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生教育的生本德育尝试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潜能生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本文引入生本德育的理念,强调角色迁移、构建良好关系,让潜能生参与班级管理并真正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以此突破潜能生教育的困境。
  [关键词] 潜能生教育;班级管理;生本德育;主人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潜能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在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中,学业成绩处于中等偏后的学生称“潜能生”。从定义看,“潜能生”主要从成绩上区分,不是学困生,也不是偏离正常行为的问题生,而是优生后备军。
  潜能生教育的现状是,班主任整日进行灌输说教、大包大揽,累得筋疲力尽,甚至激化矛盾,引发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呼唤德育回归生本,尝试在潜能生班级管理中引入生本德育,将被忽视的学生自主体验召回,未尝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生本德育与师本德育相对,是指“以生为本”的现代德育观和方法论,即以学生为教育本体的学校德育。“生”指学生,“本”为人本、本体。我国现代教育家、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是“生本教育”的创始人,早在20世纪末就提出“生本教育”的思想并进行实践,他最近出版的《教育走向生本》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具体到潜能生的班级管理中,需要结合潜能生的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他们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的形式,关键体现潜能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自主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体,让其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动追求中自我体验自我升华,以此提高潜能生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使潜能生的班级管理成为有助于其生命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和精神心灵成长的途径。
  在多届高中班主任实践工作中,笔者曾做过无数访谈,发现典型的潜能生的内心普遍存在天生的求知动机,只是这种动机未被激发出来,因为基础薄弱、习惯未养成、方法不对、选择了体艺特长忽视文化课、早恋等因素,学习动机被式微。从初任班主任妄图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潜能生存在的问题到借鉴大禹治水的方法引入生本德育,通过多年实践,班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重在强调潜能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一、从“独唱”进入“合唱”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生本德育实践注重德育形式,既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又重视学生的参与。如接手新班级后可做以下尝试:⑴由学生民主选举班干部,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⑵利用开学初的班会课确定好班级名称、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管理理念等。⑶发动全体同学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共同制定班规。⑷开展主题班会。⑸实施常规纪律值日班长计划,实现班集体的全员管理。⑹量化考核扣分加分情况张榜公示。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帮扶小组,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学习这项主要任务。⑻鼓励全体同学一起参与布置课室环境。⑼在课室宣传栏显要位置设立班级文化板块。⑽组建班级微信交流群,设置班级BBS留言本板块进行沟通交流。生本德育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既是教导者又是服务者。班主任的“独唱”容易演变成为“猫捉老鼠”的游戏。实践证明,潜能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担任的角色有很多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者”角色,与学生一起感悟班集体的变化,这样才能实现“合唱”的效果。
  二、把“对立”转向“对话”
  生本德育将学校德育视为“本体与酶体”,学生是学校德育的本体,教师是酶体,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前提,遵循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规律,树立教者为学者服务的观念。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容易陷入以自己为主体的德育模式中。师生关系成为“对立”关系,班级管理委员会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对立”关系,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乃至为了班级建设而制定的共同宣言、班级公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对立”关系,最后发展成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关系“对立”了起来,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对立”了起来。生本德育是一种对话性教育,要求从“教师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该放低自己的身姿,平等地与每一位潜能生进行交流。其次需改变与潜能生家长的交流,成为与家长一起教育潜能生的“搭档”角色。交流时少一些揭发和告状,和学校对潜能生的违纪处分通知。再次班主任在处理班委会与潜能生之间的关系时,应该转换为一个“同伴”的角色,从而实现生本德育的同伴性特点,让自己与潜能生的关系从“对立”中解放出来。最后一点则是班主任必须重视潜能生与学校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体悟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解读和校领导的意见,把精神生命的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其主动建构和创生自己的道德大厦,焕发生命体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让“客人”成为“主人”
  生本德育提倡德育一切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而展开。郭思乐教授在《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文中指出,德育的主体是儿童的生命自身,德育应该以人格养成和精神涵育为目标,在儿童的美好生活中发展。潜能生往往主人翁意识淡薄,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特别不愿意接触一些规范守则性的条条框框。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呢?这里必须另辟蹊径,也就是要换些角度去帮助他们提升自主的认识和体验。比如2018年我接手了一个高三班级,学校开展文明班集体评比活动,每个月选出常规纪律、卫生、仪容仪表方面做得好的班级进行公开表扬。班上同学对学习成绩的排名不太重视,但是对这项评比活动却非常看重。我马上组织成立了“文明班督察组”,特选了一些潜能生来担任组长,每天负责督查本班哪些地方做得与文明班评分标准相符,哪些地方不符合。这些同学非常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细致列举出本班存在的校服穿着不整齐、垃圾桶未及时清理等问题。最后经过全体同学的一起努力,这个班级拿到了学校的“文明班”奖状,几位“文明班督察组”的组长由此获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他们因此树立了信心,改正了自己过去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学习上也有了明显进步,俨然成为这个班的“主人”。这次获奖给我的触动也很大,也提醒了我潜能生不仅应该引导他们成为学习上的主人翁,更应该成为德育中的主人翁,让他们自己领悟作为主人翁如何经营好这个班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生本德育。
  所有的學习都是一种道德体验,潜能生的教育过程贯穿着道德体验这条主线。生本德育要求班主任从潜能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德育实践形式、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一起在班集体建设中感悟、体悟、领悟直到觉悟。班主任与潜能生的关系优化成为伙伴关系、对话关系、依存关系,教师通过学生起作用,使学生更多地“悟化”,从而达到育人效果。最终,让潜能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发展的人,成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人翁。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吴发科.试论“生本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3(4):14-15.
  [3]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J].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教育研究2005(10):3-10.
  [4]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M]. 漓江出版社,2007.
  马景广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办公室副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传统师道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而新时代的教育对其提出了新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道德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人,要肩负起“师道显德”的时代担当,以深厚的师德修养和高超的育德能力,挑起示范显德、协同弘德和引领育德的责任,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使命。  [关键词] 班主任;道德共同体;师道显德;育德修为  一、中国传统师道内涵辨析  “师道”一词出自《汉书·匡衡传》,萧望之向皇帝举荐匡衡时,奏称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育的本真是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有社会担当的人.“真人教育”的实施路径在于课程本身,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本土文化,构建育人的两大课程
[摘要] 教师应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注释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立足相关概念,对注释类型进行简要归纳,从教师、学生层面入手,梳理提升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意义,并呈现有效路径:善用注释多元化,指引史料实证落实;善用渠道多样化,优化史料实证效果;善用反馈实时化,夯实史料实证基础。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注释;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教材注释,为历史教学效果的展现提供了更多的
新课标倡导素养指向,引领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成为热门的阅读教学方法.本文从高中群文阅读概念及
模块化教学理念,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自上而下分割成若干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每个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实现整个系统内容教学目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已
寄语是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推行创意班级实践的有效方法.优化寄语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变教师推送寄语为学生推送寄语;变教师展示为学生展示;变偶有作用为长期有效.同时,对寄语进
基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教学,在学生原生态认识的基础上整合单元内容,通过拓展认知领域、建构表格表征、建构图像表征、培养数学能力、建构算
[摘要] 以碱的性质复习为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中复习“碱”这一类物质的性质,感受复习课的乐趣,同时学会归纳物质性质的思路和一般方法,以期对于系统学习初中阶段如酸、盐、金属等物质的性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碱的性质;复习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中,围绕任务主动建构探究、思考、运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史学阅读是前提.基于“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一课教学,通过史学阅读,选取适用学生、符合教学立意的史料,设置有效问题加以展开,既有
项目化学习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手段.科学抽象概念的项目化学习围绕主题梳理核心知识,提炼大概念;通过过山车项目,让学生自主研究能量守恒定理、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