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见过世面的人大多不动声色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木心先生和一位朋友吃饭,邻座坐了两个外国人,朋友问他们是不是意大利人,回答果然是。朋友有点儿得意,木心却说:“你刚去过意大利,想证明你的虚荣。人难免会这样,但要克制,这是随口就来的虚荣心。”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大多是平和的。因为他们没必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能在平凡简单的生活中活得从容和淡定。一个人见识狭隘,并非指他没见过多少人,没走过多少路,没看过多大的世界,而是指他的思维僵化,不能理解、包容和接纳更多的不同。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会按照世俗的标准来定义别人的成败得失。在他们看来,创业,就一定不如找份安稳的工作有面子;不结婚,就一定是性格孤僻、傲气、太挑剔;挣不了大钱,当不了大官,就一定没出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活法。世界就是因为各种不同,才如此多姿多彩。
  知乎上有个提问:去过100个国家是什么体验?有个获得“高赞”的回答是: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延伸出來的思考方式。
  别人的“三观”、想法和决定,你可以不认同,但要保持尊重,而不是片面地去批评或非议。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胸襟越广、眼界越高,越能理解更多不同的人和事。
  我们很欣赏无论遇到何事都能从容淡定的人,但当我们被别人误解和恶意抨击时,不仅会生气,还会反唇相讥。其实,这两种态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人见过世面的多少。见过世面的人,沉着大气。
  所谓的见世面,是指见的人多了,经的事多了,阅历多了,自然就可以拥有更开阔的心态,用更完善的人生价值观,去对待自己、看待他人。
  一个人活得足够自信,就不必靠显摆和炫耀,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足够丰富,就不会仅仅以自己为参照物,片面地去评判和看待这个世界。心窄了,小事也可闹大;心宽了,大事也可以化小。这取决于人的格局大小、见识多少。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通常不会张牙舞爪,也不会大动干戈,更不会以井底之蛙的视角看问题。他会变得越来越谦卑,越来越多地理解别人的不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柔软,不再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而是学会了与他人、与自己握手言和。
  (小重天摘自《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第7期)
其他文献
父亲生前是摄影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有的作品还在省内甚至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每当想念父親,我都会翻看父亲拍摄的照片,仿佛父亲就坐在我身旁,向我讲述这些照片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在父亲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有4幅,这4幅照片都不是父亲的代表作,更称不上是艺术摄影作品,但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却感人至深,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志愿军从鸭绿江大桥入朝时的场景,拍摄时间他
期刊
曾经一度,我非常羡慕那些可以旅行的人。  那时候我被诸多条件所缚,没钱没经验、没勇气也没有往外走的动力。每次听别人讲起外面的世界时,我满眼羡慕之情。  再往后,我也开始一次次地买票,坐火车,查攻略,逛景点,拍照片,走过千山万水。再奔波再累,走在路上,总体会不到疲惫,当时我觉得是因为身体好,后来想想,全是因为欣喜。  人在非常开心的状态下,真的可以忘掉所有疲惫。  某天晚上,舍友聊到黄山时,我也想起
期刊
几年前,父母决定离开老家,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定居时,为一大箱子瓷器发愁了许久。不是什么价格昂贵的名家作品,就是他俩从结婚到现在陆续添置的酒具、盘子和碗,爱惜得很好。离开时,这一箱子既不舍得送人,又不好搬运,因此左右为难。我只得劝他们人先过来,等放长假时我再开车回去拉。  一年后,我和老公准备兑现承诺回老家拖东西,我爸却说算了,那些东西就是搬来也只能闲置在地下室,反而是种负担,只需要把他们结婚时那一對
期刊
生来就喜欢寻味。年幼时,放学后生煤球炉,不忘煨根年糕,心血来潮时,捡几根脚踏车的辐条串起五花肉丁,撒椒盐,烤成肉串,香气四溢,每每引得隔壁邻居驻足探看,啧啧声起:“喔唷,小顽,嘴巴真是馋痨哦……”  的确,我对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挑剔,遭家人讥讽,说我生就一副“金嘴”。倒不是有口福吃遍天下美食,而是看见桌案上的一块糕团、一碟菜与一碗羹,总要追求刀工、火工与食材的搭配,且要图个卖相与氛围。为此,
期刊
亚当森在优美座位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最近,他从公司总部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柯达公司创始人伊斯曼捐出巨款要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这批建筑内所需的座椅正在对外寻找商家。如果能拿下这批订单,公司的业绩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司总部把这个任务下达给亚当森的部门,老总给他的意见是:花最小的代价获取订单。  亚当森领命后立马召集大家开会商议对策。遗憾的是,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拿出
期刊
这几年,“人设”一词在网络上广为流行,而“人设崩塌”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所谓“人设”,简单说就是正面积极的形象设定,出现“人设崩塌”现象,说到底是当事者的“人设”与真实形象有出入。  这启示我们,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精准定位至关重要。知晓在什么场合、处什么位置、以什么身份、担什么职责,定准“我”的坐标,这样说话才不会出格,办事才不会出界,做人才不会出位。  定准“我”的坐标,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
期刊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数不清次的回头。比如,明知道身后有条狗,不回头哪知道它会不会追你?明知道已经走错了路,不回头岂不是错上加错?不回头反躬,能知道有多少得与失?有时候,回头乃是出于无奈;有时候,回头则是明智之选。不管属于哪一种,“回头”都是必须的,都很有意义。  我一位朋友的妻子在婚姻登记处工作,一次她遇到一对夫妻来办离婚手續,恰巧办公用的电脑坏了。她说:“回头你们再来吧。”可这对夫妻走后却并没再
期刊
《菜根谭》有句话很受推崇:“每临大事有静气。”苏洵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李鸿章的“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都是这个意思。而元代画家高房山有诗:“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能闲也是一种境界,所谓“心闲为贵”。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
期刊
母亲节那天,我对母亲说:我请你吃饭吧。母亲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算了,还是在家里吃吧。我笑说: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毕竟过节。母亲也笑了,说:仪式感不是非得凑节日的,今天餐厅肯定人满为患,不如就在家里吃。有心,日常生活也可以是“节庆”时间呀。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动。  是啊,重视节日的仪式感固然很好,然而凡事有度,一味追逐仪式感,反而失去了本心。倘若日常总是忽略母亲,没有帮她洗洗碗说说话,陪她散散步
期刊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是由五谷杂粮生,再就是吸收大自然中的空气。但是,人的一生,还与一种“气”离不开——那就是有人惹你生气或叫吃气的“气”。你想,生活中最难免的就是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惹对方吃点小气。甚至有些父子、兄妹因房屋家产吃气撑得六亲不认,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更不用提在社会上,遭遇的那些窝心的吃气。其实,吃气不要紧,关键是自己怎么去化解。我想,五谷杂粮生的和大自然中的空气只是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