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文史不分家”,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又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现在,高中学校一般都是语文和历史分科教学的,这样,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本位主义”。语文老师教授语文,学生专学习语文知识;历史老师教授历史,学生专学习历史知识。文史互不相干,忽略了学习的整体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了。
  一、历史知识的穿插要紧扣学习内容
  语文本身是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用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讲解吸引学生,即使有了多媒体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中也应注意文史结合。试想,一堂课中充斥的只是一个个平实的知识点,对课文内容的肢解、干瘪枯燥的语言、空洞的思想教育等,令听者索然寡味,从何谈起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历史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名人伟人功绩、历史上的悬疑等知识,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自觉地刻苦钻研,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学和历史本来就是一家,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诗歌中能看到历史的演化、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诗圣”杜甫的诗因准确、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现实,而被称为“史诗”。可以说,古代诗歌中蕴藏着一座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一部中国古诗史,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真实见证。
  二、历史知识的穿插要力求生动有趣
  在学习《出师表》时,在幻灯片上打出杜甫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然后问学生:“这四句诗是写谁的?你能说出跟他有关的家喻户晓的故事吗?”虽然学生对于四句诗不大理解,但根据关键词还是能够推测出诸葛亮来,接着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回答与诸葛亮有关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样,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快就进入课文的学习状态中。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引用历史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对历史知识也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高要靠教师的引导,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踏着你的步伐快步前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动手查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三、丰富的历史知识需要教师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树立起“大语文”观念,不能人为地割裂语文和历史知识,要想方设法尽快补上“历史”这一课。要想让学生觉得你的文史知识很丰富,那就要下苦功夫,平时要多积累,多从《史记》等历史著作中获取营养。实际上,繁忙的教学任务有时让人觉得看一些历史巨著很奢侈,所以,平时要抽尽可能多的时间去看《百家讲坛》。虽然《百家讲坛》中的一些专题中个人色彩较浓,无法清晰地还原历史,但讲解者对于一些史实的研究,可以给教师节省很多时间,能让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取到较为丰富的知识。
  总之,语文课堂上,巧妙地借用一些历史知识,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古诗文课堂变得更轻松、更容易。当然,这里所说的借用,不是无原则、无限制地引用历史知识,引用或穿插历史知识时,要考虑这些引用能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有没有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语文角度来审视、分析历史知识,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要做到从语文出发最后回到语文,既要放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以免上成历史课。
  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史知识的交融,可培养起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起“大语文”观念。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从而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古人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建构语文知识的高楼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也在于平时多“积累”。只有积累,才能达到“博学于文”,“积渐成学”。语文的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少积累的误区。  “越积越累”。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被动积累,没有爱好;二是积累时漫天撒网
期刊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的过程,是课堂教学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前,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是:形式单一、缺乏情感、有效性差、课堂效率不高等。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互动中的角色,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创造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舒适、和谐的学习环
期刊
记得高中时的自己成绩平平,安分守纪,不闹事也不出众。总是悄悄地躲在自己的角落,老师也从不关注我这样老实平凡的孩子。那时的自己曾对自己说: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把关爱的阳光平均地洒向每一个学生。现在命运真把我推向了教师这个职业,而且将近十年,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要做到绝对的平均是多么地难。但我尽自己的努力做着,希望用我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帮他们创造奇迹。  现在我与学生是一种和谐、平等、亦师生亦朋友的关系
期刊
《受戒》是汪曾祺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为背景,描述了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朦朦胧胧、青涩纯洁的初恋,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一些农民以及和尚的生活风貌。  下面,先通过明海和小英子初次见面的一段对话描写,来认识一下小英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期刊
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好的厨艺,没有食材也只能画饼充饥;再高明的决策者,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也难有必胜的信心。写作即如此,没有足够的词汇储备和素材积累,断然写不出佳作。君不闻郭沫若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君不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如此,其起源于课内,延伸于生活。  高一下半年开始,
期刊
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画面是这样的:水面上一叶扁舟,舟上一翁独坐,垂钓江中,扁舟四周,淡淡的笔墨勾勒出几道寒波。整个画面除此之外,大部空白,但却似乎满幅皆水,表现出烟波浩渺、苍茫辽远的深邃境界和清寒意象。那几道清波是以少概多、以虚总实的笔法,是一种“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学境界。  画面构图过满过实,给人以压抑感,画面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空白,便给了观赏者以遐想
期刊
高考语文复习课该怎么上,讲什么内容,重点讲哪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怎样的规律。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东西,高考语文复习课必须向科学、合理、明确、高效要成绩。针对即将来临的2013年高考,高三语文教师主要做法如下:  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这里的“法”,指的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省区)》和《2013年考试说明》。新课标统领考纲,考纲明确考题,而考题的设置指导着教学方向。在高考的复习
期刊
“下面,请大家先朗读课文,进行预习……”在过道里,听着学生的朗读,感觉就像在候车大厅里听到的报站声和提醒声,像“机器人”一般毫无感情,平淡苍白。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不仅仅在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和其内蕴的含蓄性,也在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读起来更可体会它的抑扬顿挫。可是苍白的朗读,怎么可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怎么能让学生真正爱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不但看到美,而且读
期刊
朱永新教授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阅读是生命的必需,是提高生命质量的保证。但现在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对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喜爱有加,而对经典文本却比较冷漠。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因多食“快餐”少食“精食”而营养不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结合
期刊
阅读是智慧和精神的源泉,让人性在前人思想的辉映下变得更纯美。而当今社会,信息时代卷着知识经济一起到来,阅读更是愈来愈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倍受关注。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前辈在这方面作过很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教学的改革。然而反观当前的教学实践,阅读课堂仍然存在着不足和误区。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