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第二次说不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世界很大;但她的生活几乎为零。
  也许太在乎“完美”,才是根本问题。因为遥远而不可测探,意味着缺失鲜活的有血有肉。2012她要疯狂。可是,什么是她要的疯狂?
  对于她来讲,疯狂不是惊世骇俗,不是离经叛道。一些看似最简单平凡的事,人人都能做的,就是她想要的疯狂。“我要的疯狂,就是敢于听从自己的内心。”
  那些曾经以为的不可能、不可以,因为她冲破的心之枷锁而逐渐消弭。
  “正面的形象很安全,但我的价值不在于安全。如果为了安全,我宁可不做这个职业。”比之积极正面完美的偶像形象,现在的她面面鲜活夺目。真实的李宇春,比完美更打动人心。
  2012年8月26日,北京,万事达体育中心。李宇春疯狂世界巡演首站。距离2005年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正好7年整。
  7年,时光在她脸上打个转溜走。而她的舞台,却早已天差地别。
  音乐剧的形式,摒弃LED和串场VCR,引入3D投影。一切不可能的可能,最终成为这一晚的华美篇章。女王受奸人蒙蔽,迷失自我,冲破束缚,遵从内心,找回自己。
  她用音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也是她的成长故事。
  她的态度,清晰地通过一场演唱会传递给在场的所有观众。
  疯狂之于李宇春,是保有不失叛逆的心,是跟随内心的一种状态。
  2006年,超级女声比赛结束之后的李宇春人气如日中天、商演邀约不断,公司给她安排的演出密集到一周飞三个城市。这是很多娱乐圈新人甚至是老人梦寐以求的状态。然而,年轻气盛的李宇春直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跟老板拍了桌子。她说:我首先是一个歌手,艺人只是工作,我不能让音乐为工作牺牲。于是,她将所有商演邀约推得一干二净,留在北京专心完成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创造了137万的销售奇迹。李宇春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这是她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说“不”。
  2012年,出道7年的李宇春人气只升不跌,唱片销量在低迷的市场中一枝独秀,蝉联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WHYME音乐会成功开创了华语乐坛个人演唱会品牌先河,担任亚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入选共和国成立60周年影响外国人的中国符号。在歌手的身份之外,李宇春成为了具有积极正面社会形象的公众人物代表,是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好青年。一个完美偶像所需要的标签,她都已拥有。然而,李宇春又一次说“不”。她顶着巨大的困难和失败的压力把演唱会破天荒做成音乐剧的形式,她坚持专辑的整体概念与风格统一,即使是从名家手里收来的作品,说不用就不用; 她不再一味倚靠助理,为了北京的家装修亲自去建材市场买东西;私人场合遇上用手机不礼貌地跟拍她的路人,会自己过去出言劝阻。而这一次,她是对自己说不,对完美偶像的固有形象说不。
  如果说第一次说不是有所拒绝, 那么第二次说不是有所追求。
  姓名:李宇春
  2005超级女声比赛总冠军出道,实力与偶像兼具,拥有6张冠军销量专辑,21场个人演唱会,47首冠军单曲和多首传唱金曲,被公认为2005年后华语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流行歌手,开创内地巨星时代。被美国《时代》 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在多领域创造无数传奇纪录和荣誉成就,为中国艺术产业持续创新贡献,是中国标志性人物,并已成长为拥有国际声誉的超级华人明星。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 李宇春
  [束缚] 偶像身份是一个壳
  李宇春是内地娱乐圈的特殊存在。多年以来,李宇春“安全”得太久了。理性自制,坚持原则,绝不越界;外界对于她,从未冷清过穷追猛打。所以,她从始至终都采取了一种铜墙铁壁式的自我保护和禁锢。有太多声音交织成无形的束缚,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李宇春。偶像的身份像是一个外壳,隔离了她,模糊了面目。但她知道,那不是自己。
  Q:今年新专辑名为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疯狂是不是正面的叛逆的一种表现?
  A:我刚刚出道的时候是正面的叛逆,可是我觉得后面开始没有叛逆只有正面了。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我只觉得,哪儿不对。今年我终于觉得,没有叛逆只有正面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叛逆不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精神,是骨子里的。阳光青春偶像,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壳,就是一个纸板。毫无个性,没血没肉。
  Q:但整体的发展其实是由你自己来把控的。
  A:对,所以我觉得我今年不能这样子,未来也不能这样子,一定要打破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有 《禁界》这样的歌,就是我觉得我一直困在里面。我的身边有太多的声音,有人让你乖,有人让你听话,有人让你放弃,有人让你坚持。特别浮躁,特别吵。你看似没有变化,其实有变化,一点一点符合所谓主流圈的形象。
  Q:这个过程中你有过纠结吗?有些艺人会觉得正面的形象很好,因为很安全。
  A:可是我觉得只有正面就没有意义了。是很安全,然后你就一直安全呗。我觉得我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安全上面。如果说做艺人这个职业必须要安全的话,那我宁愿不要做这个。而且我觉得我的个性,两极分化还是比较严重,所以我会有一些思想上面的挣扎和纠结。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和煎熬。
  [冲破]外界也许不美好,但我活得真实
  李宇春打破了很多曾经加诸于她身上的“禁界”,她开始尝试去做那些曾经以为不能做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而这所有的改变的本质,是她对于自我的真实表达。外界的嘈杂入我耳,不入我心。
  Q:新专辑对于时光的感慨比较多,你会不会有时间恐惧症?
  A:会啊会啊,我觉得我想学东西。你被大家所关注,你的一切东西曝光,包括我今天跟你聊天,你看到我的谈吐,你看到我的知识面,都是消耗。我觉得人一定要不断去吸收东西,去充电,要有一个沉淀期。我是学了钢琴,学了吉他,学了鼓,可是这种电不够亮。你越往上,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需要的能量就越大。我以前没有生活,每天就不停地工作。我现在希望发了唱片,大家看看我的想法、状态;或者通过演唱会去做我的表演。但平时生活当中就是一个普通人,多学东西。这并不是为了拿去表演,而是自身的一种追求。因为20多岁你就一直在消耗你自己,我觉得这种状态特别不对。   Q:现在的你是消耗大于补充?
  A:所以我在做调整,给自己安排很多课。出去旅行、跟别人沟通、看书、看电影都是吸收。我会请同事推荐书给我。我最不喜欢看的就是那种成功秘诀。有一个阶段看过。看多了不想看了。但我也看蔡康永的《说话的技巧》 这种,因为我很不会说话。 (有用吗?)我觉得还是要看人。现在特别不喜欢看那种…… (高效人士的100个习惯这种?)对对对 (笑)。但很多歌迷会送我这种书,心理是有多不健康啊我(笑)。
  Q:有什么事是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没做,后来出于“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样的想法实现了的?
  A:生活当中比如说,以前在公司被周围的人保护得很好,明明看到很多人在很不尊重地拍我也不会说什么。但是现在我会比较礼貌地自己去讲。有一天我跟一个很久没见的太麦的老同事喝咖啡,有人很不礼貌地用手机拍我。我特别自然,想都没有想,走过去跟他说,不好意思,我们在谈点事情。老同事就吓傻了,他说你现在是这种范儿啊。我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对于别人来讲就是很震惊。
  Q:你出言阻止之后对方是什么反应?
  A: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那天遇到的人很好,很理解,把手机收起来了。你知道有形形色色的人,也会有很不礼貌的,也会说不好听的话。
  Q:遇到不礼貌的回应,场面会不会有点尴尬?
  A:但是这样才真的是活得像一个人,不是你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不是你永远都需要你的助理、经纪人在旁边,你才可以活。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是一个成年人,完全可以自己做任何事情。那我今天自己在家里面把手割了,不能自己去医院吗?流血要死了还打电话说能过来接我一下吗?我觉得这个人是多么的残缺。
  Q:你心态改变了之后有觉得开心一点吗?之前你说想做出改变,大不了换个工作,你真的这么想吗?我不太相信你会换工作。
  A:会,会好很多。当然还是有很多不方便,但我觉得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你不相信啊?为什么呢?(你不会放弃你的音乐)换工作不代表放弃音乐啊。我觉得我的工作和音乐是分开来的,我并不认为音乐和工作有太多的冲突。
  Q:歌手的身份不仅是工作,还是传播的渠道。换工作之后要用什么方式来分享你的音乐呢?
  A:那只是传播力度的大和小,只是范围的区别,并不代表放弃了音乐的梦想。 (你不在意传播的范围?)我其实之前没有想这么细,你突然问我,我跟你探讨这个话题。我其实并没有说我不做歌手了,因为这样讲的话大家会理解成另外一个意思。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以前会觉得说艺人是一个不可选择,不能改变或者说不能倒退的一个职业。但我现在并不觉得。
  Q:感觉你今年比去年表达得更多了,这种变化来自什么?
  A:变化来自于电影和工作室。拍电影你要自己去对戏啊,要跟导演交流啊......很多很多都需要直接面对 。做工作室,你不说他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呢?你做了个PPT开会时总要讲吧?我觉得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还有聊到音乐,我比较有话讲。生活的部分,我不会主动去讲,这也是我不用微博的原因,就是没有主动发言的欲望。
  Q:那对于你的音乐,你的理想情况是自己做完一张专辑就丢给大众配着文案听就好了吗?
  A:大家听就好了!这是我跟林夕的讲话内容之一。他说他最讨厌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在做新书宣传的时候,媒体一上来问的是,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你这本书吗?他说那我写这本书干嘛呢?书写出来要去看才能了解。所以过去在做唱片宣传的时候,每次当有人问 “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的新专辑吗?”我就会说“大家好,这是我的最新专辑”就没有了。
  Q:你有想要主动与别人沟通吗?
  A:有的,我们这次去巴黎,有一个视频网站是我们的合作媒体,就跟了一个男孩儿来拍所有的花絮。以前这种情况我是不会跟他讲话的,并不是因为我很酷,或者是我很大牌,就是一种个性的封闭和保护。可是我这一次跟他聊得特别开心,我跟他聊5DⅡ的镜头,聊他的工作,聊他的从业经验,我的感触等等。我现在见到他会特别开心。
  Q: 摄影是你的新爱好?你都拍什么?
  A:什么都拍啊,出国旅行或者工作的时候拍的多一点,因为比较方便。平时也拍,比如我家的猫。之前做BTV的节目,我觉得屏幕上那只不是我家的猫,因为我也拍过它的照片,不是长那样子的。那天突然有照片播出来,但我在台上,没办法说“哎,这不是……(笑)” 它特别皮。有逃跑过一次,从楼上往下跳了三次。然后它就在那个天台上面。找了各种来救援的,但救不了,因为那个地方人上不去。我爸爸只能每天给它扔吃的,给它空投食物将近一个礼拜。它有吃的,但没有水喝,最后它自己就回来了(大笑)。
  [追求] 我想创造,即使是冒险
  李宇春说自己一直在往上走。她的往上走,不仅是她在舞台上、在专辑中呈现出的挑战和创造,还有她对于精神世界不停止地追求。而这种往上走的精神状态,很直接地体现在她的创作中。无论是《Hello Baby》讽刺的自来熟和为了利益出卖自己;还是《聋子》表达的面对浮躁世间无数声音不为所动的冷静,都不再只是对“小我”的描述,而是对大众,对社会的反思和折射。如果说《我的》是“李宇春喜欢的歌”,那么《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是“李宇春的歌”,是真正属于李宇春的思想和自我的完全释放。
  Q:你觉得自己处在平台期还是在往上走?
  A:我觉得我的状态是往上走。艺人也好,歌手也好,对于我来讲,它往上走的意义不是说今年这张唱片拿了多少奖,或者是拍了多少部电影,而是创造了什么。我要创造一些没有人做过的。例如我想把演唱会做成音乐剧,内地歌手我还没有看到。我不要LED,因为晚会用烂了。但3D投影真的会比LED好吗?我不知道。哪怕会有很大的风险,我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所以我愿意做幕后的工作,那很累,但是我很希望,甚至是比较享受这个过程。我的一些价值,一些创意和想法我觉得还没有地方去发挥。
  Q:专辑整体的规划是“疯狂”概念,你有设计过曲风或者歌词等元素来特意呼应这个概念吗?
  A:现在确实会。以前做唱片收歌,歌曲自己喜欢,别人写的词拿回来觉得不错就可以了。现在会考虑这张唱片只讲一件事。哪怕每一首歌是不同的情绪和气质,但是它最终都是围绕着疯狂这个主题。比如说 《say goodbye》 是表达疯狂过后青春的一些代价和跟往事说再见的一种情绪。 《禁界》 是表达想要冲破,寻找自由的状态,无法无天的浪漫。它总归是跟主题有呼应的,它是疯狂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Q:香港著名音乐人陈辉阳和林夕有参与专辑创作,除此之外还有你自己的创作,创作顺利么?
  A:其实这张唱片里很多歌并不是我故意要写的。 《禁界》 也曾经拿给别人写过。但写出来的不是我要的。我知道这张唱片要讲什么,所以我要做一个把控者,看歌词讲的东西是不是在这个范围里面。这次歌词的部分不知道是我苛刻还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很多词都长得一样。很华丽或者用字很美,但没有打动我的东西。我看完之后也不知道它要讲什么。就是这个曲和这个词根本不可能放在一起。每一次拿到这样的词,我就会说,可以请他写得质朴一点,朴实一点吗?我不想要这个,我就想要朴实,我就想要说话,说话可以吗?
  Q:对方未必能明白你这个要求,歌词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很个人的东西。
  A: 所以有时候我会懊恼,我觉得我表达的要求没问题。但填词人一定会想这个歌手是什么样子的,我是觉得,原来在他的心目当中李宇春是这个样子的。他对我的理解让我很懊恼。
  Q:那你是直接放弃,还是继续沟通?
  A:会沟通,我们还是很尊重创作者。以前我会跟工作人员说,现在我就会亲自来做这个事情,写邮件或者什么,因为我怕中间传递的人会有问题,我觉得我真的是讲得很清楚,但就是不行。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负气,或者是,我自己来!这种情况太多了。而且我经常会把自己逼死,我也不知道要写成什么,但我知道那个不对。比如 《禁界》 的整个主歌都是没有改动的,一到副歌就卡住,因为收回来的是一个英文的DEMO,很不好填。副歌是四句,最后两句改动过。
其他文献
爱德华·韦斯顿把一个“像人体、像拳头”的青椒摄下时,一定没有想到,这张命名为《青椒第30号》的照片会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照片之一。他与安塞尔·亚当斯等人成立F64小组时,一定也没有想到,他们开创的“纯影派”摄影会如此深远地影响摄影艺术的发展。  摄影是艺术吗?毋庸置疑。  但摄影在其诞生之初,不过是作为模仿绘画的艺术而存在。直到上世纪30年代,即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百年之后,F64小组提倡并践
期刊
在9月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来自13个国家的63部风格各异的戏剧,在北京12个剧场和艺术空间轮番进行了135场演出,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青戏节 “大学生戏剧节”中的“青年单元”的青年戏剧节,走进了它的第五个年头。  北京青年戏剧节创办于2008年,它的诞生顺应了那些年北京小剧场话剧蓬勃发展的大潮。那两年间,各种民间戏剧团体蓄势待发,民营运作资本蠢蠢欲动,朝阳9个剧场、东方先锋剧场
期刊
这次青戏节,徐小朋带来的是《合伙人》,一出民国公路片式的戏剧。  1942年,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农民王阿桂和知识分子吴之洲,在寻死的时候遇到了。就在他们准备一同赴死的时候,一张从天而降的藏宝图改变了他们的选择,从此他们成为“合伙人”,在寻宝的路上,为了活下去,他们做着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挣扎,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这是一个听上去有些悲凉的故事,宣传册告诉大家:《合伙人》是一出“荒诞现实主义”话剧。顾名
期刊
采访时,王翀的语速很快,语言很学术,很有魅惑性。他的戏和他的人看上去总是思考大过感悟,智慧先于直觉。问起他当初为什么会一个男导演去排女权主义戏剧《阴道独白》,他说因为那个剧本狠,排练时,忽然感觉“有一阵风吹过来”。说出这话的那个瞬间,噪杂的世界静止,他身上感性的诗意犹如一阵风从空中飘过,转瞬即逝。    《椅子2.0》对传统戏剧性的质疑  《椅子2.0》其实不太像戏,像一次聊天,一个座谈,大家围坐
期刊
Iggy Pop早已过了花甲之年,摇滚和时尚却没有抛弃他。摇滚与时尚,他在游走之间重塑青春和激情。  Eleven Paris本季找来的模特是IT Girl Daisy Lowe和朋克老将Iggy Pop,两人在海报上穿戴得体,又大玩吐舌头游戏,非常有趣。事实上这两人也是极易擦出火花的组合,个性十足的老少配,搞怪得恰到好处,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Iggy Pop是个很重要的时代符号。他象征着一段年
期刊
《影喻》的排练场在通州的左右艺术村,很空旷的一个大厂房,散落着道具,杂七杂八的物品。剧组从下午四五点开始排练,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排练的过程很松散,一些人排戏,一些人在边上晃荡,弹弹琴,唱唱歌,还有人在打游戏。李建军只看正在排着的部分,时不时小声地提出意见,反复的尝试。有些段落看起来还很不成熟,让人不禁替他们担心,演出在即,能否按时完成?李建军说,其实早就排好了,现在做的只不过是试图推翻之前完成
期刊
Terry Richardson说:“重点就是要让人注意。平庸,是这个星球上最要不得的事。如果觉得我的作品粗俗,或许该做做爱了吧。”  Terry Richardson是当今世界最招惹争议的时尚摄影师,他只用傻瓜相机,但作品震惊世界。时尚的越界者SISLEY品牌的御用广告摄影。他的作品里充满对性爱的玩味。时尚圈内的每个人都曾听闻过Terry和某个模特的“无心艳遇”。一旦名声在外,他发现有些姑娘早在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5日报道,美国纪录片节目《禁忌异域》近日讲述了时下正在兴起的一种人体变形美容潮。接受这种时髦怪癖的人在额头上注射一些盐溶液,然后鼓起的溶液包中间用拇指按压,最终形成面包圈的样子。  据悉,这种另类的变形做法目前成为地下人体变形领域中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在纪录片中,2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在2个小时内同时接受额头注射盐溶液,每人均被注射了约400毫升的溶液。在他们的额头鼓起一个大包
期刊
市场频繁波动,未来中国经济何去何从?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房产,国内外市场投资机遇与风险又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手中的课题,抑或商务人士口中的谈资。对于亿万中国家庭来说,这早已是生活琐碎中的一角。  在近期结束的“2012汇丰北京财富论坛暨中国财智家庭总决赛”上,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等知名经济学者,汇丰中国零售银
期刊
童话里的公主总是以一副甜心的矜持姿态出场,如果有一天公主不再甜美了,她爱上了摇滚、爱上了金属,她开始疯狂,那将是一派怎样的景象?!今季,美丽的公主出乎意料的性格逆转,偏爱起了金属摇滚。鞋子内侧的公主的金发上夸张的锥钉发饰真心引人侧目,自顾自陶醉地捧着一双红色高跟鞋,想必就是这款了。与公主发饰PK的锥钉如狼牙棒般充当了高跟鞋的支柱,猩红色性感而妖娆,金色又足够高调霸气,看来公主可实在是会抢风头呢!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