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判,求异创新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定势,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思考与理解。本文从物理概念和学生思维特点角度入手,分析了思维定势条件所带来的负效应和产生原因的根源,在总结思维定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思维局限,解决思维定势的教学路径,以期通过渗透归纳、类比、推理思维方法的发现性、探索性、开放性学习,破解思维枷锁,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本质属性、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定势;初中物理;求异创新
   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依赖性和倾向性,易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出现思考方法的负迁移。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于对学生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技能的锻炼与培养,辅助学生善于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正确科学的基于证据、现实,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的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能在求真、求实的类比、推理、判断中改善思维,突破定势框架,有效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一、变换多向思考,明确物理概念
   思维定势,会形成一种强烈心理倾向,潜意识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由于在学习物理概念前,学生己经接触了大量物理现象,这些片面的“初步概念”往往与物理的科学性相矛盾,易导致学习思路闭塞、单一、枯竭。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变相思考,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物理知识进行多方面的解剖分析和思维判断,让学生在多向思考中,实现思维能力的纵深发展。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的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经验,对物理规律进行比较、推理,自觉把握客观事物的整体概念,深入探索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
   例如,学生已经掌握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学生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经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盲目套用已知的物理公式,导致问题的求解出现错误。一列火车的长度为20m,铁桥长度为980m,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要求学生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是多少?而学生在解题时,受已有生活经验和已知思维模式影响,经常会忽略物体“火车”本身的长度。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桥的长度加车的长度,火车过桥通过的路程,要考虑桥长与火车本身长度的和。V=s/t三个物理量要应用于同一物体。正确解题方法为“火车路程s=20m+980m=1000m,速度V=36km/h=10m/s,火车过桥的时间为t=00s。”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速度,要求学生在了解解题步骤和格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明物理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注意物理公式的成立条件。如,火车前半程平均速度30km/h,做单向直线运动,后半程平均速度60km/h,从甲地到达乙地,求解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学生在解题时,虽然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并不理解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平均速度的定义不明确,仅凭已有的经验得出错误结60=45km/h”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物理概念内涵和外延,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辅导学生在明确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能主动结合已有知识经验,从多角度、多方向与新概念进行比较、推理,消除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影响。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大量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比较、鉴别中,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教师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在步步深入的思考中,挖掘事物的隐蔽条件,促使学生在进一步的辨析、类比中,清除模糊认识,掌握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逆向演绎归纳,探寻概念变式
   思维定势,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经验的重复循环,无法清晰准确的把握事物规律和本质问题。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要强调概念学习的发现性、批判性、开放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在类比、推理、归纳、演绎、抽象的思维过程中,探索物理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让学生结合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和已掌握的物理概念,通过逻辑推理,找出相应物理现象的共性。
   例如,教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你如何理解力的概念?你能根据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力,寻找出力的共同特点吗?”“为什么双手击掌,两个手掌都会感到疼痛?游泳前进时,什么原因导致水向后退?”教师要将物理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在探究和感知新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对已经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展开逆向和多向思考,让学生在运用物理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固定的思维倾向。教师:“在踢球时,脚有怎样的感觉?说一说用手拍打桌面的体验?”教师设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反向动脑思考,让学生在有程序、有层次的假设、猜想中,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突破思维定势,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在解决问题时找到新方法。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概念,“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在眼界和视野的开拓中,用批判性思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循规蹈矩思维,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教師要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设计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探寻物理概念的多方面属性,启发学生在思维的求异创新中,反向定论事物或观点,进一步对过去感知的事物和经验进行反思、评断和批判,促使学生在固定思维逆向挑战中,能克服思维定势,接触由经验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探索,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获得大量经验的基础上,经由归纳推理,消除非物理本质因素的干扰。思维定势主要源于思维经验的模式化和惯性,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批判,不断迭代和更新经验,引导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破解思维的局限性。
   三、类推抽象思考,激发创造思维
   教师在课堂要培养学生获取证据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空间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促使学生在相互影响、交流、联想的探索中,能有效突破思维的惯性,创新性的运用物理知识,对相关概念作出解释。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践行创新方法的机会与平台,启发学生在思维经验的交流与思考中,创新性的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在进一步的体验探究中,产生独特的新颖观点。    例如,教学《光的反射》时,反射的光路难以直观、真实的展示出来,反射光线的定义也较难掌握,教师可基于现实生活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结合亲身实践,循序渐进,对物理现象本质进行抽象概括,获取证据。教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和烛焰?”“漆黑的夜晚,看不到屋内桌子,怎样才能看到?”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追问,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猜想。教师:“为什么打开灯能看见屋内的东西?”利用生活现象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不再局限于传统狭窄的思维观念,引导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实验中,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教师在物理课堂中,要持续组织学生检查自己在思考中可能存在的偏差,让学生一边观察思考一边梳理“反射现象”“入射角”、“法线”等知识概念,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冲出思维的局限、定势,展开分析判断,促使学生建立系统化物理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物理本质规律进行抽象概括,进而在增进了学生对光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课堂要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鼓励学生在实验、交流、讨论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展开理性观察和推理,让学生在理性的判断中,能破解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去验证和理解概念原理,并能在进一步的积极观察、对比分析中,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思维定势,是学生受日常认知影响,偏离科学概念,得出的错误结论与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启发学生在真实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原有知识衔接新的知识经验,目的让学生在类比、归纳、推理、质疑中,转换思维角度,产生知识的正向迁移,在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奥秘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思维廣泛性、灵活性与深刻性。物理概念重在理解和运用,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广开思路,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立体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明确物理概念内涵,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同时,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宝.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72).
   [2]王建辉,张延熙,罗淑影.把握规则用好方法有效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8).
   [3]张秀凤.初中力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18).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使其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本人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的教学实践,通过精巧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搭建探究建构平台,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算法中算理的内在联系,突出口算除法的算理内涵,展开知识联结、整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搭建了探究建构平台,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学科思维方面入手,阐述在《光的反射》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渗透数学方法,实现学科渗透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方法;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
期刊
【摘 要】思考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让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构建初中生的生物知识体系和培养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生物课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加强初中生的生物素养。以部分生物遗传的教学知识为例子,讨论怎样将初中生物与核心素养进行结合,具体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
期刊
【摘 要】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战略下,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更加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首先就应该从小学学校教育做起,从小学德法教育做起。本文以下就小学德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学德法教育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法教育;小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发展下,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在
期刊
【摘 要】为改变当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出现的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弱的死学、苦学、浅学状态,笔者从微视频入手,探索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最终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三个维度举证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验路径:优选内容,激活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优化手段,强化知识运用和智慧生成;优先创造,提升自主创新和自我改变。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数字化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明确强调,要鼓励幼儿尝试劳动,尝试自理、尝试自立。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理、自信、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因此,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引起关注,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劳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其学习与发展过程,也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和奠定健康人格基础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正处在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园德育中的重点环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不同的游戏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有效教
期刊
美育是指人类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活动,反应大脑皮层后,产生的美感,从而形成审美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幼儿园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幼儿感受美、享受美、欣赏美,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游戏中进行美育教育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点,遵循美育教育原则   在游戏中
期刊
【摘 要】教师在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应强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度处理,引导学生在分析论证中,能基于逻辑、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要素,探讨了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一致性,尝试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具体课程目标为抓手,提出了融合物理核心素养要素的深度教学路径,力求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与科学推理中,亲身经历问题的猜想、假设、论证,逐渐形成正确运用科学证据,敢于创新的物理思维品质
期刊
【摘 要】以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第17题为例,从命题原则、试题的特点、实测结果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基于学科思想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导向教学;核心素养;教学建议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