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两难”选择,提高政治复习有效性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车靠站,上来一个怀抱孩子的年轻妈妈,周围的人都不愿让座,而你又身体不适,这时你会选择让座吗?这是个两难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也不仅是在生活中,在我们的政治复习课中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问题,如何正确应对这类问题,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下面就以本人的政治复习课实践为例进行粗浅的剖析。
  
  一、备课环节的“两难”选择:传统教具还是现代教具
  
  进入高二第二学期后,我校文科班的政治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即每周增加了两节课,每天都有课。因面临会考,复习课很多,而现成的有关复习的媒体资源却很少。教师在选择教具的时候就面临“两难”选择,是选择传统教具还是现代教具?现代教具——多媒体,优势: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再现清晰明了,课堂上运用节约时间。劣势:备课量大,制作费时,教师会因疲于制作课件而忽视对教材的研究提炼;课堂运用时,速度太快,学生忙于记笔记,无暇思考,跟不上教师的复习节奏。传统教具——黑板 粉笔,优势:备课量小,教师有时间钻研教材、思考教法。课堂运用时,学生不必急于记录,有时间思考。劣势:容量小,遇上知识点多的时候,板书需擦了写,写了擦,几番轮回,比不上多媒体清晰,课堂上写板书很费时。
  对比两者的优劣,我最后选择了传统教具,理由是:①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知识才能内化,所以思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求快而忽略思考显然不值得。②课堂容量是相对而言的,课堂容量大,如果不能消化,无异于没有,甚至有害,就像小孩吃多了会积食,不仅不会吸收,反而会导致腹泻。课堂容量小,但若结构合理,注意难易搭配,就会效果倍增。③通过以下措施来节约时间,以弥补传统教具的劣势:在上课前,提前在黑板上列出粗略结构,课中进一步细化完善;加强板书速度训练;书写时使用缩写等。
  
  二、铃响后的“两难”选择:等还是不等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常碰到这样的场景:上课铃响了,我也已经站在讲台上,但很多学生还在准备上课用的教材资料,不能马上安静下来,而上课的任务又很重,需要赶时间,这时就面临“两难”的选择:等还是不等?等吧,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不说,对那些已经做好准备的学生来说不公平,而且还会助长这部分学生的坏习惯;不等吧,对于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学生而言,讲了也是自讲。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我的方法是利用行为放大效应,使行为者中止行为。具体操作:遇到上述场景我会马上说:“请已经准备好的同学先自学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内容,耐心等待鄢些还在找东西的同学。”这样一句话就会使找东西的行为被放大,置于更多的关注目光之下,使还在找东西的同学不得不收敛其行为,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也减少了下次再犯的几率,效果比较好。
  
  三、导入环节的“两难”选择:要还是不要
  
  在设计复习课的导入环节时。我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苦思冥想了半天还想不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导入。这时我又面临“两难”的选择:导入环节,要还是不要?不要的话,整堂课就会不完整,好像少了点什么;要的话,导入不好讲起课来肯定很牵强,效果不好。
  怎么办呢?痛定思痛,最后还是决定舍弃。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为导入而导入,没有必要。其实因为是复习课,学生明白今天要复习什么内容,甚至有些学生已在课前借助辅导书复习了一遍,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看也很好,既节约了时间,又很自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该变通时就得变通,而且我认为复习课导入作用不仅是为了引出课题,关键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使复习旧知成为其迫切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设计导人要达到的目的。否则,就是做无用功,不要也罢。
  
  四、复习环节的“两难”选择:放还是不放
  
  对于单元复习我一贯的做法是:先对比几种辅导材料,形成自己对单元知识的系统认识和结构图,再把单元知识细致、清晰、富有逻辑性地一边板书、一边讲给学生听。一直以来我都对自己的这套方法的可行性深信不疑,直到一次无意阃的发现。我发现有些学生并未记下我自认为满意的结构图,追问原因知道类似的结构图辅导书中多得是,何必记下来,再说不是自己总结的记不住。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一直将自己的思维习惯强加给学生,认为适合自己的自然也适合学生,事实上我剥夺了他们创造的机会,是该放手了。但真要放手,我又不无担心,担心学生自己归纳不全,归纳不好。这时我又面临“两难”选择嗷还是不放?
  最后是母亲的一席话帮我解了难题,她不会讲高深的教育问题,但却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她的原话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对学生如同子女,不能包办一辈子,总有放手的那一刻,早放手,学生能早一日得到锻炼。实际上,学生在总结认知基础上使知识系统化,就是自主思索的过程。就是自主内化知识的过程,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五、例题解析的“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
  
  在复习课中我们总要安排一些例题解析,在出示例题后,又面临“两难”选择:是讲还是不讲?讲吧,虽节省了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未能充分思考,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解题思路;不讲,则能留出时间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思考分析,但太费时,可能会因此不能完成复习任务,而且学生有差异。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等的时间也不同,会比较难掌握。
  。
  这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教师在出示完例题后如果马上解析,看似节省时间,实际上是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换回的仅是形式上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析,既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使教师解析时有的放矢,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至于学生的差异,可让学生边思考边写出答题要点,教师在旁观察就可掌握其思考进度。
  
  六、总结环节的“两难”选择:收还是不收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下课铃响了,而你的教学内容也快结束了,只剩最后的收尾工作——小结了,这时你又将面临“两难”选择:是收还是不收?不收,拖了个小尾巴不舒服不说,留到下节课讲也不合适;收吧,又怕学生给留个拖堂的印象,不好。真是左右为难,怎么办呢?其实在学生殷切期盼下课的目光中,你早该找到答案了。因为这时你就算多讲一句也是多余的,学生根本昕不进去。他们只想快点下课,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刻意去收这个尾了。
  所以,正确应对复习中的“两难”选择,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反思、改进、提高,就必然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仅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出现的矛盾冲突而引发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引起同仁的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根据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
我们常说,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是学生数学学习历程中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为了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和资源,而品牌教师则是教师队伍中最重要的力量和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主要明确品牌教师的内涵,提出培养
遗传学中常常遇到有关概率计算问题,概率计算是遗传学中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且变化多样,涉及到人群中概率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答起,拼命刷题仍不得其法,现通过变式解答,让
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汉语有独特的造字、遣词、用语及其表情达意的方式,因而也有自己的读解方式.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训诂学理论,留下丰富的训诂资料.汉语文的文本解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们也意识到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
基于Zigbee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外围电路.系统以CC2530模块为核心配置,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Nokia5110液晶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部件,通过上位机、单片机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
传统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不良现状,构建效率、效益最大化的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从高效备课、导入环节多角度激趣、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所谓学校心理环境是指在学校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的社会、经济、自然和人文等环境因素,即指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里被反映到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世界中来,又以某种观念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