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中学生认知偏见及消解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品德学习中常常会存在许多认知偏见。针对认知偏见产生的原因,可采用相应的消解策略:两难选择,深化道德认知;道德移情,矫正认知偏见;仅躬自省,改变认知偏见;同伴交流,纠正道德认知。
  关 键 词品德教学;道德认知;认知偏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2
  学生的道德认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弱,加之社会环境的复杂影响,导致学生在品德学习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认知偏见。如果这些偏见没能得到及时消解,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品德课堂教学实效也会大打折扣。为此,笔者试从认知偏见产生的现象分析入手,提出消解策略。
  一、品德教学中的常见认知偏见
  品德教学中的认知偏见,主要表现如下:
  1. “先入为主”式偏见
  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1]直到今天,这种负面的影响还在我们的课堂上“余音缭绕”。面对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学生总会不由自主地搜罗脑中已有的客体信息并做出相应判断。这种带有倾向性的认知,会僵化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陷入认识误区。
  2.“以己度人”式偏见
  课堂探究中,学生往往喜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情感体验等衡量和揣测别人,造成道德认识不真实。比如,有的同学认为父母的难处可能跟自己的盲目攀比有关系,就认定周围的同学也肯定与父母存在这样的隔阂。如此“以己度人”式的霸权思维,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3.“人云亦云”式偏见
  社会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等百花齐放,在碰撞与博弈中,学生极易迷失方向:“民主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个好东西”“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不值得提倡”……一旦学生的思维被烙上了“偏见”的印记,就很容易“人云亦云”,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导致道德建构出现偏差。
  4.“以偏概全”式偏见
  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人的经验、想法等会左右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从而导致认知偏见。以偏概全式认知偏见,影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二、认知偏见的消解
  面对认知偏见,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予以消解。
  1.两难选择,深化道德认知
  设置冲突情境让矛盾外显,往往会使学生陷入“道德两难”的抉择困境,刺激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此时,在理性思维的支撑下,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会不断修正观点,积极改变自己。
  例如:《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教师设置了一个模拟思维冲突情境:小明的爸爸将捕捉的青蛙拿到集市上去卖,面对买家的质疑还振振有词:“我卖的是养殖的牛蛙,不是青蛙。我怎么可能做伤害青蛙这种事呢!”在爸爸的欺骗下,有几个不明就里的顾客买了爸爸抓的青蛙。小明知道爸爸撒谎了,可是如果讲真话的話,爸爸就会受到处罚。该怎么办呢?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喜欢按照原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去思考,而提高道德认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让他们进行思想碰撞。辩论就是常用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冲突情境中进行自我解剖时,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从长远看,爸爸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但是青蛙一旦被伤害了,就会损坏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冲突情境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消除了原有的偏见,超越自我的局限,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产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此,“情”与“理”的冲突在辩论中得到解决。
  2.道德移情,矫正认知偏见
  社会是复杂的,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认知偏差,对一些社会行为得出不准确的认识:焚烧秸秆是因为老百姓的素质低下;为了正确目标的达成,可以不择手段;坏人不应该为之辩护……要解决这些认知偏差,我们就要善用道德移情,对传统道德观进行反思,让偏见在剖析与感悟中消解。
  例如,教学《快乐的邻里生活》时,面对拥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邻居,学生会觉得因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伤害和痛苦而产生偏激的心理,认为应“以暴制暴”进行回应:自己家也可以开大音响,在屋中做剧烈运动如跳绳,等等。
  为消减学生的偏见,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情景体验活动。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否定了“以暴制暴”的想法和建议。
  品德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2]对社会热点话题、焦点话题的辨析与感悟,有助于学生体验生活,智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此时的“偏见”就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催化剂,为学生提供了辨析的话题,帮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探究社会,丰富道德知识。
  3.反躬自省,改变认知偏见
  学生在进行道德辨析时,很容易将自身置之事外,而一味地谴责别人的不道德行为。所以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反思自身的行为,调整认识角度,从而能对他人的行为做更加深入的思考,改变自己的认知偏见。
  例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身边破坏公共设施的情况很严重,便把这归结为政府监督不力,群众的素质低下。因此,课上愤愤不平,情绪很是激动。教师见此,便让学生观察班级的公共设施,孩子们发现原本雪白的墙壁上多了几个“黑乎乎”的印记;原本平滑的桌面也有了笔画的痕迹……
  通过关注自身及自我反思,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在破坏公共设施,明白了爱护公共设施需要人人做起,从而改变了认知偏见,增强了责任意识。
  4.同伴交流,纠正认知偏见
  充分利用同伴资源,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彼此分享观点,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推动正确道德认识的形成。
  例如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耍赖皮不好,却认为耍赖皮能让自己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上风。对此,教师并没有急于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认识,而是组织了一场游戏。游戏中,教师故意不守规则“耍赖皮”,学生大呼“不公平”。于是,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占便宜的“耍赖皮”行为。经过热烈讨论,学生澄清了认识,在彼此分享中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
  此活动中,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同伴交流中消除了偏见,学会了审慎与节制,知道了在任何场合都应该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
  品德课堂是培养公民美德的课堂,需要学生以理性思维来面对道德冲突,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消减认知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品德的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靖.偏见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
  [2]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作者单位: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
  辽宁抚顺 11300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针对父母大部分都在国外发展的华侨留守儿童群体,可开展多重活动,缓解其对学校的恐惧;适时亲情指导,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多管齐下,促成个体成长。从而走进华侨留守儿童封闭的
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家委会协作,分校级、年级和班级开展亲子活动,构建明晰、丰盈的亲子活动网络,丰富了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和形式。由此引导家长形成自主
朱家尖小学位于国家4A级景区朱家尖岛上。学校创办于1919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海洋教育特色且素质教育成果显著的“国际生态学校”。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概念何其广泛,教材作为学习语文的一个载体,以小见大。这个载体又由一篇篇独具特色的课文组成,这些课文由于年段、文体、语言表达等等的不同,决定了语文课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根据课文所处的年段、所用的文体以及表达方式等因素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  一、因课制定教学目标  1. 围绕课标,以年段目标为指引  《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等方面根
期刊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通过挖掘历史、提炼现实、感悟愿景,形成了学校主题文化序列。“龙舞阳光”就是磁器口小学近200年
近期,连续听了我校高中三个年级的16节课,有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新教师的课,也有教龄在十五年左右的中青年教师的课,还有教龄超过二十五年的老教师的课,其中既有准备充分的公开课、比赛课,又有不打招呼推门就听的常态课,下课时我还喜欢翻看学生的课本。在这些课中,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共同的、共性的。  问题一:重投影轻书本。  老师上课的主要活动就是一页一页的翻PPT,时而为PPT上的插图旁白几句,时而对PPT上的
岁末年初,看到三条教育新闻。三条新闻串起来给我的印象是,现在的学校“真有钱”。一条关于小学。据《羊城晚报》1月4日报道,广东省纪委日前通报,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原校长
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不断受到人们的认同与追捧,课前预习单应运而生。课前预习单强调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而又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纵观现阶段的预习单,就单篇课文预习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内容过多,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混淆,负担过重;2.类型雷同,年段特点不明显;3.缺少激励性、
为加速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近年来国家先后通过棉布以工代赈,工业品以工代赈等多种形式扶持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善生产、生活外部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启动经济发展的在动力,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