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日本陆上自卫队(以下简称“陆自”)在九州岛的大分县日生台靶场举行大规模岛屿攻防演习,主题是“假如中国军队侵攻日本冲绳附近岛屿,日本该如何防御”。这种公开以解放军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在日本还是首次,值得注意的是,演习中,日本陆自不仅首次让长期驻守北海道的最精锐装甲部队——第7师团转战千里南下九州,且从东京附近的千叶县调集最精锐空降部队——第1空挺团,使得该演习成为迄今日本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演习。而这次以陆自担纲主角的岛屿攻防演习,也引起中国人对长期躲在中日主权争端背后的日本陆自的浓厚兴趣。
应对“西南有事”
陆自一直是日本自卫队规模最大的单位,冷战时期都保持18万人的员额,1991年苏联解体后,日本认为北面军事威胁大幅减小,于是计划裁员。1995年11月28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与内阁会议通过“1996年后防卫计划大纲”,确定陆自编制由18万人下调到16万人,同时将主要部队由原先的13个师团、2个混成团调整为9个师团、6个旅团,不难看出,当时陆自提出缩减师团数量、引入新式作战单位“旅团”并非基于作战或战术上的需要。而是基于兵力裁减的需要,根据大纲,1995年12月通过的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1996~2000年度)决定将两个师团缩编为旅团。1999年3月,司令部位于广岛县海田市的第13师团缩编为旅团,2001年3月,司令部位于群马县相马原的第12师团缩编为旅团。进入21世纪后,日本陆自又根据“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度),于2004年3月将司令部位于北海道带广市带广的第5师团缩编为旅团。
伹在2004年之后,日本陆自的“9师6旅”改编出现新动向,即不再是简单的人员压缩,而是根据新战略任务进行政变,日本甚至提前终结了2001~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制定新的“2005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根据新大纲,日本陆自相继在2006年3月将香川县善通寺市的第2混成团扩编为第14旅团。2008年3月将司令部位于北海道札幌市真驹内的第11师团缩编为旅团,2010年3月将驻守在冲绳那霸的第1混成团扩编为第15旅团。至此,日本陆自的“9师6旅”改编全部完成。
总体来看,日本“9师6旅”改革核心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首先,被缩编的4个师团以前都是缺编较大的部队,颇有些“架子师”的味道,而在缩编成旅团后,尽管人员都有较大减少,但旅团内各单位员额都比较充实,可在不经动员或很少动员的情况下参战。其次,“9师6旅”中的近半数是战略机动师团/旅团,战时能够迅速部署到“出事地域”,如改编后的第12旅团所辖第12飞行队共有20架UH-60J中型和UH-47J/JA重型直升机,而原先的第12师团则只辖有一个装备有8架UH-IJ轻型直升机的飞行队。不仅如此,第12旅团还撤消了不能空运的战车(坦克)中队(等同中国坦克连),增加了高机动装甲车数量。目的就是用直升机对全旅团所有装备和人员实施空中机动。
对中国而言,考虑日本防卫白皮书多次将中国视为所谓“头号威胁”,相应的日本陆自在近几年也把“西南有事”作为其“防卫战略”重点,最露骨的表现就是扩编专门应对“钓鱼岛争端”的第15旅团。另外,陆自还准备重新扩军,将人员从现有的15.5万扩充到16.8万,而新增加的人员将主要部署到“西南诸岛”。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财务省以“预算吃紧”为由反对扩军,因此防卫省和财务省仍在协商,可能在2011年底做出最终决定。有消息人士称,日本防卫省已经妥协,拟将陆自扩军目标下调为15.7万人,所增人员全部编入第15旅团。
解剖“战略机动旅团”
在日本陆自5个方面队(类似中国陆军军区)中,重装部队仍集中在北部方面队,即使是两个人数仅3600人的第5、11旅团(性质为“沿岸配备旅团”)也有数量不菲的90式主战坦克和89式履带式步兵战车。而在应对“西南有事”的西部方面队和中部方面队中,则以轻装机械化部队为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方面队集中了日本四个战略机动旅团中的三个分别是隶属中部方面队的第13旅团(现任旅团长川又弘道少将)、第14旅团(现任旅团长井上武少将)和隶属西部方面队的第15旅团(现任旅团长友部熏少将)。
与沿岸配备旅团相比,战略机动旅团在基本结构上并无太大差别,同样包括普通科(步兵)、战车(装甲兵)、炮兵、防化兵、工程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区别在于战略机动旅团骨干作战兵力——普通科连队(等同中国步兵营)以4×4轮式装甲车为主要装备,且旅属战车兵以连为作战单元,装备也是比90式坦克轻得多的74式坦克,不像沿岸配备旅团配属重战车营。战略机动旅团的装备均可由CH-47J/JAK升机吊挂运输或由C-2、C-130J中型运输机空运。可见,战略机动旅团具有比沿岸配备旅团高得多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军事专家分析,日本陆自之所以在西南方向拿战略机动旅团当作主要作战力量,就在于其具备良好的快速应变能力,且都是合成化部队,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比较适合地域狭小、突发性强的岛屿作战。
就日本应对“西南有事”的三个战略机动旅团而论,战斗力最强的当属第13旅团,总兵力为3700人,骨干作战力量是三个普通科连队,其次是第14旅团,兵力为2800人,骨干作战力量是两个普通科连队;最弱的反倒是直接针对钓鱼岛的第15旅团,兵力为2100人,骨干作战力量仅有一个普通科连队。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在“西南有事”时,首先指望的就是第15旅团,但该旅团所辖步兵太少,且缺乏炮兵和装甲兵,现有实力仅够满足对日据钓鱼岛及冲绳诸岛的侦察、监视、预警和守备。攻击能力有限。不过前面已经提到,日本陆自正积极扩充第15旅团的实力,新增的2000人计划除编为两个普通科连队、一个155毫米榴炮中队(战斗力等同中国152毫米榴炮连)、一个战车中队,还将充实原有的陆航、侦察中队、工兵中队等。一旦该扩充计划完成,第15旅团将拥有4100人,且结构大幅完善,攻击力将有飞跃性提高,对钓鱼岛的威胁程度显然会剧增。
本质是“弃长就短”
话题再回到最近举行的日本陆自“岛屿攻防”演习中,其中第7师团南调参演可谓最受外界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是日本陆自在模拟“西南有事”时从北海道调兵的“实战演练”。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分析并不准确,因为第7师团作为日本陆自唯一的装甲师团,长期以俄罗斯为“主敌”,作战思想、部队建设、装备发展都是围绕在北部山地应对俄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若非要投放到环境迥异的西南岛屿方向,形同“弃长就短”。要知道,日本担心中国军事进攻的钓鱼岛面积狭小,且地形陡峭、密布树木,战场 容量最大也就可容纳营级规模的步兵作战,根本没有可供50多吨重的90式坦克展开和回旋的地方,这还不算陆自如何去费尽心思将90式投送上岸。
实际上,日本陆自很清楚本州以南没有适合第7师团作战的地方,之所以还要南调参演,除了有落实防卫省推进“全国机动”训练指针的考虑外,主要是做给美国和国内看。对美国就是表忠心,“你看我是公开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我在积极配合美国围堵中国”,对国内就是继续渲染和夸大“中国威胁论”(第7师团在演习中扮演攻击方的中国装甲部队),为保证自卫队预算不被削减制造理由。
可见,中国需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前文介绍的四个战略机动旅团,另外再加上第8师团和中央即应集团(中央快速反应集团),这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多种作战能力的部队才是未来钓鱼岛斗争最可能照面的对象。据报道,日本陆自的第13、14、15旅团和第8师团正加紧变身为两栖战部队,即事实上的海军陆战队,而第12旅团则向空中机动旅团发展,至于辖有第1空挺团、第1直升机团、特种战大队、快速反应步兵营的中央即应集团未来则将充当陆自的战略预备队。
打不起“大战争”
客观而言,日本陆自完成“9师6旅”体制改革后确实显得相当精干,快速反应能力也有较大提高,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作战力量明显加强。但是“9师6旅”体制,也存在弊端,就是应付低烈度战争有余,应对高强度战争能力不足。
日本陆自改编中,有四个旅团是由师团缩编而来,每个旅团的兵力仅有师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尽管节省了经费,反应更灵敏,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火力和突击力下降。持续战斗力减弱。另两个由混成团扩编而来的旅团兵力还不及由师团缩编形成的旅团,火力、突击力和持续战斗力就更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战略机动旅团中,由于强调快速反应,其装备都是轮式车辆,火力和防护力远无法与履带式战车媲美,实际上,这种战略机动旅团就是轻步兵旅。在低烈度战争中,由于对手一般投入的兵力规模基本在团级以下,装甲力量不会太强,所以陆自战略机动旅团尚可从容应对。但若是爆发高强度战争,一旦对手投入师级部队,那么即使日本将四个战略机动旅团全部投入作战,也仅是在兵力上处于平手,没有什么优势,这还没有考虑四个战略机动旅团能否在同一时间到达战场,如果不行,很可能会打成“添油战”,被对手逐个击破。虽然陆自也可投入战略机动师团,但同样只是在兵力上取得均势而无法取得优势。要想取得兵力优势,陆自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可这样一来又会带来其他方向的兵力紧张。因为真打起高强度战争,对手不可能只投入一个师级部队作战。
分析人士称,日本陆自在过去10多年里之所以坚持完成“9师6旅”体制改编,主要基于俄罗斯不会从陆上攻击日本以及钓鱼岛争端最多演变为低烈度战争的判断,况且日本还有美日军事同盟作为依靠。但现在日本的焦虑之心与日俱增,因为中国军力现代化一直没有停步,而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态度强硬,2011年以来更是多次派飞机对日进行示威飞行,同时还扬言要大幅增强在争议岛屿上的驻军。因此,日本又有了对陆自进行调整的冲动,即要增强“9师6旅”的信息化能力,编配无人机、新一代搜索雷达等,同时还将加强战略机动旅团的火力和机动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是换装或增配重型直升机乃至武装直升机。
应对“西南有事”
陆自一直是日本自卫队规模最大的单位,冷战时期都保持18万人的员额,1991年苏联解体后,日本认为北面军事威胁大幅减小,于是计划裁员。1995年11月28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与内阁会议通过“1996年后防卫计划大纲”,确定陆自编制由18万人下调到16万人,同时将主要部队由原先的13个师团、2个混成团调整为9个师团、6个旅团,不难看出,当时陆自提出缩减师团数量、引入新式作战单位“旅团”并非基于作战或战术上的需要。而是基于兵力裁减的需要,根据大纲,1995年12月通过的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1996~2000年度)决定将两个师团缩编为旅团。1999年3月,司令部位于广岛县海田市的第13师团缩编为旅团,2001年3月,司令部位于群马县相马原的第12师团缩编为旅团。进入21世纪后,日本陆自又根据“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度),于2004年3月将司令部位于北海道带广市带广的第5师团缩编为旅团。
伹在2004年之后,日本陆自的“9师6旅”改编出现新动向,即不再是简单的人员压缩,而是根据新战略任务进行政变,日本甚至提前终结了2001~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制定新的“2005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根据新大纲,日本陆自相继在2006年3月将香川县善通寺市的第2混成团扩编为第14旅团。2008年3月将司令部位于北海道札幌市真驹内的第11师团缩编为旅团,2010年3月将驻守在冲绳那霸的第1混成团扩编为第15旅团。至此,日本陆自的“9师6旅”改编全部完成。
总体来看,日本“9师6旅”改革核心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首先,被缩编的4个师团以前都是缺编较大的部队,颇有些“架子师”的味道,而在缩编成旅团后,尽管人员都有较大减少,但旅团内各单位员额都比较充实,可在不经动员或很少动员的情况下参战。其次,“9师6旅”中的近半数是战略机动师团/旅团,战时能够迅速部署到“出事地域”,如改编后的第12旅团所辖第12飞行队共有20架UH-60J中型和UH-47J/JA重型直升机,而原先的第12师团则只辖有一个装备有8架UH-IJ轻型直升机的飞行队。不仅如此,第12旅团还撤消了不能空运的战车(坦克)中队(等同中国坦克连),增加了高机动装甲车数量。目的就是用直升机对全旅团所有装备和人员实施空中机动。
对中国而言,考虑日本防卫白皮书多次将中国视为所谓“头号威胁”,相应的日本陆自在近几年也把“西南有事”作为其“防卫战略”重点,最露骨的表现就是扩编专门应对“钓鱼岛争端”的第15旅团。另外,陆自还准备重新扩军,将人员从现有的15.5万扩充到16.8万,而新增加的人员将主要部署到“西南诸岛”。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财务省以“预算吃紧”为由反对扩军,因此防卫省和财务省仍在协商,可能在2011年底做出最终决定。有消息人士称,日本防卫省已经妥协,拟将陆自扩军目标下调为15.7万人,所增人员全部编入第15旅团。
解剖“战略机动旅团”
在日本陆自5个方面队(类似中国陆军军区)中,重装部队仍集中在北部方面队,即使是两个人数仅3600人的第5、11旅团(性质为“沿岸配备旅团”)也有数量不菲的90式主战坦克和89式履带式步兵战车。而在应对“西南有事”的西部方面队和中部方面队中,则以轻装机械化部队为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方面队集中了日本四个战略机动旅团中的三个分别是隶属中部方面队的第13旅团(现任旅团长川又弘道少将)、第14旅团(现任旅团长井上武少将)和隶属西部方面队的第15旅团(现任旅团长友部熏少将)。
与沿岸配备旅团相比,战略机动旅团在基本结构上并无太大差别,同样包括普通科(步兵)、战车(装甲兵)、炮兵、防化兵、工程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区别在于战略机动旅团骨干作战兵力——普通科连队(等同中国步兵营)以4×4轮式装甲车为主要装备,且旅属战车兵以连为作战单元,装备也是比90式坦克轻得多的74式坦克,不像沿岸配备旅团配属重战车营。战略机动旅团的装备均可由CH-47J/JAK升机吊挂运输或由C-2、C-130J中型运输机空运。可见,战略机动旅团具有比沿岸配备旅团高得多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军事专家分析,日本陆自之所以在西南方向拿战略机动旅团当作主要作战力量,就在于其具备良好的快速应变能力,且都是合成化部队,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比较适合地域狭小、突发性强的岛屿作战。
就日本应对“西南有事”的三个战略机动旅团而论,战斗力最强的当属第13旅团,总兵力为3700人,骨干作战力量是三个普通科连队,其次是第14旅团,兵力为2800人,骨干作战力量是两个普通科连队;最弱的反倒是直接针对钓鱼岛的第15旅团,兵力为2100人,骨干作战力量仅有一个普通科连队。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在“西南有事”时,首先指望的就是第15旅团,但该旅团所辖步兵太少,且缺乏炮兵和装甲兵,现有实力仅够满足对日据钓鱼岛及冲绳诸岛的侦察、监视、预警和守备。攻击能力有限。不过前面已经提到,日本陆自正积极扩充第15旅团的实力,新增的2000人计划除编为两个普通科连队、一个155毫米榴炮中队(战斗力等同中国152毫米榴炮连)、一个战车中队,还将充实原有的陆航、侦察中队、工兵中队等。一旦该扩充计划完成,第15旅团将拥有4100人,且结构大幅完善,攻击力将有飞跃性提高,对钓鱼岛的威胁程度显然会剧增。
本质是“弃长就短”
话题再回到最近举行的日本陆自“岛屿攻防”演习中,其中第7师团南调参演可谓最受外界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是日本陆自在模拟“西南有事”时从北海道调兵的“实战演练”。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分析并不准确,因为第7师团作为日本陆自唯一的装甲师团,长期以俄罗斯为“主敌”,作战思想、部队建设、装备发展都是围绕在北部山地应对俄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若非要投放到环境迥异的西南岛屿方向,形同“弃长就短”。要知道,日本担心中国军事进攻的钓鱼岛面积狭小,且地形陡峭、密布树木,战场 容量最大也就可容纳营级规模的步兵作战,根本没有可供50多吨重的90式坦克展开和回旋的地方,这还不算陆自如何去费尽心思将90式投送上岸。
实际上,日本陆自很清楚本州以南没有适合第7师团作战的地方,之所以还要南调参演,除了有落实防卫省推进“全国机动”训练指针的考虑外,主要是做给美国和国内看。对美国就是表忠心,“你看我是公开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我在积极配合美国围堵中国”,对国内就是继续渲染和夸大“中国威胁论”(第7师团在演习中扮演攻击方的中国装甲部队),为保证自卫队预算不被削减制造理由。
可见,中国需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前文介绍的四个战略机动旅团,另外再加上第8师团和中央即应集团(中央快速反应集团),这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多种作战能力的部队才是未来钓鱼岛斗争最可能照面的对象。据报道,日本陆自的第13、14、15旅团和第8师团正加紧变身为两栖战部队,即事实上的海军陆战队,而第12旅团则向空中机动旅团发展,至于辖有第1空挺团、第1直升机团、特种战大队、快速反应步兵营的中央即应集团未来则将充当陆自的战略预备队。
打不起“大战争”
客观而言,日本陆自完成“9师6旅”体制改革后确实显得相当精干,快速反应能力也有较大提高,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作战力量明显加强。但是“9师6旅”体制,也存在弊端,就是应付低烈度战争有余,应对高强度战争能力不足。
日本陆自改编中,有四个旅团是由师团缩编而来,每个旅团的兵力仅有师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尽管节省了经费,反应更灵敏,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火力和突击力下降。持续战斗力减弱。另两个由混成团扩编而来的旅团兵力还不及由师团缩编形成的旅团,火力、突击力和持续战斗力就更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战略机动旅团中,由于强调快速反应,其装备都是轮式车辆,火力和防护力远无法与履带式战车媲美,实际上,这种战略机动旅团就是轻步兵旅。在低烈度战争中,由于对手一般投入的兵力规模基本在团级以下,装甲力量不会太强,所以陆自战略机动旅团尚可从容应对。但若是爆发高强度战争,一旦对手投入师级部队,那么即使日本将四个战略机动旅团全部投入作战,也仅是在兵力上处于平手,没有什么优势,这还没有考虑四个战略机动旅团能否在同一时间到达战场,如果不行,很可能会打成“添油战”,被对手逐个击破。虽然陆自也可投入战略机动师团,但同样只是在兵力上取得均势而无法取得优势。要想取得兵力优势,陆自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可这样一来又会带来其他方向的兵力紧张。因为真打起高强度战争,对手不可能只投入一个师级部队作战。
分析人士称,日本陆自在过去10多年里之所以坚持完成“9师6旅”体制改编,主要基于俄罗斯不会从陆上攻击日本以及钓鱼岛争端最多演变为低烈度战争的判断,况且日本还有美日军事同盟作为依靠。但现在日本的焦虑之心与日俱增,因为中国军力现代化一直没有停步,而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态度强硬,2011年以来更是多次派飞机对日进行示威飞行,同时还扬言要大幅增强在争议岛屿上的驻军。因此,日本又有了对陆自进行调整的冲动,即要增强“9师6旅”的信息化能力,编配无人机、新一代搜索雷达等,同时还将加强战略机动旅团的火力和机动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是换装或增配重型直升机乃至武装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