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太空拍电影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7216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媒体“Deadline Hollywood”于当地时间5月4日曝出,汤姆·克鲁斯正在与伊隆·马斯克策划,去国际空间站拍摄新片。
  消息得到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署长布莱登斯坦的证实。据传,这趟太空电影之旅的交通工具是SpaceX公司的龙飞船。
  如果最终成真,阿汤哥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参与太空旅行,并在国际空间站取景拍摄电影的演员。
  其实,太空旅游不新鮮。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介绍,这件事已经有十几年历史,2001年起,有7位太空旅客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他们的太空之旅为期10天,前3位均各自支付了超过2000万美元,还有人去了两次。
  国际空间站(ISS)约有一座足球场那么大,可以同时容纳6到7名宇航员工作生活,迄今有超过200名宇航员到访。
  早在2002年,美国IMAX公司就曾推出3D纪录片《国际空间站》,其中取材了很多空间站的真实影像。
  2016年开播的纪录片《A Year in Space》全程记录了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的太空生活,结尾更是播出3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出舱的珍贵画面。
  2013年2月8日,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在国际空间站连线地球,与地面上的乐队一起演奏了他创作的歌曲《有人唱歌吗》,他也曾在空间站上演奏了无重力版的大卫·鲍伊的《太空奇想》(Star Oddity)。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米塔诺则在空间站的太空舱内扮演过“太空DJ”。
  但要在国际空间站拍电影,还是存在一些现实制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张伟一一历数道:“舱内空间有限,摆机位、选角度等有困难。如果在空间站舱外拍,出舱行走非常复杂,一个人出舱需要有舱内两三个人和地面很多人的配合,且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危险性较大;同时出舱多人也有很大困难,难以保障。”另外,张伟表示,演员的身体条件也要达到航天员的基本要求。“如果只有一两位演员在空间站内部拍,对拍摄空间等没有过大要求的话,计划可以进行。”张伟说。
  2019年6月7日,NASA首次宣布与商业公司合作,开放国际太空站观光。由SpaceX的“Crew Dragon”和波音的“Starliner”将旅客送上国际太空站。按照当时的计划,每年可以有两次造访空间站的短程观光任务,每次任务最多30天,甚至可以在太空拍摄电影及广告。按照《卫报》的说法,乘客每天要支付的“食宿费”是35000美元,而几千万美金的“船票”和几百万美元的火箭发射费用还要另算。
  杨宇光算了笔账,除了发射费用之外,国际空间站每天运行的费用也非常高,宇航员每天需要的水、食物、氧气等都需要货运飞船运送。他打了个比方,把一公斤物资送到空间站,价值量要远远高出同样重量的黄金。他表示,太空旅行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加上商业空间的盈利需求,“送一个人去空间站再回来,粗略估算,花费一定超过千万美金”。
  可以想象,如果汤姆·克鲁斯真能成行,这部太空故事片一定造价高昂。
  就算钱不是问题,依旧“不是买张票就能上天”。杨宇光说,要成为太空旅客,必须经过半年左右时间的训练,“实际上,即使在飞船运行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宇航船也会面临运载火箭升空时的超重、振动,返回时的超重等特殊环境。到了太空,面临失重,也可能有空间运动病,这些都要提前测试和进行适应性训练,身体素质方面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杨宇光说。
  更多的是对非正常情况的应对,比如火箭出现故障,飞船紧急逃逸,宇航员可能要经受超出身体重量七八倍甚至更高的过载,要想生还,需要经过承受至少4G以上的过载(相当于自身4倍的重力)测试;再比如飞船紧急逃逸后降落在海上、荒漠上,搜救队员不能及时赶到,也要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早在2015年,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莱曼就曾计划乘坐“联盟号”前往国际空间站,原定9月1日出发,虽然最后没有成行,但她从当年1月起,就开始在俄罗斯接受太空之旅的训练。据当时的报道,布莱曼在莫斯科附近的航天中心受训,一天要训练16个小时,包括4个小时的俄语通话、失重训练和一些工程测试。
  张伟坦言,即便在长期的生活适应性锻炼之后,大部分人刚上太空仍然无法适应,很长一段时间会呕吐、失眠等,这也是一个挑战。“有些身体条件确实是天生的,选拔的演员未必能适应太空。有个解决办法,就是直接选航天员当演员,回到地面后接着拍。”他笑说。
  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建到现在,光是NASA就要付出每年35亿美元左右的营运费用,舱内宇航员平均每人每天花费750万美元。
  为了提高公众影响力,NASA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宣布合作时,布莱登斯坦表示:“我们需要大众媒体来激发新一代工程师和科学家,一起让NASA雄心勃勃的计划成为现实。”
  “很多好莱坞科幻大片背后都有NASA科学家的深度支持,我非常赞赏NASA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杨宇光说,“航天人有让公众了解航天的义务,知道航天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价值,从而得到公众理解和支持,这对航天事业的长期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 来源|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期刊
疫情危机之下,人类“被隔离”,  地球获得了“喘息”,  但气候变化的红色预警并未因此有丝毫改变。  一個又一个“史上最热年”接踵而至,  我们所看到的极端气候现象也可能“更极端”。  山火频发、“怪病”来袭、旱涝无常……  种种看似并无关联的突发自然灾害,  与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  人类又该做些什么来修复地球的“创伤”?
期刊
1998年,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Mir)的轨道运行已到第12年,开始出现老化迹象,停电频繁、电脑故障、气候控制系统泄漏等等,都是时不时会遇到的问题。然而,当宇航员们展开研究,对与他们共享生活空间的微生物类型进行评估时,却得到了十分意外的发现。  他们打开一个检查面板,发现了几个浑浊的水滴——每个都有足球那么大。后来的分析显示,水滴中充满了细菌、真菌和螨虫。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微生物大量繁殖,已经
期刊
5月22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刊登了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的新冠疫苗人体试验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一期临床108名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最新研究表明,这是第一种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COVID-19疫苗,安全、耐受性好,能够在人体内产生抗SARS-CoV-2的免疫应答。在108名健康成人中进行的开放标
期刊
珠峰是國际测量技术的竞技场。在测量世界最高峰“身高”的艰苦探索中,科技的力量总是与人类的脚步同行。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这也是北斗卫星继在抗疫中显露威力之后,再度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总指挥李国鹏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是此次测高中的重要一
期刊
作为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将着力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创造潜能,显著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形成历史交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形势越是复杂艰难,发展越要向科技创新寻求动力。5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办的“科创中国”平台正式启动,作为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创中
期刊
3月10日,在联合国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共同发布《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以下简称《声明》)。  这份由世界气象组织和广泛的合作伙伴共同编写的报告,包括了来自各国气象和水文部门、科学机构和联合国机构等的素材,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关气候行动需要的权威信息。《声明》确认了去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的临时声明中的信息,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温
期刊
从春节奋战至今,疫情控制已展露向好态势,要打赢疫情阻击战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辛和努力,一边是严防严控有序开工,另一边则是加大科研力度抗击疫情。人类要战胜疫情,最终要靠科技手段,对于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不断上下求索,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从展开与疫情的斗争开始,我们从缺少治疗经
期刊
美国宇航局研制的猎户座载人飞船。  这一轮研制热潮的先行者是美国。当美国政府和美国航宇局把载人探索活动的重点从近地轨道转向深空后,就催生了3种载人飞船。  首先就是美国宇航局用来执行深空探索、登月乃至火星任务的猎户座飞船。而近地轨道载人飞行的任务他们则打算交给私营企业,由此诞生了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星际线飞船。这样一来,美国目前就有3种正在研制的新飞船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虽
期刊
有报道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小家电产品的销量逆势上扬。基于消费端需求的变化,健康、除菌成为消费热点之一,而像紫外线除螨仪、臭氧洗菜机、果蔬破壁机、负离子加湿器等这些和我们健康相关又有点“科技含量”的小家电,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那么这些透着“科技范儿”的小家电,是“真香”还是在收智商税,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果蔬破壁机:它的功能牙齿就能做到  “破壁机能打破细胞壁,破壁后食用,人体对营养成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