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讨论了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办法,并指出了在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学数学;衔接
  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初中数学大多数是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知识间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架桥的知识点。
  一、新旧知识如何衔接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要熟悉小学教材体系和初中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进行铺垫减小坡度,例如,在初中教学中数的分类,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内容穿插起来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依次展开,依次做为连接小学与初中数学的“纽带”,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有全面性、系统性,从而顺利完成在有理数范围内、实数范围内有关知识的学习,使这部分内容源于小学而又高于小学,有利于小学与初中的合理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特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小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初中阶段有些概念就不一定能够成立,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数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灌输迁移思想,例如,圆的概念,小学时对圆的认识是非本质的,只是形象的进行描述“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然后把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再把装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了一个圆,”在小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了解圆的概念,初中讲圆的概念就需要对圆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刻的了解,对圆从集合的观点进行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点的集合,”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所学的有关圆的描述方法,然后给出圆的定义,分析出圆的本质属性,其中“平面内”、“定点”、“定长”等术语,尤其是“平面内”的条件,学生容易忽略要重点强调,这样学生对圆的定义有了本质了解,是知识上的更新,是认识上的一次深化。
  3.利用旧知识,整合完善知识
  初中与小学数学在编写时的理念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有很多知识小学与初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要求上也差不多,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从不同的方向看”,小学就学习了观看一个正方体和几个正方体的组合,了解如何画出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初步感受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一些简单方法,在初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把正方体换成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它们之间简单组合的物体,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这些新知识。
  4.补充新知识,弥补脱节知识
  数学知识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些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尽快适应,如,初中从正数到负数,从数字到字母,从恒等到方程,从算式到图形,从计算到逻辑推理等,针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名词术语一时不能接受,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新的知识以弥补知识脱节的现象,例如,开始讲代数式时,提出问题:某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面积是什么?小学只知道用数字计算,现在突然出现字母,对字母的认识尚属于陌生、模糊阶段而无从下手,教师可提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0、8,面积多少?学生很容易得到结果,到此可以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如,长方形的长为n宽为8或长为lO宽为6呢?最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学生就能顺利理解解决了。
  二、衔接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那种攀高、超前思维定势,生怕讲少了会影响教学质量,于是大量补充以求全面,如,在讲实数时补充了分母有理化,在讲因式分解时补充十字相乘法、待定系数法等高难度的知识,这样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良好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事与愿违,而且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建议在教学时要“展前而不滞后”力求按“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高目标”的难度顺序进行教学,具体要求为。
  1.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教学应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知识人手,深入浅出建立学生自信心,再慢慢提高要求,即注意循序渐进,切忌不能好高骛远。
  2.不要片面追求难度,使一大部分学生产生“退步”的错觉
  平时检测要有梯度,兼顾各类水平学生的需要,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小部分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体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真正做到培优补差,分类推进共同进步。
  3.不要片面加大作业量,使学生疲于奔命
  作业练习要适量,要落实、要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多接触课外知识以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其他文献
导数是高中课本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高考必考知识点,对解决复杂函数、不等式、几何题等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层次分析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结合经典题例,加深对导数的理解,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导数在求单调性中的运用  定义法是我们常用于求解、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但是对于相对复杂的函数来说,定义法也束手无策.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导数法求解、判定,导数法不仅变复杂为简单,而且求解答案的
据教育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三亿的学生,而在三亿的学生之中,就有大约五千万学生被家长和教师归类到“差生”的行列,而这种差生在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会占的更大,在这些“差生”中,其中有相当比例属于数学学科的学困生,之所以如此,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这样形容数学这门学科,说它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持之以恒的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1、脑瘫动物模型的制备:给28只孕16、17天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50ug/kg,连续两天注射,孕22天前分娩的为LPS早产组,孕2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课堂教学因素.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史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摘要:根据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某些教师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不注意运用书本原题而一味追求课外题,但在现行教材中又不乏经典题,如在教学中能用好这些课本原题并加以引中将会取得相当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平时教学中应重视课本的应用题”、“给纯数学问题找应用背景”及“引伸、深化课本题,强化应用教学”等方面展开阐述,论证了运用课本原题的实际意义,得出了运用课本原题教学带来良好教学效果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应
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今的教育理念.想要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就要充分的引入以生活化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让生活化教学方式
在全国的教育模式改革浪潮之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随之做出了转变,由以往的以教学工作者作为教学主体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作为核心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摆脱了传统的接受教学工作者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模式.高中数学中应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所创新,进而  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成效.  一、高中数学教学涉及的问题  虽然教育部已经对高中数学教学改
卤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卤化反应已经成为合成有机卤化物的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过渡金属催化的惰性碳氢键卤化的研究进展,按照不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在初中历史课堂
目的:1.探索人脑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内在因素;2.通过X线照射诱导对射线相对敏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MGR2,使其成为同源的放射抗拒细胞。结论:1.X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变化、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