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也是劳动成果的体现者。教师的事业始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生命历程是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完的。热爱学生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现代教师精神的风貌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一、 尊重学生人格
在社会主义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爱”的突出特征。
1.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同样需要亲人、教师以及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自尊是他们极为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有意无意地不分场合地伤害学生,极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挫,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尊难免有不完美的地方,这就是需要教师予以耐心的教诲和点拨。教师的责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克服消极,并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得以强化。
2. 充分信任学生
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是为祖国和民旅的未来而教,学生是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学,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互尊互爱,还应相互信任。尤其是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要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力,能够在品德和学业上取得进步,相信他们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还要相信人们有了过失能够认识和改正,这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著名的教师魏书生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折服的成绩,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充分信任和依靠学生。学生犯了错误魏老师不是粗暴简单地批评,更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而是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手段帮助学生改正。学生犯了小错,魏老师要求他为全体学生唱支歌;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让学生做件好事。教师替学生着想,学生又为教师考虑,教育过程充满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学过程也同样充满了对学生的信任。
信任学生就要依靠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主体,遇事多和他们商量,注意听取来自不同的意见,教学相长,实行合作教育。客观地说,现在做学生也很难,教师要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理解他们希望成功又不能更好地驾驭自身的矛盾心态。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信任学生,切不可用“没出息”“不可救药”之类的语言伤害学生。
二、 严格要求,耐心教育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是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体现,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爱。所以教育“爱”中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严格与热爱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辩证的统一。
1. 要严而有格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严格不是严厉,要有个正确的标准。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教师为加强班级建设制定的班规、班纪都应以此为依据,把某些条目的要求具体化,以便实施和操纵。教师不能主观地认为越严越好,那样容易把学生约束得没有任何自由,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或因超出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使学生无法遵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不应打着严格要求的旗帜,动辄就讲惩罚,那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这个例子:某校学生郭某因成绩不好多次被罚款。有一天,学校进行数学第三单元测验,郭某被罚款2元钱没及时交上。时隔一周的下午班里再次进行单元测验,郭某因没交罚款被取消考试资格,哭着回了家。当时父母都在上班,于是下午四点左右,有同学发现郭某服药自杀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就这样走了,让人非常痛心,更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他的自杀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条教训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有格,绝不能因为要达到某一目的,严而出格,甚至以罚代严。
2. 要严而有度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适度。这个度就是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规律,基本适合学生的行为能力和认识水平,能为学生所接受、认可、遵循,而且严中有爱、有情。例如,有一位教师接任了该校比较松散的班级,接班后信心十足,决心以严治班,就在第一次班会上宣布了二十条从严治班的班纪班规。其中有一些条目是这样写的:“上课时身子一动讲台旁站1分钟”“一个人说话站2分钟”“两个人交头接耳站3分钟”……制度公布后的前一周,班内秩序井然,他心里非常满意。结果到了第二周,情况急转直下。有一位同学迟到被罚站5分钟,接着就是回头的、小声说话的……结果全班38位学生中有12位因触犯班规站到讲台旁,这节课除了处理违规事件,几乎没讲什么内容。事后,这位教师在“班主任记事”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教师们总愿用“恨铁不成钢”这句俗语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甚至用它掩饰教育中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过失。实际上,“钢”不是恨出来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能保持45分钟,硬要他们一动不动实际上是严而无理,没有严到点子上。后来他改变了这种不适当的严格要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要严而有恒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善始善终,不怕反复、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把严格要求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严而有恒不仅是教师教育策略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毅力和教育意志的体现。严而有恒能知难而进,严而无恒不进则退。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要注意抓反复、反复抓,不要工作中一出现反复就动摇、灰心,甚至失去信心。反复是一种正常的教育现象。只要给予巩固,几经反复就会得以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著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
一、 尊重学生人格
在社会主义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爱”的突出特征。
1.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同样需要亲人、教师以及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自尊是他们极为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有意无意地不分场合地伤害学生,极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挫,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尊难免有不完美的地方,这就是需要教师予以耐心的教诲和点拨。教师的责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克服消极,并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得以强化。
2. 充分信任学生
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是为祖国和民旅的未来而教,学生是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学,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互尊互爱,还应相互信任。尤其是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要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力,能够在品德和学业上取得进步,相信他们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还要相信人们有了过失能够认识和改正,这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著名的教师魏书生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折服的成绩,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充分信任和依靠学生。学生犯了错误魏老师不是粗暴简单地批评,更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而是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手段帮助学生改正。学生犯了小错,魏老师要求他为全体学生唱支歌;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让学生做件好事。教师替学生着想,学生又为教师考虑,教育过程充满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学过程也同样充满了对学生的信任。
信任学生就要依靠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主体,遇事多和他们商量,注意听取来自不同的意见,教学相长,实行合作教育。客观地说,现在做学生也很难,教师要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理解他们希望成功又不能更好地驾驭自身的矛盾心态。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信任学生,切不可用“没出息”“不可救药”之类的语言伤害学生。
二、 严格要求,耐心教育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是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体现,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爱。所以教育“爱”中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严格与热爱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辩证的统一。
1. 要严而有格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严格不是严厉,要有个正确的标准。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教师为加强班级建设制定的班规、班纪都应以此为依据,把某些条目的要求具体化,以便实施和操纵。教师不能主观地认为越严越好,那样容易把学生约束得没有任何自由,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或因超出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使学生无法遵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不应打着严格要求的旗帜,动辄就讲惩罚,那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这个例子:某校学生郭某因成绩不好多次被罚款。有一天,学校进行数学第三单元测验,郭某被罚款2元钱没及时交上。时隔一周的下午班里再次进行单元测验,郭某因没交罚款被取消考试资格,哭着回了家。当时父母都在上班,于是下午四点左右,有同学发现郭某服药自杀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就这样走了,让人非常痛心,更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他的自杀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条教训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有格,绝不能因为要达到某一目的,严而出格,甚至以罚代严。
2. 要严而有度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适度。这个度就是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规律,基本适合学生的行为能力和认识水平,能为学生所接受、认可、遵循,而且严中有爱、有情。例如,有一位教师接任了该校比较松散的班级,接班后信心十足,决心以严治班,就在第一次班会上宣布了二十条从严治班的班纪班规。其中有一些条目是这样写的:“上课时身子一动讲台旁站1分钟”“一个人说话站2分钟”“两个人交头接耳站3分钟”……制度公布后的前一周,班内秩序井然,他心里非常满意。结果到了第二周,情况急转直下。有一位同学迟到被罚站5分钟,接着就是回头的、小声说话的……结果全班38位学生中有12位因触犯班规站到讲台旁,这节课除了处理违规事件,几乎没讲什么内容。事后,这位教师在“班主任记事”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教师们总愿用“恨铁不成钢”这句俗语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甚至用它掩饰教育中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过失。实际上,“钢”不是恨出来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能保持45分钟,硬要他们一动不动实际上是严而无理,没有严到点子上。后来他改变了这种不适当的严格要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要严而有恒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善始善终,不怕反复、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把严格要求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严而有恒不仅是教师教育策略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毅力和教育意志的体现。严而有恒能知难而进,严而无恒不进则退。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要注意抓反复、反复抓,不要工作中一出现反复就动摇、灰心,甚至失去信心。反复是一种正常的教育现象。只要给予巩固,几经反复就会得以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著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