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互联网人转型到传统汽车制造业,需要转换哪些思维?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我在互联网融合上的一些小故事。
过去几年,我一度认为互联网人去做制造是极度不靠谱的事情,99.9%会挂掉。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投资以及在UC、在阿里巴巴做过的很多小型的制造项目,全部都失败了。
但现在,我还是要做互联网制造,为什么?
因为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互联网在将来就是一个传统行业。
今天我们这一群认为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如果不尝试去跟现在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这些行业进行充分的融合,基本上再过十到二十年,我们就会被淘汰。
那么,我进入制造行业后,有哪些新感觉?
互联网领域太简单了,难度相差不是10倍,而是100倍,为什么?有6个要点。
1.制造业是平衡的艺术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展车,从设计一直到最后的呈现,你会发现,设计得很漂亮,展示车一般的漂亮,做出一个试制车,再一般的漂亮。这是为什么?
开发设计人员会说,因为风阻,这个地方的设计要改变一点;工程人员说,因为成本,这个地方也要改变;供应链人员说,为了满足效率,换了一家供应商,所以有这样的改变……
在互联网领域,从你的设计到demo(样本),到release(发行),绝对是越来越好的,而在制造行业,这根本做不到。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我想出来重新创业的时候,跟我提了五个字,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就是:平衡的艺术。
互联网的思维强调极致和体验,但在制造行业的新思维是,要追求平衡,要在平衡的里面把体验跟极致做好,要有艺术地思考,去把组织、供应链以及整个制造流程融合起来,这点非常重要。
老罗的锤子手机,第一代,我觉得做得很棒,但是卖得很不好,为什么?
就是平衡的問题没有处理好。
2.稳健迭代与快速迭代相结合
在互联网领域,快速迭代的价值非常大,基本上是1个月迭代一次,3个月可以换一个方向,6个月可以换一个战略,因为很简单。
但在硬件领域,迭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车的外形不好看了,要把它废掉,再开一个模。首先,可能要花几个亿的成本;其次,请等待12个月,重新开模;再次,供应链重新配置,又要等十几个月……
我记得有一次跟雷军聊天,他跟我说,你要考虑好你两年后的事情,因为你一旦考虑错了,金钱的损失非常大,再者以后没有人敢跟你合作了,因为所有人跟你的配合都是期望未来。
所以,我想说的是,制造产业的迭代应该是稳健型迭代。
你可以用仿真体系加快,你可以用软模体系加快,你可以用3D打印把部分地方加快,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周期流程都推掉。
3.要尊重
我到了一个新的行业,会经常跟他们说,要有梦想,要去尝试颠覆现在,但在制造业,当你还是小学生的时候,要颠覆另外一个巨人是非常困难的,不懂的地方要多学,甚至要多抄。
4.要成为超级产品经理
汽车制造非常复杂,所以就导致了大量的模块化运作。
整个汽车行业没有小公司,所以,老大得是超级产品经理。
小米在最开始做得特别棒,中间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到现在又能够重新做得很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雷军成为一个超级产品经理。
也就是说,任何公司的跨界融合,老大们一定要冲到一线去做超级产品经理,因为你每天都会碰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如果你自己不懂所有的环节,想要穿插起来,你是做不到的。
而且,做这样的融合超级产品经理,一定是非常辛苦的人,也一定是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我很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我说了一个问题,他们不敢反驳就做了,那就挂了。
你一定要设计一个体制,就是你说的可能是错的,他们要敢反驳。反驳之后你可能有30%收回,40%修改,30%最后落地,那就是最好的,要把这样的文化体系做好。
5.不做扭毛巾的公司
互联网领域出现规模化之后,你会发现,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因为后面的开发越来越简单,品牌越来越强,收入会越来越高,但是制造领域不一样,你一定要追求效率。
我最怕的公司就是扭毛巾的公司,什么叫做扭毛巾?就是扭供应链的毛巾和扭员工的毛巾。
比如,很多人跟我说,他的企业怎么赚钱?明年把成本降低两个点,然后利润就出来了,这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注重效率,要用少量的钱,用很高的效率,形成很高的产出,这跟我们互联网在做大之后的逻辑是不同的。
6.把营销导向变成销售+运营导向
举个例子,小米手机每一年的运营收入甚至比它卖手机赚的钱还要多,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如何把销售导向变成销售+运营导向,如何从产品公司到服务公司,从服务公司到运营公司,这是互联网跟制造思维一个新的融合。
总之,十年、二十年后,互联网会跟英语、开车一样,成为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有跨界的思维。
要尊重行业,去思考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与逻辑体系,在体系内,我们的融合才有可能。(何小鹏,小鹏汽车董事长、UC创始人。本文根据何小鹏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整理而成)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我在互联网融合上的一些小故事。
过去几年,我一度认为互联网人去做制造是极度不靠谱的事情,99.9%会挂掉。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投资以及在UC、在阿里巴巴做过的很多小型的制造项目,全部都失败了。
但现在,我还是要做互联网制造,为什么?
因为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互联网在将来就是一个传统行业。
今天我们这一群认为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如果不尝试去跟现在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这些行业进行充分的融合,基本上再过十到二十年,我们就会被淘汰。
那么,我进入制造行业后,有哪些新感觉?
互联网领域太简单了,难度相差不是10倍,而是100倍,为什么?有6个要点。
1.制造业是平衡的艺术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展车,从设计一直到最后的呈现,你会发现,设计得很漂亮,展示车一般的漂亮,做出一个试制车,再一般的漂亮。这是为什么?
开发设计人员会说,因为风阻,这个地方的设计要改变一点;工程人员说,因为成本,这个地方也要改变;供应链人员说,为了满足效率,换了一家供应商,所以有这样的改变……
在互联网领域,从你的设计到demo(样本),到release(发行),绝对是越来越好的,而在制造行业,这根本做不到。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我想出来重新创业的时候,跟我提了五个字,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就是:平衡的艺术。
互联网的思维强调极致和体验,但在制造行业的新思维是,要追求平衡,要在平衡的里面把体验跟极致做好,要有艺术地思考,去把组织、供应链以及整个制造流程融合起来,这点非常重要。
老罗的锤子手机,第一代,我觉得做得很棒,但是卖得很不好,为什么?
就是平衡的問题没有处理好。
2.稳健迭代与快速迭代相结合
在互联网领域,快速迭代的价值非常大,基本上是1个月迭代一次,3个月可以换一个方向,6个月可以换一个战略,因为很简单。
但在硬件领域,迭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车的外形不好看了,要把它废掉,再开一个模。首先,可能要花几个亿的成本;其次,请等待12个月,重新开模;再次,供应链重新配置,又要等十几个月……
我记得有一次跟雷军聊天,他跟我说,你要考虑好你两年后的事情,因为你一旦考虑错了,金钱的损失非常大,再者以后没有人敢跟你合作了,因为所有人跟你的配合都是期望未来。
所以,我想说的是,制造产业的迭代应该是稳健型迭代。
你可以用仿真体系加快,你可以用软模体系加快,你可以用3D打印把部分地方加快,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周期流程都推掉。
3.要尊重
我到了一个新的行业,会经常跟他们说,要有梦想,要去尝试颠覆现在,但在制造业,当你还是小学生的时候,要颠覆另外一个巨人是非常困难的,不懂的地方要多学,甚至要多抄。
4.要成为超级产品经理
汽车制造非常复杂,所以就导致了大量的模块化运作。
整个汽车行业没有小公司,所以,老大得是超级产品经理。
小米在最开始做得特别棒,中间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到现在又能够重新做得很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雷军成为一个超级产品经理。
也就是说,任何公司的跨界融合,老大们一定要冲到一线去做超级产品经理,因为你每天都会碰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如果你自己不懂所有的环节,想要穿插起来,你是做不到的。
而且,做这样的融合超级产品经理,一定是非常辛苦的人,也一定是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我很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我说了一个问题,他们不敢反驳就做了,那就挂了。
你一定要设计一个体制,就是你说的可能是错的,他们要敢反驳。反驳之后你可能有30%收回,40%修改,30%最后落地,那就是最好的,要把这样的文化体系做好。
5.不做扭毛巾的公司
互联网领域出现规模化之后,你会发现,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因为后面的开发越来越简单,品牌越来越强,收入会越来越高,但是制造领域不一样,你一定要追求效率。
我最怕的公司就是扭毛巾的公司,什么叫做扭毛巾?就是扭供应链的毛巾和扭员工的毛巾。
比如,很多人跟我说,他的企业怎么赚钱?明年把成本降低两个点,然后利润就出来了,这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注重效率,要用少量的钱,用很高的效率,形成很高的产出,这跟我们互联网在做大之后的逻辑是不同的。
6.把营销导向变成销售+运营导向
举个例子,小米手机每一年的运营收入甚至比它卖手机赚的钱还要多,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如何把销售导向变成销售+运营导向,如何从产品公司到服务公司,从服务公司到运营公司,这是互联网跟制造思维一个新的融合。
总之,十年、二十年后,互联网会跟英语、开车一样,成为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有跨界的思维。
要尊重行业,去思考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与逻辑体系,在体系内,我们的融合才有可能。(何小鹏,小鹏汽车董事长、UC创始人。本文根据何小鹏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