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音乐艺术是演奏者对艺术的情感表达,在演奏过程中科学的、合理的认知心理上、生理上出现的紧张与松弛,并相对的对其进行调整,以正确的、科学的演奏状态完成作品中所要求的技术技巧、音色及速度,从而更加全面的诠释作品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紧张;松弛;相对性
扬琴(Dulcimer)亦名洋琴,起源于中东之亚述与波斯等古国,后来传入西班牙、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名曰Cimbalom。现在扬琴已是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伊朗、印度、越南、朝鲜、中国、日本等国家广为流传的乐器。因此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世界性和鲜明民族性,普遍而又大众化的击弦乐器。就世界扬琴的分布概况看,大致可划分为大三体系:即欧洲体系、西亚、南亚体系和中国体系。在中国的国乐器中,唯独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的世界性乐器。
中国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但個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 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扬琴艺术的音域涉及到四个八度,由于音域较宽,音马较多,使得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演奏的状态,以便轻松自如地达到演奏的速度、音色、以及清晰度。状态——即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确切的说,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我们将如何理解、如何解决紧张状态、松弛状态等问题?
紧张——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紧张是构成同一肌肉的各个运动单位,互相受神经冲动的不完全强缩的总和,但对于同一横纹肌,除了运动性神经支配外,还有紧张性神经支配。
音乐艺术是演奏者的情感表达,情感由人的意识产生。当演奏者面临不同的场合进行演奏时,由于外界环境与已形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使情绪这种瞬间变化的心理现象发生了变化,从而生理机能也受到了影响。在扬琴的演奏过程中,由精神紧张使得演奏者出现的问题比如:心慌意乱无法控制双手的运动、肌肉紧张导致双手不协调、忘谱等,从而使演奏者无法达到理想的音色、速度,反而增加了演奏负担,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出现这种过度紧张,除了自己心理素质训练的缺乏,和作品的熟练程度也有关系。当演奏技巧难度、熟练程度在把握之内的作品时,会大大降低心理负担,从而使演奏轻松自如,反之则会加重心理负担。演奏者的练习量直接影响作品的成熟度,部分习琴者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选择自己青睐却又在完成能力之外的作品来演奏,不但在演奏时存在心理障碍,同时还引起自身的生理障碍,长时间让肌肉在紧张状态下加大力度、速度练习,特别是在演奏快板部分,一味加力度、求速度,使得大指持琴键过紧,手臂用力不当,影响演奏的速度、音色及流畅性,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大指根部肌肉连同小臂、大臂完全处于紧张状态,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疲劳,可能会引起肌肉拉伤、腱鞘炎等后遗症。归根结底,音乐艺术的诠释是情绪跟演奏质量相结合的不断变化导致不同情绪之间彼此存在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演奏任何一首作品时,除了克服心理因素以外,在演奏技巧相对困难的片段可进行针对性练习,以达到质变到量变的提升。任何演奏技巧难度的解决都是演奏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完成作品演奏的流畅性。
中指的灵活使用在扬琴演奏中不仅能检测演奏者的双手是否处于松弛的状态,同时也能体现出中指远远大于手腕与手臂的灵巧性与力度优势。在诠释作品张力时,特别是演奏fff时,应当对琴弦与琴键之间的弹性有深入的考究,而不仅仅是一味的增加力度。击弦的瞬间,手臂、手腕、手指都处于用力的状态,而琴键被琴弦反弹上的瞬间,力被击散了,如同玻璃被撞碎,彰显出它应有的惯性,整体都是相对松弛状态。这样,既能避免击弦时间过长、音色没有穿透力、力度过大音质过噪等现象,又能使身体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由此我们发现,琴键的上下律动,是相对紧张与相对松弛的相互交替,而不是完全地、一味的紧张状态或松弛状态。
在扬琴演奏中坐姿对演奏者手臂、手腕的松弛度也存在很大关联。 座椅太低,导致演奏高音区时困难,将肘臂抬起,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内部出现损伤、劳损。当手臂自然下垂时,肌肉自然放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不会增加身体负担,以保证演奏各个音区都轻松自如。特别在演奏高音时,应将重心放在左腿上,身体跟随演奏的音区、音乐表现出应有的律动,而不是一味的伸展、收缩手臂。
失误是音乐艺术展演中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困难片段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而在心理埋下的潜意识,这时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可能会转化成由面部肌肉紧张而导致的微表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大大影响了演奏者的正常发挥。这些失误所牵连出的情绪都有可能影响到下一次演奏的状态。从心理学来看,我们需要通过适当延长刺激间隔时间,从而给予一定难度的分心任务等手段来尽量清空上次情绪事件的影响。然而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不断地训练心理素质,同时着重练琴困难片段,保证作品的流畅演奏,以减轻上次情绪事件对其后演奏的影响。
松弛——松散、轻松、放松。肌肉张力的消失,肢体变软,呈迟缓状态过度的松弛,是为避免过度紧张而产生的另一种极端情绪的表达,运用肌肉松弛反应来抵制恐惧或焦虑的发生。过度的松弛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弹错、漏弹等现象。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晰的理解紧张与松弛的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紧张状态或绝对的放松状态。
在力学当中我们把控制集中的力量的强或弱称之为心态的紧张与松散。而对于扬琴的演奏,我们尽量避免心理上及生理上的完全紧张或完全松弛这种极端的情绪表达。心境与特定事件诱发的情绪反应之间相互作用,心境可以影响情绪,而情绪也可以影响心境。紧张的人,譬如一个手电筒,你把光点拧得紧凑,光力是强了,光圈亦缩了。松弛型的人,譬如手电筒的光点,反拧过来,把光圈放大,但光力则微了。惯于紧张集中的人,他常把心力用在一点上,四外的全排除,因此易深入,也易偏至。惯于松弛散淡的人,他并不把心老集中在一点上用,因此他所见较宽较全,但不深刻,不细致。因此,在扬琴的演奏过程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都要认真体会紧张状态与松弛状态的相对性,松紧自如,而并非极端的、完全的紧张或松弛,以保持演奏状态的稳定和自如。
参考文献:
郝志红、梁宝勇、邵秀巧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综述》 原载《心理與行为研究》天津出版社2005.1
罗跃嘉《情绪的心理控制与认识研究策略》原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钱穆《湖上闲思录》国学导航
【摘要】:音乐艺术是演奏者对艺术的情感表达,在演奏过程中科学的、合理的认知心理上、生理上出现的紧张与松弛,并相对的对其进行调整,以正确的、科学的演奏状态完成作品中所要求的技术技巧、音色及速度,从而更加全面的诠释作品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紧张;松弛;相对性
扬琴(Dulcimer)亦名洋琴,起源于中东之亚述与波斯等古国,后来传入西班牙、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名曰Cimbalom。现在扬琴已是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伊朗、印度、越南、朝鲜、中国、日本等国家广为流传的乐器。因此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世界性和鲜明民族性,普遍而又大众化的击弦乐器。就世界扬琴的分布概况看,大致可划分为大三体系:即欧洲体系、西亚、南亚体系和中国体系。在中国的国乐器中,唯独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的世界性乐器。
中国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但個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 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扬琴艺术的音域涉及到四个八度,由于音域较宽,音马较多,使得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演奏的状态,以便轻松自如地达到演奏的速度、音色、以及清晰度。状态——即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确切的说,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我们将如何理解、如何解决紧张状态、松弛状态等问题?
紧张——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紧张是构成同一肌肉的各个运动单位,互相受神经冲动的不完全强缩的总和,但对于同一横纹肌,除了运动性神经支配外,还有紧张性神经支配。
音乐艺术是演奏者的情感表达,情感由人的意识产生。当演奏者面临不同的场合进行演奏时,由于外界环境与已形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使情绪这种瞬间变化的心理现象发生了变化,从而生理机能也受到了影响。在扬琴的演奏过程中,由精神紧张使得演奏者出现的问题比如:心慌意乱无法控制双手的运动、肌肉紧张导致双手不协调、忘谱等,从而使演奏者无法达到理想的音色、速度,反而增加了演奏负担,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出现这种过度紧张,除了自己心理素质训练的缺乏,和作品的熟练程度也有关系。当演奏技巧难度、熟练程度在把握之内的作品时,会大大降低心理负担,从而使演奏轻松自如,反之则会加重心理负担。演奏者的练习量直接影响作品的成熟度,部分习琴者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选择自己青睐却又在完成能力之外的作品来演奏,不但在演奏时存在心理障碍,同时还引起自身的生理障碍,长时间让肌肉在紧张状态下加大力度、速度练习,特别是在演奏快板部分,一味加力度、求速度,使得大指持琴键过紧,手臂用力不当,影响演奏的速度、音色及流畅性,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大指根部肌肉连同小臂、大臂完全处于紧张状态,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疲劳,可能会引起肌肉拉伤、腱鞘炎等后遗症。归根结底,音乐艺术的诠释是情绪跟演奏质量相结合的不断变化导致不同情绪之间彼此存在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演奏任何一首作品时,除了克服心理因素以外,在演奏技巧相对困难的片段可进行针对性练习,以达到质变到量变的提升。任何演奏技巧难度的解决都是演奏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完成作品演奏的流畅性。
中指的灵活使用在扬琴演奏中不仅能检测演奏者的双手是否处于松弛的状态,同时也能体现出中指远远大于手腕与手臂的灵巧性与力度优势。在诠释作品张力时,特别是演奏fff时,应当对琴弦与琴键之间的弹性有深入的考究,而不仅仅是一味的增加力度。击弦的瞬间,手臂、手腕、手指都处于用力的状态,而琴键被琴弦反弹上的瞬间,力被击散了,如同玻璃被撞碎,彰显出它应有的惯性,整体都是相对松弛状态。这样,既能避免击弦时间过长、音色没有穿透力、力度过大音质过噪等现象,又能使身体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由此我们发现,琴键的上下律动,是相对紧张与相对松弛的相互交替,而不是完全地、一味的紧张状态或松弛状态。
在扬琴演奏中坐姿对演奏者手臂、手腕的松弛度也存在很大关联。 座椅太低,导致演奏高音区时困难,将肘臂抬起,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内部出现损伤、劳损。当手臂自然下垂时,肌肉自然放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不会增加身体负担,以保证演奏各个音区都轻松自如。特别在演奏高音时,应将重心放在左腿上,身体跟随演奏的音区、音乐表现出应有的律动,而不是一味的伸展、收缩手臂。
失误是音乐艺术展演中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困难片段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而在心理埋下的潜意识,这时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可能会转化成由面部肌肉紧张而导致的微表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大大影响了演奏者的正常发挥。这些失误所牵连出的情绪都有可能影响到下一次演奏的状态。从心理学来看,我们需要通过适当延长刺激间隔时间,从而给予一定难度的分心任务等手段来尽量清空上次情绪事件的影响。然而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不断地训练心理素质,同时着重练琴困难片段,保证作品的流畅演奏,以减轻上次情绪事件对其后演奏的影响。
松弛——松散、轻松、放松。肌肉张力的消失,肢体变软,呈迟缓状态过度的松弛,是为避免过度紧张而产生的另一种极端情绪的表达,运用肌肉松弛反应来抵制恐惧或焦虑的发生。过度的松弛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弹错、漏弹等现象。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晰的理解紧张与松弛的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紧张状态或绝对的放松状态。
在力学当中我们把控制集中的力量的强或弱称之为心态的紧张与松散。而对于扬琴的演奏,我们尽量避免心理上及生理上的完全紧张或完全松弛这种极端的情绪表达。心境与特定事件诱发的情绪反应之间相互作用,心境可以影响情绪,而情绪也可以影响心境。紧张的人,譬如一个手电筒,你把光点拧得紧凑,光力是强了,光圈亦缩了。松弛型的人,譬如手电筒的光点,反拧过来,把光圈放大,但光力则微了。惯于紧张集中的人,他常把心力用在一点上,四外的全排除,因此易深入,也易偏至。惯于松弛散淡的人,他并不把心老集中在一点上用,因此他所见较宽较全,但不深刻,不细致。因此,在扬琴的演奏过程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都要认真体会紧张状态与松弛状态的相对性,松紧自如,而并非极端的、完全的紧张或松弛,以保持演奏状态的稳定和自如。
参考文献:
郝志红、梁宝勇、邵秀巧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综述》 原载《心理與行为研究》天津出版社2005.1
罗跃嘉《情绪的心理控制与认识研究策略》原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钱穆《湖上闲思录》国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