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heap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一直受到抑制,使农村经济因缺乏资金而失去活力是国内外学者及大众的关注热点,尤其是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制约了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在转型时期下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首先笔者根据亲力调查和相关文献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在供求结合分析的框架下,通过借贷双方长期的互动博弈,得出正规信贷约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声誉抑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失灵,导致农户受到严重的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最后提出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谋求农业、农村、农民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村正规信贷约束;声誉;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现状
  从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供给方看,由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农户普遍贫穷,市场分散隔离,风险高和季节性等因素,导致交易成本高、缺少传统的抵押品,收入波动性大及风险分散等劣势,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逐步退出。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处于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的尴尬地位,从而往往过分强调抵押物和担保,供给比较单一,服务覆盖面窄,政策性垄断,贷款门槛高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出现了“惜贷”现象。因此普通农户基本无法从农信社满足贷款需求,从而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极为严重的正规信贷约束,非正式金融机构异军突起,市场份额逐渐上升(林毅夫,2000)。
  从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需求方看,正规信贷约束门槛高,手续复杂,要求抵押物或担保等因素导致农户认为申请也无法获批,从而大部分农户成为了潜在需求者和隐藏需求者。而相对比,非正规信贷市场一般为小范围性贷款,由于贷方充分了解农户的声誉水平,从而无须抵押品,而且还款期限灵活,这有效释放了被正式金融机构抑制的隐藏需求者和潜在需求者。
  从上述农村信贷市场现状可以得知,交易成本和风险是造成农村正式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非正式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深层次原因可从这两点出发,比较声誉在两个市场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性的角度来探究。
  二、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在农村二元金融市场中,农户声誉是决定农户能否进入二元金融市场并获得贷款的关键因素,尤其在转型时期下,农户大量外出打工,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信息不对性加剧。笔者认为,声誉作为农户的一种“隐性资本”,是信号传递和贷方决策的互动博弈下形成的。若声誉作为信号能够有效传递农户的偿还能力,即高声誉者高收益,农户选择高声誉;反之,农户将选择低声誉水平 ,甚至退出信贷市场,此时具有抑制逆向选择的作用。同时,声誉作为一种“隐性契约”,是借贷双方的长期重复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农户选择声誉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即期效用,更要基于生命周期假说考虑长期的收益,此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效地抑制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下文将以声誉为媒介,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方面分析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深层次原因。
  从逆向选择方面分析,由于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中的贷方具有地区性的信息优势,能够较为准确且低成本获悉农户的声誉水平,因此高偿还能力的农户可以通过声誉传递使自己和低偿还能力者区分,贷方也可以通过声誉获得农户的后验概率来有效地甄别,从而得到了分离均衡。此时声誉替代了抵押物和担保,有效抑制农村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大大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这也有效地说明非正式信贷市场的还款率高和市场份额大的原因。由于正规信贷机构对农户声誉信息获得的高成本,加上部分正规信贷机构信贷员的寻租行为,抑制了农户声誉信息的有效传递,导致正规信贷市场不存在分离均衡,很可能不存在混合均衡,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
  从道德风险方面分析,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可知农村除了不定期的生产性贷款还要围绕生命周期事件展开盖房、子女上学、婚嫁及看病等消费性贷款,因此对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农户的即期利益,还要贴切结合农村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长期多阶段的分析。根据逆向归纳法可知在单期阶段农户的借贷市场的博弈的唯一均衡路径为(放弃,拒绝,拖欠,终止);而在长期互動博弈中,非正规信贷市场存在可置信的社会谴责力度时,农户会通过比较即期的效用水平和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水平做出最终的决定,会放弃短期拖欠的即期效益,同时低偿还能力农户也会伪装成高偿还能力的农户,因此声誉有效地抑制了农户长期的道德风险行为。但是由于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缺乏可置信的社会谴责力度,贷方的停止贷款行为难以成为有效的威胁,无法有效抑制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农户会选择即期效用,拖欠贷款。同时正规信贷主体作为风险规避者,会通过提高抵押物和利率及要求担保,将风险和交易成本转移给农户,若农户的交易费用大于预期费用,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而退出市场。
  由此得出,我国转型时期农村正规信贷约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规信贷市场中声誉抑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失灵,导致农户受到严重的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因此,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某种有效途径利用农户的声誉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农户可以通过某种集体声誉传递个人声誉,获得“声誉租金”,提高信贷可得性。这说明一种“声誉中介”组织作为农户和正规信贷机构之间的桥梁的能够实现三方效用最大化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政策性建议
  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不但要注重从农村信贷市场的内部作进一步的完善与改革,还需要政府从农村信贷市场外部入手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一)农村信贷市场的内部改革
  1.加快构建农户的信用体系
  从上文分析可知:将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声誉传递给正式金融机构可以有效率、低成本地构建农户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地利用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降低信贷双方的交易风险,不但可以二元金融机构有机的互惠互利,各自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适应转型时期农户在借贷的需求变化的相应的贷款合同,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有效地释放农村中的潜在需求者和隐藏需求者,促进农户利用金融市场平滑消费,减少逆向打击的负面影响,加快农村资金市场的资金流动,有效地缓解农户发展的瓶颈—资金,使用农村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2.正式金融机构应该在贷款产品和程序上有所创新,加大对信贷员的培育和监管
  在转型时期,正式金融机构应在信用体系完善的基础上 ,适时改变小规模,短期的生产性贷款产品,“一统天下”的产品结构,通过实际的数据显示,开发消费性贷款已经刻不容缓,这样才能满足农户的婚丧嫁娶、建房、医疗等支出活动方面的融资需要。当然同时要根据生产周期针对性地提供生产性贷款产品。并加大对信贷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对信贷员的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这在转型时期尤为重要。
  (二)政府从外部对农村借贷市场领域相关的配套改革
  1.加大对农户科技技术的指导和对农户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的支出
  事实证明,技术和教育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同时有利于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提高农户的声誉,使得大额、长期贷款的可得性大大提高,使农户脱贫致富。同时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配套改革,可以缓解农户的医疗费用压力,同时对还款能力低的残弱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2.加快完善农村的信贷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合约实施机制,难以有效抑制农村信贷的风险。完善的司法和法律制度有助于降低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贷款风险。政府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农户的收入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文远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2]黄祖辉.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Stighlitz,J.E. &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3 (3):393—410
其他文献
因借贷好友对簿公堂坐在被告席上的刘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他们4位“60后”好友有一天会对簿公堂。1962年出生的刘先生家住北京市房山区,他是4位好友中唯一一位出庭应诉的。起诉
当前,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承载了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公务接待、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等工作职能,其中公车改革、公务接待、办公用房清查等
摘要:如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获得较快的发展,是我国农业银行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在农业银行中大多数的人员、资产和机构都被县域经济囊括在内。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农业银行自身的壮大提供了商机。新型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展开,为我国农行发展县域经济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持。农业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唯一一个网点覆盖城乡的银行,面向三农,服务
在寻求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在器物层面、制度方面向西方的学习均以失败而告终,在对纷纷扰扰的政治试验感到厌倦的氛围中,人们走向了文化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对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和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上分别出现了高达本国国民生产总值10%的顺差和6%的赤字,由此引发对外经济失衡问题的关注。很多人担心,这样大规模
摘要:充分就业是一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就业情况就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就业情况的基本介绍,以及分析三大产业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了解到我国的就业在三大产业之间不断地变动,并且正在朝着第三产业迈进。  关键词:角度;三大产业;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就业形势不断地发生重大变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全国的就业情况
摘要:司法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社会课题,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已被大家所公认。但如何对司法体制弊端的改革进行充分把握,以及对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方法等问题目前尚缺乏概括,本文就此展开简单论述。  关键词:体制弊端; 改革目标; 途径方法  一、司法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摘要:并税同国企改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概念,在现今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目前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昭示着我们开展深化改革工作是我国现今企业系统发展的一项内在需求。在本文中,将就企业所得税法并轨与国企改制的法律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法;国企改制;法律问题  1、 引言  自从我国的国有企业以独立主体的形式进入到市场竞争之中,在我国一片国有资产保值呼声之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目前,家庭中存在的种种违法行为,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损伤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法医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皮肤切创和挫伤组,分别在大鼠背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