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思考与探讨。主要从教育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和学生评价体系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政治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之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时间,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无疑标示着新一轮课改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又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目标?以下笔者做出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1.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首要在于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只有在良好的“教与学”方式与习惯形成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鉴于以前教学环境落后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知识的接触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收模式为主,同时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导下,教师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教学的基本宗旨,片面强调了教师的权威与在教与学中的作用,知识的传播逐渐模式化,这大大抑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当今随着信息多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获取到信息的途径简单而多样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则更加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教学方式才是培养素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2.民主教学,引导思维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创造意识和主动思考的培养是至为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声音,都应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进而在教学范围内包括师生间和学生间都建立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这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表现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育上,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讨论式、演讲式、角色置换等多种方式结合,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展演中发现一位老师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在初二的“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中,课前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义出来。这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
3.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政治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同样要体现出其实践的精神,要充分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初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式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主题的提出依据可以多样化,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以及各种节假日喜庆活动等都可为课堂创设情境进行讨论学习。这种类型的情境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进一步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主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对社会实践的洞察上面,社会见识的开阔和观察的角度都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上,应带领学生,而最重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去丰富个人的社会信息积累。同时注重激发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深入分析身边的小事小问题。在不断的动态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金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在生活和实践中,他们将不断获得促进思考和领会理论知识、观点的外部信息,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能力,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将从仅仅依靠课堂、课本和教师中获得知识和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是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4.软硬件辅助设施的建设
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要求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辅助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对于相对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而言,初中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比较完善,这包括有:老师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升级;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内容的健全和更新;学生活动开展条件的成熟等等。加上这些城市里学生的大部分家庭能够提供比较良好的学习条件,这对于沿海城市的学生来讲条件相对比较成熟。
然而大部分乡镇教育和农村教育尤其西部教育在这方面与沿海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这些地区的学生受教育几乎完全集中在学校中,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就是他们学习可以使用的仅有的工具,因此对于农村学校更需要加强学校的硬软件建设,需要社会与政府给予更多的资助力量。
5.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在现时中学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核心为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体系应该一改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作最后评定的模式,坚持评价的导向性与激励性的原则,要重视近期发展和长远规则,扎扎实实地达到新的目标,评价导向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一种激励改进的机制,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使评价成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坚持评价的主体性与多角度的原则,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主体的评价,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多角度评价,即从不同角度审视过程和效果,坚持评价的多元化。
当然,在评价中不能否认考试的作用,其对学生有着激励、考核和指导三大重要职能,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职能作用,改善考试形式。以前的考试基本上有着特定题型对课本内容的考核,重在考查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在考试形式上进行大胆变革,诸如撰写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增加辨析等能力培养性试题和行为导向性试题,以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综合考查。这些考核方式会改变学生过去被动应付考试的状况,增强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政治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之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时间,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无疑标示着新一轮课改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又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目标?以下笔者做出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1.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首要在于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只有在良好的“教与学”方式与习惯形成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鉴于以前教学环境落后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知识的接触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收模式为主,同时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导下,教师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教学的基本宗旨,片面强调了教师的权威与在教与学中的作用,知识的传播逐渐模式化,这大大抑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当今随着信息多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获取到信息的途径简单而多样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则更加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教学方式才是培养素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2.民主教学,引导思维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创造意识和主动思考的培养是至为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声音,都应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进而在教学范围内包括师生间和学生间都建立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这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表现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育上,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讨论式、演讲式、角色置换等多种方式结合,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展演中发现一位老师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在初二的“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中,课前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义出来。这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
3.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政治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同样要体现出其实践的精神,要充分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初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式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主题的提出依据可以多样化,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以及各种节假日喜庆活动等都可为课堂创设情境进行讨论学习。这种类型的情境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进一步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主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对社会实践的洞察上面,社会见识的开阔和观察的角度都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上,应带领学生,而最重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去丰富个人的社会信息积累。同时注重激发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深入分析身边的小事小问题。在不断的动态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金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在生活和实践中,他们将不断获得促进思考和领会理论知识、观点的外部信息,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能力,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将从仅仅依靠课堂、课本和教师中获得知识和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是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4.软硬件辅助设施的建设
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要求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辅助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对于相对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而言,初中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比较完善,这包括有:老师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升级;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内容的健全和更新;学生活动开展条件的成熟等等。加上这些城市里学生的大部分家庭能够提供比较良好的学习条件,这对于沿海城市的学生来讲条件相对比较成熟。
然而大部分乡镇教育和农村教育尤其西部教育在这方面与沿海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这些地区的学生受教育几乎完全集中在学校中,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就是他们学习可以使用的仅有的工具,因此对于农村学校更需要加强学校的硬软件建设,需要社会与政府给予更多的资助力量。
5.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在现时中学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核心为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体系应该一改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作最后评定的模式,坚持评价的导向性与激励性的原则,要重视近期发展和长远规则,扎扎实实地达到新的目标,评价导向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一种激励改进的机制,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使评价成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坚持评价的主体性与多角度的原则,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主体的评价,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多角度评价,即从不同角度审视过程和效果,坚持评价的多元化。
当然,在评价中不能否认考试的作用,其对学生有着激励、考核和指导三大重要职能,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职能作用,改善考试形式。以前的考试基本上有着特定题型对课本内容的考核,重在考查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在考试形式上进行大胆变革,诸如撰写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增加辨析等能力培养性试题和行为导向性试题,以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综合考查。这些考核方式会改变学生过去被动应付考试的状况,增强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