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语言学习需求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cfl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声传译课程教学改革一直以来是翻译教学中的热点,为了更好地进行同声传译教学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寻求课程设计教学以及评估的基础,探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语言学习需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同声传译;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6-0204-02
  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定义首先就阐释了任务在实践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各式各样的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理论很快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而兴起,这种“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广泛注意,国内外专家们一直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讨论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从实践出发研究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发展到后期,很多人发现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做任务来进行语言的获得,这一教学理论被广大英语教育者所接受并将之推广,也就是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知识传递教学转变从在交际和任务中通过后天认知习得来掌握语言。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通过完成任务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本论文将以湖南城市学院英语专业课程同声传译课程为例,重点探讨任务型教学中的语言学习需求。
  一、从社会角度看语言学习需求
  语言学习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回答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语言?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在不厌其烦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雅思或者托福?有的人会回答——为了成为一个成熟的英语使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这样的回答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语言的学习就是一种回报,回报自己,回报家人抑或是回报社会。那么作为英语专业生,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又是什么呢?具体的来说,他们在同声传译课程上的学习需求又是什么呢?任务型教学法试图将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需求作为出发点,首先阐明需求问题,以此来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语言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盛事在中国召开。同声传译凭借其省时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率地胜任于国际会议。但是,目前有资格的同声传译译员较少,供不应求。面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全国已有所三十所大学开设翻译本科专业;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据统计,全国有将近20所的学校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全国新招收的翻译专业学生也以几何倍的速度在增长。翻译本科专业与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立与发展给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数以百万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同声传译这一专业趋之若鹜,希望完成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学习之后,奋发图强考入理想中的学府,能够进行翻译硕士专业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铺垫好同声传译学习的入门基础,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学将失去良好的衔接,难以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用社会发展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缓解译员供不应求的问题,我校外国语学院紧跟潮流也于2007年购置了同声传译设备,并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一个学期32个课时,其实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课时标准量。问题是,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同声传译几乎沦为了简单的口语课和听力课,学生难以得到正规系统的同声传译的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任务型教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分析与研究,人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出自各式各样的原因,比如说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为了更好地熟悉不同的文化,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等等。那么,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上同声传译课的社会需求就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对于英语的熟练程度来为社会服务,连接不同的语言,促使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融合。同声传译译员不仅是什么知识都要了解的“通才”,更应是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专才”。通过在同传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走入社会后,能成为适用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从学生主观心理看语言学习需求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专业不突出就业没有优势。很多的英语专业学生甚至都不如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很想把英语学好学精,另一方面,英语语言本身具有挑战性。学生主观上是特别想掌握好英语,让英语成为自己的王牌,可是客观上英语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犹如金字塔的塔尖,可望而不可即,或者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玩也”。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声传译的课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每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进行语言能力的提高。比如说,如果学生主观上比较害怕做公共演讲的翻译的话,那么我们就设计相关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克服怯场的困难。这实际上就是任务型理论在教学的体现和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囊括心理学、社会学、语言习得等等。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确保学生掌握语言的使用和运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操练语言。任务型教学法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语言的使用方面,采用各种各样的任务,也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在交流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运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最目标,从而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的学习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我们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任务教学法”是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如果该教学理论在教学一线可以被好好地使用,那么这会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压力得到缓解,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复合型社会人才的需要。   三、从就业形势看语言学习需求
  随着高考改革,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慢慢地将退出传统的高考模式,而转化为一年可以考多次的社会化考试,这就使得很多人对于英语的认识和看法有所改变。很多人认为教育部的改革是为了加强基础学科的比重忽视英语的重要性。这一认识务必会导致英语学习者的热情下降,报考生源也会下降,也意味着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从事英语专业学习的同学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双语运用能力,都想要进行同声传译课程的学习。同声传译代表着英语学习的最高水平,是金字塔的塔尖,而且同声传译译员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一天的收入可相当普通白领一个月的收入。高收入搞挑战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同声传译趋之若鹜。对于这些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就是职业的需要——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找到自己的定位,寻求体面的职业。这种需求使得我们在进行同声传译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有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些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将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阐释这些需求来回答其本质核心问题——为什么学习?学习者为了在社会工作中需要获得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他需要语言来做什么,下面这个图表总结了从任务型教学法角度描述非母语语言学习需求所遵循的方法。
  语言的需求研究可以让我们确定好语言使用的特殊领域和情景,也就是说,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需求让我们知道语言的具体使用领域是在双语会话和交流中这样的场景中;接下来是从所选择的情景中获取任务,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描述语言行为和目标的基本单位中,寻求课程设计教学以及评估的基础,换言之,同声传译课程上所选择的材料都必须是真实的演讲,新闻,电影对白等等场景。然后,根据任务理论的需求,设计具有同声传译特色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段沫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1).
  [5]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贾军红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
  [7]张晓航.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任务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2013(1).
其他文献
摘 要:晚清科举废除后,士人进阶之路断绝,留学运动开始迅速发展。留学生大多经历了传统儒家的积极入世教育。蒋廷黻在外留学十一年,结合心理学知识解析蒋廷黻为留学而入教的功利性心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晚清新政背景下留学运动的理解。  关键词:蒋廷黻;基督教;入教动机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6-0106-02  一、传统教育与宗教观  蒋氏于189
期刊
摘 要:苏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如一条玉带通联内外,凸显了苏州的水乡特色,更促进了苏州的发展与对外交流。正是依靠行舟运河,隋唐以来尤其是百年来的近代,有许多外国的政府使节、传教士或者作家、记者、商人等旅居苏州,留下大量的关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字或图片,这些均是原生态的苏州运河笔记,有助于后人了解不同时期苏州段沿岸城乡发展的面貌。借助“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获得通过的东风,苏州作为运
期刊
摘 要:非洲裔群体在广州的社会支持网络从总体来说比较单一、脆弱,其中,来自政府层面的正式社会支持比较缺乏,对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依赖性强且依赖的广度十分广,并因此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封闭化的群体。需要在非洲裔群体的支持网络的重建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民间组织,社区等多元治理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非洲裔群体;社会支持网络;多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
期刊
摘 要:《春秋》记载的“西狩获麟”与今天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的“秦岭四宝”二者既有相似的人文内涵,又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转折,这体现出今天人类对文明形态的发展及文明价值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统一天人之道在文明形态转变的必然性、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和谐天人关系的具体途径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天人关系建构给予了深刻启示,预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的天人关系价值反思。从“西狩获麟”到“秦岭四宝”,展
期刊
摘 要:在“Famine,Affluence,and Morality”和Living Highand Letting Die中,辛格(Peter Singer)和昂格(Peter Unger)采用了一个相似的原则来论证其结论,即在不牺牲任何相应的道德价值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阻止坏事发生,那么我们应该这么做[1]231[2]31(以下称为“辛氏原则”)。尽管辛氏原则在直观上十分有说服力,但是,辛
期刊
摘 要:詹姆逊站在批判的角度,审视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点和表现,这对认识我国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相当重大的借鉴意义。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拓展了阵地,网络成为新兴而又即为重要的领域。运用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利于我们辨析网络文化中所出现与后现代相吻合的特点,从而更全面地看待网络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实际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期刊
摘 要:《菊与刀》提供了认识日本人,了解日本文化的原料,即便作者本尼迪克特本人并未亲身抵达日本国土,但她在书中提到的有关日本的矛盾文化、“耻感文化”甚而等级文化的现象还是令人身临其境。试图就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到的文化现象,探究日本矛盾文化、“耻感文化”和等级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追踪到引起日本人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活动的源头。  关键词:《菊与刀》[1];矛盾文化;“耻感文化”;等级文化 
期刊
摘 要:蔡元培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思想家与伦理学家,毛泽东曾赞颂蔡老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对蔡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宝贵的德育伦理思想的研究对现今教育具有巨大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当代教育者的良心与价值观。尝试就《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专著做一简介,以期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做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良心;价值观;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上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实施9A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协作,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提供了有力措施。  关键词: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优势;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真实性作为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一直是困扰西北地区文化遗产发展的最大阻力。由于后现代的符号主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等级颠覆以及仿真体验的盛行导致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正面临两难的困境,在发展过程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文化效益、生态效益,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正遭受破坏性的开发。通过对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困境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解读,并提出适合西北五省区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