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童话从孩子身边溜走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在童年时,母亲给我买了不少童话书,其中我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特别喜爱,每每读起,我都是那样的兴致勃勃,浮想联翩。
  如今,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品问世,获奖,这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刊物。我给孙女买,竟遭到了儿子的反对;给外孙子买,竟遭到了女儿的反对。他们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连正经书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让他们看童话?”
  其实,我的儿女和不少家长一样,功利性太强,他们只相信考试的分数。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学外语、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一些家长认为有一技之长才能出人头地,哪肯让孩子把时间花在看童话上呢?
  然而,生活中不能没有童话的陶冶。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内心的宁静;缺少童话中表现的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东西。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童话无疑是心灵的鸡汤。
  童话是长着翅膀的梦。没有童话,就没有梦想。作家长的何尝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让他们多读些童话,进而使孩子在梦想中放飞自己,高高飞翔。
其他文献
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市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不爱读书却整天打架惹事的小男孩,他被亲戚邻居称为“没有出息的人”,大家都对他越来越疏远。男孩哭着问父亲:“为什么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是不是一无是处呀?”父亲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叫他去看看壁炉中是否还有火。小男孩轻轻拨了一下,说:“爸爸,看不见火,没有火了!”父亲却用铁条深深一拨,将炉中深埋的火种挑出来指给他看:“孩子,你看,这不是火吗?你不是没有优点,而是没有将
本期上镜人物 妈妈:梁桂红   孩子:陈慧灏    “影像亲子情”栏目照片征集:爸爸妈妈们,如果您手头有细心记录了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照片的话,请寄给我们,我们将和您一道,共同见证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每个欢乐时刻。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艺苑路东庆街2号家庭期刊集团4楼《孩子》编辑部杨小明 收  电话:020-34302926  邮箱:yangxiaoming2000@126.com  注:照片
何时该坚决说不?  ◆情景:小俊家住小区高层。妈妈三番五次强调不要往楼下扔垃圾,可小俊偏不肯听话,常常趁妈妈不注意往楼下扔东西。于是妈妈决定严加惩罚,扣除了他的零食和看电视时间。如是几次以后,小俊终于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点评:但凡涉及孩子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生气时伤害他人、恶作剧);违反社会规则和道德(闯红灯、破坏公物、乱扔垃圾);不讲道理或乱发脾气(抢东西、打架)等行
近年来,很多父母接触到“爱和自由”的育儿理念,并付诸实施。有些父母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扰:给孩子自由,是不是意味着不“管”孩子?如果约束孩子,是不是意味着我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孩子受到约束后,哭闹得厉害,我是不是伤害他了?  的确,大多数人不知道爱和自由的度应该怎样把握。  简而言之,爱和自由不意味着对孩子有求必应、包办孩子的生活、听任孩子为所欲为。爱和自由不意味着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
[案例故事]   爱欺负妹妹的明明  明明的姑妈要出差,就把女儿暂时送到明明家。明明总爱欺负小表妹。抢走妹妹的布娃娃,扔进卫生间下水道;夺走妹妹手中的蛋糕,涂上画画颜料,再送她嘴里,气得妈妈拿鸡毛掸子狠打,但明明丝毫没有改变。    [我来告诉你]  看似孩子捣乱,实则不是有意想捣乱,而是缺少关注和爱。在明明的心里,小表妹的存在把本该对明明的全部爱被她夺走了一大半。明明当然会生气,醋意大发啦!于是
自尊成长来自后天  新生儿没有强烈的自尊情绪,但随着他的成长,周围的人像父母、幼儿老师,小朋友,邻里亲友等,会帮他逐渐建立起自尊。他们帮助他学各种知识,认识自己的优点,通过信任和鼓励帮助他认识自我,这些使得孩子产生了良好的自尊感。    自尊是向上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必须有自尊。良好的自尊能让你昂起头,给你尝试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哪些方式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在一个缺乏鼓励而充满斥责的家庭环境
后哭的理由生了一场病  佳佳在幼儿园午睡,因为空调太凉,回家就开始咳嗽发烧,这一病就在家休息一个礼拜,等佳佳病好了,她说什么也不肯去幼儿园,一直嚷着“幼儿园不好玩”、“我咳嗽还没好”等等。  ●心理解析:孩子生病了有点娇气是肯定的,特别是在经历了幼儿园的纪律约束后,孩子会对比出“不去幼儿园”的自由,加上家长一般会在孩子生病期间对其百依百顺,更会让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纪律了。要是家中的老人因为心疼孩
关 爱  小朋友们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时,一个扮小鸡的孩子摔倒了。在场的小朋友有的反应默然,有的笑着说:“小鸡摔跤了。”有的仍继续玩游戏。这时,明明默默地走过去,扶起摔跤的小朋友问:“疼不疼?”虽说只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但出自一个4、5岁的孩子,令人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丝的感动。    分 析:  一个从小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能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快乐、痛苦、失望、烦恼等心情,也更能理解他人给予的
当别人惊叹你的孩子简直就是你年幼时的翻版,你是不是会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满足的神色?的确,做父母的潜意识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子女受到伤害,父母会感同身受地难过,因为他们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疼痛直接移到了他们的身上。  有这么一个人,驴子脸,鹰嘴鼻,鹞子眼,他有一个儿子,长得同他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他的“克隆”。他为此很得意,常开心地告诉别人:“我儿子长得跟我一模一样!”有
妈妈日记摘抄:  女儿闻闻  10个月能握起我随意放置的水彩笔,对着隔尿垫上的兔子图案专心描画,尽管笔头是倒立的。  11个月闻闻不满足于坐在床上画兔子,握起笔指着要我给她拿纸。  2岁10个月闻闻很有兴趣地对着贴在柜子上的纸作画,很快,她觉得贴纸太小了。  2岁11个月闻闻干脆坐到房间地板胶上画,并总是强调圆的是妈妈,长的是爸爸。的确,爸爸的脸比妈妈长,爸爸又比妈妈高。这些,可能就是孩子最初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