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蝶啶还原酶缺乏症一例的诊治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n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缺乏症的临床诊治和基因突变分析。

方法

(1)归纳、总结临床症状、体征,血苯丙氨酸(Phe)浓度;(2)进行Phe(100 mg/kg)+四氢生物蝶呤(BH4)(20 mg/kg)负荷试验、尿蝶呤谱分析及红细胞DHPR测定;(3)进行DHPR基因QDPR突变检测;(4)采用BH4、神经递质前质等治疗,随访疗效。

结果

(1)患儿男,生后5个月出现抬头困难、头发黄、抽搐、肌张力低下。生后1岁6个月Phe 600 μmol/L;(2)负荷试验前血Phe浓度476 μmol/L,Phe负荷3 h上升至1355 μmol/L, BH4负荷24 h血Phe浓度缓慢降至610 μmol/L;(3)尿新蝶呤2.92 mmol/mol肌酐,生物蝶呤7.44 mmol/mol肌酐,生物蝶呤百分比71.79%;(4)DHPR活性(0.27~0.51)nmol/(min·5 mm disc),为正常对照的6.11%~10.60%,诊断为DHPR缺乏症;(5)患儿QDPR基因突变类型为c.515C>T及c.661C>T,c.515C>T突变未见报道;(6)患儿普食下接受BH4(10~20)mg/(kg·d)或联合少量无Phe奶粉、神经递质前质L-DOPD(3~5)mg/(kg·d)(联合carbidopa)、5羟色氨酸(3~5)mg/(kg·d)及叶酸15 mg/d治疗。治疗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抽搐停止、会扶走,血Phe 60 μmol/L。

结论

(1)DHPR缺乏症具有肌张力低下等BH4缺乏症共同特点;(2)BH4负荷后血Phe浓度下降缓慢;尿生物蝶呤增高,DHPR活性低下是确诊依据;(3)c.515C>T(P172L)是QDPR基因新的致病突变;(4)神经递质前质、叶酸及大剂量BH4(或联合无Phe奶粉)治疗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我国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9个城市0~7岁儿童112 945名。身高别体重≥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健康统计中心(WHO/NCHS)标准10%确定为超重,≥20%确定为肥胖。病例对照研究按"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差≤3 cm"随机选择正常儿童与肥胖儿进行配对,资料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期刊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儿童的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提供0~7岁儿童的体格发育参考数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昆明九市及其郊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5项指标;分男、女22个年龄组,各年龄组100~150人,共138 775人。结果2005年九市儿童的体重、身高和坐高值与1995年相比有明
期刊
目的探索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儿童恶性血液肿瘤的药代动力学,以及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D-AraC治疗时血液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3种白血病细胞株和48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骨髓细胞中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表达,通过分析不同类型AL患儿,以及初治和复发患儿dCK和CDA mRNA表达差异,探讨d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空间忽视的现象。方法对32例男性ADHD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进行划星试验、线等分试验,以及智能测验等非忽视测验。结果(1)ADHD患儿线等分测试结果为(-9.37±6.57),与对照组(-5.46±4.6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5,P<0.01);ADHD患儿左侧划星试验成绩(11.44±5.55)差于对照组(16.34±4.82)(t=-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