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生态课堂中数学 “合作学习”的“弊”现象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课堂要么成了众说纷纭的“群英会”,要么成了悄无声息的“电话会”,要么就是匆忙“走过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懒惰学生的“避风港”、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各类公开课虚假表演;对某些教师而言课堂成了“小憩站”,最后草草敷衍评价而收场。这些与小组合作学习不和谐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合作学习”中“弊”现象。
  “合作学习”中“弊”现象严重阻碍了合作学习的整合效应,背离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初衷,因此,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让“合作学习”的“弊”尽量地避免,让它的“利”充分发挥出来,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我提出以下拙见。
  一、合理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合作。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说,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交流中获得对问题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合作交流、听取各种观点的价值,真正懂得他人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设置合理任务,评价适时适度,让学生体验成功乐于合作。
  并不是所有学习任务都需要合作,“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把握好合作契机,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在任务的选择上,应具备争议性、开放性和挑战性。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全员进步。在每一次的合作组织中,都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对小组中不同成员有不同要求,坚持“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决定奖励和认可的做法,让小组内既充满温情和友善,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各组成员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同时通过组际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习的合作热情,这样体验成功后的学生才更乐于合作。
  三、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小组,加强技能指导,让学生会合作。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合作技能、技巧的指导方面。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合作学习,甚至无法合作学习。约翰逊兄弟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合作技巧方面指导学生”。由于学生性别、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的差异都会对其学习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并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任务和角色。
  从当前的教改的情况看,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用长远眼光看,合作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不断指导、长期熏陶。教师还应树立多元发展的理念:学校学习需要合作,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同样需要合作。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四、培养规则意识,加强纪律约束,让学生能合作。
  教师要建立起课堂合作学习规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意识。制定课堂合作学习规则,在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相互交流、讨论,如何协调组员之间的分歧、意见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学生进行合作规则的指导,应当专门训练,循序渐进,也可以将常用的人际交往规则。例如通过请求发言、称赞他人、澄清观点、表示疑義、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编成儿歌、故事,或以漫画、板报等形式让学生训练,做到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共同思考。
  在合作过程中,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位成员肩负的责任促使他们积极投入,为防止“责任扩散”现象发生,让学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加强纪律约束。纪律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及持续高效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制定规则的同时要维护好纪律。
  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得到的仍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两个人交换一种思想,每个人将得到两份思想。这告诉我们,学习中互动合作是多么实惠,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及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是一个多赢的举措。教师每天战斗在一线,提出或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渠道很多,如在课堂上一个教学方法、处理教学知识点的一个技巧、与学生相处的技巧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应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焕发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新课标提倡课堂的有效互动与生成。生成性课堂几乎包含三个环节,即“营造动态—实施跟进—促进生成”。以“营造动态”为基础,即以营造教学情境或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为教学抓手;以“实施跟进”为驱动,即教师经过情势判断,适时对学生突出的思维倾向和问题进行跟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生成”为目标,即促进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行为、思维结果的生成。  关键词: 营造动态 实施跟进 促进生成 有效教学 
会议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和适用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模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效性 提高措施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育的质量关
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探究数学活力的形成程度,学生学习数学活力不仅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和智慧,而且来自于课堂学习活动的愉悦程度。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中所做的思考。  一、愉悦课堂生发灵感需求教学情境的优化  数学是抽象的、深奥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尤其是那些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更显得无从下手。人们往往认为数学课堂不可能像阅读感悟文学作品那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