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国内现代海报设计的开端--月份牌海报
月份牌海报作为中国现代海报的开端,其形成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是中国海报民族化的过程,也是外国海报中国化的过程。以月份牌海报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海报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张贴于大街小巷,而是选择了随商品附送的形式最终张贴于购买者的家中,这是受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现象决定的。
在海报的绘画技巧上,为了迎合中国市民和广大农村受众的审美趣味,许多有深厚的国画功底画家也积极地进行着中西合璧的探索。他们开始学习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将明暗、体积、色彩等运用于月份牌的绘画中。上海的著名月份牌画家郑曼陀就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绘画形式,即碳和水彩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可以表现出圆润浑厚,柔和亮丽的质感,在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逐渐成为月份牌海報表现的主流技法。由此形成的海报风格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而在月份牌海报的人物表现风格上,画面的人物造型明显的受西方艺术审美的影响,注重对体积、光影的表现,人物姿势、表情以及对所处的环境的表现明显借鉴摄影技术的表现效果,审美也开始趋同于西方的对客观物象的写实艺术再现。
月份牌海报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视觉经验与西方商业策略相结合的产物。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技法上的中西结合,透出月份牌本土文化与异域风情水乳交融的独特艺术风格,也使海报这种外来的广告形式最终内化为本土的表现形式,我们发现无论是就其形式还是所表现的内容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正是民族文化在中国海报民族化上的具体体现。
二、新文化运动及抗战海报
五四以后,鲁迅等人便开始向国内介绍木刻艺术。《怒吼吧中国》李桦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这种早期取法欧洲木刻的阴刻法,用黑白对比组织画面,并不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纳。于是有些艺术家开始在学习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方面进行尝试。此后,木刻艺术得到较大发展,在长期的民族化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具有民族特征,形成了我们本土的木刻艺术。在抗日战争中,用于抗战的海报、漫画等大多用木刻的形式来完成的。
除了以写实木刻艺术表现抗战海报,这一时期的海报还有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抗战漫画最鲜明的特點就是讽刺与幽默,采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效果和艺术魅力,这是文字无法代替的。漫画简单、直观、形象生动,即使文盲也可以理解,因此能够通俗地表达深奥复杂的道理,正是符合当时号召、鼓舞广大底层民众参加、支持抗战的有力武器。漫画在抗战过程中,确实担负起了很大一部分宣传使命。
新文化运动中,在学习西方艺术的表现上确实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在对抗战的海报宣传上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原本出于民族自强的美好愿望,五四以来,却有一种激进的反传统倾向开始蔓延,对传统民族文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反对,鼓吹“全盘西化”。然而,当民族危难之时人们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这种民族文化滋养下的民族精神刁`是抗日救亡的火种。于是展开了对激进的反传统现象的反思,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产生这种“民族化”心理,其意义是深刻的,对以后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在今天依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战争的苦难促成民族意识的觉醒,又通过艺术创作来拯救民族危亡。
三、建国初期电影海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性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表现在电影领域,主要以政治题材的电影为主,爱国、抗战、斗争成为写作的重点。而与之相关的电影海报,可以说是新中国政治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少了些许娱乐性,增加了较强的政治意味,在为大众提供电影信息的同时,也担负着为中国政治塑造审美形象的责任,显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英雄主义气质等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电影海报,完全以手工绘制为主,多出自画家之手,海报的风格以现实主义居多,所刻画的内容也多是主演的形象。常用的设计手法是对影片中的主角进行半身特写描绘,注重神情、动态的刻画。手工绘制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海报的海报,使画家能够自由运用各种技法来尽可能的表达电影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渲染一种“史诗性的艺术效果”。
建国初期的电影海报,设计者们运用写实的手法,表达了热情、朴实、真挚的爱国情感,具有很强的情绪感召力,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他们试图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海报的风格普遍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气氛。
四、文革政治宣传海报
有人从视觉识别系统的角度对文革海报进行梳理,将毛泽东的文革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党内走资派”与“大民主”作为文革理念识别系统,将“偶像崇拜”份《电影评介》《建国五卜年间电影海报的风格演进》李艳P26和“造反运动”作为文革行为识别系统。文革时期的政治宣传海报基本上以此为表现主题,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程式。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海报中图式语言的表现特征和构成方式。文革中的图形绝大多数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遵循“红光亮”和“三突出”的视觉趣味和文革海报佚名文革海报佚名充满战斗感和崇高性的构图形式。在海报字体设计上,通常采用粗壮的黑体或宋体变体,文字沿海报某一边留出空白处,平直或垂直排列,图文构成的单一性加强了海报宣传的严肃、庄重的特征。色彩上的高度统一而单纯的红色和绿色,是最典型的色彩,因为其明显的革命性和标识性具有文革时期特殊的时代品格。
文革对中国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海报发展完全融合了中国当时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强烈反映着时代的特征。这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所不相同的。文革海报是重要的宣传工具,也成为了特殊的大众艺术,其设计严格遵守程式化规范,而创造性地最高原则来源于对这种意识形态宣传的理解,“红光亮”和“三突出”成为遵循的审美标准和造型法则。文革海报是特定时期极端民族化的典型,如果说月份牌海报是中西方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民族化海报表现形式,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海报设计更多的体现我国特有的民族审美特征,主要呈现意识形态上一元性思想的公式化表达。
五、改革开放以后的海报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想快速步入多元化时代,国际范围内各民族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交流无疑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融会与更新。与此同时,中国海报设计再次大规模的接受西方的影响。客观上,中国海报接受西文影响有有益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西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过程中,海报设计者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不够,常常做了既成价值体系的解释者而放弃设计师艺术探索的相对独立性。政治性、商业化面貌仍然是中国现代海报设计的主流意识形态。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西彼此的影响更加多样和频繁,注重对形式美感的研究,注意平面趣味的表现越来越成为海报设计的趋向。风格、手法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在文化海报设计上,对平面艺术的本体结构的强调开始超过对功能的要求。在强调文化性、民族性方面,港、澳、台地区设计师的创作探索较为明显,而中国大陆从整体上讲对这些方面的重视是不够的。
一、国内现代海报设计的开端--月份牌海报
月份牌海报作为中国现代海报的开端,其形成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是中国海报民族化的过程,也是外国海报中国化的过程。以月份牌海报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海报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张贴于大街小巷,而是选择了随商品附送的形式最终张贴于购买者的家中,这是受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现象决定的。
在海报的绘画技巧上,为了迎合中国市民和广大农村受众的审美趣味,许多有深厚的国画功底画家也积极地进行着中西合璧的探索。他们开始学习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将明暗、体积、色彩等运用于月份牌的绘画中。上海的著名月份牌画家郑曼陀就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绘画形式,即碳和水彩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可以表现出圆润浑厚,柔和亮丽的质感,在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逐渐成为月份牌海報表现的主流技法。由此形成的海报风格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而在月份牌海报的人物表现风格上,画面的人物造型明显的受西方艺术审美的影响,注重对体积、光影的表现,人物姿势、表情以及对所处的环境的表现明显借鉴摄影技术的表现效果,审美也开始趋同于西方的对客观物象的写实艺术再现。
月份牌海报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视觉经验与西方商业策略相结合的产物。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技法上的中西结合,透出月份牌本土文化与异域风情水乳交融的独特艺术风格,也使海报这种外来的广告形式最终内化为本土的表现形式,我们发现无论是就其形式还是所表现的内容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正是民族文化在中国海报民族化上的具体体现。
二、新文化运动及抗战海报
五四以后,鲁迅等人便开始向国内介绍木刻艺术。《怒吼吧中国》李桦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这种早期取法欧洲木刻的阴刻法,用黑白对比组织画面,并不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纳。于是有些艺术家开始在学习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方面进行尝试。此后,木刻艺术得到较大发展,在长期的民族化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具有民族特征,形成了我们本土的木刻艺术。在抗日战争中,用于抗战的海报、漫画等大多用木刻的形式来完成的。
除了以写实木刻艺术表现抗战海报,这一时期的海报还有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抗战漫画最鲜明的特點就是讽刺与幽默,采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效果和艺术魅力,这是文字无法代替的。漫画简单、直观、形象生动,即使文盲也可以理解,因此能够通俗地表达深奥复杂的道理,正是符合当时号召、鼓舞广大底层民众参加、支持抗战的有力武器。漫画在抗战过程中,确实担负起了很大一部分宣传使命。
新文化运动中,在学习西方艺术的表现上确实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在对抗战的海报宣传上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原本出于民族自强的美好愿望,五四以来,却有一种激进的反传统倾向开始蔓延,对传统民族文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反对,鼓吹“全盘西化”。然而,当民族危难之时人们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这种民族文化滋养下的民族精神刁`是抗日救亡的火种。于是展开了对激进的反传统现象的反思,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产生这种“民族化”心理,其意义是深刻的,对以后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在今天依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战争的苦难促成民族意识的觉醒,又通过艺术创作来拯救民族危亡。
三、建国初期电影海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性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表现在电影领域,主要以政治题材的电影为主,爱国、抗战、斗争成为写作的重点。而与之相关的电影海报,可以说是新中国政治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少了些许娱乐性,增加了较强的政治意味,在为大众提供电影信息的同时,也担负着为中国政治塑造审美形象的责任,显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英雄主义气质等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电影海报,完全以手工绘制为主,多出自画家之手,海报的风格以现实主义居多,所刻画的内容也多是主演的形象。常用的设计手法是对影片中的主角进行半身特写描绘,注重神情、动态的刻画。手工绘制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海报的海报,使画家能够自由运用各种技法来尽可能的表达电影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渲染一种“史诗性的艺术效果”。
建国初期的电影海报,设计者们运用写实的手法,表达了热情、朴实、真挚的爱国情感,具有很强的情绪感召力,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他们试图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海报的风格普遍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气氛。
四、文革政治宣传海报
有人从视觉识别系统的角度对文革海报进行梳理,将毛泽东的文革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党内走资派”与“大民主”作为文革理念识别系统,将“偶像崇拜”份《电影评介》《建国五卜年间电影海报的风格演进》李艳P26和“造反运动”作为文革行为识别系统。文革时期的政治宣传海报基本上以此为表现主题,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程式。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海报中图式语言的表现特征和构成方式。文革中的图形绝大多数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遵循“红光亮”和“三突出”的视觉趣味和文革海报佚名文革海报佚名充满战斗感和崇高性的构图形式。在海报字体设计上,通常采用粗壮的黑体或宋体变体,文字沿海报某一边留出空白处,平直或垂直排列,图文构成的单一性加强了海报宣传的严肃、庄重的特征。色彩上的高度统一而单纯的红色和绿色,是最典型的色彩,因为其明显的革命性和标识性具有文革时期特殊的时代品格。
文革对中国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海报发展完全融合了中国当时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强烈反映着时代的特征。这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所不相同的。文革海报是重要的宣传工具,也成为了特殊的大众艺术,其设计严格遵守程式化规范,而创造性地最高原则来源于对这种意识形态宣传的理解,“红光亮”和“三突出”成为遵循的审美标准和造型法则。文革海报是特定时期极端民族化的典型,如果说月份牌海报是中西方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民族化海报表现形式,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海报设计更多的体现我国特有的民族审美特征,主要呈现意识形态上一元性思想的公式化表达。
五、改革开放以后的海报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想快速步入多元化时代,国际范围内各民族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交流无疑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融会与更新。与此同时,中国海报设计再次大规模的接受西方的影响。客观上,中国海报接受西文影响有有益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西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过程中,海报设计者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不够,常常做了既成价值体系的解释者而放弃设计师艺术探索的相对独立性。政治性、商业化面貌仍然是中国现代海报设计的主流意识形态。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西彼此的影响更加多样和频繁,注重对形式美感的研究,注意平面趣味的表现越来越成为海报设计的趋向。风格、手法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在文化海报设计上,对平面艺术的本体结构的强调开始超过对功能的要求。在强调文化性、民族性方面,港、澳、台地区设计师的创作探索较为明显,而中国大陆从整体上讲对这些方面的重视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