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语言形式的心理学剖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提出的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善用常见的提问形式,如:“为什么……”的问题、连续提问、选择性问题、反问等,运用正确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在恰当的时机适时提问,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影响。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还重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这样教导过我们:“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既然提问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的提问语言更具价值呢?这就需要教师善用常见的提问。
  一、常见提问形式列举
  1.“为什么……”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师生交流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诸如“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你为什么迟到?”等等。“为什么……”的提问是无法回避的,它直接让对方正面陈述理由,“逼问”力量很强,使学生心理上生出逃避伤害的潜意识,从而产生对老师生出疏远和不信任感。实在需要问原因的时候,可用“怎么”这样的疑问词替代。
  相反,用得恰当的时候,“为什么……”的提问也会成为学生心灵强大的动力,它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比如,在一个学生精彩地回答出了教师的问题后,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更好理解,教师可以追问:“你的回答很精彩,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思路吗?”这样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回顾自己的思考过程,找出让思想发光的火花,其他同学也可以获得别人的经验,开拓思维。
  2.连续提问
  连续提问就是一口气问出很多问题(一般三个或以上)。这样连珠炮似的提问让学生无所适从。
  如果问题的内容是反面的,如“你为什么不写作业?你家里不管你吗?你爸爸妈妈呢?”,又如“你怎么能拿别人的东西呢?你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不对吗?你家里没教过你吗?你自己不感到羞愧吗?”这与其说这是一种提问,倒不如说是教师处理负面问题的一种个人发泄,学生会在潜意识里认定:“我在这个老师心目中大概就是这样了吧!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埋下沮丧和对抗的种子。
  那如果问题的内容是正面的,是否就可行呢?像“你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呢?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你爸爸妈妈一定很重视你的学习吧?”这种类似问题至少有两个困惑:一是隐藏着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很惊讶,很赞叹,迫不及待想知道原因。如果教师语气不当,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教师不稳重、急躁等情绪体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二是面临到底回答哪一个的选择。很多学生会选择回答其中一个,而且偏向于教师最后问出的那个问题,或是比较具体的那个问题。但是,这样往往就又变成了一个问题,多余出来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师“多余的话”了,在一定程度上空耗了师生相处交流的有效时间。
  3.选择性问题
  选择性问题就是提问者在提问中提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供选择的答案,回答者只能在提问者提供的答案中进行选择。在教育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以下的提问:“你上节课是在讲话还是在做小动作?”“你进步这么大,是父母督促的還是上了辅导班?”“这个空是填‘惊讶’好,还是‘惊叹’好?”……这些提问都是属于选择性问题。
  显而易见,选择性问题的好处是缩小了教师所要了解事情的范围,目的指向更加明确,让学生的思考带有方向性和不可回避性。遇到说话兜圈子的学生时,这种封闭式的选择性问题十分有效。
  不足之处则是,一旦教师事先了解的信息不足,就会造成主观臆断,从而影响对事件的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4.反问
  反问不需要回答,它是一种强烈的表示肯定意义的语句。当教师“反问”得恰到好处时,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灵震动,迫使自己去思考,去改变。如“司马迁忍受屈辱、身体残疾,还为自己的《史记》而奋斗,你年纪轻轻,身强体壮,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可以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但是,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如果不恰当地运用了反问,则会对对师生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如“你不知道写什么作业,还拿本子干什么?”在辩论中,反问可以让对手哑口无言,从而获得胜利。可如果学生“哑口无言”,他就会害怕,拒绝跟教师交流,长此以往,心灵的大门对教师关闭,那么教师再想通过教育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很难了。
  二、正确使用提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通过提问对学生产生影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提问前要对教学内容、班级事件或是学生本身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不了解学生则谈不上对症下药,更别说提出什么建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了。
  2.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恰当时机。即什么时候问,什么地点问最合适。是学生信心满满的时候,还是学生自我放纵的时候;是学生刚遭受打击、沮丧难过的时候,还是学生犹豫不决、迷茫徘徊的时候;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还是在安静的角落……恰当时机的选择可以让教师提问更引起学生重视,更具价值。
  3.教师要对学生真诚热情,有耐心,能够怀着同理心去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乐于对教师敞开心扉时,学生对教师提问才会产生积极的回应。
  4.教师提问时要有恰到好处的體态、合适的语气。如果教师举止轻浮急躁,语气焦急,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接受度。
  综上所述,教师的提问语言确实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师语言,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教育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正影响。而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发人深省的提问中,完成对自我的思考,对自我心灵的审视和追问。
其他文献
调研发现,宁波6所高职院校均非常重视章程建设,部分院校章程文本已经初步形成,但章程建设还面临需要完善内外部条件等各种问题。研究针对宁波高职院校章程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
【关键词】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26-02  教育部在新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
数学知识是人类生活中的工具性知识,它的实质在于为人们的生活实际服务,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要创设与生活情境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趋势和方向,在小学数学概念和原理认知和理解的前提下,还要将小学数学知识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对2020年将要形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界定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职高职衔接的具体要求,就此引发了中高职衔接的热潮。但回顾过
【摘要】职业学校质量建设的一大前提是规范管理。通过思想引领、组织保障、项目实施、考核推动等方式,东台中专以自身的管理实绩体现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规范管理;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11-02  【作者简介】虞静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江苏东台,224200)校长、党总支书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有的国家在卫生工作规划上有“预防、医疗、康复”三结合之称。继承发扬我国中医学遗产,必将为丰富康复医学增添光彩;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发展
<正>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卫生部在广州召开了全国三分之一县卫生事业整顿建设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一百六十七人。其中省、市、自治区代表一百三十九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地方性;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27-02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列为“十三五”期间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任务。随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临床并不少见,本文回顾了224例急性脑卒中病人,按王士雯、王今达等标准诊断MODS 22例,发病率为10%,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占22%;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素养。在学生对“八礼四仪”耳熟能详时,我们却面对他们种种有背礼仪规范的尴尬场面。品生课是小学德育的主要载体,笔者作为一名品生教师,试图结合自身观察、教学实践和对整体教材编排的反思,结合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提出一些有效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策略。  一、看几种场景,发人警醒  每天放学,还没等放学铃声响,校门口早已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