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我国临床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机制。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至2014年我国11个城市15家教学医院中非重复的96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 389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PCR和基因测序检测黏菌素MIC>2 mg/L的菌株mcr-1基因携带率和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mgrB、pmrB、phoQ是否存在基因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肺炎克雷伯菌黏菌素耐药组(黏菌素MIC值>2 mg/L,n=6)和黏菌素敏感组(黏菌素MIC值≤2 mg/L,n=8)二元调控基因pmrB、pmrC、pmrD、pmrK和pmrE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T-qPCR比较大肠埃希菌黏菌素耐药组(n=23)和敏感组(n=24)pmrA、pmrB、pmrC、phoP和ph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接合试验检测携带mcr-1质粒的可转移性。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率分别为0.62%(6/964)和1.66%(23/1 389)。黏菌素耐药的2种菌中,mgrB基因均无突变;6株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hoQ基因均无突变,5株pmrB基因发生点突变。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pmrB和phoQ基因均发生1~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pmrB、pmrC、pmrD、pmrK和pm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组与敏感组:pm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1.12)与(0.94±0.67),P=0.945;pmrC基因分别为(1.39±2.01)与(0.16±0.27),P=0.101;pmrD基因分别为(1.59±2.43)与(0.88±0.34),P=0.445;pmrK基因分别为(0.64±0.62)与(0.04±0.10),P=0.051;pmrE基因分别为(3 492 833 388.83±8 478 977 986.85)与(20 771 428.93±38 000 732.85),P=0.445。而大肠埃希菌耐药组pmrB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上升9.5倍。黏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mcr-1携带率分别为100%(23/23)、4/6。接合试验表明携带mcr-1的质粒可水平转移至受体菌,并使黏菌素MIC值升高21倍,接合效率为5.78×10-6

结论

携带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mcr-1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他机制如pmrB基因的表达上调也可能参与黏菌素耐药机制的形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618-624)

其他文献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关系到普罗大众身心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但与睡眠相关的知识并非路人皆知,睡眠科学正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
期刊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术后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总结9例心脏移植的术后监护治疗.结果 9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其中1例术后早期和2例远期出现急性排异反应,1例术后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远期死亡.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免疫的有效监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和密切随访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目的对1例颜面部发育异常患儿进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以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神经心理5项进行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CT及MRI对患儿全身结节进行探查;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全基因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近年在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以及和许多青年专家的沟通中,我感受到内地的众多心胸外科青年医师都处于艰难奋斗的阶段,很多方面不时面临着挑战,许多困难甚至是国外同行难以想象
期刊
目的 建立一个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的可视化的多来源多精度的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方法 采用锥体束断层CT(CBCT)扫描整个头部,利用不同组织的亨氏单位(Houns Field值)的不同,提取出面部软组织、颌面部骨骼以及牙列3种组织结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重构出面部、颌骨和牙齿三部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同时采用激光扫描的方法获得带有纹理信息的面部三维模型以及高精度三维数字化牙列模型,利用三维图形学中
从古至今,每年的8月19日,似乎只是日历上一个普通的符号.然而,从2018年开始,8月19日,对华夏大地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全国医师而言,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2017年11月3日,
期刊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探讨胎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病因。方法选取248例产前超声提示为VSD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将其分为单纯VSD组、VSD合并其他心内异常组、VSD合并心外异常组(包括其他畸形和超声软指标异常)以及VSD合并心内外异常组。对所有胎儿进行常规染色体
目的分析4个成骨不全家系致病基因COL1A1、COL1A2基因致病突变位点,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二代测序对4个成骨不全家系的先证者COL1A1、COL1A2基因编码区进行外显子检测,获得变异序列后,针对所检出变异序列经PCR扩增后进行Sanger双向测序,对4个成骨不全家系中4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200名正常个体的COL1A1、COL1A2基因序列进行变异验证分析,确定致病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吉林大学附属吉林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第二疗区住院患者200例,起病时间在12 h内,并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PCI治疗)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100例,给予缺血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当生命遇上生命之时,会发出光耀,带上磁性.生命一旦孤立,磁性就会消失.生命越是和不同的生命交织在一起,与他者存在的联系就会越强,增添力量、幸福和富饶,变得活生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