间的冲突。当学生干部出现领导力缺失、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时,我从信念、自我認同两个层次入手,帮助学生干部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中来,班级管理水平与日俱增。这些从不同理解层次出发的教育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和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资深“课改校长”任永生在解读陈宝生部长在今年教师节前提出的关于“掀起‘课堂革命’”这句话时指出:“课改不论你说多少话,你思考多少问题,如果我们抓住以上的四个关键,即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大踏步的前进。”我觉得这也适于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班级管理,更需要进行“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我的进一步解读即是:“治班育人要从观念革命开始,进而辅之以新的技术手段,用心灵自治引行为自治。”实践表明,NLP技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个性发展,也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两年NLP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班级呈现出明显变化:团队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学生看待问题更加阳光、积极,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实现了从心灵自治到行为自治的升华。
  我终于发现,很多的外部机制并不具有左右学生行为的力量,而NLP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班主任在面对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 有了更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方法,而由其引发的心灵自治,能激发出学生的行为潜能,是治班育人可以尝试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3年以来,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拨开世俗追名逐利的迷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公益教育的工作思路,注册“彩丝带”公益商标,在学生、老师、家长中大力培育公益精神,成绩斐然。  一、背景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提
3月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第三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报告书,其中对未来五年教育政策的目标及措施作了详细说明。此外,该报告书也围绕如何通过具体的目标、测定标准、参考标准以及措施,使每个人在接受教育后实现个人潜能发展的最大化,提出了以下五點基本方针:1.重视立志及梦想教育,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所必需的能力。2.培养学生为带动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多种能力。3.为学生创造终身学习、跨越式学习的环境。4.构建人
:罗督学,您好!请问荔湾区的生态型德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开展生态型德育的初衷是什么?目前效果如何?  罗锦虹:素有“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湾区因岭南水乡特色而闻名遐迩。跨入新时代,荔湾区到处弥漫着现代气息。在教育上,培养有“根”的下一代、用文化浸润孩子的生命成长是我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早在2005年10月,为提升全区办学品位和教育综合实力,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文化立校、內涵式发展的
学校需要教授的十二大核心价值,可被分层化,依据其内在要素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划分为层次从低到高、距离“生活同心圆”由近及远的子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的核心价值课程,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技能。  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德育课程  程红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而带来利益分化、观念更新与文化变革,其中浮现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
真正的教育,不是传授知识,不是讲人生的大道理,不是控制和改变,而是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去爱、去影响孩子。  小章,名字给人的错觉是男孩,实际是我班一名女生。身材高挑,皮肤白嫩细腻,说话细声细气,穿着也较其他女生成熟,裙子是她的最爱:长裙、短裙、连衣裙……  初识小章是在第一次提问她时,那天课上我让小章起来回答一个不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没想到她站起来一声不吭。我鼓励她说:“把你想的说出
:朱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德育》杂志社的采访。作为记者,我们特别想了解的是,贵局近年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做了哪些事?效果如何?  朱先亮:欢迎你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近年来,我市以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開展了工作: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
日本是在“体验活动”的框架中来把握志愿者活动的,其体验活动包括生活与文化体验活动、自然体验活动和社会体验活动三大类,每一类之中又包含多个种别。  日本中小学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体验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按照日本《学校教育法》的规定,所有各级各类中小学都要开展包含志愿者活动在内的体验活动。志愿者活动自1998年(小学、初中)、1999年(高中)被正式引入日本的中小学课程之中,已经有20年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值得拥有一位优秀的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路径就是为那些日后想要成为教师的人提供优质的教师培养项目。为了找到有效提升教师培养项目质量的路径,2018年夏季Teach Plus(一个支持教师领导力的非盈利组织)跟进开展了一项关于在职教师对教师培养项目看法的调查。该调查得出以下四个重要研究发现:第一,在职教师认为教师培养项目质量的最佳衡量手段是项目毕业生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第二,在职教师
公民道德建设是推动人们美好生活,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1]然而,近年来道德危机却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不道德的作恶行为和冷漠旁观、不作为的行为。[2]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师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道德互惠作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及道德实践的重要特征,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更多强调的是“投桃报李”式的道德契约。[3]除了知恩图报,将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會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据此,江苏省邳州市闽江路小学围绕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儿童生长特点为基础,积极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并根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