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探寻体系的切入点,通过对湖南省23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激发教师树立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提高信息素养,强化教师的“学习者”角色,建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创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湖南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9-0059-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才教育、学生成长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重内涵建设,重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近几年,湖南省职业教育着力打造“职教新干线”,对信息化教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产生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以湖南地区职业院校为例,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策略,力求为提高湖南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帮助。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普遍强调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设计、开发、利用、管理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能力[2]。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开发与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五个方面,并从此五方面设计问卷,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设计
为客观、全面了解湖南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纸质问卷、电子邮件问卷,另外对部分职业院校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问卷针对湖南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发放,涉及省、市、县等23所学校,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剔除无效答卷,剩下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在选择调查对象时,采用分层抽样法,将职业学校分为两类:高职和中职,包括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校类型、学科的教师,如表1所示。问卷既有开放性题目也有封闭性题目,使用电子表格Excel 20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根据调查及访谈的结果来看,在教学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经常使用的为75%,很少使用的为17%,从不使用的为8%。
这说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同时,70%的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愿意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但对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却只有3%,也反映出教师还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基础层次应用上,有的教师受学科专业影响较大,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源动力不足。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是保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技术,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化教育教学任务。为此对教师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见表2。
教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首先应该具备基本信息的搜索能力,表2中的数据显示,非常熟练掌握baidu、google等常用搜索引擎的教师只有51.63%,能够熟练掌握360、IE等浏览器的教师是57.12%,能很好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教师为45.33%。对于Photoshop等图像处理工具、Dreamweaver ASP等网页制作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Authorware软件等的掌握情况较差。这说明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与策略,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地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与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最终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3]。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教育技术理论,还要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教育技术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导一主体”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69%的教师对这些教育技术理论有所了解,但只有不到10%的教师应用了这些现代化教学理论;18%的教师表示对于信息化教学策略,例如支架式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抛锚式策略等没有听说过;75%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活动是中心,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仅有20%的教师尝试过“主导-主体”型的教学设计,其中80%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5%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当前湖南地区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但没有掌握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通过随堂听课也可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偏重于“教”的活动,而对于“学”的活动设计很少。尽管有些教师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但他们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把信息技术当作陈述知识的工具。这也说明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还比较欠缺。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教师在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后,需要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开发与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PPT,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如Photoshop、Flash等,另外教师还应掌握与所任学科相关的应用软件以便处理教材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资源主要的来源为:从互联网下载为54.5%,用教材附带的教学光盘为32.3%,自己制作为11%,其他为2.2%。80%的教师是直接利用网上下载或者光盘教学资源,而未对资源进行任何修改。自己制作的课件也主要是采用PPT软件,课件形式单一,主要内容为文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内容非常少,文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在教学资源中所占比例为59.30%、16.3%、7.93%、15.16%、1.31%。这说明:一是教师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需要提高;二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创新意识;三是学校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基本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五)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驾驭课堂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4]。
在调查中,有20%的教师采用计算机与网络等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80%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60%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信息化设备,其中有36.3%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世界大学城、课程网站或班级QQ群进行学习,要求学生接收与提交作业,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只有22.9%的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QQ或聊天室与学生进行课程交流、互动,同时有部分教师还会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心得体会发到自己的博客、微博,与学生共同分享。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由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没有真正地将信息化融入到教学中,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操作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5],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习惯,营造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教师树立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提高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观点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理念,才能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信息化教学活动中[6]。
为此,学校需要将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改变单纯以教学工作量、教学督导等指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构建信息化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学校应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提供各种支持措施,开展多种活动,如举办现代教育技术系列讲座,开设计算机基础操作、图形、图像、网页制作等相关的校园网络课程,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完善教师信息化知识结构,树立信息化教育理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二)强化教师的“学习者”角色,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应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教学之余,多看优质教学案例、书籍,特别是专家、名师的教学视频,借鉴他们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可将他们的资源进行再创造,改善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材搜集与加工处理能力,在多媒体课件中,声音、图片、图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掌握下载、拍摄、扫描等工具软件的使用,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声音处理软件CoolEdit等。另外,各部门应该一年举行一次信息化教学比赛,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加比赛,通过比赛的体验及专家、领导的评议,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建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
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培训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
一是加强对教师信息化培训的执行力度。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培训机制,推行信息化教育的培训标准,保证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稳步、快速、有序前进。同时,学校应挑选出一些信息化素养较高的教师作为培训队伍或兼职的网络管理员,既可起到指导其他教师的作用,也可及时解决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注意培训的针对性。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平,首先应对全院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调查,掌握教师的情况,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需要,然后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使培训后的教师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方式有多种:校本培训、自我提升方式、在实践中反思等等[7]。可以考虑采用校本培训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例如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培训师应及时了解受培训者的情况,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采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以便结合受培训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的培训方案,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创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软硬件设施建设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如果软硬件不完善,必然会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极积性。根据调查,95%的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但只有30%的学校教室全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重视,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中心,很多软件也是购买硬件时赠送的,教师自主研发的资源比较少。拥有良好的软硬件是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对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建立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中心,免费提供给学校教师。同时建立一个免费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整合各高职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这样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源。
参 考 文 献
[1]闫彬,黄荣贵,赵炳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1):72-75.
[2]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7) : 64-65.
[3]陈峰.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内涵、现状及提升[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5-29.
[4]张晓红,张军征.农村远程教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探讨[J]. 现代教育技术,2009( 10) : 63-65.
[5]王涛,吴昊.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青年教育,2011(6):90-92.
[6]周红春,王亚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42-44.
[7]李天龙. 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6-110.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湖南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9-0059-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才教育、学生成长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重内涵建设,重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近几年,湖南省职业教育着力打造“职教新干线”,对信息化教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产生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以湖南地区职业院校为例,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策略,力求为提高湖南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帮助。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普遍强调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设计、开发、利用、管理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能力[2]。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开发与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五个方面,并从此五方面设计问卷,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设计
为客观、全面了解湖南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纸质问卷、电子邮件问卷,另外对部分职业院校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问卷针对湖南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发放,涉及省、市、县等23所学校,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剔除无效答卷,剩下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在选择调查对象时,采用分层抽样法,将职业学校分为两类:高职和中职,包括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校类型、学科的教师,如表1所示。问卷既有开放性题目也有封闭性题目,使用电子表格Excel 20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根据调查及访谈的结果来看,在教学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经常使用的为75%,很少使用的为17%,从不使用的为8%。
这说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同时,70%的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愿意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但对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却只有3%,也反映出教师还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基础层次应用上,有的教师受学科专业影响较大,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源动力不足。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是保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技术,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化教育教学任务。为此对教师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见表2。
教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首先应该具备基本信息的搜索能力,表2中的数据显示,非常熟练掌握baidu、google等常用搜索引擎的教师只有51.63%,能够熟练掌握360、IE等浏览器的教师是57.12%,能很好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教师为45.33%。对于Photoshop等图像处理工具、Dreamweaver ASP等网页制作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Authorware软件等的掌握情况较差。这说明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与策略,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地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与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最终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3]。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教育技术理论,还要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教育技术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导一主体”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69%的教师对这些教育技术理论有所了解,但只有不到10%的教师应用了这些现代化教学理论;18%的教师表示对于信息化教学策略,例如支架式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抛锚式策略等没有听说过;75%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活动是中心,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仅有20%的教师尝试过“主导-主体”型的教学设计,其中80%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5%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当前湖南地区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但没有掌握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通过随堂听课也可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偏重于“教”的活动,而对于“学”的活动设计很少。尽管有些教师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但他们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把信息技术当作陈述知识的工具。这也说明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还比较欠缺。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教师在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后,需要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开发与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PPT,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如Photoshop、Flash等,另外教师还应掌握与所任学科相关的应用软件以便处理教材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资源主要的来源为:从互联网下载为54.5%,用教材附带的教学光盘为32.3%,自己制作为11%,其他为2.2%。80%的教师是直接利用网上下载或者光盘教学资源,而未对资源进行任何修改。自己制作的课件也主要是采用PPT软件,课件形式单一,主要内容为文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内容非常少,文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在教学资源中所占比例为59.30%、16.3%、7.93%、15.16%、1.31%。这说明:一是教师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需要提高;二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创新意识;三是学校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基本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五)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驾驭课堂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4]。
在调查中,有20%的教师采用计算机与网络等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80%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60%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信息化设备,其中有36.3%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世界大学城、课程网站或班级QQ群进行学习,要求学生接收与提交作业,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只有22.9%的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QQ或聊天室与学生进行课程交流、互动,同时有部分教师还会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心得体会发到自己的博客、微博,与学生共同分享。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由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没有真正地将信息化融入到教学中,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操作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5],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习惯,营造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教师树立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提高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观点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理念,才能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信息化教学活动中[6]。
为此,学校需要将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改变单纯以教学工作量、教学督导等指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构建信息化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学校应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提供各种支持措施,开展多种活动,如举办现代教育技术系列讲座,开设计算机基础操作、图形、图像、网页制作等相关的校园网络课程,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完善教师信息化知识结构,树立信息化教育理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二)强化教师的“学习者”角色,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应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教学之余,多看优质教学案例、书籍,特别是专家、名师的教学视频,借鉴他们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可将他们的资源进行再创造,改善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材搜集与加工处理能力,在多媒体课件中,声音、图片、图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掌握下载、拍摄、扫描等工具软件的使用,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声音处理软件CoolEdit等。另外,各部门应该一年举行一次信息化教学比赛,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加比赛,通过比赛的体验及专家、领导的评议,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建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
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培训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
一是加强对教师信息化培训的执行力度。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培训机制,推行信息化教育的培训标准,保证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稳步、快速、有序前进。同时,学校应挑选出一些信息化素养较高的教师作为培训队伍或兼职的网络管理员,既可起到指导其他教师的作用,也可及时解决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注意培训的针对性。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平,首先应对全院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调查,掌握教师的情况,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需要,然后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使培训后的教师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方式有多种:校本培训、自我提升方式、在实践中反思等等[7]。可以考虑采用校本培训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例如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培训师应及时了解受培训者的情况,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采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以便结合受培训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的培训方案,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创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软硬件设施建设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如果软硬件不完善,必然会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极积性。根据调查,95%的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但只有30%的学校教室全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重视,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中心,很多软件也是购买硬件时赠送的,教师自主研发的资源比较少。拥有良好的软硬件是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对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建立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中心,免费提供给学校教师。同时建立一个免费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整合各高职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这样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源。
参 考 文 献
[1]闫彬,黄荣贵,赵炳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1):72-75.
[2]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7) : 64-65.
[3]陈峰.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内涵、现状及提升[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5-29.
[4]张晓红,张军征.农村远程教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探讨[J]. 现代教育技术,2009( 10) : 63-65.
[5]王涛,吴昊.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青年教育,2011(6):90-92.
[6]周红春,王亚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42-44.
[7]李天龙. 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