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百个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鼓励学校依托教育云、共性平台和资源,开展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解决信息化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无疑为建设智慧校园乃至面向2035年的智能化校园构建提供了机遇。
落实“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校园,必须关注教育、技术、文化特征的整合,应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
一、依据标准,规范建设
2018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细节做出了规定。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规范、标准成为学校具体规划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学校站在物联网层面,从传统的校园安全监控、校园一卡通向物联网方向发展,应用智能感知技术采集、应用校园环境信息与人群活动信息,构建学校物理信息采集体系;站在互联网层面,应用Wi-Fi、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技术,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网络应用环境,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站在网络空间层面,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科研活动系统向校园虚拟映像发展,应用社交网络、知识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决策、沟通协作、知识聚集和综合管控的信息系统。当然,这些工作还需要当地业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做好技术指导。
二、以校为本,彰显个性
智慧校园建设要兼顾信息化的教育与文化特性,要以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为指针,彰显信息化服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强大功能。说到底,新媒体、新技术终究是工具,是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
整体策划智慧校园建设,不能抛开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个性化需求,只片面追求技术层面硬件设施的“高、大、上”,要避免人云亦云、千校一面的建设误区,防止被信息化硬件“绑架”。
一要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从优化学校治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校园文化等多个维度,给予智慧校园一般性功能定位,朝着“环境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活动数字化”方向统筹规划建设。二要根据学校重点工作、特色建设的需要,对智慧校园进行特殊功能定位。三要关注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三、应用驱动,科研领航
1.多措并举,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
要抓住教改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
要联合业务部门,实施个性化“打包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系统性差、关联性弱、教师疲于学习且疏于运用,仍是一些学校现存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为指导,主动联合业务部门,实施个性化“打包式”培训,帮助教师形成信息化观念认同,加快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形成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自觉意识。
要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平台。在课题立项、优质课评选、基本功考核等方面加大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力度,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总结、表彰、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信息化价值观。依托区域教育云,引导教师开展在线协同备课、网络教研,有計划、有系统地构建教育资源库,构筑师生时时学习、交流的自由时空。
要创建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育新阵地。学校应有计划地创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还可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开设STEAM、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逐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问题导向,依托信息化科研提升应用水平
学校要善于把新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帮助教师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理念、新动态,使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策略与技巧。比如,开展基于平板应用促进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的案例研究,将平板服务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实做深,扎实提高师生现代信息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内在质量。
四、典型示范,区域引领
区域内各类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基础、发展需求、师资队伍等有诸多差异,区域智慧校园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区域采取重点引领、分步推进的策略,发挥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学区制的优势,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比如,关于平板助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可以通过实验校之间的研讨交流,提升工作质量,通过片区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智慧校园建设走向深入。
落实“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校园,必须关注教育、技术、文化特征的整合,应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
一、依据标准,规范建设
2018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细节做出了规定。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规范、标准成为学校具体规划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学校站在物联网层面,从传统的校园安全监控、校园一卡通向物联网方向发展,应用智能感知技术采集、应用校园环境信息与人群活动信息,构建学校物理信息采集体系;站在互联网层面,应用Wi-Fi、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技术,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网络应用环境,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站在网络空间层面,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科研活动系统向校园虚拟映像发展,应用社交网络、知识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决策、沟通协作、知识聚集和综合管控的信息系统。当然,这些工作还需要当地业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做好技术指导。
二、以校为本,彰显个性
智慧校园建设要兼顾信息化的教育与文化特性,要以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为指针,彰显信息化服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强大功能。说到底,新媒体、新技术终究是工具,是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
整体策划智慧校园建设,不能抛开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个性化需求,只片面追求技术层面硬件设施的“高、大、上”,要避免人云亦云、千校一面的建设误区,防止被信息化硬件“绑架”。
一要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从优化学校治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校园文化等多个维度,给予智慧校园一般性功能定位,朝着“环境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活动数字化”方向统筹规划建设。二要根据学校重点工作、特色建设的需要,对智慧校园进行特殊功能定位。三要关注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三、应用驱动,科研领航
1.多措并举,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
要抓住教改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
要联合业务部门,实施个性化“打包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系统性差、关联性弱、教师疲于学习且疏于运用,仍是一些学校现存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为指导,主动联合业务部门,实施个性化“打包式”培训,帮助教师形成信息化观念认同,加快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形成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自觉意识。
要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平台。在课题立项、优质课评选、基本功考核等方面加大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力度,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总结、表彰、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信息化价值观。依托区域教育云,引导教师开展在线协同备课、网络教研,有計划、有系统地构建教育资源库,构筑师生时时学习、交流的自由时空。
要创建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育新阵地。学校应有计划地创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还可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开设STEAM、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逐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问题导向,依托信息化科研提升应用水平
学校要善于把新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帮助教师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理念、新动态,使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策略与技巧。比如,开展基于平板应用促进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的案例研究,将平板服务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实做深,扎实提高师生现代信息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内在质量。
四、典型示范,区域引领
区域内各类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基础、发展需求、师资队伍等有诸多差异,区域智慧校园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区域采取重点引领、分步推进的策略,发挥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学区制的优势,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比如,关于平板助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可以通过实验校之间的研讨交流,提升工作质量,通过片区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智慧校园建设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