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的学术风气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台湾“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在台北合并,成立了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著名学者李霖灿是中央博物院元老级的研究人员,在中央博物院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之际,他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中央博物院的有关往事,从他的回忆文字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学术界的良好风气。
  当时的李霖灿,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受聘为中博院的助理员,独自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而与中博院领导的联系,就是通过书信展开的,多年以后,李霖灿深情地回忆道:“这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往通信的口气异常和蔼亲切,指示得十分清楚祥明,做法权柄却一点不加限制,语气正如师友家人在商量问讯,没有时下‘官样文章’碍难照准等的疾言厉色……”可见当时在学术界,上下级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上级端架子、打压、刁难下级之说,这一点对李霖灿影响很大:“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接触到学术机关的空气温馨,这一点温馨,影響到我后来终身从事研究工作的决定。”
  当时中博院的另一种风气,就是纯粹的学术研究风气,老资格的研究人员虚怀若谷;资历浅的研究人员也直言不讳,完全从学术研究出发,谁都没有什么顾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李济先生是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士,曾主持过著名的安阳殷墟发掘工作,在当时的学术界拥有着极高的地位。那时,他负责写了一本《石器浅说》,对于他这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家来说,写这样一本书简直就是小儿科,根本没有必要征求那些比他资历浅的研究人员的意见,但李济先生却没有那样做,而是不耻下问、让大家为他把脉,关于此事,李霖灿回忆道“然而治学研究的人是虚怀若谷的,济老(指李济)永不相信‘权力即知识’,初稿誊清,便分送到各研究人员的桌上,这一回竟然下了‘命令’,要每个读者见仁见智地尽量签注意见,更欢迎指正删改!”那些研究人员是怎么做的呢?“真是一个可爱的书生集团,见到了文章,大家果然直言不讳,满纸上都是自己的见解,记得当日是夏作铭先生写得最多,也最得到了济老的赏识。这虽是当日的一件小事,然而若拿来(如今)相比,那就十分可爱珍贵,济老致学的认真和当日那一群书呆子的研究精神都可以于此得到实证。”
  中博院还有一种风气,就是良好的读书风气,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听听李霖灿先生的回忆吧:“不但研究人员一个个都是标准的书呆子,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常是人手一篇地在看书。偶有新的书刊出现,大家还会相互介绍传阅,也有分党分派的争论和批评,十分热闹。那时‘中研院’的图书馆是在板栗坳山上,‘上山看书去了,上山借书去了!’是常常听到的口头禅。”李霖灿还特地记述了一个叫向觉明的‘书痴’:“记忆中印象最突出的就是向觉明先生的身影了,这位老先生博览群籍爱书成痴,不知在哪里给他找到了一个童子军的背包,他由山上下来,背包中鼓鼓囊囊的全是书。我们中途在一棵大栗树下打尖,看见这位老学者背负经?的矍铄精神,心中景仰无既,私下里给他一个名词,叫做‘上山取经’,真是书生中的唐玄奘。”
  那一代的学术中人,不但恋书如痴、把读书当做日常生活中的最大任务,而且读得还非常认真,不仅仅认真去读,还认真去背诵,关于背书,李霖灿也举了一个例子:“那时我们宿舍的地名叫月亮田,一夜不知怎的说道了月亮,又说到了歌咏月光的《春江花月夜》,于是你一句我一句背诵得十分得意,抢得急了,咬字不清,自己也撑不住笑了起来。联到最后,有两三韵硬是想不起来。我这个艺专学生马虎成性,想不起来就抛到脑后往见周公去了。却忽然在梦中被敲门声震醒,原来那位可佩服的朋友想起来了,于是在庭院中就着月明从头到尾把《春江花月夜》统背了一遍,大家再复颂一过无讹,这才心安理得地把这件趣事丢开。”遥想那个时代人们对读书的痴迷,再看看现在读书事业的衰落,真的令人感慨万千;李霖灿感叹道:“往事如烟,情景如画,如今这种嗜书如命的高雅情致,真得愈来愈少见了。”
  一个时代的学术成就,与其学术氛围密切相关。好的学术氛围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从而使置身其中的学人能够发挥最大的学术潜力,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学术成就。民国那一代学人之所以取得了那样大的学术成就;民国时期之所以成为了自春秋之后第二个学术黄金时代,与那时拥有的学术氛围是分不开的。同样,在一个人人都想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功力时代,学术的堕落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正是值得今天学术界反思的问题所在。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桃李春风不喝茶  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从建筑工序的角度讲,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
期刊
宋代有许多旅行诗,宋朝文人多在旅途中。“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多么清雅的审美空间。京口瓜洲,一水之间。王安石孤舟独渡,得到的是江南岸边好大的一片春色,那一个生机盎然的“绿”字,染透了宋代诗歌长卷。  人在旅途,不舍昼夜。诗人晁冲之有一首名篇写的正是《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上了年纪的晁氏独骑瘦马,长途旅行,至天蒙蒙亮时,到了一
期刊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银为叶轻如纸。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焚香对古人来说,除了是生活雅趣的表达方式外,在养生活动中更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明代医学家李中梓说“入室闭户,烧香静坐,方可谓之斋也。”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提到了:“于一净室内,焚名香一炉于所卧床头,又须设几案,上着香炉,下着所拄龙杖及履鞋等物……”  香的清芬之气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在静坐调息时香作为
期刊
曹操是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他戎马一生,又患有头疾,时有发作,若非施吐纳、行气、导引之术,则早已病故。而他长期身处战事之中,缺乏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环境,能养生至66岁已相当不错了。  曹操生于东汉王朝将倾之际,“性不信天命之事”,但却坚信气功锻炼可以长寿,这在他的诗中有所反映:“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大干一番事
期刊
不顾  四月里,杏花开了梨花开。  开得浓烈,开得奋不顾身。一场私奔一样的花事,好似生既相爱,死亦何恨!  心里毛茸茸的,突然就湿漉漉的,突然就怦怦乱跳了——这是四月天呀。花绽如雪的四月呀,梨花开了,一团一团的,人站在梨花里,倒成了梨花的点缀了。  山如眉黛秀,人恍恍惚惚的,什么都干不下去,只觉得心里长了什么似的。这“什么”又诱着人,坐在花树下,坐久意未厌。一个人,也可以就着这连绵的杏花,吹个玉笛
期刊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肝里边藏仁,心里边藏礼,肺里面藏义,肾里面藏智,脾里面藏信。如果五德品格缺失,五德能量缺乏,都能够使我们的身体里面产生很多的疾病。  仁德养肝  仁德丰厚的人,一般从眼睛就可以看出来。他表现出了一种慈爱、善良、宽容,宽容忍辱,博爱万物,举止非常端庄,随时都可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在待人接物上,也表现出一种柔和畅达,能够宽容、包容,称之为“慈眉善目”
期刊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立是结构。  结构并不比解构简单,甚至更为艰难。有所“立”即意味着道成肉身,意味着对有限人间的具体承荷。此所以宋儒发为“横渠四句教”(张载,1020-1077)先要毅然决然界定心性得以成立的前因后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学礼、何以立?  香之为道,同样如此,其有天上人间、形上形下之间、具体而微的有所
期刊
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你所忧虑的那个没有了的你,只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亙古不灭的消息使生命成为可能,是人间必然的爱愿使爹娘相遇,使你诞生。  这肉身从无中来,为什么要怕它回到无中去?这肉身曾从无中来,为什么不能再从无中来?这肉身从无中来又回
期刊
毫不夸张地说,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欠别人的债。如果借了别人钱财,心里就会忐忑不安,睡不好觉,直到偿清后,才会踏实安心。不过,在我的青春年少时,欠下了一笔永远偿还不了的债。这个债不是金钱,而是书债!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劳作之余,就用读书缓解身心的疲惫。那时,公开出版的书不但数量有限,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听说邻村的周燕翔家里藏有不少书,就约了他的一个远房侄儿陪着上门借书。不
期刊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實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的不错。  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期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