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秦汉、明长城为代表的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这项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对峙的重要军事设施,也是我国雨养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分界线。追寻着这条巨龙的身躯,我们一行七人从北京出发,由东向西历时九天,行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和河西走廊,一直到达万里长城在西部的尽头。当我们回想起长城,脑海里并不只是一些连绵的夯土墙或者城楼关口,而是空间区域,长城南北两边的地貌差异和伴随而生的文化。
南边:平坦耕地,北方:广袤草原。
南边:农业民族,北方:游牧民族。
这种差异也许就解释了长城存在的一切意义。
在追寻长城的行程中,大多时候,我们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就可以看到北方远山上时隐时现的烽燧和断断续续的城墙,它们常常一口气陪伴我们好几个小时。
多数地方的城墙都已坍塌,隐没在山岭间,有时候,你得仔细辨认,才能分辨那些矮小瘦弱的土坡究竟是不是长城的一段。这些饱含了几个世纪以来将士热血与民众祈愿的守护之墙,随着岁月流逝,世事沧桑,已经消没归零,在很多地方消失在尘埃深处。
如今,真正映在人们脑海中的,除了几个有名的险峻关口和城楼,谁还记得这些曾经在崇山峻岭间绵延飞驰的巨龙的身躯呢?
居庸关脚下的感动
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虽然不是长城的最东端,但却是万里长城里声名最响的一段。八达岭长城是居庸关的前哨,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这一天阳光很好,居庸关城楼上彩旗飘飘,停车场里各色车辆铺排得满满的,八达岭长城峻健的身影在墨峻的崇山峻岭间穿梭,青白色的身影如同矫健的银龙,在银龙身上,绵延不绝的人群饶有兴致地攀爬着。
确切地说,这条银龙是攀爬在险峻的山脊上,就像司马迁在《史记》里描述的那样,“因地形,用险制塞。”这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些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较为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与长城上绵延不绝的人群相比,居庸关脚下的青龙桥火车站就显得清幽许多。事实上,尽管有指示牌,我们还是犹豫着停车驻前,眼前分明是荒草掩映的铁栅栏一道,哪有通往景点的路?经过旁边一位保安小哥的确认,这才试探着开车进去,小路十分狭窄,仅容车身通过,路旁还有茂密灌木,枝叶劈里啪啦拍打着车玻璃。行车要十分小心两边车灯与墙壁的摩擦,行驶了几十米后,我们眼前一亮,两条敞亮的铁路由西向东延伸过去,铁路旁边的月台上,一座红白相间的候车室静静伫立,候车室西边伫立着詹天佑的铜像,铜像身后的台阶上是林木掩映下的詹天佑夫妇合葬墓。
候车室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陈设,候车室小而干净,分男宾、女宾两间和一间公共候车室。墙上陈设着詹天佑的图片资料和京张铁路的建设背景与成绩,候车室前面的这座山正是詹天佑设计出京张铁路“之”字形轨迹的山岭段。
周围空无一人,林木幽深,空气清凉,阳光干净,詹天佑的铜像静静站立在10米以上的高度,天空中偶有鸟群飞过,抬起头来,能感受到一份安静的感动。在喧闹的八达岭长城脚下,还有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
黄土高原的长城残垣
在过去,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受当时的运输手段、技术力量限制,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像八达岭长城这样利用地形险要修筑的长城,并不是很多,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长城所在的地域大部分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低山地区,比如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这些省区的长城都修筑在地形崎岖的过渡带,再利用大青山、太行山、贺兰山等一系列界山作为屏障。
但是龙的身躯正在消失,我们沿高速路一路行驶,目睹长城在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带断断续续,身断气不断,翻过沟坡,爬过山岭,越过地表,隔空相望,十分苍茫。
实际上,长城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防御敌人,居高临下的游牧民族觊觎平原上的财富时,都需要先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整段长城都驻守着军队,游牧民族或许能集中力量攻破一个关口,闯进中原,但是之后呢?面临着被伏击无法退出的危险,恐怕任何抢掠的雄心都要迟疑一下吧。
第二,连绵的长城和关口把守着高原到内地的各个交通要道,即使游牧民族的作战能力强大,破关入中原,但是长城上的军队力量仍然能切断游牧民族的后勤供应,内地调集的兵力也源源不断聚集,游牧民族无法立足中原,也就无法动摇中原的政治根基。
现在,这些身躯和它们的战士都消隐在山岭间,传说整个黄土高原都是风吹来的。一层层的黄土累积了千万年,这里的空气永远都盛放着朴实的亲切。连绵的山坡像无数缓缓的波浪,一层层的山丘,高的低的,每一个山丘又被水流冲下来呈现许多深的沟壑,隔不远还有大的沟壑。稀稀落落的杨树分布在高高上上的地表上,成为苍茫景色中苍茫的绿意。天空无限广阔。断续的烽燧就分布其间。
远远看上去,它们就像一个个普通的土堆,融合在这黄色的高原上,一阵烟尘从远处扬起,在烽燧周围像雾气一样环绕,不久,几辆卡车晃晃悠悠地从沟壑深处开出来了,车斗子里拉着黄色的沙土。这就是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景色。
在新的时代里,长城附近的生活已经放慢了节奏,在山西境内的薛三栋村,宁静的小村庄仍然维持着古老的运行韵律,这里的房子大都还是夯土建筑,有的院墙下方砌了青色的石块。院墙刚好有一人高,完全不具备防贼功能,只是表明自己的领地,但墙里长出来的李子树枝叶繁茂,很容易就从墙里探出头来。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的,粮食蔬菜自己耕种,家畜自己饲养,很明显,这种生活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纷纷奔向大的城市,因此青年的身影在这种地方几乎绝迹,这使得村子里的安静与大气里忽然多了一种天命之年的沉静,有时候站在村子外缘,安静如斯,只听得到风吹树叶的声音。
右卫:瓮城人家
从山西右玉县出来上高速,沿109国道往西北,先经过杀虎口,然后是边陲重镇右卫。
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机动能力和攻击力都很强,但在城垣防御体系面前,他们却不免迟疑踌躇,长城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但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一般情况下,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很远,前线在长城以北1000公里。长城是战争攻击的开始。
在长城附近驻扎的军队随时准备为了战争出发,这样就催生了一些为安置屯兵而兴建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有数百之多。右卫就是这样一座古城。
右卫城始于战国的善无城,历经秦汉,均为雁门郡郡治,唐朝时郭子仪曾率军在右卫附近打败安禄山叛军,之后明朝用了17年重筑右卫城。
现在,右卫城是山西省境内除了平遥外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尽管过去依照周礼兴建的一些同文化建筑都已在文化运动中被破坏,但四座城门都还健在,城周10里,城内四街小巷面貌依存,硕大的城门做了修补,从城门内新砖砌的台阶可直接走到高高的城墙上。
城墙高二十余米,宽近十米。按照古代车马的形制,在城墙上跑两辆马车是没有问题的,城墙的内外两侧呈轻微的斜坡与地面相交。整片城墙看起来牢固极了,即使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这沉默的夯土墙似乎彰显了一种沉默的威严力量,这沉默传递着当年建造者的雄心与信心。
踩在宽大踏实的城墙上,脚下稀疏着发黄的鬃一样的干草,整个城市在秋色中依然十分活跃,城里正在兴建工事,但在城墙外瓮城的狭小空间,仍然有闲适的居民居住。院子里晒着的大片金黄玉米让人感受到秋的丰富。
南边:平坦耕地,北方:广袤草原。
南边:农业民族,北方:游牧民族。
这种差异也许就解释了长城存在的一切意义。
在追寻长城的行程中,大多时候,我们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就可以看到北方远山上时隐时现的烽燧和断断续续的城墙,它们常常一口气陪伴我们好几个小时。
多数地方的城墙都已坍塌,隐没在山岭间,有时候,你得仔细辨认,才能分辨那些矮小瘦弱的土坡究竟是不是长城的一段。这些饱含了几个世纪以来将士热血与民众祈愿的守护之墙,随着岁月流逝,世事沧桑,已经消没归零,在很多地方消失在尘埃深处。
如今,真正映在人们脑海中的,除了几个有名的险峻关口和城楼,谁还记得这些曾经在崇山峻岭间绵延飞驰的巨龙的身躯呢?
居庸关脚下的感动
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虽然不是长城的最东端,但却是万里长城里声名最响的一段。八达岭长城是居庸关的前哨,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这一天阳光很好,居庸关城楼上彩旗飘飘,停车场里各色车辆铺排得满满的,八达岭长城峻健的身影在墨峻的崇山峻岭间穿梭,青白色的身影如同矫健的银龙,在银龙身上,绵延不绝的人群饶有兴致地攀爬着。
确切地说,这条银龙是攀爬在险峻的山脊上,就像司马迁在《史记》里描述的那样,“因地形,用险制塞。”这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些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较为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与长城上绵延不绝的人群相比,居庸关脚下的青龙桥火车站就显得清幽许多。事实上,尽管有指示牌,我们还是犹豫着停车驻前,眼前分明是荒草掩映的铁栅栏一道,哪有通往景点的路?经过旁边一位保安小哥的确认,这才试探着开车进去,小路十分狭窄,仅容车身通过,路旁还有茂密灌木,枝叶劈里啪啦拍打着车玻璃。行车要十分小心两边车灯与墙壁的摩擦,行驶了几十米后,我们眼前一亮,两条敞亮的铁路由西向东延伸过去,铁路旁边的月台上,一座红白相间的候车室静静伫立,候车室西边伫立着詹天佑的铜像,铜像身后的台阶上是林木掩映下的詹天佑夫妇合葬墓。
候车室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陈设,候车室小而干净,分男宾、女宾两间和一间公共候车室。墙上陈设着詹天佑的图片资料和京张铁路的建设背景与成绩,候车室前面的这座山正是詹天佑设计出京张铁路“之”字形轨迹的山岭段。
周围空无一人,林木幽深,空气清凉,阳光干净,詹天佑的铜像静静站立在10米以上的高度,天空中偶有鸟群飞过,抬起头来,能感受到一份安静的感动。在喧闹的八达岭长城脚下,还有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
黄土高原的长城残垣
在过去,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受当时的运输手段、技术力量限制,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像八达岭长城这样利用地形险要修筑的长城,并不是很多,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长城所在的地域大部分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低山地区,比如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这些省区的长城都修筑在地形崎岖的过渡带,再利用大青山、太行山、贺兰山等一系列界山作为屏障。
但是龙的身躯正在消失,我们沿高速路一路行驶,目睹长城在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带断断续续,身断气不断,翻过沟坡,爬过山岭,越过地表,隔空相望,十分苍茫。
实际上,长城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防御敌人,居高临下的游牧民族觊觎平原上的财富时,都需要先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整段长城都驻守着军队,游牧民族或许能集中力量攻破一个关口,闯进中原,但是之后呢?面临着被伏击无法退出的危险,恐怕任何抢掠的雄心都要迟疑一下吧。
第二,连绵的长城和关口把守着高原到内地的各个交通要道,即使游牧民族的作战能力强大,破关入中原,但是长城上的军队力量仍然能切断游牧民族的后勤供应,内地调集的兵力也源源不断聚集,游牧民族无法立足中原,也就无法动摇中原的政治根基。
现在,这些身躯和它们的战士都消隐在山岭间,传说整个黄土高原都是风吹来的。一层层的黄土累积了千万年,这里的空气永远都盛放着朴实的亲切。连绵的山坡像无数缓缓的波浪,一层层的山丘,高的低的,每一个山丘又被水流冲下来呈现许多深的沟壑,隔不远还有大的沟壑。稀稀落落的杨树分布在高高上上的地表上,成为苍茫景色中苍茫的绿意。天空无限广阔。断续的烽燧就分布其间。
远远看上去,它们就像一个个普通的土堆,融合在这黄色的高原上,一阵烟尘从远处扬起,在烽燧周围像雾气一样环绕,不久,几辆卡车晃晃悠悠地从沟壑深处开出来了,车斗子里拉着黄色的沙土。这就是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景色。
在新的时代里,长城附近的生活已经放慢了节奏,在山西境内的薛三栋村,宁静的小村庄仍然维持着古老的运行韵律,这里的房子大都还是夯土建筑,有的院墙下方砌了青色的石块。院墙刚好有一人高,完全不具备防贼功能,只是表明自己的领地,但墙里长出来的李子树枝叶繁茂,很容易就从墙里探出头来。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的,粮食蔬菜自己耕种,家畜自己饲养,很明显,这种生活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纷纷奔向大的城市,因此青年的身影在这种地方几乎绝迹,这使得村子里的安静与大气里忽然多了一种天命之年的沉静,有时候站在村子外缘,安静如斯,只听得到风吹树叶的声音。
右卫:瓮城人家
从山西右玉县出来上高速,沿109国道往西北,先经过杀虎口,然后是边陲重镇右卫。
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机动能力和攻击力都很强,但在城垣防御体系面前,他们却不免迟疑踌躇,长城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但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一般情况下,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很远,前线在长城以北1000公里。长城是战争攻击的开始。
在长城附近驻扎的军队随时准备为了战争出发,这样就催生了一些为安置屯兵而兴建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有数百之多。右卫就是这样一座古城。
右卫城始于战国的善无城,历经秦汉,均为雁门郡郡治,唐朝时郭子仪曾率军在右卫附近打败安禄山叛军,之后明朝用了17年重筑右卫城。
现在,右卫城是山西省境内除了平遥外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尽管过去依照周礼兴建的一些同文化建筑都已在文化运动中被破坏,但四座城门都还健在,城周10里,城内四街小巷面貌依存,硕大的城门做了修补,从城门内新砖砌的台阶可直接走到高高的城墙上。
城墙高二十余米,宽近十米。按照古代车马的形制,在城墙上跑两辆马车是没有问题的,城墙的内外两侧呈轻微的斜坡与地面相交。整片城墙看起来牢固极了,即使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这沉默的夯土墙似乎彰显了一种沉默的威严力量,这沉默传递着当年建造者的雄心与信心。
踩在宽大踏实的城墙上,脚下稀疏着发黄的鬃一样的干草,整个城市在秋色中依然十分活跃,城里正在兴建工事,但在城墙外瓮城的狭小空间,仍然有闲适的居民居住。院子里晒着的大片金黄玉米让人感受到秋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