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法、统计法等,深入分析安徽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现,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安徽代表团在民运会赛场上实力发挥不稳定;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在安徽省民运会中设项的项目夺奖的可能性较高;安徽省民运会设置的项目相对较少。提出对策:以优势项目为龙头,辐射其他项目,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建立少数民族传统训练基地,保障传统项目竞技实力;增设优势或易推广的项目,拓宽民族体育项目的基点,实现民族体育项目的多样性;构建适宜民族体育发展环境,扩大群众参与基础,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安徽省;少数民族体育;民运会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64-04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或者“民族运动会”)是我国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1],也是最能直接反映各省民族體育事业发展的验金石。参加这样的赛事对安徽省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它能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安徽省与兄弟省域的文化交流;其次,提供展现安徽省民族体育传统特色的国家级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安徽的特色名片。安徽省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多达50个,约45万余人口[2],且民族体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其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五禽戏、花鼓灯、赛龙舟、划旱船,踩高跷、狮子舞、风筝、蹴球、毽球、押加、高脚马、珍珠球、民族武术等[3]。安徽省从第四届全国民运会开始,每届参与的人数和项目都在不断的扩大,但取得的成绩却差强人意。本文以全国民运会为背景,通过详细分析安徽省代表团的表现,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不断增强安徽省民族体育事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安徽省民族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1 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介
   全国民运会是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国家级赛事,其中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在河南郑州市成功举行。本届全国民运会是历届中规模最大、赛事最完善的一届,民运会以“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为主题,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1],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之间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全国民运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分为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等17个大项,131个小项;表演项目分为竞技、技巧和综合三类共194小项。为淡化金牌意识和锦标意识,促进民运会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各单项比赛取前八名的成绩分为三类奖项,第一名为一等奖、二至四名为二等奖,五至八名为三等奖,若比赛人员或队伍低于八人或八队时,则相应减少该项获奖名额。来自全国各地的34个代表团,共计7009名运动员进行激烈的角逐[1]。
  2 安徽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情况分析
  2.1 安徽省参加全国民运会的成绩分析
   本届全国民运会共设17个竞赛项目,安徽省代表团共参加了10个竞赛项目和1个表演项目(徽之韵)的比赛。由表1可得,10个项目中共有7个获得奖项,其中获一等奖项目为民族武术,获奖最多的项目为民族式摔跤(从第六届全国民运会开始,民族式摔跤和民族武术已然成为安徽省在每届全国民运会的必报项目,这两项项目的表现较为突出)。在押加和毽球项目上,安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安徽代表团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回顾历届全国民运会上安徽省代表团的成绩,从第七届开始获得奖牌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一等奖的数量从第八届开始呈递减的趋势。由此说明了安徽代表团在民运会赛场上的实力呈现不稳定的状态,稳定的优势项目较少,一些项目成绩波动较大。
  2.2 总分前八名代表团与安徽省代表团成绩的比较分析
   本届民运会共产生1098枚奖牌,其中内蒙古代表团摘得桂冠,共获得97枚奖牌。安徽省代表团在本次比赛中共获得15枚奖牌,在众代表团中排第25名,与其他省份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17个竞赛项目中选取获得奖牌总数前八名的代表队进行分析,可知前八名代表队的奖牌总数占总奖牌数的51.9%,超过总数的一半。笔者希望通过前八名代表团与安徽省做比较,找出成绩差异的具体原因[6]。从表2可以看出前八名的代表队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分布居多的省份,如云南、贵州、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河南等,另外,排名第一的内蒙古也为少数民族大省,这些地区都有共同的特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且民族底蕴浓厚。相比较下安徽省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多,但占比低,以汉族人口为主,这种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不利。另外,民运会的17个竞赛项目中包含131个小项,导致安徽省在多种民族项目上人员的培养、选拔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4]。
  2.3 省民运会设项项目在全国民运会中获奖情况分析
   安徽省代表团在参加全国民运会的10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获奖,总计15枚奖牌。通过表3可知有6个获奖项目在省民运会中有设置,共获得13枚奖牌,其中获得一等奖与二等奖的项目都与安徽省民运会项目设定相契合。这些项目的运动员从省民运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与其他省市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的实力。另外两个项目独竹漂和民族健身操,在安徽省民运会中尚未设置此项,其中独竹漂项目在男子直道竞速60米和100米共获得了2个三等奖,民族健身操没有获奖。通过比较发现在安徽省民运会中设项的项目夺奖的可能性较高。
  2.4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项目设置的比较分析
   安徽省民运会从1989年开办以来比赛项目逐届增长,从最初的3个项目发展到现在8个大项59个小项,可以看出安徽省政府对民运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5]。据表4显示,安徽省民运会的项目设置与全国民运会的项目设置存在高度关联,具体表现在安徽省民运会所设置的项目均来源于全国民运会。从项目数量来看,目前安徽省民运会设置的项目相对较少,还未达到全国民运会项目总数的一半。除武术外其他民族项目并未在高校开设,年轻群体(主要指在校高中生、大学生)对民族项目的了解过少,普及率低,同时也造成了运动员选材困难,使安徽代表团在全国民运会上能参加的项目受限,大大减少了安徽省代表团在民运会赛场上的参与人数和参赛项目。   3 安徽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对策
   从安徽省代表团参加全国民运会的情况来看,安徽省民族体育的发展相对处于落后的态势,多种适合发展的民族体育项目尚未开展,群众基础薄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传承和健康发展中受阻。根据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的表现,提出促进安徽省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提高安徽省民族体育综合实力尽绵薄之力。
  3.1 以优势项目为龙头,辐射其他项目
   安徽省应该以民族式摔跤、民族武术和蹴球这三个优势项目为龙头,辐射毽球、押加、独竹漂和高脚竞速等夺牌项目,以优势项目为引领,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完善安徽省民族体育项目的布局。根据实际情况,集中人力资源保持自身独特的优势项目,为安徽省民族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打下根基。从近三届全国民运会安徽代表团夺奖总数来看是在逐步增长,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点:夺金项目少,优势项目不突出。夺金项目基本维持在1-2个,优势项目虽有夺金实力,但不稳定。为提高安徽省在发展民族体育事业上的信心,应该全力支持和发展民族式摔跤、毽球、蹴球、押加等有夺金实力的项目,确保安徽省在下一届全国民运会上再创辉煌。民族健身操、板鞋竞速、陀螺虽未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相比前几届也取得了进步,并且这类项目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上手,趣味性高,进步空间大,适合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从安徽省民族体育发展的长远目光来看,集中发展优势项目的同时应该关注这类易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使安徽省民族体育项目布局更加完善,参与人数不断增长。
  3.2 加强人才交流,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竞技体育中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5]。安徽省要想提高比赛项目的竞技水平,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繁荣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人才的合理交流,在保留自身独特项目的优势外,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自己的项目优势,通过与其他省市强队的交流互动,在检验自身训练效果的同时丰富比赛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成立专业的训练队伍,为安徽省民族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支撑。目前,有多数的省份已经建立起专门的训练基地,如贵州、湖北、重庆、湖南等。这些省份在全国民运会上频获佳绩,他们从小学至大学,层层选拔,从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再到赛前集中训练共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系统训练更有利于保障优势项目的稳定性。相比之下,我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较少且不完善,很多项目尚未建立相应的训练基地,如笔者参加的民族健身操项目是采取临时组队的方式,运动员完整的训练时间还不到半年,与其他经过系统地、持续训练地队伍相比毫无优势可言。另外,将训练基地设在各级学校是理想的选择,它既能顺利的完成运动员选材、训练和比赛,又能达到宣传普及民族项目推广民族传统文化的效果。
  3.3 增设有地理优势或易推广的项目,拓宽民族体育基点
   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水系丰富,对开展龙舟、独竹漂这类水上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种独特有局限性的项目限制了北方部分省份运动员的参与,对易于开展的地区来说更容易取得优异成绩。徽州民间历来就有游龙舟的民俗体育活动,绩溪游龙舟还被选入安徽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端午时期徽州各地都会开展龙舟竞渡活动[6],可见这种水上项目在安徽省有久远的历史积淀和民众基础。在本届全国民运会上安徽省运动员在独竹漂项目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说明了安徽省在水上项目中存在一定的潜在优势,通过在安徽省民运会中增设这类具有地理优势的项目对提高安徽省民族体育的总体实力大有裨益。
   另外,一些受场地、器材、自然环境影响小的项目可以重点扶持,比如民族健身操,从第十届全国民运会增设开始就有29个省份参与逐角。民族健身操的观赏性、大众性、健身性特点使这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各省份均有开设民族健身操的比赛,通过赛事选出最佳队伍参加全国民运会比赛。安徽省在民族健身操比赛中未取得良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设置相关赛事,与其他队伍相比经验不足,安徽省民运会应增设这类观赏性强、易推广的项目,通过比赛筛选队伍,增强我省队伍的人才基础,同时丰富了我省民族体育文化,拓宽了民族体育的群众基础。
  3.4 构建民族体育发展环境,扩大群众基础
   全国民运会对民族项目的普及和宣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两届全国民运会的辐射和影响力日益扩大,赛事组织治理更加科学完善,全国范围内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安徽省应该加大民族体育的宣传,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在民族体育教学活动中愉悦身心、锻炼身体的同时弘扬民族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此同时,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也要面向广大的社会群体,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全民健身计划合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项目多样化的需求,发挥民族体育项目独特性、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的特点,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民族体育运动,壮大民族体育项目的队伍,不仅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 结语
   安徽省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交流;还有利于提供展现安徽省民族体育传统特色的国家级平台。但目前还存在安徽代表团在民运会赛场上实力发挥不稳定、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安徽省民运会中设项的项目夺奖的可能性较高,但安徽省民运会设置的项目却相对较少。为有效利用安徽省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安徽省民族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以优势项目为龙头,辐射其他项目,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需要加强人才交流,建立少数民族传统训练基地,保障传统项目竞技实力;需要增设优势或易推广的项目,拓宽民族体育项目的基点,实现民族体育项目的多样性;需要构建适宜民族体育发展环境,扩大群众参与基础,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seac.gov.cn/seac/c102715/11mzydh.shtml.
  〔2〕周雪华,徐建波,刘少英.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关联性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4,35(06):75-78.
  〔3〕韩永红.生活方式变迁背景下的安徽民俗体育传习发展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02):86-89.
  〔4〕柴国荣,王蕾,薛宇.对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成绩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6):43-48.
  〔5〕王健,陶岩,曲鲁平,李宗浩.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05):91-95.
  〔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成绩册2019,9.
  〔7〕李昌军,李谋涛.徽州民间“游龙舟”传承与现代转型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學报,2013,29(03):112-11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健身潮的兴起为主线而展开的一系列论述,主要以居家健身潮在疫情环境下的发展,以及大众在疫情环境下对身体健康意识觉醒为目的展开论述.居家健身在疫情期间成为大众维持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同时衍生出了许多以身体发展为中心的社会现象,并阐释了身体在现代社会中与角色定位与发展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居家健身潮的发展与兴起做了脉络梳理,以及对居家健身潮所衍生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比例逐渐升高,人类面临重要挑战,这其中法医病理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脉夹层是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史不详和死亡率高等特征的一类心源性猝死,易引起家属的质疑及医患纠纷。目前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分子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CD31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特异性标记物,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紧密连接处,对血管的生成和维持血管内膜结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
期刊
摘 要:研究不同处理提取液对铁线莲“亲爱的”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影响.以铁线莲“亲爱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用5种不同处理提取液对其进行浸提试验和光稳定性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线莲“亲爱的”叶绿素含量,根据测定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就不同处理提取液对铁线莲“亲爱的”叶绿素含量提取效果和光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丙酮:无水乙醇=1:1提取液提取效果最好、光稳定性较好;95%乙醇提取液光稳定性最好.即丙
期刊
摘 要: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3-2019年)收录的“大学体育教学”或“公共体育教学”为研究主题的547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文献计量方法,采用Cite Space V软件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文本挖掘、计量统计、共现(聚类)网络以及知识图谱绘制,揭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研究的论文发文量和趋势、作者和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全
期刊
摘 要:高师教育改革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紧紧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动向和脉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要向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灵活应变能力相结合的方向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8-0090-02   教育改革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进行不断的深入,基础教育也不断的由以前的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体育产业进行研究,在分析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冲击的基础上,提出疫情期间体育产业应对策略,并结合当前疫情催生的体育产业新变化,分析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影响.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竞赛表演业、冰雪旅游业、体育教育与培训业和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业等产生极大冲击;催生新模式、新常态和新业态等新变化;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促进和谐的新
期刊
摘 要: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以2010-2019年为背景,基于安徽省进出口贸易的季度数据,通过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探讨了后危机时代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2年安徽经济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其后随着对外贸易与生产消费的恢复,逐渐趋于稳定。从影响因素上看,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自身的GDP增长,但是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
期刊
摘 要:低比转速离心泵流量小、扬程高,在化工生产、居民用水、农业浇灌以及船舶与航天范围都有广泛的应用.正是由于它的工作特点,使得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具有较为狭长的流道构造,这就加大了离心泵的机械损失.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过流元件,一个优秀泵的叶轮几何设计必然是一个泵的综合性能设计体现.流体在叶轮上的流场非常繁杂,这就导致了其对泵的性能的影响参数较多,传统的设计和试验方法难以对流体运动做出精确的分析,采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是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原理、编程方法、系统设计等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是传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依赖于体积笨重的实验箱,功能繁琐,价格昂贵,实验项目与实验大纲匹配度不好,而且不便于做扩展实验和实验室开放.因此本文总结和分析以往实验教学的不足,从实验大纲的编排、实验平台的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要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做好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立足人才培养,创新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立足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协同育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立足专业集群建设,打造推动地区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专业集群;立足学科群建设,打造推动地区产业发展的协同育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