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族企业之间具有异质性,高管团队组成对于企业创新行为有着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特有的多样性角度,研究TMT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二代参与管理)是否会促进或抑制企业创新投入。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创新投入,但是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抑制创新投入。本文对于如何配置家族企业高管团队来提高创新投入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家族企业异质性特征的来源。
关键词:家族企业;创新投入;TMT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57-07
1 引言
家族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已越来越多的被学者们认同,然而该类组织形式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够的问题。在企业普遍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背景下的中国,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和长期竞争能力,如何提高家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意愿和能力,是国内外学者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家族企业创新的话题已经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家族企业往往被视为保守的组织形式,很少进行机会探索和创新行为[1]。过去国内外学者们在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时,大多将家族企业视为同质性的组织形式,然而,单纯比较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在创新方面的差异显然会产生大量不一致的矛盾结果,表明家族涉入所产生的家族性对企业创新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得家族企业更加具有创新性或者缺乏创新性[2]。为了解决家族企业创新的矛盾结论,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家族企业内部之间的异质性,从家族企业异质性角度出发探究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3]。
已有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对于企业战略行为和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对企业创新有着直接的作用[4]。家族企业提供的天然的高管团队多样性特征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家族企业异质性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基于家族与非家族属性,可以将高管团队多样性理解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第二,基于代际多样性,可以将高管团队多样性理解为存在二代参与管理。从家族与非家族属性多样性角度来看,目前家族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引入外部非家族管理人员和技术创新人员,一部分家族企业完全由非家族成员进行管理,企业主任命亲属担任高管职位的现象消失;一部分家族企业完全由家族成员管理,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然而,多数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在配置高管团队时,既保留家族成员也引入非家族成员管理,形成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的局面。从代际多样性角度来看,目前家族企业正处于代际传承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二代开始參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能力。很显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组成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目标追求、资源配置以及管理企业的方式[5]。现有研究集中于家族管理或去家族化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6,7],忽略了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以及二代参与管理这种高管团队多样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然而,鲜有文献研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特有的多样性来源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即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以及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因此,探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多样性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理解家族企业异质性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本文遵循家族企业异质性逻辑,从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研究视角出发,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数据样本,探究家族企业特有的TMT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共同管理、二代参与管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尝试结合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来理论分析其内在逻辑。本文可能有以下几点贡献:第一,过去文献大多分析高管团队个人特征的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鲜有研究家族企业中家族与非家族属性、二代介入所产生的特有TMT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第二,进一步完善关于对家族企业异质性的理解,不同的家族企业其创新行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三,进一步推动了对家族企业进行重分类的方式来研究家族企业创新行为。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高管团队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
家族企业被视为保护现有社会情感财富的组织,通常不愿意选择损害家族非经济目标的创新活动[8]。然而,家族企业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家族企业可能更看重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而忽视非经济目标,“去家族化”成为热潮。有的家族企业将非经济目标置于经济目标之上,“家族化”显而易见。有的家族企业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家族化”也有“非家族化”。本文打破现有研究对家族企业的固有观念,基于高管团队组成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重分类,根据实际情况把家族企业分成三类,即纯非家族管理、纯家族管理以及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提出过度家族化以及过度去家族化对企业创新投入形成抑制效应,家族非家族混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
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来补充家族成员所缺少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然而,随着职业经理人的不断涉入,可能会形成纯非家族管理方式。对于家族企业管理层中不安排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职位来说,从代理理论来看,家族企业特有的两权合一特征消失,形成家族所有权与非家族管理权的局面,非家族成员往往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失去了家族企业固有的代理优势[9];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此时家族企业似乎对家族控制和管理等非经济目标已经完全丧失,提高管理层知识与专业技能并获得短期经济效益的经济目标变得更加凸显,此时,家族企业保有社会情感财富的意愿最小化[10]。此外,非家族管理者更注重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并获取短期收益,会避免具有风险性、周期长的创新投资行为。然而,对于纯家族管理来说,这种狭义的传统型家族企业明显的特点是控制权完全集中,任人唯亲,现代家族企业较少出现这种家族管理方式。从资源基础理论来看,家族成员之间的人力资本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外部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创新成功的概率远低于失败的概率,更愿意从事风险性小的业务活动[11];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此时家族企业对于非经济目标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经济目标,为了避免研发投资行为所带来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减少,以及为了延续企业,将变得更加保守。 与纯非家族管理和纯家族管理相比,本文重点分析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这种主流的管理方式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然而,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会带来一些优势[5]。在保留家族成员特有的社会资本和对家族企业特有的隐性知识外,非家族管理人员可以引入关键的管理能力,给高管团队带来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组织经验,形成资源互补效应,既降低了家族管理人员能力的欠缺,提高了创新能力,对创新成功的期望要高于失败的风险,更愿意进行创新行为,又放大了家族管理特有的隐性知识对创新行为的作用。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家族企业选择引入非家族成员进行管理,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做出了让步,降低了对社会情感财富损失的厌恶,增强了对风险性创新行为的投资意愿。与过低或者过高的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意愿相比,对社会情感财富适度的保有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因此,本文认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投入水平。
H1: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正相关。
2.2 高管团队多样性(二代参与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
关于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目前文献尚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有学者认为二代参与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朱沆等[12]认为具备代际传承意愿的家族企业其投资视野更长,为了获得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所带来的效用,从而增加创新投入。黄海杰等[13]认为二代涉入会降低代理成本,起到监督机制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活动。周立新[14]认为随着家族参与代数的增长,有利于创新能力的积累。相反,有学者认为二代参与管理抑制企业创新,严若森等[15]认为二代涉入会增强对企业的控制意愿和利他主义行为,不利于创新投入。邹立凯[16]等认为出于建立合法性的原因,二代涉入会注重现有投资回报期短的业务,以获得短期效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基于中国代际传承的大背景下,整合过去学者们关于二代涉入涉入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目前二代涉入更多的是发挥其抑制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二代参与管理的促进作用需要一定的期限。首先,由于我国二代参与管理属于代际传承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势必为引发其他家族成员和有能力的非家族管理成员的不满和抵触[15],二代成员需要展现其具有胜任的能力以构建权威和消除不满,因此,二代参与管理并不会对现有业务范围进行调整或实施重大的战略变革,相反,二代管理会集中精力于现有具有盈利的业务,注重对现有业务的掌控和熟悉,以通过获取短期优良的绩效成果来平复其他成员的抵触和消极情绪。其次,二代参与管理是家族企业对代际传承延续企业的非经济目标的重要体现,在决策方面会更具长期视角。由于二代涉入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变革[17],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不稳定因素,为了顺利度过代际传承期,二代涉入往往会避免重大变革和具有风险性行为,其长期导向并不会导致家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反,二代涉入往往是企业主为了进一步控制和管理企业,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注重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因此,二代成员的长期导向使得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期更加谨慎,减少对创新行为的追求。最后,二代成员大多为高学历、具有相应管理理论知识的年轻人,其知识储备要比一代创始人要多,但其缺少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经验积累[18]。他们认识到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推动作用,也知道创新的成功需要创新技术人员、充足的财务资源等。由于,当前最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的环境以及业务流程,在全面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发现当前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机遇,一味地创新追求适得其反。因此,二代涉入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
H2: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负相关。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参照Gómez-Mejía等[8]、严若森等[11]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首先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1)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者家族;(2)实际控制人直接或者间接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3)自然人或者家族对上市公司具有实质控制权,且控制权比例大于等于10%;(4)除实际控制人之外,至少1名有亲属关系的家族成员持股/管理/控制上市公司。本文选择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并且进一步去除符合以下条件的家族企业:(1)删除S、ST、*ST等经营状况存在问题的企业;(2)删除有关变量数据丢失的企业;(3)删除金融等行业。最后获取8637个有效样本,共计1688家。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实证部分采用Stata/SE 15.0软件进行处理。此外,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99%分位的Winsorize处理,来排除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3.2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创新投入(Innov1)。本文选择当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创新投入。
2.解释变量。TMT多样性包含兩个维度,即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以及二代参与管理(Tmix2)。本文设置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为虚拟变量,即如果高管团队中至少有1名家族成员和1名非家族成员时,取值为1,否则为0。本文设置二代参与管理为虚拟变量,即如果高管团队中有二代参与管理时,取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借鉴以往的研究,本文选择企业年龄(Age)、净资产收益率(Roa)、公司规模(Size)、企业成长性(Growth)、资产负债率(Lev)、家族所有权(Ownership)、家族CEO(Fceo)和独立董事比例(Indep)为控制变量。同时,本文也控制了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所有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3.3 模型设计
本文以创新投入(Inova1)为被解释变量,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为自变量,选择企业年龄(Age)等一系列变量为控制变量,?耷t表示年度变量,Φj表示行业变量,?着i,t是随机干扰项。为了证明假设1和假设2,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式(1)和(2)所示,若α1>0,β1<0,则假设1和假设2成立。由于异方差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多元回归的结果,因此,本文使用稳健性标准误来进行回归。 Innov1=α0+α1Tmix1i,t+α2Controlsi,t+?耷t+Φj+?著i,t (1)
Innov1=β0+β1Tmix2i,t+β2Controlsi,t+?耷t+Φj+?着i,t (2)
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得出,企业创新(Innov1)的均值为4.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3.1%,表明样本家族企业的整体创新投入水平并不高,家族企业之间的创新投入差距明显;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的均值为72.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说明样本家族企业72.4%由家族和非家族企业混合管理,27.5%由纯非家族成员管理,不到1%由纯家族成员管理,表明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方式占主导;二代参与管理(Tmix2)的均值为23.6%,说明样本家族企业有二代参与管理的占23.6%,二代涉入比重并不大。
4.2 多元回归分析
TMT多样性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模型1表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元回归结果,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与企业创新投入(Innov1)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α1=0.003,p<0.05),支持假设H1。结果表明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高管团队多样性可以同时保留家族成员独特的社会资本、隐性知识和非家族管理成员关键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组织经验,形成资源互补,既降低了家族管理的能力欠缺,又放大了家族管理特有的隐性知识,对创新成功的期望要高于失败的风险,更愿意进行创新行为。此外,这种管理方式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做出了让步,降低了非经济目标损失的厌恶,有利于增加对风险性创新行为的投资。
模型2表示二代参与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元回归结果,二代参与管理(Tmix2)与企业创新投入(Innov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β1=-0.004,p<0.01),支持假设H2。结果表明二代参与管理降低了企业对创新投入的力度,首先由于二代刚上任,并不会选择具有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其次,正是因为其长期导向使得家族企业更加小心翼翼,在二代参与管理的不稳定环境下,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注重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顺利度过代际传承,会减少对研发投入的追求;最后,二代其知识储备确实比一代创始人要多,但其缺少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经验积累。
模型3将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同时纳入,其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
4.3 稳健性检验
1.改变被解释变量的定义方式。本文利用当期研发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Innov2)来重新衡量创新投入,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与创新投入(Innov2)的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如表4所示。
2.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由于当期TMT多样性可能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当期的创新投入,可能会导致后期创新投入决策,所以本文将创新投入(Innov1i,t)滞后一期进行回归分析,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与创新投入(Innov1i,t+1)的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如表5所示。
5 研究结论
家族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不同的家族企业在其高管团队组成上存在差异。高管团队的组成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通过从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特有的多样性角度,研究TMT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二代参与管理)是否会促进或抑制企业创新投入。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1)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创新投入,即同时具有家族属性和非家族属性的高管团队,可以实现不同家族性资源与外部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优势互补,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力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适度地保护社会情感财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2)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抑制创新投入,即中国背景下的二代参与管理还未形成有利于促进创新投入的结果,正处于抑制创新投入的时期。本文建议家族企业要合理配置高管团队的组成,建议同时保留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避免过度家族化或过度去家族化,此外,要提高现阶段二代参与管理对创新投入的承诺,提高创新投入水平。
——————————
参考文献:
〔1〕Chrisman J J,Patel P C.Variations in R&D investmen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 Behavioral agency and myopic loss aversion perspectiv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55(04):976-997.
〔2〕Calabrò, A., Vecchiarini, M., Gast, J., et al. Innovation in Family Firm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9,21(03):1-39.
〔3〕Chua, J. H., Chrisman, J. J., Steier, L. P., et al.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in Family Firms: An Introduc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36(06): 1103–1113. 〔4〕Migliori, S., De Massis, A., Maturo, F., et al. How does family management affect innovation investment propensity?The key role of innovation impuls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
〔5〕Hillebrand, S., Teichert, T., & Steeger, J. Innovation in Family Firms: An Agency and Resource‐Based Lens on Contingencies of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Diversity.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9.
〔6〕蔡地,羅进辉,唐贵瑶.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16,37(04):85-93.
〔7〕徐晋,郑晗,赵婷婷.民营企业“去家族化”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9(09):63-72.
〔8〕Gómez-Mejía, L. R., Haynes, K. T., Nú?觡ez-Nickel, M., et al. Socioemotional Wealth and Business Risks in Family-controlled Firms: Evidence from Spanish Olive Oil Mill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7,52(01):106–137.
〔9〕谭庆美,王畅,周运馨,曲丹.家族企业亲缘利他行为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基于所有权发展阶段视角[J].经济问题,2018(03):57-65.
〔10〕De Massis, A., Ding, S., Kotlar, J.,et al. Family involvement and R&D expenses in the context of weak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 examination of non-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2016, 1–26.
〔11〕严若森,钱向阳,肖莎,等.家族涉入的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市场化程度与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9(11):129-138.
〔12〕朱沆,Eric Kushins,周影辉.社会情感财富抑制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吗?[J].管理世界,2016(03):99-114.
〔13〕黄海杰,吕长江,朱晓文.二代介入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1):6-16.
〔14〕周立新.家族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1):136-144.
〔15〕严若森,吴梦茜.二代涉入、制度情境与中国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研究[J].经济管理,2020,42(03):23-39.
〔16〕邹立凯,王博,梁强.继任CEO身份差异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研究——基于合法性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3):126-140.
〔17〕De Clercq, D., & Belausteguigoitia, I. Intergenerational strategy involvement and family firms’ innovation pursuits: The critical roles of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pital[J]. 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 2015,6(03): 178–189.
〔18〕姜涛,杨明轩,王晗.制度环境、二代涉入与目标二元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04):135-147.
关键词:家族企业;创新投入;TMT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57-07
1 引言
家族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已越来越多的被学者们认同,然而该类组织形式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够的问题。在企业普遍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背景下的中国,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和长期竞争能力,如何提高家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意愿和能力,是国内外学者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家族企业创新的话题已经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家族企业往往被视为保守的组织形式,很少进行机会探索和创新行为[1]。过去国内外学者们在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时,大多将家族企业视为同质性的组织形式,然而,单纯比较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在创新方面的差异显然会产生大量不一致的矛盾结果,表明家族涉入所产生的家族性对企业创新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得家族企业更加具有创新性或者缺乏创新性[2]。为了解决家族企业创新的矛盾结论,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家族企业内部之间的异质性,从家族企业异质性角度出发探究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3]。
已有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对于企业战略行为和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对企业创新有着直接的作用[4]。家族企业提供的天然的高管团队多样性特征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家族企业异质性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基于家族与非家族属性,可以将高管团队多样性理解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第二,基于代际多样性,可以将高管团队多样性理解为存在二代参与管理。从家族与非家族属性多样性角度来看,目前家族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引入外部非家族管理人员和技术创新人员,一部分家族企业完全由非家族成员进行管理,企业主任命亲属担任高管职位的现象消失;一部分家族企业完全由家族成员管理,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然而,多数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在配置高管团队时,既保留家族成员也引入非家族成员管理,形成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的局面。从代际多样性角度来看,目前家族企业正处于代际传承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二代开始參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能力。很显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组成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目标追求、资源配置以及管理企业的方式[5]。现有研究集中于家族管理或去家族化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6,7],忽略了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以及二代参与管理这种高管团队多样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然而,鲜有文献研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特有的多样性来源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即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以及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因此,探究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多样性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理解家族企业异质性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本文遵循家族企业异质性逻辑,从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研究视角出发,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数据样本,探究家族企业特有的TMT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共同管理、二代参与管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尝试结合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来理论分析其内在逻辑。本文可能有以下几点贡献:第一,过去文献大多分析高管团队个人特征的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鲜有研究家族企业中家族与非家族属性、二代介入所产生的特有TMT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第二,进一步完善关于对家族企业异质性的理解,不同的家族企业其创新行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三,进一步推动了对家族企业进行重分类的方式来研究家族企业创新行为。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高管团队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
家族企业被视为保护现有社会情感财富的组织,通常不愿意选择损害家族非经济目标的创新活动[8]。然而,家族企业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家族企业可能更看重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而忽视非经济目标,“去家族化”成为热潮。有的家族企业将非经济目标置于经济目标之上,“家族化”显而易见。有的家族企业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家族化”也有“非家族化”。本文打破现有研究对家族企业的固有观念,基于高管团队组成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重分类,根据实际情况把家族企业分成三类,即纯非家族管理、纯家族管理以及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提出过度家族化以及过度去家族化对企业创新投入形成抑制效应,家族非家族混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
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来补充家族成员所缺少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然而,随着职业经理人的不断涉入,可能会形成纯非家族管理方式。对于家族企业管理层中不安排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职位来说,从代理理论来看,家族企业特有的两权合一特征消失,形成家族所有权与非家族管理权的局面,非家族成员往往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失去了家族企业固有的代理优势[9];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此时家族企业似乎对家族控制和管理等非经济目标已经完全丧失,提高管理层知识与专业技能并获得短期经济效益的经济目标变得更加凸显,此时,家族企业保有社会情感财富的意愿最小化[10]。此外,非家族管理者更注重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并获取短期收益,会避免具有风险性、周期长的创新投资行为。然而,对于纯家族管理来说,这种狭义的传统型家族企业明显的特点是控制权完全集中,任人唯亲,现代家族企业较少出现这种家族管理方式。从资源基础理论来看,家族成员之间的人力资本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外部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创新成功的概率远低于失败的概率,更愿意从事风险性小的业务活动[11];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此时家族企业对于非经济目标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经济目标,为了避免研发投资行为所带来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减少,以及为了延续企业,将变得更加保守。 与纯非家族管理和纯家族管理相比,本文重点分析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这种主流的管理方式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然而,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会带来一些优势[5]。在保留家族成员特有的社会资本和对家族企业特有的隐性知识外,非家族管理人员可以引入关键的管理能力,给高管团队带来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组织经验,形成资源互补效应,既降低了家族管理人员能力的欠缺,提高了创新能力,对创新成功的期望要高于失败的风险,更愿意进行创新行为,又放大了家族管理特有的隐性知识对创新行为的作用。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来看,家族企业选择引入非家族成员进行管理,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做出了让步,降低了对社会情感财富损失的厌恶,增强了对风险性创新行为的投资意愿。与过低或者过高的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意愿相比,对社会情感财富适度的保有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因此,本文认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投入水平。
H1: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正相关。
2.2 高管团队多样性(二代参与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
关于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目前文献尚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有学者认为二代参与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朱沆等[12]认为具备代际传承意愿的家族企业其投资视野更长,为了获得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所带来的效用,从而增加创新投入。黄海杰等[13]认为二代涉入会降低代理成本,起到监督机制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活动。周立新[14]认为随着家族参与代数的增长,有利于创新能力的积累。相反,有学者认为二代参与管理抑制企业创新,严若森等[15]认为二代涉入会增强对企业的控制意愿和利他主义行为,不利于创新投入。邹立凯[16]等认为出于建立合法性的原因,二代涉入会注重现有投资回报期短的业务,以获得短期效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基于中国代际传承的大背景下,整合过去学者们关于二代涉入涉入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目前二代涉入更多的是发挥其抑制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二代参与管理的促进作用需要一定的期限。首先,由于我国二代参与管理属于代际传承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势必为引发其他家族成员和有能力的非家族管理成员的不满和抵触[15],二代成员需要展现其具有胜任的能力以构建权威和消除不满,因此,二代参与管理并不会对现有业务范围进行调整或实施重大的战略变革,相反,二代管理会集中精力于现有具有盈利的业务,注重对现有业务的掌控和熟悉,以通过获取短期优良的绩效成果来平复其他成员的抵触和消极情绪。其次,二代参与管理是家族企业对代际传承延续企业的非经济目标的重要体现,在决策方面会更具长期视角。由于二代涉入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变革[17],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不稳定因素,为了顺利度过代际传承期,二代涉入往往会避免重大变革和具有风险性行为,其长期导向并不会导致家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反,二代涉入往往是企业主为了进一步控制和管理企业,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注重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因此,二代成员的长期导向使得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期更加谨慎,减少对创新行为的追求。最后,二代成员大多为高学历、具有相应管理理论知识的年轻人,其知识储备要比一代创始人要多,但其缺少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经验积累[18]。他们认识到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推动作用,也知道创新的成功需要创新技术人员、充足的财务资源等。由于,当前最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的环境以及业务流程,在全面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发现当前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机遇,一味地创新追求适得其反。因此,二代涉入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
H2: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与企业创新投入负相关。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参照Gómez-Mejía等[8]、严若森等[11]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首先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1)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者家族;(2)实际控制人直接或者间接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3)自然人或者家族对上市公司具有实质控制权,且控制权比例大于等于10%;(4)除实际控制人之外,至少1名有亲属关系的家族成员持股/管理/控制上市公司。本文选择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并且进一步去除符合以下条件的家族企业:(1)删除S、ST、*ST等经营状况存在问题的企业;(2)删除有关变量数据丢失的企业;(3)删除金融等行业。最后获取8637个有效样本,共计1688家。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实证部分采用Stata/SE 15.0软件进行处理。此外,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99%分位的Winsorize处理,来排除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3.2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创新投入(Innov1)。本文选择当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创新投入。
2.解释变量。TMT多样性包含兩个维度,即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以及二代参与管理(Tmix2)。本文设置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为虚拟变量,即如果高管团队中至少有1名家族成员和1名非家族成员时,取值为1,否则为0。本文设置二代参与管理为虚拟变量,即如果高管团队中有二代参与管理时,取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借鉴以往的研究,本文选择企业年龄(Age)、净资产收益率(Roa)、公司规模(Size)、企业成长性(Growth)、资产负债率(Lev)、家族所有权(Ownership)、家族CEO(Fceo)和独立董事比例(Indep)为控制变量。同时,本文也控制了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所有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3.3 模型设计
本文以创新投入(Inova1)为被解释变量,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为自变量,选择企业年龄(Age)等一系列变量为控制变量,?耷t表示年度变量,Φj表示行业变量,?着i,t是随机干扰项。为了证明假设1和假设2,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式(1)和(2)所示,若α1>0,β1<0,则假设1和假设2成立。由于异方差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多元回归的结果,因此,本文使用稳健性标准误来进行回归。 Innov1=α0+α1Tmix1i,t+α2Controlsi,t+?耷t+Φj+?著i,t (1)
Innov1=β0+β1Tmix2i,t+β2Controlsi,t+?耷t+Φj+?着i,t (2)
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得出,企业创新(Innov1)的均值为4.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3.1%,表明样本家族企业的整体创新投入水平并不高,家族企业之间的创新投入差距明显;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的均值为72.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说明样本家族企业72.4%由家族和非家族企业混合管理,27.5%由纯非家族成员管理,不到1%由纯家族成员管理,表明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方式占主导;二代参与管理(Tmix2)的均值为23.6%,说明样本家族企业有二代参与管理的占23.6%,二代涉入比重并不大。
4.2 多元回归分析
TMT多样性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模型1表示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元回归结果,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与企业创新投入(Innov1)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α1=0.003,p<0.05),支持假设H1。结果表明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高管团队多样性可以同时保留家族成员独特的社会资本、隐性知识和非家族管理成员关键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组织经验,形成资源互补,既降低了家族管理的能力欠缺,又放大了家族管理特有的隐性知识,对创新成功的期望要高于失败的风险,更愿意进行创新行为。此外,这种管理方式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做出了让步,降低了非经济目标损失的厌恶,有利于增加对风险性创新行为的投资。
模型2表示二代参与管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元回归结果,二代参与管理(Tmix2)与企业创新投入(Innov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β1=-0.004,p<0.01),支持假设H2。结果表明二代参与管理降低了企业对创新投入的力度,首先由于二代刚上任,并不会选择具有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其次,正是因为其长期导向使得家族企业更加小心翼翼,在二代参与管理的不稳定环境下,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注重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顺利度过代际传承,会减少对研发投入的追求;最后,二代其知识储备确实比一代创始人要多,但其缺少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经验积累。
模型3将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同时纳入,其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
4.3 稳健性检验
1.改变被解释变量的定义方式。本文利用当期研发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Innov2)来重新衡量创新投入,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与创新投入(Innov2)的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如表4所示。
2.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由于当期TMT多样性可能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当期的创新投入,可能会导致后期创新投入决策,所以本文将创新投入(Innov1i,t)滞后一期进行回归分析,家族与非家族共同管理(Tmix1)、二代涉入管理(Tmix2)与创新投入(Innov1i,t+1)的主要结论依旧保持不变,如表5所示。
5 研究结论
家族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不同的家族企业在其高管团队组成上存在差异。高管团队的组成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通过从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特有的多样性角度,研究TMT多样性(家族与非家族混合管理、二代参与管理)是否会促进或抑制企业创新投入。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1)家族和非家族混合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创新投入,即同时具有家族属性和非家族属性的高管团队,可以实现不同家族性资源与外部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优势互补,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力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适度地保护社会情感财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2)二代参与管理所形成的TMT多样性抑制创新投入,即中国背景下的二代参与管理还未形成有利于促进创新投入的结果,正处于抑制创新投入的时期。本文建议家族企业要合理配置高管团队的组成,建议同时保留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避免过度家族化或过度去家族化,此外,要提高现阶段二代参与管理对创新投入的承诺,提高创新投入水平。
——————————
参考文献:
〔1〕Chrisman J J,Patel P C.Variations in R&D investmen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 Behavioral agency and myopic loss aversion perspectiv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55(04):976-997.
〔2〕Calabrò, A., Vecchiarini, M., Gast, J., et al. Innovation in Family Firm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9,21(03):1-39.
〔3〕Chua, J. H., Chrisman, J. J., Steier, L. P., et al.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in Family Firms: An Introduc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36(06): 1103–1113. 〔4〕Migliori, S., De Massis, A., Maturo, F., et al. How does family management affect innovation investment propensity?The key role of innovation impuls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
〔5〕Hillebrand, S., Teichert, T., & Steeger, J. Innovation in Family Firms: An Agency and Resource‐Based Lens on Contingencies of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Diversity.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9.
〔6〕蔡地,羅进辉,唐贵瑶.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16,37(04):85-93.
〔7〕徐晋,郑晗,赵婷婷.民营企业“去家族化”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9(09):63-72.
〔8〕Gómez-Mejía, L. R., Haynes, K. T., Nú?觡ez-Nickel, M., et al. Socioemotional Wealth and Business Risks in Family-controlled Firms: Evidence from Spanish Olive Oil Mill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7,52(01):106–137.
〔9〕谭庆美,王畅,周运馨,曲丹.家族企业亲缘利他行为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基于所有权发展阶段视角[J].经济问题,2018(03):57-65.
〔10〕De Massis, A., Ding, S., Kotlar, J.,et al. Family involvement and R&D expenses in the context of weak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 examination of non-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2016, 1–26.
〔11〕严若森,钱向阳,肖莎,等.家族涉入的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市场化程度与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9(11):129-138.
〔12〕朱沆,Eric Kushins,周影辉.社会情感财富抑制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吗?[J].管理世界,2016(03):99-114.
〔13〕黄海杰,吕长江,朱晓文.二代介入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1):6-16.
〔14〕周立新.家族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1):136-144.
〔15〕严若森,吴梦茜.二代涉入、制度情境与中国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研究[J].经济管理,2020,42(03):23-39.
〔16〕邹立凯,王博,梁强.继任CEO身份差异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研究——基于合法性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3):126-140.
〔17〕De Clercq, D., & Belausteguigoitia, I. Intergenerational strategy involvement and family firms’ innovation pursuits: The critical roles of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pital[J]. 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 2015,6(03): 178–189.
〔18〕姜涛,杨明轩,王晗.制度环境、二代涉入与目标二元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04):1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