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管新规引发P2P网贷进入生死倒计时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ong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存管对于中介机构的风控体系、技术系统要求都较为严格,虽然做到这两点可为平台加分,但并不能绝对保障资金的安全。
  网贷资金存管靴子终于落地。2月23日,银监会正式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网贷行业风险高发的资金存管领域终于有了统一标准,这无疑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福音。
  《指引》重点指出网络借贷业务的资金存管服务只能由商业银行来提供,委托人只能指定唯一一家存管人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可见以往存在的第三方存管模式将会退出互联网金融舞台。新规指明商业银行的唯一性,规避了网贷平台在整个流程中触碰和支配客户资金的可能,机构“卷款潜逃”的风险在今后将能得到有效控制。
  其實,早在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提到了客户资金实行银行存管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然而,出于对利润的考虑及担心声誉受损等问题,银行方面对此一直较为谨慎,加之大部分网贷机构也不具备足够实力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对接,因此,此后一段时间里,依然存在很多机构内部将大量标的归集到少数借款人账户名下的情况。据悉,截至2017年2月23日,2000多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中,共有118家与银行完成并上线直接存管系统对接。
  新规背后的监管逻辑
  那么,《指引》反映了怎样的监管逻辑呢?
  首先,《指引》中提到: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由此,银行方面的顾虑会大大减少,不再担心类似于标榜高额回报的公开推介宣传活动会对自己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安全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参与意愿。
  其次,新规明确了存管人和委托人的责任边界。其中对银行的职责规定中,要求其出具存管报告、为网贷平台建立用户自账户体系,同步核对借款信息的匹配度,并根据合同信息展开资金划转等操作将会使用户资金情况透明可查。得益于此,投资者在今后将会对各大网贷平台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投资信心,优秀、合规网贷平台的交易量也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最后,《指引》明确指出,银行并不能起到增信、担保的作用,投资者也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仍需仔细甄别,不能仅凭借平台是否完成银行存管就简单判定其安全性。此外,《指引》还确定了一些列操作新规,使平台业务流程有规可依,网贷行业的未来将更加清晰和明朗。但目前完成银行存管的平台毕竟只是少数,因此,监管层也给了6个月的过渡期,给那些还没有完成资金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一个调整的机会,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P2P网贷从此进入“生死倒计时”。
  淘汰进一步加速,互金上演“生死时速”
  此前,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主要有3种模式——银行直连、与银行合作直接在银行进行资金存管、“第三方支付+银行”存管。《指引》发布后,银行成了唯一存管人,各大网贷平台不得不加快前进步伐,争取与信誉更好的银行合作开展存管业务。然而,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无形中也抬高了银行资金存管的门槛,只有具备较强实力的优质平台才能走向合规。
  在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的100多家网贷平台中,有33家采用的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存管并存模式,在《指引》下,这些平台必定面临进一步整改,需要转向全银行存管模式。这一模式下,银行通过对平台用户交易资金的全面存管,每日进行出借端和借款端的匹配核对,确保了用户和交易的真实有效,还能够实现用户资金与网贷平台的完全隔离,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各用户务必时刻心系资金流动情况及交易的安全系数,而平台单独建账的模式正好可以确保资金可查;由银行根据借款合同对客户资金进行划拨能够同时提升资金交易的安全系数。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可以通过客户资金存管主账户和服务费账户对平台的自有资金和用户资金进行实时隔离监督。此外,开立账户需要按照银行要求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又能确保用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到了资金安全的多重保障。
  随着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的逐渐落地,那些在资金存管方面难以达到要求的平台将迅速被洗牌出局,用户会进一步向优质、安全平台集中,最终走向几家平台的寡头竞争时代。
  安全升级,但风险仍然不可忽视
  需要提醒的是,监管并不意味着完全安全,《指引》中的“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免责条款,表明该项规定只为推动银行积极参与到网贷存管业务中,但并不构成对平台安全性的实质性保障。银行存管对于中介机构的风控体系、技术系统要求都较为严格,虽然做到这两点可成为平台加分,但并不能绝对保障资金的安全。
  一些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通常只看到高收益,却忽视了高风险;还有一些投资者盲目相信“国资背景”“银行系”等平台标签,而不去深入了解其背后的资金操纵链。任何投资理财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用户应结合平台资产端的具体情况、风控模式、借贷内容,以及平台和银行的整体资质进行综合考量,选取最理想的投资方式。
  总体来说,《指引》的发布,有利于降低平台跑路风险、防止网贷平台设立资金池、让用户资金透明化,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洗牌。在未来的6个月里,大多数网贷平台将面临一场倒计时的生死大考验。
其他文献
保险的出现源于损失补偿的需求。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如行进中的航船,不时会碰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意外及风险,这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规避和转嫁风险。因此,保险便顺理成章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家庭或个人起到未雨绸缪、雪中送炭的作用。    最好的风险投资工具  风险是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它暗含两种定义:一种是风险的不确定性;另一种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黑天鹅》的作者纳
期刊
经过4年多时间的砥砺前行,开鑫金服的累计成交额突破700亿元,并已实现盈利。而据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瀚透露,今年内公司还可能实现A轮融资。    周治翰,开鑫金服总经理  4月,开鑫金服总部会议室,月度例行小范围媒体沟通会,突然有媒体发问,“开鑫金服下一轮融资什么时候?”总经理周治翰一愣:“A轮正在推进,今年可能完成。”  此时,距开鑫金服2015年7月宣布获得2亿元天使轮融资,已经过去将近2年。现
期刊
中国智能投顾的机会在于,资产管理行业开始尝试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给客户提供类似账户管理的整体服务,这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  美国智能投顾的兴起引起中国市场的关注和模仿,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热门领域。然而,引入概念容易,深耕市场就会发现,美国式智能投顾模式正遭遇水土不服,其根源在于中美两国智能投顾有着完全不同的土壤。  监管政策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智能投顾的发展势头
期刊
智能投顾是技术能力,投资能力和客户服务三者的有效融合。  随着中产人群的快速崛起,他们的理财意识开始觉醒,但受黑天鹅事件频发,房产限购、利率下调、人民币贬值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迫切希望能拥有更多优质的配资通道,因此,智能投顾和FOF不断升温,盈米财富顺势成为业内基金智能组合的播种者和耕耘者。随着公募FOF试点办法公布,公募基金行业中首批FOF即将到来,智能投顾与FOF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
期刊
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发轫于美国的智能投顾,近两年已在大洋彼岸摧枯拉朽式地成长,出现了以Wealthfront为首的一批“独角兽”互联网金融公司,甚至惹得传统投资界大佬富达(Fidelity)、贝莱德(BlackRock)都争相跻身其后,中国市场的空白及国内投资者巨大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期刊
人作为价值链条的一个环节会继续向上移动,最终的状况自然是人做人最擅长的事情,机器做机器最擅长的事情。  近日,一则消息轰动市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宣布,将对其主动型基金业务进行重组,计划裁去一批主动型基金经理,并用量化投资策略取而代之。对于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金融人士真的准备好了吗?  智能投顾助力传统投顾  在传统投顾模式下,公司会根据客户的投资风格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水
期刊
成本低廉、个性定制、克服情感弱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投顾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与潮流。  无论是否认同,智能投顾已经势起。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大中华区银行业务负责人曲向軍指出,不少股份制银行已开始在定制化财富管理业务中引入人工智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内一个银行理财经理平均需要面对约1000位客户,若要提高客户体验及扩大业务,智能投顾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资产配置服务不再是专属  所谓智能投顾
期刊
在投资端,核心是如何能精确地保证投资者的组合风险始终在斗而不破的底线之上运行。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作为国内第一代基金分析师,马永谙在基金研究与投资市场从业13载,其行业任职经历颇丰,多种角色均有历练,曾一手设计和打造了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体系、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分析系统。2014年年底,他又一次充当行业早行人,开始探路智能投顾领域。智能投顾能否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创造以投资顾问为核心的定制化、综合
期刊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投顾有望转型升级为智能财富顾问,这将有助于个人投资者在做决策时能掌握更加完备的信息,并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智能投顾的发展与未来,是最近资本市场非常火的话题。智能投顾,智能是皮,实质是投顾,而投顾缺失是我国理财行业的真正痛点,如何才能创造出以投顾顾问为核心的定制化、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如何搭建核心科技的顶层?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金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