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族风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市空间规模的日益庞大,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各大城市都修建了地铁、城市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我国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对视觉导向系统的研究也一直处于边缘性、零散性、附属性的地位,无论是建筑师、工业设计师,还是城市规划者、城市设计者都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解决措施。
  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不仅仅是几块简单的标志牌的设置,更是一个综合的指示和导向识别系统,涉及到一个城市整体的精神风貌、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在保证导识系统各种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应该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同时又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是现代生活对传统的保留和再认识。因此,在遵循国内外标准通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地域、区域文化特色的人性化、个性化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将是国内外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发展的趋势。
  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很大变化,2009年长沙轨道交通正式启动建设,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其中2号线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并拟于2013年10月率先正式运营。作为城市整体形象识别的窗口,长沙轨道交通导向识别系统将代表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和文明发达程度,它不仅是指引人们界定区域和辨别方向、规范行为所必须的功能性视觉系统,还能将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历史人文素养通过视觉化的指示性标识和图像信息予以反映,诠释出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灵魂。因此长沙急需建立一套规范、完善、合理、美观且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导向识别体系,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加强城市视觉识别的力度。
  长沙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应在充分理解湖湘文化地域特色和长沙古城人文底蕴的基础上,从湖湘民间文化和造型艺术中借鉴其能为现代导视设计所应用的元素,体现出独特地域色彩、区域性文化和历史内涵。
  湖南民间织锦是在湖湘文化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产物,也是世界灿若星辰的文化长卷中的一朵绚丽奇葩,是现代设计的创意源泉。在长沙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可以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创造出具有湖湘气派、民族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从造型方法上来看,湖南民间织锦由于受织造工艺的影响:选用经纬线变化斜纹组织,决定了组形上难以自如构成曲线,只能由多个台阶联接成近似曲线的图形。使纹饰图案呈现出几何格律点阵式图案风格和折线、直线构成表现。织锦纹样往往以具象为依据而又不受具象束缚,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物象多做概括的提炼,对于能代表对象典型特征的形态乐于表现,对一些不重要的枝节则视而不见。如代表锦鸡的彩羽纹、比拟虎豹麂鹿的豹纹、模仿云彩的云钩纹、从水波荡漾形态中得到启示的曲钩纹、象征拱桥的弯钩纹等等,通过模仿自然、综合创造物象、抽象变形捕捉造型要素,将具象的生活记忆提炼为织锦纹样抽象世界的节奏韵律,在纹样的形态和内容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和鲜明的地域环境特色。
  纹样的生产设计与劳动技术形式和技术水平息息相关,而审美情趣的取向是影响纹样意义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是艺术创作的土壤,与人们朝夕相处的自然成为了织锦纹样设计中就地取材的资源库。山川河流、森林植被、飞禽走兽等自然物象的纹样在湖南民间织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湖南民间织锦传统图案纹样中的动植物纹样约有四、五十种,包括各种花草树木、飞鸟鱼虫。其中常见的有九朵梅、马毕花、猴子花、锦鸡花、野鸡花、大蛇花与小蛇花等纹样,无一不是对自然生物形态的艺术化再创造。
  在长沙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可以借鉴民间织锦运用抽象几何化的形象表现事物特征的造型方法,运用菱形、方形网格纹样设计导视造型,重表现,取大形,舍弃细枝末节的表达,运用简洁明快的形式,结合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构成法则,以点连线,以线集面,使导视标志造型既符合现代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又形成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质。
  湖南是鱼米之乡,长期渔耕生活方式养成的民族审美意识对织锦纹样寄予了自然审美文化理念的期望与情感,理性的工艺纺织技术织入了浪漫的生命悸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织锦纹样象征意义的典型表现。如 “台台花”纹样是专用于孩童摇窝盖被上的装饰纹,它与湖南民间“赶白虎”的民俗有着紧密联系,体现了纹样寓意与民风民俗的共生关系。 “台台花”又称“台台虎”,其图案的中心纹样为正面虎头形象,周围由小船纹或波浪纹围绕,形象满幅平铺,或呈二方连续展开,意在避邪免灾、保佑平安。湖南民间文化中认为白虎是灾星,“赶白虎”是一项驱除白虎并防止它伤害儿童,保护儿童平安成长的民俗活动。织有“台台花”纹样的摇窝盖裙是是“赶白虎”民俗活动中外婆必须送给小外孙的礼物。平时在家里,它是包裹婴儿的襁褓,或覆盖在婴儿的窝窝背笼上,从不离身,出远门前用锅烟灰在不满周岁的婴儿额头上画一个“十”字,然后用“台台花”盖裙罩住背笼才出门,表示可以避开白虎,一路平安。
  除了表达驱邪纳福的愿望,织锦纹样的寓意还体现出对生命的认识和生活的态度。钩纹是湖南民间织锦中一种常见的抽象纹样,它以对钩为主体,成对组合。纹样粗细、长短、弯度一致,呈多层次的中心扩散状,有单八钩、双八钩、二十四八钩、四十八钩等不同种类。这种看似重复的排比纹样,寓意成双结对、多子多孙、绵延不绝,体现出万福吉祥之意,也寄托着对生命繁衍崇敬之情,以形式上的律动美感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意愿。
  作为代表长沙形象,体现湖南文化的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可以在充分理解湖南民间织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适当的应用湖南民间织锦表达如意、平安的吉祥纹样,结合轨道交通导视设计原则和现代设计审美造型,使长沙轨道交通导视设计不仅能借鉴湖南民间织锦艺术的“形”,更注重传湖南民间织锦艺术的“意”。
  湖南民间织锦艺术连接着湖南民间审美文化根脉,文化生产与再造。在长沙轨道交通导视设计中,对民间织锦艺术的视觉元素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提炼,更是多元文化社会中对民族文化和生产智慧的传承和探索。湖南民间织锦艺术在长沙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要关注其艺术形式美感和工艺技术价值,更应深入纹样所依托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品味其中的生活哲学与民族艺术创作激情,延续湖南人民善良、包容、真诚的艺术化生活态度,体现长沙以艺术共建生命的和谐之美。
  *本文系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民间织锦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YBA088)、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湖南民间造型艺术在现代新媒体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C028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
其他文献
湖南作家肖进军的中篇小说《娱乐总监》开篇援引了《海南日报》1988年9月8日的一段话,似乎要把读者带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似乎已经过去了的某个历史场景。但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却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类似“现在进行时”的现实感和现场感。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父女到海南娱乐城“淘金”的都市故事。作品色彩强烈地展现了金钱在都市状态中是如何被人们作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人生目标来追求的,从而使文本审美境界超越了都市生
期刊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总体,文化映射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作为庞大整体的人类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来自的社会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也随着时间、地点、群落等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各族群都有了自己特定的文化种类,因而也就有了封建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差别。市民文化涉及物质、精神等领域。物质层面包括日常生活和文化产品两方面,而精神层面
期刊
提起新时期以来作家的“触电”现象,王朔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在1988年,他的《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水面》和《大喘气》四部小说先后被拍成电影,因此该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更是前后四次被翻拍成电影,创造了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中的一个神话。  小说发表后的第二年即被凌奇伟导演改编成电影《天使与魔鬼》,随后便是1988年夏钢导演改编的电影《一半是
期刊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影视作品走红之后又推出相应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字与图像配套运行的创作模式早已是中国社会的一道文化景观。即便如此,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冯小刚据此导演的电影《温故一九四二》(后改片名为《一九四二》)仍然极大地吸引了国人的眼球。文字与图像的《温故一九四二》在根本层面所要深思、回答的问题是一致的,即:1942年,河南发生大灾荒,三千万人逃荒,三百万人饿死,这一历史事实应
期刊
新世纪以来,小说的叙事冲动似乎在终结,又似乎在重复发生。无论小说形式探索,还是人性深度的掘进,似乎都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诸多禁忌,包括政治的自觉规避,新时期纯文学规范,都成为创新的巨大枷锁。而现实种种的光怪陆离与触目惊心,只能以黑话和隐喻的形式,曲折地出现在文学中。于是,故事便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但人们并不信任故事,人们只在故事中得到廉价快感。人们希望读细腻感人的故事,伤感凄婉的故事,通俗曲折
期刊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老东家一家在逃难过程中从绝望求生到麻木赴死、再从投奔死亡转而迎来新生的故事,借以凭吊在那场悲惨往事中被夺去生命的三百万同胞。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在饥荒之年赶着马车逃荒陕西,马车上拉着粮食和他的家人。三个月后,他们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此时,老东家感到了命运的吊诡,他带一家人逃荒是为了活着,可到了陕西,人却全都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
期刊
当下的力量驱使我们以各自的状态在城市、乡村间游走、追逐、寻找、迷失,其间多重意义及意义的消解——生存的、诗意的、共性的、隐蔽的、变异的、密压的等等——都是不断自我推延的最后审判。有一个人把审判变成了审美,试图从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纠结体中提炼自己神话写作的母题,他是离开家乡湖南岳阳多年到了广东东莞的陈启文。我对他当年集中表现的母题,回过头来张望,总觉得难以割舍,还可以继续开掘,以印证一个基本判断:个体
期刊
王十月是近年来颇受批评界关注、拥有较多读者的作家,尤其是自《国家订单》以来的一系列作品,大多是刚发表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自然与他在坚持文学探索的同时,不忘关怀社会现实、常常能切中社会重大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中篇小说《寻根团》的发表,也一度聚拢了文学界的眼光。在我看来,这一文本的内部叠加了多重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也糅合了几种不同的文学话语,我们只有获得一种“大历史”的视野,在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学史
期刊
纵观影史,尽管不少艺术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探索精神,用影像见证历史灾难,并奉献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然而,不论是从数量上看,从涉及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影片在唤醒人类良知,重建公共心灵秩序的作用上看,都是远远不够的。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将镜头锁定于七十年前的中原大地,见证那里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尝试建构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民族记
期刊
编者按: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场灾难,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从国民政府、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灾民等四个不同的视角诠释了这场灾难。从上映以来,该片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片让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的那段难以磨灭的灾难史,带我们探索了人性的内涵。以下的一组文章,是从不同的维度对《一九四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