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能力培养

来源 :学术论文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数学老师,经常和同事就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一)基础知识
  主要是指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定理或公式,以及运用理论解决问题时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能力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具体学科有关的能力,通过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类能力可以称之为“特殊能力”。另一类能力则是学习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可称为“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等。
  (三)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密不可分
  第一,知识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就是说,没有知识做为基础,不可能形成能力。在人的各项基本素质中,最基本的是科学文化素质。第二,能力的发展极大的影响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学习效果不明显,并非本人不努力,而是学习能力不强,包括学习方法问题。第三,能力不能自然形成,也不能用知识的积累不代替,必须着力培养。第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明显滞后于知识积累的速度。由此可见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付出更多的努力。目前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传授知识的重视程度。
  二、基本能力的培养
  强调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会学习。仅以解数学题过程中的能力问题为例,这时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善于观察,能不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到解题思路,能不能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并用来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进行运算、推理和一定程度的空间想象。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学习能力有关。
  (一)观察能力
  观察不只是看已知条件和解题要求是什么,更要想将这两者与学过的知识进得联系对照,并寻找解题思路或方法。
  学生审题不细致,一般说他们马虎,其实可能是观察能力不强。现代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联想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当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例1 观察15×15=225,14×16=224,13×17=221,12×18=216,11×19=209
  寻找规律并直接写出21×29,31×39的结果。
  观察题目给出的5个等式,通过横向比较、联系找出规律:
  14×16=(15-1)(15+1)=152-12,13×17=(15-2)(15+2)=152-22…于是11×19=(15-4)(15+4)=152-42
  猜想21×29=(25-4)(25+4)=252-42=609.31×39=352-42=1209。
  (二)记忆能力
  学数学当然要记住许多内容,问题是应当怎样记忆。我们的学生一直被告知要多读书、多心知识,这并不错,问题是学习不等于读书,读书也不等于背书,即使是读书,关键也是看是否读懂了,理解了,掌握了,会用了?对此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并给予指导。
  对于记忆笔者有以下经验: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语表达知识,记得就会牢固;第二,通过运用能记得更牢固;第三,将知识精炼、浓缩之后再存入大脑中的记忆单元。除了那些非记不可的基本内容外,更多的内容则是要抓住要点记忆,例如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共同点是有三对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第四,归类记忆。例如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有条理的记忆有利于在需要用到知识时迅速地将他们找到并调出。
  (三)理解(领会)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抓住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它可以表现为将知识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例如由自由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或相反),也表现为解释知识或对知识进行概述。中学数学的概念很多,但是多数学概念的产生过和实际意义是很清楚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介绍,这对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是很有益的。
  要注意说明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例如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关系,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等。
  例2 一个矩形的内部有一个小矩形(右图)它们的对应边相互平行,且每对对应边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两个矩形是否相似?
  许多学生都在“一定相似”和“一定不相似”之间寻找答案,其实正确的答案是“如果两者都是正方形则一定相似”,而“如果两者都是非正方形的矩形时则一定不相似”。不能正确解答的同学恐怕是没有想到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问题出在对概念的理解上。
  对于定理和方法,要掌握其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即使不要求学生能证明它,也要通过其它途径(例如利用直观图形)说明其合理性。要通过解题使学生知道它主要用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等。
  (四)应用能力
  解决知识“怎样用”的问题,又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
  1、直接应用。问题的情境与学过知识的情境基本一致,直接应用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例如简单的整式、分式、根式、乘幂运算等代数运算,因式分解,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以用简单的几何证明、计算题等。这些运算直到大学数学也十分有用。遗憾的是有一部分人初中时没有打好这方面的基础,简单的运算甚至数值运算经常出错。
  下面就运算能力的培养提出几条建议:
  ①要让学生明白基本运算的道理。②纠正似是而非的运算。③鼓励一题多解。④解题方法可以更灵活些。⑤重视验算。
  2、间接应用。问题的情境与学过的知识有较大的不同,需要将问题的前提或结论作等价或不等价变换后,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间接应用的水平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已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并且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将其搜索到并调查出;其次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解题练习积累经验。为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一作练习、完成作业,还要指导他们归纳、总结、提高。但是现在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只要求学生做题,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包办代替,只讲题型及其解法要学生去背。
  为提高运用水平,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应当引起重视。A适当引入辅助元素。例如辅助线等。B逆向变形:许多人习惯上将恒等式自左向右应用应用,其实很多时候需要自右向左应用;此外,分解变形也很有用。C数形结合: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包括辨认几何图形和它们中各种元素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例如几何计算,证明题的做图,多边形的拼接;会做简单函数的图像或从函数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是: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要通过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
“随手一抓,一把水面,几根青菜,三两分钟煮毕,五六分钟下肚,小面之小,莫过于此。”在大多数重庆人的一日之晨,就是被这样一碗简单的小面叫醒。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社会生产力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性  应对市场条件、成本条件的深刻变化,必须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企业为主体、利润为主导、产品和服务性价比为评价标准的市场竞争活动,扩大市场竞争范围。要进一步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其是电力输送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其在电力资源的效率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变电站的工作稳定和持续有重要的现
【摘 要】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时历史内容采取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也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推陈出新,适当改变教学观念与方法,大胆整合教材,明确教学的
苏打粉擦电熨斗 熨烫衣物时,由于温度控制不当等原因,电熨斗底板会出现一层胶化物,越积越多,就会影响熨烫效果.在未插电的电熨斗底板焦化物处涂上少量苏打粉或去污粉,然后用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
期刊
“欲望”这个概念,在人们的以意识中普遍的被认为是贬义的,是指超出正常需要的、贪婪的、过分的欲求。纵观古今中外,无不都是对“欲望”的否定,都是把欲望解释成为一种缺失,是主体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20个经典动漫形象中只有1个来自中国.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往往耳熟能详,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维系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但继电保护装置状态异常问题客观存在,因此,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要全方位了解继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