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策略指导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内容涉及范围广、掌握难度大、试题灵活多样。那么如何能够短时高效地掌握必会知识点?如何能够准确掌握答题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呢?同学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夯实基础,纵横联系知识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形容的就是如果没有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学习的这座堡垒就很难攻克。历史学科记忆点多、涉及面广、跨度大,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切忌把历史知识割裂开来,不要单独地记忆某一件历史事件,而是要注重整体的把握,注重“点、线、面、体”框架的构建。
  “点”指的是基础知识点。当我们在复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有: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战争爆发——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的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同学们需要记住这一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去理解《南京条约》中各项条款背后的含义。
  “线”指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事件之间的共性。我们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可以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这些事件总结在一起,构成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列强的侵略。同样,也可以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归类为近代化的探索;將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归类为中国人民的抗争。
  “面”指的是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如上面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即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再比如: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汉朝推行的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隋唐推行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等,又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面。
  “体”是指以“点、线、面”为基本框架,辅以各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元素,就构成了立体的历史。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进行分类、总结,并最终形成一张立体的历史知识网,这对于同学们备战中考十分有帮助。
  二、习题演练,举一反三固要点
  历史试题趋于灵活,同学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加强相应的练习。在练习中夯实基础,在练习中培养能力,在练习中提高成绩。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1.强化基础训练。历史学科的一些知识点独立出现的时候,同学们会觉得非常简单,也能回答得头头是道,但是如果在备选答案中出现相似的选项,有些同学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同学们对基础知识还没有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这就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如:我们在学习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总是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与英法革命的原因混淆;我们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领导军队的名称的变化也极易混淆。
  2.注重能力训练。历史试题注重对能力的考查通常体现在材料解析题中。因为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同学们不可能对每段史料都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囫囵吞枣,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圈出文中的关键词、高频词,理解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总结答题方法。命题人设置问题的用意是不同的,如:“结合材料回答”说明答案就在材料中,需要同学们去提炼和总结;“结合所学回答”说明答案不在材料中,材料的作用是帮助你联系所学知识。
  三、反思错题,定期回顾易错点
  1.分类整理错题。将所有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如按照概念混淆、粗心大意、答题不规范等错题原因分类,也可以按照图表地图类等错题题型分类。这样,我们在回顾错题的时候,就会对相应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2.分析解题方法。分析错题的解题思路,例如: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答题的步骤如何,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并将这些总结记录在错题一侧,供复习时使用。例如:同学们在做表格类试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对表格分析不透、无法作答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并总结表格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我们应先观察表格的名称、项目以及内容,找出表格中内容的共性或发展趋势,再准确作答。
  3.定期回顾错题。有一些错题属于顽固性错误,同学们总是会在这类问题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定期回顾此类错题,强化自己的印象。同时,如果在此类错题旁边添加几道同类型的试题,效果会更好。
  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围绕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相信同学们在中考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其他文献
动态电路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下面举例介绍其破解思路。  一、定性分析  例1(2020·四川·凉山)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改装成实际测量仪表是欧姆定律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此类题既可以考查对欧姆定律应用的理解,又可以考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两道例题简单分析。  一、电流表改装成油量表  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油量表一般是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即此时油量表示数也发生相应变化。  例1 如图1所示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原理图,O为杠杆支点,油量表是由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碳单质的辨别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易错点,下面对这三个易错点进行辨析。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易错指数:★★★★★  易错点辨析:1.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能发生(或原理的应用是否正确),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2.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中考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1(2021·江苏·扬州)FeCl3溶液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2FeCl3 + Cu [ ] CuCl2 + 2X。X的化学式是( )。  A. Fe B. FeCl2 C. Fe(OH)2 D. Fe(OH)3  解析:由反應的
秋渐远,冬风至。  寂静,空旷……  土地裸露著本色,寒气荡涤着尘埃。土地奉献出一年的收获,而今要让寒风、冰雪为自己披一层坚硬的铠甲,隐去她的温厚与博大,心头的热血凝聚在胸膛,虽然触不到脉搏,但心跳依然强劲有力。  虫鸣也喑哑了……  它靠近大地的心脏,酣然入梦了!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但生命依旧在汩汩流淌。  寒冷是生命的必修课,听寒风吹过原野,看飘雪萦绕在林间。心中却是另一个世界:春暖花开,各
【问题线索】  火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火能照明、烤熟食物、温暖身体、驱走猛兽等,但是火也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如火灾。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来了解大多数火灾发生的原因,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在遇到火灾发生时学会逃生自救。  问题一:常见导致火灾的因素有哪些呢?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致火灾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人为因素,如电器设备使用不当,燃气灶老化、漏气,生产作业
【风采聚焦】  大家好,我是2020年毕业于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附属中学的张敬晗,以中考总分807.5分的成绩考入抚顺德才高级中学。其中,语文134.5分,数学145分,英语119分,物理120分,化学79分,道德与法治50分,历史50分,地理10分,生物10分,体育60分,英语口语10分,物理实验10分,化学实验10分。  【学霸师团】  班 主 任:宋超群 化学教师:王 莹  语文教师:宋超群 历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但它们的分子构成却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CO2与CO在結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小题在线  例(2021·湖南·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
【文题呈现】  文题一: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实验,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其考查重点有药品的选择、实验装置的选择、装置的评价、气体性质的验证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现将有关知识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实验要点   [实验要点]   1.实验药品:  (1)实验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 [ ] CaCl2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