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探讨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清发展定位,加强专业群建设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 提升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原则, 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在学科建设、应用研究、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平台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着力加强建设,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打造学科专业群特色。
  关键词:专业群;特色;应用性;民办应用型本科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千千万万具有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大批兼具学识素养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类应用型人才,以更加符合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实际技术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而从国家教育政策的角度看,目前比较强调高职学生要具有高技能,但对于大量民办本科学生却没有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定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偏重理论型,对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投入不够。这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部分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大量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民办本科毕业生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而就业难。
  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来看,地方普通高校是“大众化”任务完成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90%左右由地方高校吸收。具体到本科高校来说,普通本科高校中有三百所左右为新建本科院校。以广西为例,当前19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的11所是在2002年以后,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该类高校“升本”之前多为地方性师专院校,按照“大文、大理”的教育方式培养教师,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升的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南宁学院通过不懈努力,可以争取进入了全国重点建设的100所应用技术大学行列,并成为全国36所应用技术大学的试点单位,加入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集中力量探索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路径,通过专业改革与建设,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其中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与日俱增,研究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别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优化解决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南宁学院探索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群的建设。
  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
  (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职业技术院校定位比较
  民办应用型本科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方面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具有鲜明的应用性教育类型特点;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在类型定位上具有同质性 都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教育特征,本科与专科办学(学历) 层次的不同是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教育最大的差异。
  从宏观层面,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地方,主要面向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培养技术型和工程型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重在培养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服务与满足地方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追求多样化的应用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注重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作用。
  (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是实施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与满足地方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微观上,围绕宏观定位坚持特色化和应用导向,以特色求发展,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建设,培养区域产业、企业需要的技术型和工程型等高级应用型人才,致力于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南宁学院的发展定位,以工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南宁、服务广西、辐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面向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基层,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地方本科应用型技术大学。学校坚定不移下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发挥工学的学科优势,强化应用技术教育的特色,把学校办成以工科这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三、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对策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要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的原则,传承特色,创新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设计为先,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科研为支撑,以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为中心,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加强专业群建设,打造专业群特色,发挥学科群、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共生效应,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以南宁学院为例:
  (一)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群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上升的空间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明显加速,这将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和良好的机遇。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沿海9大产业基地的战略,都对各类人才提出巨大需求。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状况: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包括有色金属、汽车机械、制糖、水泥建材、现代中药、生物质六大产业。(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据);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目录包括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包括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产业)、现代服务(包括旅游、会展及金融业)、物流、高新技术九大产业。此九大产业的确定,(主要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为依据);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包括电视、电影业、演艺业、新闻出版业和节庆会展及文化旅游业四大文化行业;外向型人才开发目录:外向型经济人才主要指进行国际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所需的人才。就广西而言,此类人才主要分布在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会展、物流等行业和领域。南宁学院作为南宁市属唯一的本科学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责无旁贷,南宁市、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点在哪,我们就把专业办到哪。   南宁学院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石化、建筑、金融、外贸、物流、电子信息、外语、高新技术等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情况,重点发展6大专业群,即交通与物流专业群,主要服务于北部湾城市群交通和物流的大发展;机电与信息专业群,主要服务北部湾城市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先进制造业的大建设;土木建筑专业群,主要服务北部湾城市群市政建筑及环境建设;城市经营管理专业群,主要服务于北部湾城市群房地产业、城市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文化艺术专业群,主要服务北部湾城市群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专业群,主要服务北部湾城市群近郊现代农业生产与深加工。这些专业群的设计符合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沿海9大产业基地的战略,都符合这些人才的需求。
  (二)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围绕核心专业加强专业群特色。
  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立命之本。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并着力提升创新研究水平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在原有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应用性、创新性研究,以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以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校企共同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每一个专业群都有明确的行业、产业合作伙伴,并签订协议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
  南宁学院目前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必须加快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加强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集群,提高优势学科专业集中度。南宁学院办学特色定位必须以技术、应用性、城市性为特色求发展。努力彰显工科为主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特色,服务以南宁市为龙头的北部湾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科技大学特色。
  (三)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应用研究和应用学科建设
  共同的学科基础是特色专业群各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平台,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学术交流和基础建设等要素。要充分发挥原有学科优势,培育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一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注重开展应用学科专业建设, 紧密联系和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和相关行业领域, 致力于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二要注重学科发展特色,促进专业群形成与学科特色一致的专业群特色。以应用研究为支撑,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学科,围绕特色优势学科,促进多个学科共同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专业群。
  南宁学院专业建设可从两个层面加以认识,就学校而言,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建设和扶持等层面问题。就某一具体专业来说,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溯,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尤其重点专业对确保南宁学院进入全国100所重点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行列非常关键。2011年南宁学院获得汽车运用技术、2012年获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2013年初步获得的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专业成为区重点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我们行动计划的核心。我们认为:应用技术大学不以“学术”,而是以“技术”为价值追求,因此,“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适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价值追求,专业建设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重心应该放到专业与专业集群的建设上。另外,南宁学院改革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机制,鼓励试点高校按照实际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设置专业,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建立健全行业、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参与的新专业设置评仪制度。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必要时可以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专业目录外自主设置新专业。
  (四)以“双师素质”为基础,校企合作构建“双结构”师资队伍,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双能型”教师不仅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还要求具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在原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基础上,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按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诉求对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实践教学型”三个层次的定位,以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为载体构建教学团队,以学科和应用研究项目为载体构建学术团队,将教师的兴趣和能力与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形成以教授为龙头、副教授为科研主力、讲师为授课主力的专业与学科团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由于南宁学院受自身条件限制,教师队伍中存在整体数量少;质量相对低;学历、职称、学缘和专业结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认为通过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重视“双师型”教师培训;建立评估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更新管理观念,广开人才渠道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等方式是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是实施专业群建设的关键,也是难点。不仅要创新校内各部门各学科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校内资源的最大效用;更重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与行业、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展,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
  要通过整合专业群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企业项目载体、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方式,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校政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充分依托行业和地方,建立课程实习、教育实习、科研实习基地,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群发展。实践应用的人才模式吸引了南宁城市轨道公司、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博苏州教育集团、威宁捷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等与我校合作,无缝对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结束语
  设置新专业要按照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学校实际,积极调整专业方向,适应就业市场要求。如南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4G移动通信方向和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及时调整相关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从内涵上升本,寻求内涵转型,必需先理清其发展定位。宏观层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实施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与满足地方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微观上围绕宏观定位坚持特色化和应用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建院初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群,要以重点专业为核心,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科研为支撑,以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平台,走产学研发展之路,促进专业群建设,打造学科专业群特色,发挥学科群、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共生效应,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啸,储常连,吕静.关于高等教育分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合肥学院报,2010,(11):41-48.
  [2]毕雁冰.高等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方法探索[J].科技信息,2008,(25):350-351.
  [3]葛春凤.新建应用本科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3,(4):33-38.
  [4]吴文.普通高校特色专业群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3-35
  [5]夏建军,赖每,陈雄章. 创新发展思维 走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南宁学院的认识和探索[N]. 广西日报,2013—6—25(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及其相关载体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与信息平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迅速。然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分层教学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是非常不乐观的。信息技术课一般在机房上课,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
期刊
摘要:笔者针对三亚学院艺术学院的2010届、2011届、2012届、2013届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校生2000多人高考前美术学习的途径和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在高考前美术教育的情况,并对各地中学美术教材进行了了解,搜集他们在初中、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状况,将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从中发现各地中学阶段基础美术课程设置与教学实际存在的诸多弊端,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美术教育
期刊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确保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学校管理中最为复杂的环节。高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从高校管理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探索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指的是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以此更好地实现教学各项工作的稳定运行,
期刊
摘要:经过近两年半的本科数学教育学习,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本人认真反思了农村数学教学现状,同时重点阐述了中学数学在素质教育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索,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数学本身的角度、数学学习的角度、数学内容的性质角度等四个方面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学法;角度;探索  一、学习方法呆板为什么  自二00二年开始,农村中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实验教学,逐步开始实施。回眸走过的
期刊
摘要:企业激励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仔细查看发现人们将激励问题集中两个方面:一是激励理论的基本研究;另一是企业某一激励问题的应用研究。这两个方面都偏颇与一个方面,实际中,企业激励是一个系统问题。因此,本文借助现在质量管理中比较先进的卓越绩效模式构建一个企业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范式,对那些想提高员工效率的企业提供参考,系统地思考符合自己特色的激励模式。  关键词:企业激励;卓越绩效模式;构建;
期刊
“学习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作出的具体规定。在当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时期,毫无疑问,新课标下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摆在一个倍受关注和研究的突出地位上。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企业均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于政府而言,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客观公正科学,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在考核制度、过程、方法及结果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现状极大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  关键字:公务员;绩效考核;行政生态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就业结构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当今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试图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入手,对于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对策性的思考。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高校扩招的原因。笔者认为这
期刊
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和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关工委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首先,明确了由主管离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学校外部环境、学生主体、学校及教育改革的现状要求中专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中专学生管理工作。因此,深入分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无论是对于中专学生工作的有效管理,还是中专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更多还原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