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需求 养化自觉品质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普及,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对语文素材的积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口头交际显性信息诉诸听觉接受的便捷性,会使这种生活化的“表达交流”不自主的导致学生疏离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解决问题,要从教学“供应”的角度激活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发的行为,再在引导中不断提升“需求”的品质,最终达到教育引领的最高境界。
  一、变“技术性”为“情趣性”,驱动思维自觉
  高考的功利性一度使语文课变成了经验法则固化的模式化程序。可喜的是,作为指挥棒的高考,从考题的命制上已经开始了华丽的蜕变,能力向度越来越明显,这就促使教师重新解读“树人”的目标,摒弃枯燥的技术操作程式,满足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达到 “自我驱动发展”的学习境界。
  以前在复习古诗鉴赏专题时,总是得意地把自己整理的一套答题模式当作杀手锏教给学生,并不厌其烦的强迫学生背诵、套用。但学生成绩的反馈却总让人失落。
  后来我尝试着,借力学生的美术课的学习思维,鉴赏咏物诗前,我让学生先赏析诸如梵高的《向日葵》等静物画;鉴赏写景诗前,先让学生分析一幅风景画(或风景照片),美术构图、色彩的直观性从视觉上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区,鉴赏过程虽算不上专业,但这个由直观感性输入,到理性沉淀再输出的过程就是一次审美体验。在学生分析过程中,我会记下一些绘画与诗词鉴赏通用的关键词,并直接嫁接到诗词鉴赏的思维流程中来,这种感性思维的融通,有助于理性的规律总结,能延续思维体验的快感。思想的共鸣,会让诗词经典如流行歌曲一样,激活学生的情感本源,提升学习效度,拓宽思维广度。
  二、激活文本核心价值,驱动活用自觉
  问题设计应该是启动学生系统思维的按钮,所以语文课的所有问题都要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设计。
  在讲老舍《断魂枪》时,我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写了什么人(人物)的什么事(情节)?根据小说分析的这个核心问题自然带出三个人物---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一件事——传不传“五虎断魂枪”。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辐射解决了小说鉴赏的所有问题,文本的主题也就在举纲张目的探究中多元呈现了。
  注意了文本的整体思维,还要挖掘文本的现实价值。
  2011年10月16号到18号召开的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的文化自觉,但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据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从六中全会的这个观点探究老舍《断魂枪》的现实意义?
  这个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申到现实意义的挖掘上,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鲜活生命力,和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无疑拉近了学生与作者、文本的距离,真正体验到文本的智慧對心灵的浸润,使文本的运用张力无限扩大,进而驱动学生活用知识的自觉。
  三、变“堵”为“疏”,驱动情感自觉
  高中阶段的学生血气方刚,具有超强的社会敏感度,而社会永远有一些情绪消极的具有负面性格的人群,社会也永远会有单独指出来可以令人义愤填膺的短处,这必然会助燃学生的对抗性情绪,而语文的责任就是使情感走向理性化。
  当然,引导若远离学生“本我”而屈从于教师意志、常识霸权等现实原则的巨大压力,学生就没有了内在自由、真实的自我,学习动机也就成了技术驯服的工具。因此疏导学生非理性的情感,不能“堵”,要“疏”,还得使之转化为学习行为产生的源动力。
  “7.23”动车事故的处理触痛了学生的向心性,小悦悦的辞世也冰冷着学生的情感温度。温州市民献血的长龙,陈贤妹的朴实言行,远远敌不过来自社会层面的负效应,在“时事评论”的环节中学生更多的是指责,甚至挪用网络上的谴责观点。这种情绪让人感觉似乎情感的“冰河期”到了。我转移话题,问了一个技术性的简单问题:“在校园里,一个不该有垃圾的地方总有人扔垃圾,你怎么有效改变?”
  “竖一块‘禁止丢垃圾’的牌子。”
  “站在边上监督,违者罚款。”
  “清除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
  于是,我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我相信全国的中学生都会像你们一样激动,但冷静下来,我们能做的,我们能改变的是,保证十年后,你们主宰社会时,这种悲剧不再重演。”把社会问题的指责转化成一种向善的驱动力,这不仅仅是调节其情绪,更是赋予其理性的思维,这种思辨力,会还原人格的“本我”,提高其责任意识,在对问题处理过程中,他们自然就有了“清者自清”的道德需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育就是拉动“内需”的过程,激活了“内需” 之后,消费知识,享受知识才是学生自主的事。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语文作为最灵动,最富有情感的学科,必应担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支柱的责任,就像央视“走基层”一样,只有走近学生、读懂需求、供其装备,社会才能依靠他们来繁荣。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当前口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学习效果。小组教学方法近年受到国内外语言教学界的普遍重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富成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可以应用该方法解决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组教学 对外汉语 口语教学  一、小组教学方法概述  1.小组教学定义和特点  小组教学
期刊
摘 要: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做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任课教师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目前的环境造成的。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或者是不爱学习的学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采用竞争的机制化消极的因素为积极的因素 创造让不爱学习的学生成功的竞赛活动,成功就会成为他们转化的契机。我的做法是:这样的竞赛法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出人意料的。  关键词: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
期刊
PBL 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被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教育中,PBL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研讨或教学。为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利于PBL教学法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育更有针对性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发展的角度讨论了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现实意义,介绍了Arnold,J.所提出的“讲师”向“教师”学习、“教师”向“导师”学习的纵深发展过程,笔者结合自身实际与实践,阐述的是教师如何转变角色,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提高学习的效果。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最终明确了转变教师角色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态度。  关键词:教师角色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感恩创意服务》课程为例,从任课老师资格培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成绩的评估方法以及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经验,本论文的内容和结论为公益课程的教学与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益课程 感恩创意服务 教学  Abstract: This?article?uses?the?lesson?of?Thanksgiving?and?Creat
期刊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在英语学习中各占一席之地。在一个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地位日益突出的时代,学生的英语听力成为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与竞争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听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仍普遍较差,“聋哑症”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既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學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学校成为独具特色、富有内涵品牌名校的基础。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多样化,如何为中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建设与时俱进的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当前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践途径。  关键词:中
期刊
坐姿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形象,也是健康和自制力的重要体现。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成年人的很多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且我们要知道,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注意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但是在培养幼儿正确坐姿的过程跟我们留下无限的思绪。  一、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正确坐姿  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我们知道孩子学习的姿势很重要,要坐好,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人类的这样一个自然
期刊
摘 要:企业职工教育要经历一个新旧体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只有紧紧围绕企业改革目标,按照现代企业性质、特征、制度来构筑现代企业职工教育的框架,才能高质量的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 职工教育 培训机制  一、“以人为本”,确立职工教育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优先发
期刊
Introduction  As China is a huge country and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foreign languages, the scale of its teaching is extensive. It is therefore impossible to give a full description of EFL by ju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