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EPC模式工程实践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is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设计单位在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EPC工程应用实践,从该类型项目的特点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设计单位主导的EPC模式具有设计施工一体化、责任主体单一化、工程管理高效化等明显优势,并以浙江天台县平桥镇项目为例,介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EPC模式的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与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EPC模式的示范性,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EPC;工程实践;平桥镇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0.014?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10-0098-08?文献标识码:A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EPC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in Small Towns: A Case Study of Pingqiao Town, Tianta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ZHOU Mengqi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EPC in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of small tow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s type of proj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PC mode led by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such as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implifi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subject, and high efficiency of project management. Taking Pingqiao Town Project in Tiantai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 of small towns. Based on the contents, main problem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PC model in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odel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EPC model in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of small towns is further summarized and refined.
  [Keywords] small town;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EPC; engineering practice; Pingqiao Town
  引言
  小城鎮环境综合整治是浙江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生产生活设施供给滞后、风貌特色缺失等现实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重要行动[1]。自2016年9月起正式启动,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全省所有乡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自然和人文特色不断彰显,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建成区为主要对象,兼顾驻地行政村的行政区域范围和仍具备集镇功能的原乡镇政府驻地,整治行动围绕“治脏”“治乱”“治差”,全面实施“一加强三整治”,即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本文以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为例,尝试探索EPC模式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EPC模式的工程实践经验及在该类型项目中的示范意义。
  1 EPC模式的优势
  工程总承包(EPC)是指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2]。十多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EPC)。2017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工程总承包管理更加具体化和规范化。
  从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和参与项目实践的情况来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具有范围大、工程散、力度强、时间紧的特点,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业主方,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专业技术和经验匮乏、工程接口多且杂、不确定性因素多、调整频繁、管理水平和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设计施工一体化、责任主体单一化、工程管理高效化等明显优势。
  1.1设计施工一体化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截污纳管、景观提升、线路改造、建筑外立面整治、公共空间节点改造、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和区域内交通联贯性改造等一系列工程[3]。采用EPC模式,由设计单位统一设计和施工,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经济合理性与实施可操作性,从项目成本控制、缩短工期等角度优化方案,在项目推进中具有“协调”的技术优势,在建设资源征用上可进行全域平衡,通过协调沟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2?责任主体单一化
  EPC是设计单位为小城镇政府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按照合同约定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总负责,除对设计负责外,还要进行全面协调,与传统模式相比,管理责任清晰明确。
  1.3?工程管理高效化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涵盖多个专业的设计和施工专项,采用EPC模式进行设计施工整体招投标能够以较少的时间成本,通过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立项,在招标环节中对整体规划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再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对整个项目进行统一招标。招标完成后,由EPC总承包单位与业主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深化方案,也能够有效降低沟通成本和非对称风险,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帮助各责任主体快速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工程实施中,由于项目团队的人员组成专业全面,分工明确,又有总项和各分项的专职负责人,可以有效解决协调配合过程中的“对称性”问题。由同一个团队,同一类信息,同一个出发点,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沟通,往往可以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环环相扣。随着项目的开展,各专业团队之间能够提前预判因调整而带来的影响,在前期进行协调和沟通,大大地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
  2 EPC模式工程实践探索
  2.1?项目概况
  平桥镇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西部盆地中心,毗邻天台新城,距上三高速公路天台出口9公里,323省道穿境而过,是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和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四大工业过滤布集散地之一,素有“中国过滤布之乡”“产业用布之府”的美称。全镇区域面积176平方公里,下辖10个办事处116个行政村,人口11.2万,围绕“工贸型现代化小城市”的目标定位,立足“一镇带四乡”,已初步形成“一心、两翼、五带五区”的发展格局。此次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主要包含王里溪沿岸整治;友谊路、思泉路、团结路沿线整体改造;中心广场、文溪园、琴塘、前山片区主要景观节点提升改造等,“两区五街巷五节点”共计约125公顷(见图1)。
  2.2?整治重點
  2.2.1整治目标
  平桥镇通过高起点定位、分梯度要求、核心区示范,落实“一加强三整治”及“六大专项行动”的要求,以“一年整治、两年提升、三年达到小城市建设标准”为目标导向,率先完成整治规划,率先引入EPC模式,率先实施“街长制”,打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平桥样板”。
  2.2.2整治内容
  根据《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和《天台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整治规划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一”工程,城镇边界至镇区的线状整治内容及镇区内的整治内容,红线、蓝线、绿线、紫线和黄线的五线内容及建筑风貌控制要求,“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方案,“线乱拉”整治方案等[4]。整治设计层面主要内容包括“八个一”工程、重要街区整治设计及节点设计和“天台民居”概念方案等。
  平桥镇坚持规划先行,把改善环境与提升产业发展、彰显风貌特色相结合,拆建、建管、里外并重,整治规划“十个一”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平桥污水处理厂,占地约65亩)、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平桥第一、第三垃圾中转站)、三条文明示范街(友谊路现代活力街、思泉路多彩商贸街、团结路传统特色街)、休闲公园(文溪园、双塘公园)、平桥中学、平桥镇中心小学、平桥中心幼儿园、中心菜场、便民服务中心、平桥镇体艺馆、平桥镇卫生院(见图2)。整治设计“八个一”工程主要包括城镇主入口(新62 省道和白前线交叉口区域)、文溪书院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公园、镇中心菜场、生态停车场、王里溪、丰溪绿道和团结路具体传统特色的历史记忆街区(见图3)。
  平桥镇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主要采取EPC模式,整治内容概括为“一横、两纵、一溪、五点”,主要包括友谊路、思泉路、团结路沿街立面改造,王里溪河道整治,琴塘、文溪园、镇中心广场景观提升改造,生态停车场和镇区入口标志等。
  2.2.3建筑整治
  采取EPC模式的一期工程建筑整治区块由镇中心和前山片区构成(见图4)。其中镇中心区整治立面范围主要包括团结路、思泉北路、中心广场周边建筑,以解决外立面陈旧、色彩不统一、局部破损、店招、广告位风格多样、材质低档及存在违章建筑等问题,其中包括违章建筑拆除重建4幢,危房拆除或加固重建8幢及原有建筑的立面整治58幢(见图5、图6)。前山片区是城镇入口区域,重点解决外立面陈旧脏污、局部破损、广告位店招杂乱、附加物乱挂乱放、建筑立面色彩繁杂不统一、违建脏乱差等问题,包括立面整治28幢,拆除重建1幢及违章拆除2幢。


  2.2.4景观整治
  采取EPC模式的一期工程景观整治主要包括王里溪河道整治、团结路景观改造及公园、广场、城镇入口等节点景观改造。此外,在滨溪景观带内利用现有闲置地,设置生态停车场。
  (1)王里溪河道整治:对现状水质、植被及周边利用情况的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与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尤其是舞马、土棋、穿棕綳、抢高台等非物质文化活动,打造王里溪文化体验风情带。
  (2)团结路景观改造:长约380米,宽约7米,整体道路路幅较窄,两侧建筑业态多为商业业态,道路景观改造以地面铺装、绿化、花坛等景观小品改造为主。
  (3)重要节点整治:主要包括琴塘、文溪园、镇中心广场和镇区入口,结合建筑、周边环境,以及水体、植物、景观小品、铺装和亮化,充分考虑场地特征、功能、文化元素和居民使用习惯等,在满足主体功能基础上兼顾休闲游憩,强化主题特色、环境品质与景观价值的提升,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节点。
  2.3?EPC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   2.3.1工程复杂,工期短
  为迎接浙江省小城镇整治办的验收,整体工程要求在一年内全面施工完成,整治内容从入镇主要道路到背街小巷,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立面改造,从公园节点提升到中心生活广场改造,从沿街风貌整治到沿溪两岸风貌提升,尺度有大有小,观赏性或功能性改造一应俱全,工程类型多样复杂(见图7)。因此,平桥镇经过市场调研,反复讨论,成为天台县第一个采用EPC模式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乡镇,解决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工程招标的难题,于2017年中旬全面启动整治改造工程。


  2.3.2多头协调,效率低
  平桥镇镇区范围由平镇街村,八角亭村和岩头下村组成,中心广场的“三马”雕塑中每一匹马就分别代表了一个村(见图8)。一般涉村工程常因各村资源分配多寡、设施占地不均或补偿标准不一等问题产生矛盾,导致村民消极配合。在传统工程模式中,需经由各个施工主体的不同责任人进行数次协调,直接影响各项工程进度的快速推进。采用EPC模式,承包主体相对单一,同一工程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各村工作,了解各村症结所在,易于取得村民信任,快速协调工程建设。
  ?2.3.3施工交叉,矛盾多
  整治涉及的所有工程都是同一时间全面开工的,工作界面上就会存在大量的交叉和重叠。以道路景观和市政管线下地工程为例,传统工程模式下,两项工程责任单位为保障工程效果都将按最保险施工周期控制工程进度。由于小城镇综合整治时间紧、工作重,原本可以先后启动的两项工程必须并行,开展同步协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市政工程施工方一些因地制宜的细微改动和变更很难及时反馈给后施工的道路景观施工方,如此,因图纸数据偏差造成返工,或因抢占施工工作面而导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EPC模式下,总包方需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进度进行统筹管理,不再盯着某一个节点或某一个片区,始终都要把控不同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多个环节,有效同步和协调各项工程进度。
  2.3.4变更频繁,调整慢
  小城镇往往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相对薄弱,原有工程归档不及时或未能严格按图施工,造成其基础资料普遍存在缺失问题。因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往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变更修改设计,方能为项目施工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传统模式下,设计单位以评审会议为跟进和服务的节点,很难针对项目施工现场的情况而进行及时变更。EPC模式下,设计单位为确保工程迅速推进,将根据工程进度阶段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景观和市政设计师,协同造价师和施工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能够第一时间结合实际问题给出综合最优的设计方案,解决因设计变更或不合理带来的各类难题。
  2.4?EPC模式的实践经验


  在工程准备阶段,EPC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基础优势。EPC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可以高效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由于设计单位长期从事小城镇的发展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可以从小城镇的发展和长效管理的视角,改善城镇环境品质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5],解决“脏、乱、差”现实问题的同时释放小城镇活力,从而寻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天台平桥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了建筑、景观、市政多个专业,通过采用EPC模式进行设计施工整体招投标,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招标完成后,设计单位与业主进行方案深化,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和非对称风险,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帮助各责任主体快速推进项目。
  在工程设计阶段,EPC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人才优势。EPC模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受到项目管理工作的影响,小城镇整治项目周期短、范围大,为了更全面地发挥EPC模式的优势,每个项目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才能对项目进行整体策划,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打好坚实的基础。平桥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是整治行动成功的基本前提。设计单位组织了高度细分的专业化设计团队保证设计的高质量和服务的快速响应。除技术人才外,设计单位还有大量相关专业的研发人员、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全方面的专业支持,同步协调各专业设计的关系,并对项目质量、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EPC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专业优势。EPC项目中,常规设计流程中的“施工图”环节除“施工图技术图纸”外,增加了“施工图深化服务”阶段。图纸设计人员参与到施工工程,及时应对合理的优化设计,积累项目管理实战经验,储备技术力量。平桥镇实施规划设计单位规划师、本地规划师“双入驻”模式,基于EPC模式的“边设计边施工”可以有效保障项目进度。设计单位实行规划、建筑、景观、工程、设备等全产业链发展,通过较强的专业能力,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的很多领域进行施工监督管理,有效保障项目的安全与质量。
  3 思考: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EPC模式的示范意义
  3.1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由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特点,传统工程的流程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立项,经过多轮招投标才能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设计施工,会带来设计进度不一、施工界面不清、先后顺序交叉、各方推诿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见图9)。传统模式下,业主需先进行设计招投标,完成设计过程后,再开展施工招投标和监理招投标。在工程进行的全过程中和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保持协调沟通。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也需保持沟通和配合。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分属多家公司,因项目立项不同,还会对应不同的承包单位。对时间紧、任务重、设计施工经验缺乏的乡镇人民政府来说,在如此緊张的时间节点之下,难以完成多方管理的大量专业工作。   3.2?EPC模式的示范性
  以平橋镇为代表的小城镇综合整治这一类型的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与传统模式相比,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EPC模式责任主体单一清晰,有利于工程沟通和协调、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和有效缩短周期[6]。
  EPC模式可以发挥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与规划设计引领作用,施工负责人提前在设计阶段参与项目探讨,对材料采购、工艺选择、工期安排等提出更多可行性方案,并和各专业负责人展开充分论证。设计阶段的施工管控前置,可以大大提高方案的可行性,降低施工阶段的返工率,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率。
  EPC模式下,项目前期通过规划设计进行整体风貌和造价的把控,节点工程设计时施工方提前参与制定施工方案与可行性的探讨,中期方案调整时由成本管控组及时进行成本测算严格控制总造价,后期施工过程中设计随时参与现场效果调整,收尾阶段工程各方主体在场进行最后的效果评估,通过一系列环节相扣,准确地把握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可以系统、有效地统筹资源(见图10)。
  4 结语


  总体而言,设计单位主导下的EPC模式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既有明显的优势、积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还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目前,建筑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风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设计单位向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综合型公司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7],虽然设计单位可以凭借设计优势在EPC中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实践经验尚不成熟,设计与EPC模式的融合仍任重道远,设计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定位,不能盲目开展相关业务。


  参考文献:
  [1]项永丹.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共同打造美丽浙江建设新名片[J].城乡建设,2019(18):12-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S],2017.
  [3]朱浏嘉.美丽发展视角下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8(14):224-225.
  [4]郭灿.面向“乡村振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策略探讨——以杭州市龙坞小城镇为例[J].中外建筑,2019(6):141-144.
  [5]杨其勇,沈浚.政企联动+规划引领 助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J].企业管理,2017(z1):356-357.
  [6]强健.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的过程管理[J].管理论坛,2011,29(6):115-118.
  [7]韩孜.浅析设计院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与不足[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0,29(2):146-147.
  [8]项永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浙江实践[J].小城镇建设, 2018,36(2):1.
  [9]杨晓光,赵华勤,江勇.《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编制思路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8,36(2):11-15.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2.001.
  [10]吴一洲,章天成,陈前虎.基于特色风貌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2):16-23.doi:10.3969/j.issn.1002-8439. 2018.02.002.
  [11]厉华笑,谢浩东.有限目标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思考与实践——以慈溪市周巷镇天元集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2):29-36.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展开,云南山地乡村景观环境的整体改善与发展已经成为造福云南人民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生产景观规划落后、生态景观破坏严重、人文景观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阻碍着云南山地乡村景观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美丽乡村的大背景,对云南山地鄉村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云南山地乡村景观发展策略,并以云南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箐口哈尼族民俗村为例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提出箐口哈尼民俗村现状
期刊
摘要:本文以传统街巷空间保护利用为目标构建了街巷空间价值评估体系,利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老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山口老街的历史性保护项目现状进行梳理,提炼本地传统街巷的价值特色,从“历史原真性、生活延续性、风貌完整性、改造合理性”出发,建立价值评估体系;然后,利用德尔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矩阵计算权重,最终得到加权总和各个指标层的综合分值,针
期刊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结合传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改造的基本策略:村落场地的梳理、建筑风貌的延续及聚落空间的活化。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为实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来激活村落的内在活力,从而实现山居大美的“小美再生”,并希望以水峪村这个典型案例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传统乡村聚落更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聚落;更新模式;小美再生;水
期刊
摘要: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县级工业城市经济飞速增长、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这类城市普遍存在工业用地低效、产城关系不协调、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当前城市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产城协调理念统领这类地区的未来发展。产城协调强调产城功能的和谐互促和产城空间的合理有序。这里的“产”既指产业空间,也指产业功能;“城”既指生活空间,也指居住和服务业功能。在产城协调的理念下
期刊
摘要:文章在研究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背景基础上,重点分析“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建设特点和发展情况,以及其建设意义和存在问题,探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体育小镇的建筑布局、设计和运营策略,以及“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
期刊
读高一时,有次班里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对这次活动都很期盼,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但因为家里穷,我每月只有30元生活费,而一个面包就要3元多,如果再买些别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  母亲得知此事后,说她有办法,然后转身出了门。半小时后,母亲拿着一包糖,兴冲冲地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吧。”母亲本来很高兴,可看
期刊
摘要:红树林作为热带的独特景观,在修复多样性、防治灾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受自然及人类影响已遭到严重破坏,必须立即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方法。文章以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西河红树林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基于红树林的生态与景观美学价值,以海南滨河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为目标,从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方面探讨其策略。在生态修复方面提出采取水环境营建、人工引种,分区保育等保护策略,在景观规划中提出合理布局空间结构、注重生态
期刊
受妈妈熏陶,4岁时迷上跆拳道  2007年,周小涵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她的爸爸开了一家跆拳道馆,而妈妈孙会英是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  周小涵4岁时,爸爸带她去学钢琴、练舞蹈,没想到她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想练跆拳道。妈妈说,练跆拳道不仅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还能防身健体。在妈妈的反复劝说下,爸爸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请求。  在跆拳道课上,周小涵认真练习,细细揣摩;在家时,她也毫不放松,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
期刊
摘要: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一直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相对薄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以北京市三司村为案例,在产业就业、生态保护、文化挖掘、实施保障等方面探索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的优化策略,在公众参与和技术服务方面探索了村庄规划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北京市美丽乡
期刊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简称“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支撑。本文是基于《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2016—2035年)》评价工作,从要素分析、因子选取、指标计算、阈值确定、权重确定、等级划分等方面构建了青岛市基础评价的技术框架,着重解决基础评价的交互关系、陆海统筹,提出功能适用性的初步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