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不强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的实现之间的明显矛盾,学生很有必要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而学习地理能力的提高,学生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事,地理老师很有必要帮助学生。那么,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习惯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课前学习习惯的培养
  1.鼓励──预习课文
  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很好地接受新知识。地理内容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不好接受,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增强接受效果。学生学习时间紧张,教师开始应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且落实,以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明确要求将预习的提纲写到笔记本上;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其预习的情况。教师针对预习的结果,给予指导,并对预习结果不错的学生给予表扬,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可让预习得比较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讲一讲课,从而增强他的预习兴趣,并让他自己发现预习的问题与不足。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主动地预习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
  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就掌握的知识不必细讲,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必要性,不会打击他们的预习积极性。
  2.要求──课前几分钟的利用
  课前几分钟的准备,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增强听课效果。老师要在打上课铃前进入教室,观察学生做什么,告诉他可以准备下节课的课本、笔记本,可以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或看一看下节课要讲的知识。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问学生:“准备好了没?”等所有的学生都准备好了才开始上课,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因为他个人而耽误时间。这样学生就会引起注意,加以改正,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地理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下课时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应该准备的书本,以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课前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没有做好准备的,或者没有养成习惯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如个别谈话、严格要求等。
  二、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1.要求──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地理教师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听课,发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一定要提醒、警告;如果学生有特殊问题,则课后一定要帮助学生解决。如果这堂课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则学生很难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另外,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其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听讲,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对于这一点上,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备课,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一般地说,不能集中注意听讲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地理教师对他们应该多进行一些情感教育,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渐强化课堂效果。
  2.指导──做好笔记
  一个好的笔记是书本的缩影,可以告诉学生学习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些学生上课根本不记地理笔记,认为没用,只要在书上勾住重点就行了,有些学生记地理笔记,可只记板书,别的就不会去记。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首先,板书要规范,将重点标记,使学生容易记录;其次,作为地理的特色──图的素描要直观、易画、清晰,要求学生也仔细认真地画下来;最后,要让学生将不懂的在笔记上做个记录,以便课后解决。
  3.鼓励──积极发言
  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学生上课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解决,切不可置之不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自己也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要跟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而且要鼓励学生发问。目前提倡的案例教学法更是离不开学生的讨论,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发言。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阅读课文等方法鼓励他们发言。
  三、课后学习习惯的培养
  1.要求──课后练习
  地理跟别的课一样,都是必须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后必须做相应的练习题。教师就应培养学生课后养成做练习的习惯。教师通过提出要求、检查等一般性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做练习。另外,还要不定时地提醒他们,使没做的学生觉得自己应该早点做了,意识到自觉做练习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课后做练习的良好习惯。
  2.讨论──地理话题
  由于地理知识的普遍性,地理教师可以经常和学生课后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话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组织──地理活动
  地理活动需要地理教师精心安排、组织,使活动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增强学生的地理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用课堂知识去分析实际情况,学生就会在生活实际中不自觉地用地理思维去分析问题,把实际生活和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就会养成一个课后学习地理的好习惯。
  四、复习和考试习惯的培养
  1.指导──复习
  由于考试的压力,地理知识应该进行系统的复习。地理教师不仅要自己在课堂上复习,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复习,更要培养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复习的习惯。地理教师给学生复习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自己复习,要求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要的知识点展示出来,再通过自己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复习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以便提高复习能力。地理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复习的好处,使学生自主地去复习所学内容,养成习惯。
  2.指导──考试
  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一般来说,学得好就可以考得好。可是有些时候,学生会因没有良好的答题习惯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为避免这些损失,地理教师要在学生考试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地理教师要经常灌输基本的考试习惯,进行一些小测验,发现学生不好的方面一定要指出,让其改正。
  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考试答题情况,根据出现问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以避免下次考试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
  五、结语
  地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地理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学生个人的事,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培养。
  地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在培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一定要有耐性,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使其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始时需要地理教师多次强调,多次要求。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可以提高自己学习地理的能力,可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可以学得轻松、自如时,学生就会自愿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地理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其他文献
但近几年来社会上反映新型解吸除氧器的使用不尽人意,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除氧器无法政党运行,使该新型解作氧器及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了解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教育是使人从狭隘走向广阔、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教育是神圣的,因为它是培育人的精神世界的事业。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弘扬学生的个性还是压抑学生的精神;我们的教育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的是愉悦还是痛苦;我们的教育结果是为学生营造生命的绿洲还是制造心灵的荒漠?这便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准绳
摘 要: 高中历史活动课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如何更好地实践至关重要。作者比较了通行较广的三个版本,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集众家之长,在教材不变的情况下更灵活、充分地开展活动课,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活动课 “一标多本” 分类比较    新课标实施后,高中历史推行“一标多本”,目前已经出版了几套全日制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包括“人教版”,由
序言近几年,我国已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不少解析型摄影测量测图设备,我国自行研制的同类仪器也已经或即将问世。测图的解析化生产已经逐步在我国测绘行业展开。如何合理地计划、安排和组织好生产、充分发挥这些解析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了“系统”概念,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摄影测量图生产的全过程。从剖析解析型测图仪器的特点入手,归纳出解析法测图生产的一些特点。最后,就在我国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方法,注重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阐明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目的地、有步骤地寓于基本训练之中。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一、选择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发现史,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供科学的示范。  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主旋律;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是历史教学的协奏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奏出历史教学和谐的乐章。这一切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但实事求是地说,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满堂灌输并未绝迹,学生死记硬背“涛声依旧”,师生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所以,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