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影响巨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激情和创意引领课堂,把生活和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才能打造好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语文素养;教学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认为:
  一、真诚面对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倾听、赏识、激励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个性得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体现出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碰撞思维火花
  (一)“情”贯穿课堂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其次,要注重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在执教《葡萄沟》时,由于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很陌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人民,很难融入文本。后来,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我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我把假期游览葡萄沟的相片处理整合,伴随着新疆民歌,以幻灯片形式播放给学生欣赏。我一边播放,一边给学生分享游览的感受。这时,学生的思维飞扬,课堂马上变得有活力。在这种直观演示氛围下,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北京的认识,教室里一下了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看作者游览北京哪些地方,然后大胆放手给学生自行去组织活动,让小组长拿着一支导游旗当导游,学生喜欢游览哪里就跟着哪一位小导游。通过活动再现课文内容,一组游览“长安街”,一组游览“环形路”,另一组则游览“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不夜城”……学生的合作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新奇,给学生一个心灵的自由,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生活融入语文,让学生体味语文乐趣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是很好的证明。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从中不能很好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本来的面目。许多文章都教学生做人,学生读起来很亲切,很有意思,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要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沉闷、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师也就不会感到太辛苦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而是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又是折射出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数学的抽象逻辑。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数学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动作和形象思维,从生活中找数学,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生活数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活数学;操作;实践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摘 要】手工制作课是小学生特别乐于参与的一项美术活动,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个渠道。但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笔者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中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如预习中探知、讨论中探理、实践中探技、表演中探趣、评价中求进,以充分调动学生脑、眼、手等多种感官,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
【摘 要】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要做到内容新颖,案例贴近生活,关注热门话题,设计挑战性问题,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好奇心;内容新颖;贴近生活;兴趣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心理学研究说明人类与生俱来就具备好奇
【摘 要】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凡的认知过程,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比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
【摘 要】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本文对小学“如心教育”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探索:“如心教育”源于《咸水歌》的精神内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广州市好教育的实践需要;“如心教育”是指基于“喜欢、快乐、满意、认同”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学生喜欢、教师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同”,其构成要素是“如心德育、如心课堂、如心活动”;通过“三类特色课程”(高尚品位与修养、优
【摘 要】为了解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师用书的使用现状,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教师用书的情况、碰到的困难,并分析了原因,对于教师用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希望提供给教师用书编写者和使用者作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师用书;使用现状;教师角色;专业发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配套使用的教学工具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录音磁带或光盘。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会借
【摘 要】“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改革带来了新的思想。“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和点拨学生自主地学习。笔者从鼓励学生调查资料、调动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自觉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学后教;课堂教学  我校以“研学后教”为导向,大力推进课改,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提升,把老师的思想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慢慢转变为新
【摘 要】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学生几何概念中碰到的障碍,探索学生几何概念的形成规律,从学生的层面考虑实施教学,力求让几何概念的教學更有实效。  【关键词】几何概念;教学内容;思维障碍;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几何概念的教学对于培养思维、发展智力、空间观
【摘 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有效开发,通过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材利用存在的误区,积极寻找对策,进而建构科学的、合理的教材使用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其取材、用材、整合教材,從而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教材的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材开发;策略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低年级数学大部分知识属于训练型知识,“研学后教”策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外,学生的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也限制了研学活动的展开,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具体情况调整研学后教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低年级教学;数学教学  “研学后教”是广州市番禺区实施课堂改革的一种理念,该理念强调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