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生姿 文情专一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艺术形式的因素。但它不是纯粹技巧性的东西,而是作家对于内容深刻认识的结果,是体现艺术构思的重要手段。没有周密的构思,就无从进行结构;没有完美的结构,作品的构思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画家讲究布局构图;小说家在纷杂如乱麻般的事件中,继续寻找出头绪来作为全书的纲领……无数艺术大师的经验证明:结构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它是整个作品的骨架、格局,不但关系到艺术上的完美,而且直接影响到内容的表达。
  在这里,根据自己粗浅的理解,来谈谈被称为“短篇小说能手”的鲁迅的作品结构艺术。
  一
  鲁迅的作品,以内容的丰厚和主题的深刻著称。但是,作为艺术作品这些思想内容又不是直接地说出,而是通过典型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画面表达出来的。因而,如何结构这些情节和场面,就成为表达内容、揭示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了。鲁迅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结构,而且也特别善于驾驭结构艺术,用来表达深刻的主题。因此,如果忽视了作品的结构特点,有时简直无法理解隐藏在其中的主题意义。
  结构为主题服务,这是鲁迅小说结构艺术的重要原则。
  例如,《药》的深刻的主题,就是通过它独特的结构方式表现出来的。《药》是由两个情节线索组成的:一条是明线,即华老栓这条线;另一条是暗线,即夏瑜这条线。两条线以“人血馒头”为引子,交叉联结在一起。作品的主要篇幅都在明线上进展:前三节都是在写华老栓为了给爱子小栓治痨病,带着多年积蓄的洋钱,去买人血馒头;第四节才较多正面地写夏瑜这条线:革命者虽然牺牲了,但是在他的坟头上却出现了花圈,这说明:革命是后继有人的。《药》的结尾虽然未能抹去全篇那冷隽的情调,但《药》的深刻的主题思想正是寄寓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形态之中,这,便是作者通过特有的结构形态而体现出来的主题。
  二
  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生活是无限的,形象是有限的,如何从广阔的生活领域中截取下特定的生活画面,以有限的形象来反映无限的人生,这就需要作家剪裁、结构的功夫。如果说,长篇小说的容量比较大、篇幅比较长,因而在结构布局上回转的余地还比较大的话,那么,截取生活中的某一生活片段,“借一斑而知全豹”的短篇小说,在结构布局上就要求得更严格了。短篇小说所展示的画面,对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小片段;它所写的虽是一斑,却又不是任意的一斑,而是要能够借此一窥全豹的一斑。这样,作家就需要有深邃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技巧。
  鲁迅的小说,篇幅简短,而容量浩大。例如:《孔乙己》,不到三千字就写出了一个没落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风波》,仅仅五千言就反映了张勋复辟时期的历史变动;即以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整个社会面貌的《阿Q正传》来说吧,也不过两万五千字,而这已是鲁迅小说中最长的篇幅之一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主要应该归功于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有提炼和概括的能力;但结构的技巧,则无疑是帮助他完成这种提炼和概括的重要条件。鲁迅善于选取最有利于揭示性格的典型情节,加以剪裁组织,结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境界,借以表现出无限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且由于人物性格的不同,各篇又形成不同的格局,也就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来。
  根据表现人物性格的要求进行结构,这是鲁迅小说结构艺术的又一重要原则。
  鲁迅小说多种多样的结构格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西洋小说结构手法的影响较大,作者选取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面,而在这特定的背景上展开了人物活动,如:《药》、《明天》、《离婚》等;另一类是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小说的结构方式,即以叙述为主,融合着场景的描写,这一类小说所描写的生活,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伸展的较广,如:《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等。但无论是“中国风”或者是“西洋风”,统一的结构方法仍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三
  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求,安排典型的情节和场面来揭示人物性格,已达到简短而凝练的表达内容的要求。但是简练并不是“单打一”,单纯更非单调。因此,结构还必须服从“多样统一”的原则,使形象达到丰满、完整。所谓多样统一,变化和谐,它不仅是形式美的要求而且也正是表现内容的复杂性所需要的。单打一的结构,很难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作品内容的单薄。而鲁迅的小说,却能在单纯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和谐,很好地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原则,这也是他的作品能于单纯的情节中体现出丰富内容的原因之一。
  利用几种对立的因素,造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衬,藉以更强烈地突出主题,并且揭示出生活的复杂性,这是鲁迅小说在结构艺术上对于多样统一原则的一个具体运用。
  《明天》和《祝福》,刻画了两个“被人们弃在芥堆中”的谁也不同情的人,体现了深刻的悲剧主题,但作者选用的都是十分火热的场面。单四嫂子的宝儿死了,作者不用冷清无人照料的情景来表现单四嫂子的孤单,却描写那些本来十分淡漠的街坊,突然变得“热情”起来,一起来给单四嫂子“帮忙”,组成了热热闹闹的丧葬场面;祥林嫂的悲剧,也不在哀乐中进行,作为陪衬的,却是充满了毕毕剥剥、连绵不绝的爆竹声的鲁镇的年终祝福气氛。但是,将这种截然对立的因素纠结在一起,不但并不冲淡悲剧的主题,恰恰相反,对于丧仪的热情,更加衬托出对于活人的淡漠。热闹的丧葬,使单四嫂子愈加感到孤单、感到无可言状的压力,而祝福的气氛愈热烈,则愈加表现出旧社会对于祥林嫂的冷酷。这样,悲剧的因素更加扩大了,而对于旧社会残酷性的揭露也更加深刻。
  对立因素的运用,是鲁迅小说中多样统一规律的重要表现方式,但多样统一又并非仅仅指对立因素的运用;它要求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统一在一个基调下的事物的多方面的特征。如,在《孔乙己》中,通过短短几个镜头的组接,就表现出主人公的多方面的特点:第一个镜头——“唯一的”、“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这是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第二个镜头——热心地教小孩子写字和给小孩分吃茴香豆的情景;第三个镜头——被人打折了腿,在众人的笑声中,坐在蒲包上爬行而去。这三个镜头所展示的内容不是重复的,它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显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当然,这些多样的因素在作品中又并非五方杂处,而是统一在一个基调下面,形成完整的整体。所以鲁迅的小说在结构上显得多样而不繁杂,舒展而不散漫。特别是在那些叙述体的篇章里,侃侃而谈,自然流畅,看似笔墨分散,实则一气呵成,做到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我认为,这是由于作者透视了对象的实质,融会贯通,因而才能“思路不分,文情专一”。
  总之,多样而又统一,就使得作品的结构既自然流畅,又不单调平板,能跌宕多姿,而又文情专一。
其他文献
F博士在小小的研究室里大声地说道:“啊,我缍完成了这项重大的发明。”  隔壁邻居的主人听到这话后便走过来问道:  “你发明了什么呀?看上去就像枕头似的。”
期刊
第一部分  (1~2题,15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
期刊
各类文体的阅读历来是中考的主要内容,而且比重越来越大,这其中尤以记叙类的文章为重点。所以,探求这类文体的命题角度,掌握一定的解读方法,应对中考无疑是利剑在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林语堂先生讲:“读书不是美容术,但是与美容术有关。”  林先生几次在他的文章中引用诗人黄山谷的话:“三日不读书,便言语无味,面中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