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45例患者予以常规指导及自行训练恢复,干预组45例患者基于对比组之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反面。结果:经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中仅6例出现并发症,占13.3%,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4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干预组明显较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高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患者再次脑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和再次脑出血的发生,达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影响
  脑出血通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相关统计显示[1],我国脑出血患者例数不断增加,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病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其通常伴有多种心理和功能上的障碍,其均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的产生,不利于患者预后。故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90例脑出血患者之中,干预组45例,对比组45例,其中男性患者有5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年龄为36~82岁,平均年龄为(51.3±10.8)岁,90例患者全部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均与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相符[2],排除伴有既往脑卒中病史、严重器官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基础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及指导,包括患者口腔护理、饮食及睡眠等指导,患者自行训练恢复。干预组基于对比组之上予以临床护理干预,首先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了解,耐心聆听并适当给予鼓励,做好良好的心理安慰和疏导,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建立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可采取较为简单易懂的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可对疾病相关的知识加以了解,同时重视有关脑出血的诱发因素及较易产生的并发症等方面,达到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疑虑,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康复训练指导,应分阶段、分步骤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来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由早期床上被动运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运动。如患者病情稳定并好转,可适当进行下床锻炼,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适当进行短距离行走训练,随着病情的好转可转变为独立行走,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康复机械的协助之下进行锻炼,以达到科学并合理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脑出血再次发生及并发症(便秘、压疮及尿路感染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对比。
  1.3评定标准
  患者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不完全依从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率(%)和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行卡方χ2和t检验,数据对比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脑出血再次发生情况上看,干预组患者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比组相较均明显较低,2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示表1.
  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住院时间上看,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且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示表2.
  3、讨论
  脑出血通常也称为脑溢血,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其通常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较为多见且伴有严重脑部并发症。报道显示[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具有相关性,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之后较易导致胃肠蠕动失常及肠内容物积留等发生,特别是脑出血患者通常需卧床休息,进而导致便秘等并发症产生,并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4]。本组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干预,经与对比组相比较现实干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再次脑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相较干预组明显更少(P<0.05),提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与报道结果相符[5-6]。分析认为,其与脑出血患者早期活动及康复指导具有相关性,经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处了解并掌握到正确合理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同时经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均可使其掌握日常生活护理及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进而使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建立治疗的信心。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压疮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可减少患者再次脑出血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霞,谢春雷,李爱文等.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7-39.
  [2]朱群仙.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12-13.
  [3]吴赛云.人本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406-1408.
  [4]任晓东,肖宏,张禹等.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醫药导报,2013,10(35):144-146,150.
  [5]庞秋霞,陈丽萍,金天林等.护士性格与脑出血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81-82.
  [6]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5-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舒适体位的干预在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100例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另行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指导,并调整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出血、血肿、电极移位等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36例产生烦躁情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3例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4月作为研究阶段,选择我院骨科所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计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影像学诊断并确诊。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33例纳入对照组,33例纳入觀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入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入院接受经皮球囊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符合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以接受常规药物者为A组,以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培哚普利治疗者为B组。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BNP及LVMI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
期刊
疥疮是疥螨在人体皮肤角质层内寄生导致皮肤瘙痒和发疹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导致皮肤剧烈瘙痒的特点。常因处理不当,引起群发和病情迁延不愈。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变化,常被漏诊和误诊。我科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老年疥疮68例,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62岁,平均年龄为71岁。男性42例,女性26例。皮肤部位常见背部、四肢、胸腹部、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s-CRP检测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23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并与110例体检正常者作比较。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患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年龄、性别之间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脂指标和hs-CRP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价值。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清hs-CRP;检测;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尿液检验的样本827例,其中有97例存在较大的误差,对这97例样本进行二次检验,分析和研究检验的结果。结果:通过检验二次送检样本可知,实验室因素引起的误差49例(50.5%)、临床用药引起的误差19例(19.6%)、尿液采集引起的误差13例(13.4%)、样本保存引起的误差11例(11.3%)、送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以2014年6月~2014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我院门诊部健康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血液样本为分析单位,展开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静脉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当中,分别按照1:5000(设置为A组)以及1:10000(设置为B组)比例进行控制,上机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在血液样本采集后,以22.0℃为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2年至2013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方法進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包括住院日期,护理满意度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等情况。结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住院日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情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加强其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一、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  1.1 个体生理差异  不同年龄及不同年龄段以及性别、种族、体质等因素的差异,影响相关指标的临床检验结果。新生儿体液免疫调节能力欠缺、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RBC、Hb、WBC、Hct、TBIL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男女体内性激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的临床表现与饮食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痛风患者,观察痛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如控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入、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等。结果 60例患者中34例发生痛风性关节炎,20例出现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6例发生痛风性肾病变。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以及痛风性肾病变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征,应该根据病症采取科学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