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宏观政策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高职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等不足日益明显。本文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了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措施,希望对高职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 课程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6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实践教育中,要顺应时代潮流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教学与课程考试改革要同步进行。因此,在新环境下,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以技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职业与行业性特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知识与能力为主导考核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职业能力观的内涵
  1.1 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分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所以,每个个体必须学会与周围人群的交往。并具备相应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在此系统中生存下去。同时在充满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中迅速的实现个人的发展与进步,使其智力、身心、审美意识以及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以全面的发展,同时随着自身自主性、判断力以及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也促进了其竞争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1.2 认知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只是为了分类所需要的一些系统化的知识。只有将其看作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手段,而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专业的能力,掌握世界融入社会的能力,使其可以更有尊严的生活。
  1.3 专门技术能力
  职业工作任务完成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专门的技术能力,就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其主要的目的是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所从事的基本工作。其中包括了掌握技术要领的程度以及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2.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意义
  2.1 促进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中,以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好“必需與够用”的原则,在推崇实践性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推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有利于学校打破由传统的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从而转换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市场及用人单位应用型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对课程进行考核中进行精准地设计,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考核学生能力的目标。
  2.2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其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课程考试则可以对教学与学习质量进行有效评估,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定有效措施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才能更加的有利于学生在新环境中,尽快适应社会、市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3 实现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
  众所周知,合理评价与选拔学生,是课程考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学生选拔提供了保障。在进行学生能力评价中,高职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课程中,将职业活动作为教育的主导方向,突出国家职业资格的鉴定和考试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都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
  3.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灵活的课程考试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是由教务部负责本校课程考试,表面上考试组织管理与严密性得到了加强,考试不断规范化。但事实上,这种管理的加强只是形式上,考试管理质量并未得到提高。教务处只是负责管理考试时间、形式、过程及阅卷等工作,却无法确保考试内容、题型及难易度、评分标准等项目的公正与科学性,尤其通过考试,是否可以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 课程考试的综合测评功能不合理
  目前,所采用的考试内容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侧重于原理性、记忆性的知识考核,而这也限制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拓展。虽然职业教学的模式一直在进行改革,而且很多的院校已经形成了一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考核模式,但是在其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形式化的倾向仍然十分的严重,而且还存在实践组织的不严谨以及考核标准的不科学等问题,而这些弱化了实践技能考核的导向作用。
  3.3 课程考试观念与实际培养目标不相符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课程考试都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学期考核的重点就是死记硬背与期末考,存在严重的“重结果、轻过程”现象。这种追求成功的学习形式无法满足高职学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现行课程考试理念比较落后,指导机制缺乏合理性,在考试中随意与盲目性比较突出,这就难以满足高职学校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与教学观的建设目标需求。
  3.4 课程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笔试为主的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课程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基本都在学期末。这种缺乏灵活性的考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与简单推理等能力,为投机取巧提供了生长环境。同时,这种考试模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考前突击;忽视了实践,注重理论;重视记忆能力,缺乏创造性,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4.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措施
  4.1 树立“能力测试”的正确考试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考试理念强调对传统考试形式的创新,构建以发展学生持续性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并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首先,高职院校要在现代教育与人才观指导下,建立全新的能力测试考核评价体制,打破落后的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把考试变为推动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工具;注重素质教育评价,课程考试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得以充分表现。其次,实施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手段,通过形成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制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此外,在考核中提高实践考核比例,通过分项分层次考核职业资格与综合实践学习能力,重点考核应用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制。   4.2 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考核融为一体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中,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创新教学考核形式,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与鉴定相结合,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并重的考核机制,有效解决学生技能学习时间问题,贯彻落实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思路。公正与权威性是职业资格考试的显著特点,因此在一些教学考核中,采用职业资格鉴定取代课程考核的手段,这也更加满足职业发展目标。
  4.3 课程考试体系以能力、素质及创新为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要求老师要积极创新考试内容,缩减纯记忆性学习内容,提高技能、使用及创新等考试内容的比例,实现记忆与理论少,应用与实践多,客观少主管多,标准答案少创新性答案多的模式。比如,为了对学生掌握会计管理制度的程度进行考核。可以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其中2人为组长,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通过5天时间对学校周边的超市或者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制定出超市或者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雖然答案不是最标准的,而且也没有监考老师,但是通过学生亲自的实地考察以及其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团队中的具体分工合作共同的完成相关的任务,为今后的应用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而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报告以及在任务实施期间的相关情况给予学生最终的评价。
  4.4 设置科学规范的课程考试体制
  高职教育在课程考试体制建立过程中,要实现其科学与规范性,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通过程考核。就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在各学习阶段进行不同的内容考核,一学期考试次数多,不但可以及时考核学生知识点掌握,也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还能够检测学生某一特定能力,从而全面考评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1)发展考核。(2)终结考核。此处并不是期末考试评定,而是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况,其主要包含期末、过程及发展等三方面考核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其比例设置有所不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课程考试是实际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人才培养目标与现行考试模式不相符问题,课程考试改革必须要与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相结合,将基础知识掌握与综合素质鉴定视为考试核心内容,从而推动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道衡.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方案探索[J].亚太教育,2016,(6):155.
  [2]刘咏梅.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59-26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9-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育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面对我国适龄学生数量的持续减少,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问题复杂。也正因如此,在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的时候,要想能够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就需要能够很好的贯彻实施现代职业
期刊
本文以笔者研究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以玉米为主要参比作物,就干旱逆境下高粱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及抗旱特性进行了论述。认为高粱是一种综合抗旱能力很强的作物,尤其具有
【摘要】本文针对士官生《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的特点,综合考虑岗位任职要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上探索新办法和新手段,提高教、学、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明确了教改理念与定位,课程改革效果得到了检验,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士官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士官 教学 改革 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7-02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导向和校企合作依托,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等六个方面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工作过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4-0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具较强的实践性,应该吧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而语文实践则是培养这样能力不可替代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不仅应该为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摇旗呐喊,更应该身体力行,通过语文实践量的积累,实现高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质的飞跃。笔者从活动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对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 实践活动 活动化 社
为了提升新疆区域园林绿化植物的丰富性,对阿尔泰山区野生植物进行更为深入的综合开发及利用,针对山区内一些野生植物的种类及性质展开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此山区共存约1600
期刊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针对以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移动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高职电类专业课程——《电路分析基
【摘要】中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重点都放在实用。语文作为基础的课程,放在中职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实用性,因而语文和专业知识结合是必然的趋势,这样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为专业学习服务。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中职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专业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
【摘要】针对当前化工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结合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开展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素养的实践教学。为提高化工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思路浸入到专业实验教学当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化工专业实验 实验教学 PBL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
【摘要】在信息技术支持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依据信息技术而生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翻轉课堂,就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产生的全新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理念下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用翻转课堂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能够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学活动效率提升。  【关键词】数学探究 翻转课堂 个性化 自主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