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过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科学探究的环节不应看成“程序”,应避免机械性呈现,不应在每一个探究课题中同时体现各要素,但要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一、重视探究的激发过程
  提出问题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点,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下面的探究环节。而要提出“点子”上的问题,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将学生引入他们值得探究的问题中,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问题必须在学生的“可疑”之处,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吸引住学生。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课上,学生对空气、水、固体能传播声音都非常熟悉,若提问:“声音可在哪类物体中传播?”学生对一个早已熟悉的问题,猜想和假设会很快趋于一致,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假设换个角度,提问:“声音不可以在哪类物体中传播?”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熟悉,就会开动脑筋,有很高的探究兴趣,那么后面的一些环节也就会在高昂的兴趣中圆满完成。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过难又会让他们感觉高不可攀,因此提出适当的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给下面的环节开个好头。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突出科学探究的思想。
  二、重视学生猜想和假设过程
  猜想与假设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在这一环节来实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实施不同的方法:当学生提不出假设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提出假设;当学生假设过于分散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的共同假设;当学生的假设不够深入时,可以多角度地提问以加深假设;当假设不够开放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方法活跃学生的思想,使假设具有开放性。
  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一节时,学生在进行猜想与假设时,都会猜到“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此时教师不应扼杀学生这方面的天性。我提供了下列材料:空啤酒瓶、毛巾、浓肥皂水等,学生有的用手直接提空啤酒瓶,非常方便;有的手沾肥皂水,很难提起;有的用毛巾裹住沾浓肥皂水的瓶颈,毛巾把浓肥皂水吸干了,瓶很方便就被提起了……交流实验结果之后,学生很容易就用已有知识、经验,从这个猜想转移到“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上来。
  三、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过程
  交流探究方法和过程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让学生交流可以给他们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因为对同一种物理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实验器材、方法也会不同,即使提出相同的猜想与假设,器材、方法也会不同。交流探究结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检验实证材料和发现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观点的机会,以及找出错误推理、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它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也能加强实证资料和已有学科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交流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表达能力并加深对科学论证方法的认识。
  例如: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节中,我给学生准备的器材有空玻璃瓶、水、琴弦、杯子、水、音叉、带绳的小球、直尺、一面小鼓、扬声器等,看哪一组学生可以用更多方案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样就调动了各组组员的积极性,学生有的把空玻璃瓶口放在嘴边,对着瓶口用力吹气;有的一个杯子内盛半杯水,用另一个杯子向这个杯子内倒水;有的把琴弦绷紧,用手指在琴弦中间一弹;有的敲小鼓,鼓响后,用手鼓摸鼓面;有的敲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把音叉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最后学生把实验过程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质疑、互相提出问题,这样就巩固了探究环节。
  四、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
  初中物理教师探究式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关照个别差异,从注重统一规格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关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除上述的过程外,教师也要重视评估过程,评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中的合作、交流是主要过程,这一过程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能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与其它过程有机结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猜想与假设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探究,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其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大昌.从物理课程看科学探究.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
  [3]张全贵.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4]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
摘 要: 课堂教学决定教学的成效。文章作者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成功智力理论的内涵,并基于该理论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成功智力理论 教学反思    一、透视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决定教学的成效。反思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
本文从经穴与内脏的联系及神经节段支配性的形成机理来探讨体表经穴与内脏相互联系的实质.
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骨架,新课改新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点,初、高中新教材都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各种地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
该文阐述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来农业机械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经验,面向21世纪,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变惯性系数惯性对象是一类较难控制的对象,例如文中所述硅钼炉的温度控制问题,作者采用经验规则控制方法解决了这类对象的有效控制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本时,往往觉得地理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即使是课本上的案例也有区域性,不能对知识加以深化理解,以至于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