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惟一受大师级学者赞誉的妓女
明末清初之际,风云突变,王朝更迭,南京秦淮河边虽说照旧是歌舞升平,繁华热闹,但无形中也多了一股慷慨凄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大明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卖国求荣、摇尾争宠的时候,“秦淮八艳”脱颖而出。她们,不仅具有沉鱼落雁的姣容,卓尔不群的才艺,而且大都具有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叫人击节称叹,欷歔不已。
相府下堂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清新、优美的词句打动了一个青楼女子的芳心,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清纯优雅的名字:柳如是。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
所谓归家院,实即一妓女院。当时盛泽镇声伎风流之盛,几乎可与金陵(南京)相比。
归家院的掌门人叫徐佛,会操琴,擅画兰草,长得姿容不俗。幼小的柳如是受到徐佛的熏陶,也能诗词,擅书画,才艺出众。稍长,相国周道登告老还乡,到归家院挑个婢女侍候他的母亲,挑去挑来,就挑上了柳如是。
周母常居深宅大院,见到伶牙俐齿的柳如是自然欢喜。柳如是在归家院见识到许多人物,察言观色,应对从容,伺候起周母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惜不久,青春美丽的柳如是就被妻妾成群的周道登看中,把她收为最末一房小妾。
她很快就受到了专房之宠。清钱肇鳌《质直谈耳》卷七载:“(她)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不久,群妾诬告柳如是与男仆私通,周先生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众口铄金,竟然不辨真假,勃然大怒,要柳如是自尽。最后是周母念及柳如是服侍之情,幸免一死。1633年,十五岁的柳如是被逐出周家,再次回到了归家院。
柳如是走后,周家老爷相思成病,含恨归西。这等于给柳如是做了一通实实在在、轰轰烈烈的广告。凭着“相府下堂妾”的名人效应,她很快在众多青楼名娃中脱颖而出。
明末吴越一带,人文荟萃,文社林立,名流交相唱和,咏诗著文,清议朝政,裁量人物。柳如是天生聪慧,又自小周旋于名流士大夫之间,受到了难得的熏陶与教益。翰墨丹青,吟诗作词,弹唱度曲,样样精通,更是增添了一种出尘脱俗的美。每次集会分题命韵皆能顷刻而就,颇有曹子建之捷才。她性格豁达开朗,常以南宋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梁红玉自比,一时闻名而来者应接不暇。
颠踬在婚姻的道路上
可叹的是,柳如是具有超人的才情,却没有常人的命运!“心比天高”,地位却是比苦命的晴雯还要低下的妓女,这就注定了她在婚姻的道路上必然要颠踬一生。
宋辕文出生于云间望族,聪敏好学,年未弱冠就已名噪乡里,和陈子龙、李雯并称为“云间三才子”。
崇祯五年(1632),他在陈眉公的寿宴上与柳如是相遇,为她写下了著名的《秋塘曲》。其序云:“坐有校书新从吴江故相家流落人间,凡所叙述,感慨激昂,绝不类闺房语。”诗中又有“校书婵娟年十六,雨雨风风能痛哭。自然闺阁号铮铮,岂料风尘同碌碌?”之句,对柳如是的身世才华感佩不已。
他开始同柳如是交往。柳氏才情横溢,或浅唱低吟,或高谈阔论,或袖舞回风,或即席分韵,都叫宋辕文迷醉、倾倒。他决心娶柳氏为妻,但柳如是对这位公子哥儿的话却是将信将疑。她狡黠,要试试他的决心和诚意。
《柳如是别传》这样写道:
如是约泊舟白龙潭相会。辕文蚤赴约,如是未起,令人传语:“宋郎且勿登舟,郎果有情者,当跃入水俟之。”宋即赴水。时天寒,如是急令篙师持之,挟入床上,拥怀中煦妪之。由是情好遂密。
尽管如此,柳如是要想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妻室却是困难重重。宋母听说儿子爱上了一个妓女,怒不可遏,让他罚跪受训。宋辕文辩解说,柳如是并没有索要钱财,其母更怒,说:“财算什么,她不要钱,却要你的命!”
迫于家庭的压力,宋辕文拜访柳如是的次数越来越少。
不久,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清理流妓,柳如是找来宋辕文,希望他出面以他家“客人”的身份将自己留下,宋辕文怯懦了,挨了半晌才说了一句“姑避其锋”。
柳如是听了,凄然地说:“别人这样说也就罢了,你却不应如此。从此以后,我与你恩断义绝!”说完,亮出一把武士刀,向桌上的那张七弦琴砍去,铿然一声,琴弦根根断绝。
另一个令柳如是心仪的男子是陈子龙,他比柳如是大十岁,是当时“几社”的领袖人物,他慷慨豪侠,志大才高,到处收徒讲学,自然也十分傲气。
柳如是平时喜欢“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同文人名士交往时,常自称为“弟”。近代王国维惊叹于柳如是之放诞,曾写诗赞道:
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
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但当她给陈子龙写信自称为“弟”时,陈却不高兴,没有回信。据说,柳如是“登门詈陈曰: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子龙大惭。从此,两人开始了文墨之交,关系日益亲密起来。
有一次,二人乘舟游玩,陈子龙看着裙裾飘飘的柳如是,情不自禁地赞叹:“美哉,洛神!”
柳如是听到了,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男人总是对女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好像女人生下来就是供你们欣赏把玩的。今天我偏要对你们男人欣赏欣赏、评说评说不可。”
说着,柳如是就写了一篇《男洛神赋》(收在柳如是《戊寅草》诗集中),将陈子龙比做了男洛神,真是千古妙想。这篇赋完全秉承了六朝文风,文辞华丽,用典繁复精当,既评品了陈子龙的人品和文才,也表达了对陈子龙的爱慕之情,其心气之高,胆子之大,叫陈子龙既惊讶又感动。
此时,陈子龙两次名落孙山,碰上了抑郁不得志的柳如是,两人见面无所不谈,评品天下大事,切磋诗词艺文,惺惺惜惺惺,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情网。
崇祯八年(1635),陈子龙背着家里人,在松江外一座名叫南楼的小红楼里,和柳如是同居了。柳如是将此楼称为鸳鸯楼,把这段时间写的词集命名为《鸳鸯楼词》。在此期间,柳如是为人校书取酬维持生活,陈子龙则埋头攻读以备科试。清茶淡饭滋润着恩爱美满、缠绵悱恻的生活。
陈子龙此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春日早起》: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有人认为,它就是《红楼梦》书名的来源。
然而,这一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陈子龙毕竟是一个已有家室的人,于情于理,他们之间的感情不管多深,也只能被放浪不羁的士大夫们看做才子佳人之间的一段风流佳话,柳如是永远无法堂堂正正地走入陈子龙的生活。
(据《细说大明王朝36大悬案》向飞/文)
林则徐选婿
这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过问。林则徐知道,自己该过问一下二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了。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之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他不是觉得官宦子弟不好,而是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岳父的方法可以借鉴。
当年,林则徐在长乐县衙内担任文书。一日,长乐县衙接到巡抚紧急公文,速押林则徐到巡抚府。县令知道林则徐肯定是遭到陷害,他找来林则徐,拿出二十两银子,劝其远走高飞。林则徐拒绝了县令的好意,毫不畏惧地说:“我坐得正,行得端,不怕诬告。如果这样一走了之,无罪也变有罪了。”
被衙役押解到巡抚府后,巡抚张师诚问:“长乐县呈上的书牍,是不是都出自你手?”林则徐回答说是,神态坦然。张师诚大笑:“老夫见长乐县呈上的书牍字迹端正工整,从头到尾,一丝不苟。通过了解,得知出自你的手。为试一下你的胆识,特设虚文请你。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是个人才!”于是在巡抚府委林则徐以重任,不久他成了张师诚的东床快婿。
林则徐受到岳父择婿之事的启发,也想用这种方法为女儿林普晴择婿。该以什么标准选婿呢?好学、实干、亲民是必要的,勤俭、廉洁、情趣、健康必不可少,顾全大局、老成持重十分重要。
又一阵鞭炮响起来,打断了林则徐的思路,他这才想到自己该到巡抚署内看看。
巡抚署里静悄悄的,成了家的人早就回家过年去了,没成家的也被喧天的锣鼓和炫目的花灯吸引到街上去了,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的秀才沈葆桢,便问:“今天是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沈葆桢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林则徐点点头。看到案上一本未看完的介绍西洋风土的画册,林则徐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
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送到林则徐的书房。林则徐看了几眼,不满地说:“字迹草率,重抄!”便把奏章丢到案上。沈葆桢本准备交差就回家了,却没想到要重抄,他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天亮时分,巡抚府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这时,沈葆桢才把奏章重新抄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林则徐。林则徐看看奏章,笑着点点头。不久,他就招沈葆桢为婿。
沈葆桢被林则徐招为女婿后不久,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编修、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洋务派里以前瞻、务实、廉洁著称的好官。他和林普晴也琴瑟和谐,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据《银川晚报》)
古人如何刷牙
刷牙,这一重要的卫生保健习惯,从晚唐到北宋末年,用牙刷刷牙的风气逐渐形成,有保健功能的揩齿药也随之发展得多种多样。在宋代,刷牙作为一项卫生保健措施,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诸色杂货”一节,在“挑担卖……”之后所列的小商品名目中,有“刷牙子”一项,临安城中的货郎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牙刷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可见,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城中,市民普遍有刷牙的习惯,因此才需要货郎们把牙刷送到千家万户。
《梦粱录》“铺席”一节罗列临安的著名店铺,则有“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当时已经有生产、经营牙刷的专门铺子。文中还说明,“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至于故楮羽毛,皆有铺席发客,其他铺可知矣。”杭州作为当时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城中店铺主要从事面向各地的批发业务,“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显然也不会例外。
不仅如此,士大夫们也开始配制着兼具药物和香料两种性质的原始牙粉。 北宋大文豪苏轼配制过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一下,然后装起来。但是这种牙粉并不结合牙刷一起使用,苏轼刷牙的时候,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倒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然后吐出来。这与其说是刷牙,不如说是漱口。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他用的原料很单一,只有苦参,同样是晒干捣末,拿筛子筛细。跟苏轼不一样的是,沈括刷牙是要用牙刷的,马尾巴牙刷蘸清水,洒上牙粉,左刷刷,右刷刷……打住,沈括用的不是高露洁,是苦参末。(据《周末》)
明末清初之际,风云突变,王朝更迭,南京秦淮河边虽说照旧是歌舞升平,繁华热闹,但无形中也多了一股慷慨凄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大明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卖国求荣、摇尾争宠的时候,“秦淮八艳”脱颖而出。她们,不仅具有沉鱼落雁的姣容,卓尔不群的才艺,而且大都具有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叫人击节称叹,欷歔不已。
相府下堂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清新、优美的词句打动了一个青楼女子的芳心,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清纯优雅的名字:柳如是。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
所谓归家院,实即一妓女院。当时盛泽镇声伎风流之盛,几乎可与金陵(南京)相比。
归家院的掌门人叫徐佛,会操琴,擅画兰草,长得姿容不俗。幼小的柳如是受到徐佛的熏陶,也能诗词,擅书画,才艺出众。稍长,相国周道登告老还乡,到归家院挑个婢女侍候他的母亲,挑去挑来,就挑上了柳如是。
周母常居深宅大院,见到伶牙俐齿的柳如是自然欢喜。柳如是在归家院见识到许多人物,察言观色,应对从容,伺候起周母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惜不久,青春美丽的柳如是就被妻妾成群的周道登看中,把她收为最末一房小妾。
她很快就受到了专房之宠。清钱肇鳌《质直谈耳》卷七载:“(她)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不久,群妾诬告柳如是与男仆私通,周先生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众口铄金,竟然不辨真假,勃然大怒,要柳如是自尽。最后是周母念及柳如是服侍之情,幸免一死。1633年,十五岁的柳如是被逐出周家,再次回到了归家院。
柳如是走后,周家老爷相思成病,含恨归西。这等于给柳如是做了一通实实在在、轰轰烈烈的广告。凭着“相府下堂妾”的名人效应,她很快在众多青楼名娃中脱颖而出。
明末吴越一带,人文荟萃,文社林立,名流交相唱和,咏诗著文,清议朝政,裁量人物。柳如是天生聪慧,又自小周旋于名流士大夫之间,受到了难得的熏陶与教益。翰墨丹青,吟诗作词,弹唱度曲,样样精通,更是增添了一种出尘脱俗的美。每次集会分题命韵皆能顷刻而就,颇有曹子建之捷才。她性格豁达开朗,常以南宋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梁红玉自比,一时闻名而来者应接不暇。
颠踬在婚姻的道路上
可叹的是,柳如是具有超人的才情,却没有常人的命运!“心比天高”,地位却是比苦命的晴雯还要低下的妓女,这就注定了她在婚姻的道路上必然要颠踬一生。
宋辕文出生于云间望族,聪敏好学,年未弱冠就已名噪乡里,和陈子龙、李雯并称为“云间三才子”。
崇祯五年(1632),他在陈眉公的寿宴上与柳如是相遇,为她写下了著名的《秋塘曲》。其序云:“坐有校书新从吴江故相家流落人间,凡所叙述,感慨激昂,绝不类闺房语。”诗中又有“校书婵娟年十六,雨雨风风能痛哭。自然闺阁号铮铮,岂料风尘同碌碌?”之句,对柳如是的身世才华感佩不已。
他开始同柳如是交往。柳氏才情横溢,或浅唱低吟,或高谈阔论,或袖舞回风,或即席分韵,都叫宋辕文迷醉、倾倒。他决心娶柳氏为妻,但柳如是对这位公子哥儿的话却是将信将疑。她狡黠,要试试他的决心和诚意。
《柳如是别传》这样写道:
如是约泊舟白龙潭相会。辕文蚤赴约,如是未起,令人传语:“宋郎且勿登舟,郎果有情者,当跃入水俟之。”宋即赴水。时天寒,如是急令篙师持之,挟入床上,拥怀中煦妪之。由是情好遂密。
尽管如此,柳如是要想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妻室却是困难重重。宋母听说儿子爱上了一个妓女,怒不可遏,让他罚跪受训。宋辕文辩解说,柳如是并没有索要钱财,其母更怒,说:“财算什么,她不要钱,却要你的命!”
迫于家庭的压力,宋辕文拜访柳如是的次数越来越少。
不久,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清理流妓,柳如是找来宋辕文,希望他出面以他家“客人”的身份将自己留下,宋辕文怯懦了,挨了半晌才说了一句“姑避其锋”。
柳如是听了,凄然地说:“别人这样说也就罢了,你却不应如此。从此以后,我与你恩断义绝!”说完,亮出一把武士刀,向桌上的那张七弦琴砍去,铿然一声,琴弦根根断绝。
另一个令柳如是心仪的男子是陈子龙,他比柳如是大十岁,是当时“几社”的领袖人物,他慷慨豪侠,志大才高,到处收徒讲学,自然也十分傲气。
柳如是平时喜欢“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同文人名士交往时,常自称为“弟”。近代王国维惊叹于柳如是之放诞,曾写诗赞道:
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
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但当她给陈子龙写信自称为“弟”时,陈却不高兴,没有回信。据说,柳如是“登门詈陈曰: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子龙大惭。从此,两人开始了文墨之交,关系日益亲密起来。
有一次,二人乘舟游玩,陈子龙看着裙裾飘飘的柳如是,情不自禁地赞叹:“美哉,洛神!”
柳如是听到了,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男人总是对女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好像女人生下来就是供你们欣赏把玩的。今天我偏要对你们男人欣赏欣赏、评说评说不可。”
说着,柳如是就写了一篇《男洛神赋》(收在柳如是《戊寅草》诗集中),将陈子龙比做了男洛神,真是千古妙想。这篇赋完全秉承了六朝文风,文辞华丽,用典繁复精当,既评品了陈子龙的人品和文才,也表达了对陈子龙的爱慕之情,其心气之高,胆子之大,叫陈子龙既惊讶又感动。
此时,陈子龙两次名落孙山,碰上了抑郁不得志的柳如是,两人见面无所不谈,评品天下大事,切磋诗词艺文,惺惺惜惺惺,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情网。
崇祯八年(1635),陈子龙背着家里人,在松江外一座名叫南楼的小红楼里,和柳如是同居了。柳如是将此楼称为鸳鸯楼,把这段时间写的词集命名为《鸳鸯楼词》。在此期间,柳如是为人校书取酬维持生活,陈子龙则埋头攻读以备科试。清茶淡饭滋润着恩爱美满、缠绵悱恻的生活。
陈子龙此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春日早起》: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有人认为,它就是《红楼梦》书名的来源。
然而,这一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陈子龙毕竟是一个已有家室的人,于情于理,他们之间的感情不管多深,也只能被放浪不羁的士大夫们看做才子佳人之间的一段风流佳话,柳如是永远无法堂堂正正地走入陈子龙的生活。
(据《细说大明王朝36大悬案》向飞/文)
林则徐选婿
这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过问。林则徐知道,自己该过问一下二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了。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之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他不是觉得官宦子弟不好,而是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岳父的方法可以借鉴。
当年,林则徐在长乐县衙内担任文书。一日,长乐县衙接到巡抚紧急公文,速押林则徐到巡抚府。县令知道林则徐肯定是遭到陷害,他找来林则徐,拿出二十两银子,劝其远走高飞。林则徐拒绝了县令的好意,毫不畏惧地说:“我坐得正,行得端,不怕诬告。如果这样一走了之,无罪也变有罪了。”
被衙役押解到巡抚府后,巡抚张师诚问:“长乐县呈上的书牍,是不是都出自你手?”林则徐回答说是,神态坦然。张师诚大笑:“老夫见长乐县呈上的书牍字迹端正工整,从头到尾,一丝不苟。通过了解,得知出自你的手。为试一下你的胆识,特设虚文请你。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是个人才!”于是在巡抚府委林则徐以重任,不久他成了张师诚的东床快婿。
林则徐受到岳父择婿之事的启发,也想用这种方法为女儿林普晴择婿。该以什么标准选婿呢?好学、实干、亲民是必要的,勤俭、廉洁、情趣、健康必不可少,顾全大局、老成持重十分重要。
又一阵鞭炮响起来,打断了林则徐的思路,他这才想到自己该到巡抚署内看看。
巡抚署里静悄悄的,成了家的人早就回家过年去了,没成家的也被喧天的锣鼓和炫目的花灯吸引到街上去了,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的秀才沈葆桢,便问:“今天是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沈葆桢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林则徐点点头。看到案上一本未看完的介绍西洋风土的画册,林则徐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
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送到林则徐的书房。林则徐看了几眼,不满地说:“字迹草率,重抄!”便把奏章丢到案上。沈葆桢本准备交差就回家了,却没想到要重抄,他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天亮时分,巡抚府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这时,沈葆桢才把奏章重新抄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林则徐。林则徐看看奏章,笑着点点头。不久,他就招沈葆桢为婿。
沈葆桢被林则徐招为女婿后不久,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编修、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洋务派里以前瞻、务实、廉洁著称的好官。他和林普晴也琴瑟和谐,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据《银川晚报》)
古人如何刷牙
刷牙,这一重要的卫生保健习惯,从晚唐到北宋末年,用牙刷刷牙的风气逐渐形成,有保健功能的揩齿药也随之发展得多种多样。在宋代,刷牙作为一项卫生保健措施,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诸色杂货”一节,在“挑担卖……”之后所列的小商品名目中,有“刷牙子”一项,临安城中的货郎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牙刷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可见,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城中,市民普遍有刷牙的习惯,因此才需要货郎们把牙刷送到千家万户。
《梦粱录》“铺席”一节罗列临安的著名店铺,则有“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当时已经有生产、经营牙刷的专门铺子。文中还说明,“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至于故楮羽毛,皆有铺席发客,其他铺可知矣。”杭州作为当时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城中店铺主要从事面向各地的批发业务,“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显然也不会例外。
不仅如此,士大夫们也开始配制着兼具药物和香料两种性质的原始牙粉。 北宋大文豪苏轼配制过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一下,然后装起来。但是这种牙粉并不结合牙刷一起使用,苏轼刷牙的时候,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倒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然后吐出来。这与其说是刷牙,不如说是漱口。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他用的原料很单一,只有苦参,同样是晒干捣末,拿筛子筛细。跟苏轼不一样的是,沈括刷牙是要用牙刷的,马尾巴牙刷蘸清水,洒上牙粉,左刷刷,右刷刷……打住,沈括用的不是高露洁,是苦参末。(据《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