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实行下,对英语学科的教学明确指出要在英语教学上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英语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动态过程。学生在有强烈的英语学习需求后,才会有高效的学习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学习既新鲜又渺茫,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较浓厚,因为好多知识都是刚刚接触比较简单,有一定的信心。到了八年级就会出现懈怠,毕竟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汉语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感的,学习起来也是要时刻保持一种动力和情感。到了九年级就会出现厌烦甚至想要放弃,这种现象不利于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时刻把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提出有效的策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无论在哪个阶段学生都会有“亲师性”的情感,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课,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可好了”类似的话,而不是说“我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哪门课就会成绩显著,对哪个教师没有好感,就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为了消除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先从自身做起,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去强迫学生学习。之前“应试教育”就是教师让怎么做,学生就要怎么做;教师让记住什么,学生就要记住什么,完不成就会有惩罚。这种强制性学习会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对教师产生恐惧,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做朋友,多向学生传递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叙说自己的生日时间,以及在过生日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用谈话的口吻营造开场气氛。这样学生们不但对教师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更愿意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要有“全民”意识,对所有的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学生对教师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句话都会很敏感,也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要“顾全大局”时刻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饱含热情和信任。避免出现学生以为教师“偏心”不重视自己而感觉不到存在感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担负着很大的责任。在生活中,心態保证人们生活年轻;在学习上,兴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永葆动力。所以如何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给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已经不再实用,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学生实行“软教学”,充分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Unit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学生们为了表现自己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I can play...”、“I can play...”。此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们对情态动词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们想要通过英语展示自己的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外国友人直接去交谈,在交谈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交流是多么让人羡慕,在有目标的刺激下学生就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能只因为一时的激动产生学习欲望最后却半途而废,要让“兴趣教学”行之有效,效之有恒。
中学依然包括在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中,所以学习本身就是学生的义务。但是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任务”,学生在下意识里总以为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或者为教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被动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学习。例如每天英语早读,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并且轮流领读;上课的时候由学生将单元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划分出来,然后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最后再由教师将集中性比较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毕竟初中生的知识把控能力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随意性。培养学生“主人翁”的学习心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感和责任感,改变学生心理上的观念,自发性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塑造自己的过程,是充实自我锻炼自我的过程,并不是来自家长或者教师施加的“任务”。
中学的学生心理存在多变化的现象,只要教师将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合理地引导就会产生极大的教学效果,同时调整心态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积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自主性地去学习,就会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1] 高峰. 掌握学生心理
1. 树立自身形象,拉近师生距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无论在哪个阶段学生都会有“亲师性”的情感,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课,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可好了”类似的话,而不是说“我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哪门课就会成绩显著,对哪个教师没有好感,就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为了消除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先从自身做起,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去强迫学生学习。之前“应试教育”就是教师让怎么做,学生就要怎么做;教师让记住什么,学生就要记住什么,完不成就会有惩罚。这种强制性学习会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对教师产生恐惧,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做朋友,多向学生传递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叙说自己的生日时间,以及在过生日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用谈话的口吻营造开场气氛。这样学生们不但对教师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更愿意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要有“全民”意识,对所有的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学生对教师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句话都会很敏感,也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要“顾全大局”时刻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饱含热情和信任。避免出现学生以为教师“偏心”不重视自己而感觉不到存在感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兴趣教学,激发英语学习动力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担负着很大的责任。在生活中,心態保证人们生活年轻;在学习上,兴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永葆动力。所以如何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给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已经不再实用,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学生实行“软教学”,充分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Unit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学生们为了表现自己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I can play...”、“I can play...”。此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们对情态动词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们想要通过英语展示自己的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外国友人直接去交谈,在交谈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交流是多么让人羡慕,在有目标的刺激下学生就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能只因为一时的激动产生学习欲望最后却半途而废,要让“兴趣教学”行之有效,效之有恒。
3. 培养学生“主人翁”的学习心态
中学依然包括在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中,所以学习本身就是学生的义务。但是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任务”,学生在下意识里总以为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或者为教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被动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学习。例如每天英语早读,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并且轮流领读;上课的时候由学生将单元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划分出来,然后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最后再由教师将集中性比较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毕竟初中生的知识把控能力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随意性。培养学生“主人翁”的学习心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感和责任感,改变学生心理上的观念,自发性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塑造自己的过程,是充实自我锻炼自我的过程,并不是来自家长或者教师施加的“任务”。
4. 结语
中学的学生心理存在多变化的现象,只要教师将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合理地引导就会产生极大的教学效果,同时调整心态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积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自主性地去学习,就会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1] 高峰. 掌握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