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者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接近五点,下起了闷热预谋整天的雨。
  浓重的乌云让人胆战心惊,但就像走出沙漠的人不能大口喝水一样,雨滴降临的起始,还算是温柔的。
  夏天的大雨,是倒悬的浮岛把水分倾泻下来,总是一片移动的云,急急地且飘且落雨。我们所处的地方,毫无疑问是云朵的中心。目光看向马头山后面的高铁站方向,那里还是晴空万里,依云朵的规模和速度,它很难覆盖到那里。
  不论多小的气候,都能够洗刷一切,我们在灰色的天光里,看见雨丝被大风吹着,沙沙地落向江面。江水被风吹起无数菱形,交汇,碰撞,消失,雨丝在变粗,速度在加快。
  靠近对岸的江边,我们看见一个时起时伏的头颅,微小而清晰,那是一个泳者。
  我会游泳,也喜欢游泳,但不会在闽江里游,水太浑,味道太冲太野。
  呀,真够拼命的,这样的天气还出来游泳。同事说。
  我们看见他身体出水的幅度在变大,他在向岸边游。离岸最近的平台已经被水淹了半截,没有很好能着陆的地方。前几周涨水的时候,这个平台被藏在水下几米。
  雨势忽然加大,风也更狂,像鞭子抽在水面上,抽得江面四处迸起水雾。
  这样大雨,在江里游泳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不到雨?有同事说。
  不,抽得很疼,我把手掌伸出窗外,雨已經成了鞭子了。要是我,就先不游了,踩踩水保持体力就好,这样大的雨,容易心慌,浪费体力。
  事实很快证明我说的不对,泳者似乎停止往前游,这导致他正离岸边越来越远,他在水中保持垂直,头颅露出时间的间隔越来越长。
  大雨模糊了视野,雨雾蒙蒙中,再次看见他的头颅,是在好几米开外,那里更靠近江心,水流很急,波流像坐跷跷板一样往下滑。头颅消失,再一次出现,隔了挺久。
  从发现泳者就开始的担心得到了证实,我打电话报警了,详细告知了地址和情况,声音甜美的接线员说马上有救援人员赶到。
  和电影里如出一辙,做决定好像总是在操心过头和来不及之间,隔哪个都是薄薄一层。报警之前多事的疑虑,在报警之后变成慢半拍的焦急:雨变得更大,几乎已经看不见江对面了。
  几分钟之后,码头的救援船只出动了,和警车一样,它也有警笛和信号灯,它一出动,雨小了许多,我们又看见那个时沉时浮的头颅,船只正迅速向它靠近。
  快拍照,记录这珍贵的一刻,有人提议。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救援船只在离泳者好几米的地方停下来,我们看见泳者的半个身子跃出水面,他伸出手臂朝船只急切地挥手,带出湿淋淋的水花,他返身一个自由泳,又接着一个仰泳,显出他正自得其乐。他的动作急促、快速,表示他对自己感到骄傲。船只一下停在那里,像一个被拒绝的青年,有点想回头的意思,又有些心有不甘,慢吞吞地朝旁边绕了个圈,意思仿佛是,这次出警,不能白费,至少也得在周围巡查一番。
  平台上端的阶梯,有穿着蓝制服的人打着伞走向江边,应该是派出所的民警,他们在水边站住,看向水里。救援船只也明白过来,调转回头,继续在泳者身边几米处停住。警笛呜呜响,那意思很明白。古人云:善泳者溺于水。饶是你游泳技巧再高超,这样的极端天气里,你还是得从江里起来,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我们工作职责所在。
  我一下明白了他那些动作的缘由。他离岸边越来越远,是他不愿放弃在这样难得的暴雨里和水流嬉戏,他的头颅出现在水面的间隔不断变长,是他潜水,避雨。潜入水底半米深,喧如雷声的暴雨就消失了,水里是一成不变的静谧,抬起头,依然可以随时观赏切割水晶、凿开冰雪、打碎银瓶、扬起飞沫。这对一个喜欢水的人来说,有多大的诱惑力,我的双脚都不禁跃跃欲试。
  大暴雨是生命里的惊奇,这惊奇不常有,因而让人流连。
  然而对我们这些观者来说,到底能明白几分呢?观者也有观者的责任。
  暴雨里的游泳,在他自己那里或许是自得和骄傲,在旁观者那里是不安,在治安管理者那里,则是安全隐患。
  泳者终于慢吞吞上岸之后,我觉得安全了,尴尬也随之消失。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苏轼的一首词,应在这事这景上,似乎很恰当,又似乎很不恰当。这首词我最熟稔的倒不是脍炙人口那几句,而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一种自得其乐的满足,一种不为人知的寂寞,一种对造物无尽的享用和不可避免的浪费。
其他文献
我所居住的小区大门位于漳华路,漳华路是后面这些年拓宽的,亮亮堂堂的,能跑四车道的车。漳华路还是一条分界线,分出了路两边截然不同的两大景象,对面是工人新村、经济适用房和一个老厂,而我住的这一面有我们的还算新的小区,还有邻近的新建筑。也就是说我们这一面代表新,另一面代表旧,我甚至想说,漳华路像一把刀,一刀切出不同的景色,兴旺与衰败的景色。我甚至还能穿越般地看到若干年前的工业和农业。若干年前对面是工业,
期刊
“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这句颇有意境的形容,为月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陶醉,更让人浮想联翩!  月港,一条打开明朝海禁门户的港湾,一座兴起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古县城,狭长古朴的古街深沉宁静,燕尾飞檐的庙宇酣然惬意,朱瓦白墙的古厝岁月斑驳,青石铺筑的码头光影流泻,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以沉静的姿态跃然眼眸。  江风在无声处悄然而至,轻拂着游人的脸颊和发丝,随着数位老人在欢声笑语的闲谈轻聊中此起彼
期刊
南靖县南坑镇新罗村长林自然村有一座土楼,因它隐藏于翠色掩映的崇山峻岭之中,而称它为翠林楼。又因它是福建土楼中最小的一座圆土楼,而称它为袖珍土楼。我早就听说过翠林楼了,可一直没机会去观看。  一日,小陈约我陪厦门和漳州来的朋友去看翠林楼。开车的小曾是小陈的朋友。他带路,其他朋友坐的两部车子跟在后边。从县城出发,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长林自然村。一进村口就看到了一座庙宇。车子从庙前经过,就来到了翠林楼前的宽
期刊
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村碧云寺,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七里桥亭。溪流两岸古榕翠竹相互荫翳,亭东侧有明代所建佛教寺院又称“碧云亭”,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建。原为“和义桥”桥亭,奉祀观音菩萨。该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圆形石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该亭外立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3 通。亭后有唐代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墓葬。1986年于原址重修,并建“
期刊
九侯山系乌山支脉,在诏安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湖内村,有九大山峰并列,尊若公侯。主峰西山岩海拔1117米,最高为天柱峰。九侯山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民间俗称“九侯岩”,面积25平方公里。  九侯岩层峦叠嶂,烟岚起伏,据《漳州图经》记载:“禹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 ,故名。”九侯岩又以九侯禅寺为主体,周围天然生成十八景、二十四奇观,被誉为“万山第一”。“山峻、水秀、树
期刊
父亲经常和我们提起,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  当年,因为家庭“成份高”的问题,当母亲爱上比她大十岁的英俊帅气的父亲时,父亲家里极力反对。出身“三代贫农”的父亲,“阶级成份”明显要比母亲优越得多。只因为两人的情投意合,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一桌一椅一张床就成了他们结婚的全部家当。那年母亲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  母亲得到父亲家认可是在结婚后。刚进门时,以父亲的话说,过惯了富足生活的母亲,对家务
期刊
“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护送您,我们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去死,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孩子,还有兄弟姐妹,也随时都可能会死,但我们为什么还接了这个任务啊?因为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宣过誓:牺牲个人,严守秘密……”当船老大潘雨青被洋大叔误解羞辱后,情绪激动地说的这番话,不禁让人眼眶湿润。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无数共产党员遭到追捕、屠杀。我们党在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从上海
期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圣杜甫讴歌冬至节的《小至》,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也道出了冬至后白昼渐长,阴尽阳至,阳气渐舒,虽瑟瑟寒风,叶落萧萧,但一切都孕育着无限春意与生机。毕竟,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花绚烂,夏木峥嵘,秋风瑟瑟,冬雪皑皑。时
期刊
常常一个人走进明灯寺,不管风和日丽还是细雨霏霏,有时只看了一眼,有时却待上大半天。这个雨后的清晨,我又一次叩访点灯山明灯寺。  沿着山麓蜿蜒而行,两旁云雾缠绕、古木参天,重叠的群山和深邃的幽谷尽收眼底。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人面狮峰下,偌大的明灯寺呈现在眼前。放眼望去,只见流水潺潺,百花争艳,悠扬悦耳的佛歌隐隐约约飘入耳际,刹那间心如止水,万物皆空。这里是心灵的净土,展示着一处佛教文化的清纯
期刊
因为妻子身体出现状况,再一次住进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与两年前我所见的医院相比较,算是旧貌换新颜了。住院部是一座崭新的大楼,一切设备都是先进的。病房内按三个床位一个标准间设计,内有卫生间和壁橱。卫生间配有淋浴设备,坐便器安有扶手,还装有报警器,一切都从病人的方便或健康出发,住入医院会让你有回家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护士对待病人或陪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像从前那样冷冰冰的了,给病人更多
期刊