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亚琪 用镜头定格历史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uex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18日,一场名为“大陆老兵”的摄影展在台北阮义忠影像空间开幕。此次展出的20幅照片记录了如今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国民党老兵的近况。拍摄这组照片的是葛亚琪,一位29岁的摄影师,同时也是“我们爱老兵”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与老兵结下因缘
  葛亚琪在展览感言中说:“当我推开山村小屋的木门,一位高瘦的老人正站着看书,他孤寂的背影让人怜惜,而转身之后显露的勋章又证明了他的遭遇:年轻时参加抗战,后被迫害,村里人的冷眼相对,甚至连小孩都把他当做坏人。于是,当志愿者们把自制的抗战纪念奖章戴到他的胸前,他就再也没有摘下来过。这是我用相机定格的第一幅老兵照片,正是从那时起,我与抗战老兵结下了因缘。”
  1986年出生的葛亚琪是杭州《都市快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在一次采访了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后,让他开始关注“老兵”这个群体,并由此关注到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
  后来,葛亚琪联系到了杭州“我们爱老兵”志愿组织,开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访、拍摄老兵,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他拍摄了60多位生活在杭州周边的抗战老兵。他说,这些老人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却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青春投入滚滚抗日洪流之中。如今,大多数的人早已化为尘土,幸存者也都八九十、上百岁了,很多老人还受到病痛、贫困的折磨,而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得到国家、社会的认可。


  希望大家牢记历史
  拍摄抗战老兵以来,葛亚琪也经常受邀去进行讲座,讲述他拍摄的照片背后的故事。他说,自己拍这些照片的目的并不只是希望大家去资助、捐钱。“现在幸存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在世的也大多是风烛残年,他们在物质上需要的资金是有限的。我更希望藉由这些照片提醒人们记住那段历史。”
  葛亚琪说,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关于抗战那段历史的内容是很简略的。很多年轻人是小时候看“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影视作品中来感知抗战历史的。而现在的很多电视剧则完全不尊重历史,“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击落飞机”……完全把抗战史娱乐化了。葛亚琪说,不光是自己,许多记录抗战历史的摄影师,都是为了让人们铭记我们是怎么打赢这场战争的,打鬼子并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手到擒来,是非常艰苦卓绝的。现在,葛亚琪已经不光是拍摄老兵,他也成为了“我们爱老兵”志愿团队中的一员。但令人遗憾的是,志愿者们发现老兵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老兵离去的速度。可能这个星期刚刚完成认定,下星期去送物资,老人已经去世了。“7月份杭州这边有十个老兵先后去世”,葛亚琪的声音有些低沉,他说,每个老人离去,志愿者都会去为他们送行。
  “现在在世的抗战老兵平均年龄都在八九十岁了,等到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还在的还能有几位呢?”葛亚琪说,他会把这个和时间赛跑的公益事业继续下去,希望拍摄一百位老兵,让老人们在晚年能得到肯定,找回自己应有的尊严。“很多老人在后半生一直被误解,被当成坏人,当我们找到他的时候,给他戴上我们制作的勋章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一生值了。”
  周福康
  92岁的周福康站在自家院子里。17岁参军的他1945年随军到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在那里认识了日本女教师边见须惠子,二人日久生情,但错误的时代让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临别时,边见对周福康说,自己是战败国的女人,配不上他。后来,周福康听说,边见乘坐的船在去日本的海上碰到了水雷,生死未卜。1947年,周福康的部队被调回大陆,他在战斗中被俘,两年后回乡。1955年周福康又被认定为反革命罪,判刑15年,到内蒙古乌兰农场改造,20多年后才回家。现独居于祖上老宅,以捡废品为生。


  詹春松
  独臂抗战老兵詹春松孤独地走在养老院里。1944年,20岁的詹春松在桂林战役中炸伤截肢,却因此死里逃生,他所在的团几乎全军覆没。解放后的数次政治运动,詹春松都受到了冲击,因此儿子和儿媳对他不孝。2015年3月5日,詹春松因长时间没有进食导致器官衰竭死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此前他一直靠志愿者的资助住在养老院里,直到被查出患有肺癌才被儿子接回家等死。去世前两天,他被志愿者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


  叶增炎
  浙江桐庐县的一座山上,88岁的抗战老兵叶增炎独自住在没有通电的小屋里。1943年,在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杀和妹妹被强暴致死后,年仅15岁的叶增炎写下血书要求加入部队抗日,并被国民革命军28军62师破格录取。1944年,叶增炎被调任至71军88师,参加了攻打龙陵的战斗,他多处负伤。抗战胜利后,叶增炎与时任88师师长彭锷之女彭木兰结婚。然而一场战斗中叶增炎身负重伤,被误传阵亡,年仅18岁的新婚妻子在接到通知后,当晚便饮弹自尽。为了弥补为自己殉情的爱妻,叶增炎终身没有再娶。

其他文献
陕西省最北端的神木(旧称麟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年间名垂千史的杨家将就是神木县境内的杨家城人。在这里的老百姓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是天上的星宿黑狸虎下凡,危难时刻,他可以化作黑狸虎脱险。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只要抖一抖衣襟,朝他打来的子弹就会掉落在地”。人们在陕北民间口口相传的“黑狸虎”说的就是陕北名将王兆相。  王兆相从一个放羊娃变成了红军的一个指挥员,带领着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
期刊
走在北京西城区的佟麟阁路上,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和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七十八年前的卢沟桥畔,日寇的铁蹄踏过桥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一位将军声嘶力竭地吼出了“誓与卢沟共存亡”。  他,就是抗战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卢沟桥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佟麟阁带领将士浴血杀敌、奋勇抵抗,最终不敌敌人陆空夹击的猛烈炮火,光荣殉国。  几个世纪以来,卢沟桥立在那里,
期刊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时刻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作出了贡献的革命先烈们。徐向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缅怀历史,徐向前之子徐小岩为我们解读父亲在山西抗战的经历。  出生于1947年的徐小岩中将是徐向前唯一的儿子。他196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二炮兵司令部通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通信部
期刊
抗战胜利70年了。  彼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又仿佛发生在昨天。  从那血淋淋的一场场、一幕幕的悲壮中,我们需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这也是走完武汉汉口临江很近的一条路的最大感受。  它叫陈怀民路,以一位抗战中空军壮士的名字命名。打听起住在老街的老汉口人,他们都还能不连贯地讲述几句陈怀民的英雄事迹。  “他是抗日航空英雄中最为著名的烈士。”老人说。一旁的中年男子也紧凑过来,“他被5架敌机围攻
期刊
“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场面之悲壮,这里的五百健儿指的就是抗日战争中,宝山之战中姚子青营的烈士们。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后人将姚子青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的那条街改名为“姚子青路”,宝山县曾一度改名为子青县,南京铸造了“姚子青铜像”,姚家乡平远县建立了“子青祠”,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等,这无不证明人们对这位英烈的纪念和崇敬之情。
期刊
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都有同一个以抗日牺牲名将名字命名的道路,它就是张自忠路,但尤以北京张自忠路最为有名,因为它的历史厚重。  张自忠,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牺牲在湖北,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抗战英雄,在各地都都给予他崇高的荣誉,武汉命名了张自忠路,荆门建起了纪念碑,南漳修起了张自忠衣冠冢,宜城建了张自忠纪念馆和同难官兵纪念园,还有张将军曾经驻扎、作战的乡镇,以荩忱(张自
期刊
我的父亲何其忱在抗战时期加入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是B-25型轰炸机机长,先后参加20多次空战,空中战斗飞行时间达160小时,但奇迹般的从未在空战中受伤。  他见证日本侵略军南京投降仪式和中国政府接收台湾、海南岛、钓鱼岛,参加“两航起义”,1950年“五一”劳动节驾机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民航“八一开航”,独自为抗美援朝捐了一架苏制米格飞机,并曾为邓小平、彭德怀
期刊
靖宇县,与英雄杨靖宇有着不解之缘。  75年前,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白山黑水间荡寇,不幸于吉林省白山市的濛江县壮烈牺牲。从此,这个平凡的县城与这位抗日名将,紧紧相连。  为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斗士,濛江县1946年改名为靖宇县,县城的中心街道被命名为靖宇大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就坐落在此。哈尔滨的原“道外正阳大街”也因杨将军在此工作过而改名为靖宇大街,漫步于此,会看到很多以烈士之名命名的
期刊
2015年8月15日,即将迎来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前的中国,经历了一段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浩劫。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中华民族的劳苦大众,度过了一段无比艰难困苦的岁月。山河破碎,国土焦灼,妻离子散,人亡家破。在民族兴亡的历史关头,千百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开始了英勇的抗日战争。清代学者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拯庶民于乱世,天下兴亡,英雄更应有责
期刊
地处太行山巅,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涧河谷四面环绕,它就是旧时称“辽县”,如今被称作“左权县”的所在地。  深山之中,却家喻户晓,只因这里曾在8年抗战中,牺牲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左权。  县里为将军歌功颂德的歌,传唱了几十年,依旧脍炙人口!只因将军当年为这片土地,挥洒热血,人们念念不忘。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位于左权县城内的北街胡同里。园内,一尊汉白玉左权将军立像屹立风中。这仿佛在诉说着烽烟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