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明晰与农村人口流动的探讨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产权明晰之后,农民会长久合理地最大化自己土地的使用价值,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本身就能吸纳自己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就更加少了,人口处于均衡状态。
  【关键词】土地产权明晰 农村人口流动 均衡状态
  一、土地与社会发展简述
  (一)农民和城市居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不一
  农业经济体中的农民更依靠土地进行生产和生活,即对农民来说土地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而城市居民对土地则没有农民那么依赖于土地,因为土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就局限于住所和娱乐,对他们的生产则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其收入来源可以不经过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就可以得到。
  (二)土地产权明晰、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土地产权的不明晰会对农民收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收入,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根据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模型所阐述的,当这种收入差距拉大之后,会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盲目地向城市转移。而城市在一定时间内由于本身内部还存在经济波动、要素短缺、经济体制等等制约因素所导致的城市居民失业,现在加上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这样城市总失业人口增加,久而久之“城市病”由此而生。
  如果土地产权明晰之后,农村经济将会形成规模生产,之后又为农业的其他产业链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农村同时会出现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和与城市相似的服务业。农村人口不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提高,而且由于土地产权明晰之后,农民知道土地是自己永久拥有的资源,如果不把这种资源效用最大化将是一种损失,届时土地则紧紧地将农民束缚在农村。而此时农村的剩余人口因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在农村经济体内部得到解决,农村人口就不会盲目地流向城市。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素质与能力差异,国家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全吸纳全社会的劳动力等事实。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只将农民“捆绑”在土地之上,可以缓解短期内的社会经济压力,但对于长期来说,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对未来社会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将会更大。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城市工资或与农民生存收入工资、预期工资、农业平均固定收入的比较,简言之,都是将“农民收入”与城市收入的比较。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价格提升,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等等,文章从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要素土地产权明晰的角度来探讨农村人口流动。
  三、我国的土地产权明晰
  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是指在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的家庭承包制。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不能私有化,因为一旦私有化在城镇化中便会造成城市人口集聚膨胀,超过城市的交通、公用设施住房和环境的容纳能力,导致多种多样的“城市病”迸发。
  针对我国现实的土地产权制度,文章中指的土地产权仅仅是指土地他物权。他物权是指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或享有的权利。而我们在本文中谈到能够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土地产权只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文章认为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明晰现在还存在两方面的模糊:
  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年限以及农民是否可以续承包权。《物权法》规定承包期届满,可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但有两点并未明确:一是“国家有关规定”是指现有的还是指期满后当时的规定,法律并未说明;二是续包的土地是否是现在承包的土地,也未说明。
  如果农民永久拥有土地承包权,那么他自然首选利用土地,并可以长期激励农民改善土地质量并提升農业经济,达到自己和社会的最大效益,从而避免了农民“肆无忌惮”的涌向城市。
  第二,土地承包权的范围。《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只有是村集体的成员,才可以取得土地的承包权。这将会带来土地承包权的流转障碍,假设我们设置这样一种权利,即土地承包权的所有权。明晰土地承包权之后,农民就拥有承包权的所有权,此种所有权不能够出售,仅能将其租借出去,这种产权的明晰既保障了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的收益又防止这种产权的流失,农民收入得到保证,减少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四、土地产权明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在上述产权的制度安排下,大量土地将集中到农业生产主体手中,农业生产商将进行集中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扩大规模生产,充分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这样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农产品价格降低并且对工业部门发展又会源源不断地供给生活资料所需,从而降低工业部门生产成本,刺激工业部门扩大生产,工业部门经济不断发展之后,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工业部门产品价格也会下降。
  农民此时的租金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加之物价的降低,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最后使得农民收入与城市工资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缓解了因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而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土地产权的明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完善了农民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诸多社会服务措施,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城市会“反哺”农村,但农村还是主要依靠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得到发展,加上农民也是被“捆绑”在土地上,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样使得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城乡之间隔而不绝,城乡之间的要素可以自由流通,在这过程中,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同时农村的人力资本又是提高了的。
  参考文献
  [1] 徐增阳,陈玉华,吴小艳.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J].调研实践,2007(7).
  [2] 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段成荣.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J].人口研究,1999(2).
  [4] 黄祖辉,等.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 林旭.农村土地产权界定的困境与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8(6).
  作者简介:张杰(1989-),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银行垄断带来的暴利及金融短缺十分明显。为顺应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垄断势在必行,降低银行业进入门槛、推动利率市场化也将是必然的选择。打破银行垄断已被提到我国当前金融改革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然而,打破垄断的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必将在短期内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就长期来说,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打破垄断 民间借贷 利率市场化  今年四月初,温
【摘要】如今的银行业垄断经营现象非常明显,这一方面导致银行的盈利数字惊人,另一方面导致中小微企业面临贷款困境。这种金融生态的扭曲使得打破银行业垄断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中央已统一思想打破金融垄断,这是最明确的改革信号。  【关键词】银行业 垄断 影响  银行业的垄断经营现象在我国存在已久,国有四大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占比超过50%,且不止一家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超过10%,从国际标准来看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持三农的金融纽带。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信用社抵押贷款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风险性问题,对信用社贷款的实施造成了障碍,甚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用社 抵押贷款 风險 
儿童的有些行为往往与人们的习惯格格不入,常常招致教师或家长的斥责和批评,然而这些“特别”的行为正是儿童创造力迸发的前奏,如果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其创造性的表现给予肯定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文化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核心素养”一词渐渐融入人们的视野,对核心素养的培育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现代社
【摘要】本文将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陕西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陕西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661.29万人,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为743.19万人。考虑城市化率和人口变动因素,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陕西省农民工数量约为700~900万人。  【关键词】农村
期刊
@@
企业政工宣传工作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政工宣传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为此,文章以煤矿企业为例,就新
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改进教学行为,探索合适的方式,激活教学的创新意识,进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